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阐述了松材线虫病发展和检疫现状,提出了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堤 好松材线虫病检疫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松材线虫病检疫检验取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4个样本分别采用木条(10g)和0.6cm钻头钻取的木屑(10g)作为分离材料进行线虫分离,利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线虫分离结果进行分析,其差异不显著,两种取样方法对线虫检验的结果没有影响,对19个样本分别采用木条(10g)和用1cm的钻头钻取的木屑(10g和5g)3种分离材料进行线虫分离,同样利用方差分析对虫分离结果进行分析,其差异也不显著,3种分离材料对线虫检验结果同样没有影响。因此,利用电钻取样是可行的,这种方法快速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影响松材线虫检疫检验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温度、取样部位和木材含水率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检疫检验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检验的主要因素,20-40℃是分离松材线虫的适宜环境温度,提高分离用水的起始水温可大大加快线虫的游离速度,取样部位对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树干同一部分内材线虫的分离率和密度均明显高于外材,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化蛹期间蛹室部位线虫分离第和密  相似文献   

5.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有害生物管理策略和理论出发,根据目前对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uchus xylophilus的认识、研究、防治和管理的整体水平,结合各地松材线虫病发生危害的实际情况,分别提出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论松材线虫病的检疫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当前松材线虫病检疫和治理(除治)工作中主要薄弱环节,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松材线虫病检疫和治理对策。作者认为,只有在继续抓好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基础上,狠抓检疫和治理薄弱环节,做到预防和除治并举,提高科技含量,务求实效,才能改变当前我国松材线虫病防治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7.
<正>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危险性流行病害。已列为世界性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其病原是松材线虫,以松褐天牛为近距离传播媒介。从气候资料来看,我省是松材线虫易感病区。为了防止松材线虫人为传入,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及园林绿化成果,我们于1988年1月,赴南京、镇江等地,对国内松材线虫发生、防治及检疫措施进行了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8.
王玉 《林业科学》2000,36(5):59-62
根据松材线虫病死木的化学成分中酸性物质增加,pH值明显下降的规律(尤纪雪等,1994),本研究探讨了利用指示剂在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Burher)Nickle病、健木钻木屑的乙醇提取液中的颜色反应来进行快速检疫检验的可行性。通过对我国江苏、安徽、浙江、广东4个疫区的5种松树的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指示剂1号进行快速检疫检验,其准确率黑松96%;马尾松89%;赤松100%;火炬松92%。除湿地松(江苏)外,均已达到检疫检验所要求的准确程度。本方法可操作性强,颜色反应直观,准确率高,简便快速,整个操作过程不超过15min,且多个样品可同时进行。在松材线虫病的检疫检验工作中具有广泛应用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温度、取样部位和木材含水率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检疫检验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检验的主要因素,20—40℃是分离松材线虫的适宜环境温度,提高分离用水的起始水温可大大加快线虫的游离速度。取样部位对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树干同一部位内材线虫的分离率和密度均明显高于外材,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化蛹期间蛹室部位线虫分离率和密度均大大高于非蛹室部位。木材含水率在18%以上时对检验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根据建德市林种结构现状和周边松材线虫发生状况,针对松材线虫的发生规律及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组织机构、加强宣传和对木材经营企业的管理力度,提高检疫人员技术水平,改造现有林种树种结构,以及枯死木清理、综合防治等措施,防范松材线虫的传入和发生  相似文献   

11.
松材线虫病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杨宝君 《中国森林病虫》2002,21(1):27-31,14
该文对松材线虫病的致病机制的研究进行了概述。目前对松材线虫病的病原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松材线虫是惟一病原,另一种认为病原为松材线虫和细菌两种生物。对于松材线虫的致病机理,目前存在3种观点。第1种观点认为松材线虫的酶使松树薄壁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膜遭到破坏,树脂不正常地从树脂道中渗漏并扩散到相邻的管胞中,使水分输导受阻,导致萎蔫。第2种观点认为松树感染了松材线虫后,木质部内挥发性萜烯类物质的含量增加,这些物质进入管胞在管胞中形成空洞,致使水分输导受阻。第3种观点认为松树感染松材线虫后,体内产生有毒物质,这些物质使松树萎蔫。  相似文献   

12.
松材线虫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概述松材线虫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基础,介绍了DNA探针技术、基于PCR的检测技术和卫星DNA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并对PCR-RAPD、PCR-RFLP和PCR-SSCP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松材线虫病被害木伐桩灭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林间调查、根桩解剖、线虫分离等试验,结果表明,在伐桩、木质部内存在数量较少的松褐天牛越冬幼虫;该幼虫次年羽化成成虫,具有传播松材线虫病能力。通过对不同高度伐桩中天牛活体数量调查和农药处理伐桩试验,认为在伐桩高度低于5cm时,用20%倍硫磷油剂+0号柴油20倍稀释液浇淋伐桩,具有既简单又彻底的杀灭伐桩内天牛和控制松材线虫病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松材线虫病疫木安全利用新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利用松材线虫病疫木种植茯芩并杀死其中的松材线虫、松褐天牛达到安全利用的方法。研究表明:疫木种植茯苓第63天,样木中的松材线虫可全部死亡;第77天松褐天牛可全部死亡,种植240 d后,茯苓可采收,每立方米疫木可收益约1 100元。对利用疫木种植茯苓在种植技术、时间及安全性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对经济效益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在我国由南向北逐渐扩张并危害新的寄主。对辽宁省凤城市样地中红松Pinus koraiensis受害情况调查,利用显微镜形态观察和分子测序的方法对病原线虫进行综合鉴定。结果发现:凤城市样地中半枯和枯死红松体内均存在松材线虫,且87.7%以上为扩散型3龄幼虫,其分子鉴定结果与NCBI数据库中松材线虫的ITS和28S多个序列均完全相同,综合判断枯死红松中的病原线虫为松材线虫,由此确定松材线虫在我国自然条件下侵染红松。  相似文献   

16.
加工活性炭处理松材线虫病死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3a的试验和实践结果表明,加工活性炭处理松材线虫病死木中松褐天牛成、幼虫等媒介昆虫是一项简单易行、灭害彻底、效益较高的处理松材线虫病死木的新技术,值得在疫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松材线虫病在纯松林内自然扩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偏僻地带的大面积轻微发病纯松林内通过反复强度清理病死、濒死松树及所有可疑松树,及在中心部位人为设置“中心侵染源”松木段,模拟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自然扩散。经定期定点观察,初步摸清了华东丘陵地带松材线虫病及松褐天牛在纯松林内自然扩散规律,为松材线虫病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中发现松材线虫携带的一株致病菌株荧光假单孢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GcM51A毒素液对玉米、小麦、木耳菜和油麦菜均有毒害作用。以松针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毒素液处理,测定不同时间内松针细胞脂氧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毒素原液处理的松针LOX活性在处理后的18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稀释5倍处理的松针LOX活性在6~12h呈上升趋势,之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9.
研究和综述了寄生松科植物的伞滑刃属(Bursaphelenchus)的线虫23种,松材线虫的寄主松科植物108种、携带昆虫40种及发病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