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2.
两相厌氧工艺的理论基础及实际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从机理结合实验结果,广泛探讨了厌氧过程中相分离对微生物代谢的影响,表明相分离能提高微生物活性,改进处理效果及运行稳定性;本文还总结了两相厌氧工艺的实际应用及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3.
有机废物两相厌氧消化的基质特异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介绍了两相厌氧消化在各种有机废物处理上的基质特异性和应用,简要分析了两相厌氧消化的研究动态,并指出了当前两相厌氧消化在有机废物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5.
两相连续固体床厌氧消化反应器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相连续厌氧消化比单项厌氧消化的发酵更好,这种消化方式的沼气产量大,对农业有机废弃物的消化更充分,是一种适合在我国推广的物质与能量多重循环利用的农业有机废弃物处理方式.固体床反应器利用厌氧消化的原理,把通过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燃料,发酵残余物作为肥料.为此,对两相连续固体床厌氧消化反应器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厌氧消化反应器. 相似文献
6.
高浓度甲醇废水的两段厌氧消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段厌氧消化工艺对高浓度甲醇废水进行处理可提高系统的处理效果 ,增强系统运行稳定性和抗冲击负荷能力 ,减少甲醇直接生成乙酸所造成的系统酸化的危险。生产性试验表明 ,一体化两段厌氧反应器正常运行时 ,其容积负荷高达 2 1.3kgCOD·m-3 d-1以上 ,去除COD的产气率达到 0 .4 5m3 ·kgCOD-1以上。在进水负荷剧烈波动的情况下 ,COD去除率维持在 95 %左右 ,出水COD一般在 2 0 0~ 5 0 0mg·L-1之间。 相似文献
7.
城市垃圾厌氧消化产酸阶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垃圾厌氧消化制取沼气的实验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明显的产酸阶段。本文对这一阶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酸阶段在中温条件下持续约一个月,高温下持续约20天。 相似文献
8.
硫酸盐浓度与不同基质有机废水厌氧消化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血清瓶批量试验初步研究了含有不同浓度硫酸盐及不同有机酸的有机废水在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甲烷和硫酸盐还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以乙酸盐为基质,培养早期,较高浓度硫酸盐对产甲炕有些抑制现象,但至发酵盛期抑制现象逐渐消除,从10—40mmol/L硫酸盐处理的产甲烷量均接近或略高于对照。以乙酸盐为基质的硫酸盐还原强度很低,各浓度硫酸盐处理的S~-的生成量仅略高于对照,乙酸氧化释放的电子90%以上用于产生甲烷,3—10%的电子用于硫酸盐还原. 以丙酸盐为基质,存在硫酸盐(10~40mmol/L)均加速丙酸的氧化分解,促进甲炕的产生和SO_4~-的还原。产甲烷和硫酸盐还原各利用基质50%左右的电子流。乳酸盐为基质迅速产生甲烷和进行硫酸盐还原,培养7—8天后,两者几乎同步高速进行,乳酸氧化分解产生的电子流51%用于产生甲烷,49%消耗于硫酸盐还原。丁酸盐为基质,产甲烷和硫酸盐还原都有不同时间的滞留期,过后存在10~40mmol/L硫酸盐的均不同程度地促进甲烷产生和硫酸盐还原,产甲烷和硫酸盐还原各消耗基质50%左右的电子流,该特性与丙酸、乳酸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含氮有机物厌氧消化化学方程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厌氧菌分子模式C5H9NO3对McCarty提出的含氮有机物厌氧消化化学方程式进行了推导计算,给出了基于厌氧菌分子模式C5H9NO3的含氮有机物厌氧消化化学方程式。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为验证pH调节与曝气处理对两相厌氧发酵相分离的影响,文章研究了以葡萄糖为底物,不同起始pH值(5.5,6.5,7.5)、不同间隔时间(8h,12h,16h)通入不同量的空气(3 L,5L,8 L),对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pH调节与曝气处理对秸秆两相厌氧发酵相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连续曝气处理可以降低反应器料液的pH、升高反应器料液的氧化还原电位,起始pH、曝气间隔时间及曝气量分别为6.0,8h和5L对厌氧发酵的产气量和产甲烷量的抑制有明显效果.将秸秆两相厌氧发酵系统中水解产酸相初始pH调到6.5以下,结合每天曝气3次(间隔8小时),每次曝气量≥1L空气·L-1反应器(等于或大于容器体积),不用产甲烷相沼液作水解相消化液补充回流条件下,可以有效地抑制甲烷产生,基本实现两相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3.
高硫酸盐有机废水厌氧处理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本文通过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的竞争、硫化物对产甲烷菌的毒害二方面,论述了在高硫酸盐有机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硫酸盐还原作用对产甲烷菌活性的抑制机理,同时,介绍了当前高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厌氧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提高玉米秸秆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试验采用低强度水热法处理玉米秸秆,研究了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的性质变化以及产气性能。结果表明,低强度水热法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秸秆产气性能。在80℃,60%含水率和预处理24 h条件下,玉米秸秆产气量达到299.5 mL·g-1VS,比对照组233.8 mL·g-1VS提高了28.1%。在水热过程中添加秸秆干重的2%的NaOH后,50℃,60%含水率和预处理12 h条件下,玉米秸秆产气量达到444.1 mL·g-1VS,比对照组提高了89.9%。因此,在水热预处理过程中添加NaOH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秸秆产气性能。 相似文献
16.
17.
厌氧消化工艺处理水果蔬菜废弃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采用厌氧消化工艺处理水果蔬菜废弃物的一些研究情况以及处理这些废弃物的厌氧反应器的应用情况,指出厌氧消化工艺是处理蔬菜和水果废弃物的一种很有前途的工艺. 相似文献
18.
厌氧消化处理生活垃圾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城市垃圾进行实验室规模的厌氧消化制取沼气的实验结果表明,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破碎、搅拌粉碎后,进行厌氧处理,可以获得较高的处理效率,并能回收沼气。最佳进料固体浓度是16%;水力停留时间应大于10天,以15天为宜。一吨有机垃圾可产气110m^3,其中甲烷含量高于53%。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物料平衡和COD利用率计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