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美国农业研究中心化学家Leong与同事们研究破解水稻应对不断演变的致病真菌的天然防御能力,取得了重大进展。发现、确认了水稻新的抗性基因,并进行了克隆。同时研发一种新方法,用于水稻和病原菌的操纵基因,培育抗病性敏感的水稻。  相似文献   

2.
抗稻瘟病水稻种质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水稻抗稻瘟病育种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着重介绍了近年来水稻抗稻瘟病育种的新技术、新方法,并分析了每种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创制优质抗稻瘟病水稻新材料,研究以抗稻瘟病、恶白粒率低,碱消值高的种质资源IR79193-83-1-1-1为供体亲本,与强恢复系帮恢609为受体亲本进行杂交,对分离世代进行连续的功能标记辅助选择、米质外观、碱消值测定、稻瘟病抗性鉴定等的综合筛选,获得5份稻瘟病抗性强(均携带Pi9和Pi5抗性基因),综合农艺性状好,恶白粒率低,碱消值高的优质恢复系新材料,为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5.
6.
抗稻瘟病转基因水稻竹转68的选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基因枪法将抗病基因“水稻碱性几丁质酶(RC24)基因”转入籼稻保持系籼B,选育出了具抗稻瘟病特性的转基因水稻品系竹转68。该品系还表现出穗大粒多的高产特性,平均每穗总数粒比竹籼B增加103.6粒,每穗实粒数增加84.4粒,增长率分别达83.8%和86.6%;与竹籼B相比,对稻瘟病的抗性显著增强;稻米品质好;且竹籼A具有恢复能力,而失去了竹籼B的保持特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介绍了近年来水稻抗稻瘟病育种的新技术、新方法,并分析了每种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利用经济性状比较突出、抗瘟性比较稳定或具有部分抗瘟性或发病缓慢的水稻品种作亲本配制杂交组合。杂种后代自然诱发筛选鉴定和人工接菌鉴定相结合。并与选种同步进行。已育成三抗品种“闽懦580”双抗品种“籼128”及抗瘟品种“47-104”等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抗稻瘟病基因对安徽省稻瘟病菌株的抗性水平的影响,采用10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品系对安徽不同地区的稻瘟病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同时对201份水稻品种的抗稻瘟病基因Pi9进行扩增,结合田间抗性表现,分析抗性基因Pi9的利用价值。抗性基因Pi9、Pik、Pizt等对安徽地区的稻瘟病菌株具有较好的抗性,抗性频率分别为66%、60%和54%,其中携带Pi9抗性基因的水稻品种的田间抗性表现也较好,说明Pi9可直接作为分子标记辅助安徽地区水稻品种选育抗原基因。  相似文献   

10.
水稻新品种抗稻瘟病鉴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对引进的15个水稻新品种在福建省永泰县高海拔水稻田进行大田鉴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个新品种均未发生叶稻瘟,但对穗颈瘟表现出不同的抗性水平,抗穗颈瘟的品种有福龙优2527、泰丰优2197、宜优9193;中抗穗颈瘟的品种有两优黑糯015、繁优2108、福香1优727;中感穗颈瘟的品种有赣优1025、闽标优1208、广抗优7008、明优673、深优1586、钧优177、赣优628、赣优2105;野香优008为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1.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概述了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经典遗传鉴定、分子标记定位、克隆以及稻瘟病抗性基因与无毒基因的互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水稻稻瘟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伟 《中国稻米》2010,16(5):32-35
稻瘟病是当前粳稻主产区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而品种抗病性的利用则被公认为是病害综合防治的根本策略。本文从抗性鉴定方法、抗性资源筛选和发掘、抗性遗传规律及抗病基因定位3个方面,对水稻稻瘟病抗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以期为水稻抗稻瘟病的育种提供参考。同时对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研究的现存问题与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性规范化鉴定评价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瘟病是世界性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实践证明,选育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水稻品种抗瘟性鉴定评价是水稻抗病育种及应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瘟性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文根据四川的生态特点,通过多年探索和吸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总结制定了一套规范化的抗瘟性鉴定评价系。  相似文献   

14.
15.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及克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掘利用抗稻瘟病基因是防治稻瘟病的基本策略之一。综述了抗稻瘟病基因的发掘、定位和克隆的相关研究情况,初步统计了目前已精细定位和克隆的主效抗稻瘟病基因。  相似文献   

16.
抗稻瘟病水稻品种的田间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辅助接种、自然发病的方法对25个品种连续十年在病圃中的稻瘟病抗性进行了监测。结果发现,39.18%的年份品种组合叶瘟颈瘟在田间抗感表现出质的不同,有的叶瘟感病而颈瘟表现抗病,有的叶瘟抗病而颈瘟表现感病。叶瘟颈瘟表现一致的品种均出现在严重感病或抗性较强的品种。水稻本身的遗传背景对稻瘟病抗病基因的表现有影响。本文还就稻瘟病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水稻—稻瘟病菌互作机制是目前研究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模式系统.关于稻瘟病抗性基因、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为水稻抗稻瘟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及稻瘟病绿色防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对稻瘟病菌侵染机制、稻瘟病抗性基因定位与克隆、抗病基因和无毒基因的互作...  相似文献   

18.
籼型水稻中稻瘟病抗性基因分布及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严重威胁着水稻的安全生产。目前,培育抗性品种是控制稻瘟病危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本研究利用11个主效稻瘟病抗性(R)基因(Pi2、Piz-t、Pi9、Pi54、Pik-m、Pid3、Pib、Pit、Pi5、Ptr和Pita)的分子标记对48个常规稻、15个不育系和129个杂交稻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常规稻中,Ptr和Pi5的分布频率均为35.42%,Pib、Pi2、Piz-t、Pit的分布频率介于20.0%~30.0%之间,其余均在15%以下;在不育系中,Pita的分布频率为40.0%,其余均在20%以下;杂交稻中,Pita、Pib、Pi54、Ptr和Pi5的分布频率在40.31%~55.04%之间,其余均在20%以下;Pita在各个品系中均广泛存在,频率介于35.42%~51.16%。田间抗性评价表明,R基因较多的品种具有较高的抗性。综上所述,在参试的水稻材料中,不育系中存在抗性基因较少,所有类型材料中广谱抗性基因分布较少,抗性基因聚合可以有效提高稻瘟病田间抗性。  相似文献   

19.
稻种资源抗稻瘟病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物品种资源》1993,(1):32-33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