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皮桦与青冈栎一年生播种苗生长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光皮桦和青冈栎的1年生播种苗为研究对象,对苗高,地径生长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了两种种随时间 生长变化趋势。生长阶段的数据表明,光皮桦1年生苗平均高84.0cm,地径0.85cm,分别是青冈栎的7.1倍和2.4倍。  相似文献   

2.
杉木光皮桦混交林优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杉木光皮桦混交林,具有针阔叶常绿落叶混交、复层林冠、根系成层分布、林分群体结构稳定等优点,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比杉木纯林增产5.8%,能改良林地土壤,0~60cm土层内有机质年均积累率达0.07%,是杉木纯林土壤的2.35倍。采用梅花状混交方式、7:1混交比例,是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的优化模式。全面整地、挖大穴造林,埋青抚育,首次抚育间伐时间定为7年生,(但光皮桦原则不间伐)等,是培育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3.
光皮桦造林技术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光皮桦材质优良,削面光滑,韧性强是木材加工、削片及“三板”工业的理想材料。南江县光皮桦在天然混交林中的31年生纯林林分两次疏伐后,1hm^2保留500,平均高为19.1m,平均胸径21.3cm,蓄积165m^3。1984、1985年在关坝等地作人工造林对比试验,经1992年10月调查,在一般经营条件下,幼龄期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均超过天然林生长量。  相似文献   

4.
杉木光皮桦混交林效益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义建  余朝建 《广西林业科学》2000,29(4):189-191,196
对桂西北杉木光皮桦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对比研究表明,35年生杉桦混交林的立木蓄积量为441.087m^3/hm^2,比杉木纯林高3.6%。混交林枯枝地层现存量及其N、P、K、Ca、Mg五种元素的积累量分别为13.18t/hm^2和299.5kg/hm^2,分别比杉木纯林高9.7%和69.9%。8混交林地(0~100cm)土壤容重为0.81~1.22g/cm^3,比杉木纯林低1.0%~8.0%,而土壤孔隙度,通气度和持水量分别比杉木纯林高2.0%~3.9%。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比杉木纯高5.5%~49.8%。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扦插苗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马尾松无性系及家系扦插苗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水培根系生长良好,侧根多且壮,须根发达;春扦1年生无性系扦插苗的主梢生长量只出现一个峰期(3 ̄4月),下半年生长速率占全年生长速率的85.9%,不同无性扦插苗生长速率的快慢有差异;高产脂家春插成活率比秋插高,在30 ̄95%之间,苗高和地径生长为21.1cm和0.4cm,分别是秋播地的2.11倍和1.29倍。  相似文献   

6.
用天然养殖助长剂喷洒处理日本落叶松播种苗,经过1年的生长,与对照的苗木相比,苗木高生长平均增加为0.6cm,地径生长平均啬0.14cm,主根生长平均增加0.75cm,侧根数量平均增加为0.05根。经对数据的方差分析发现,AAB对苗木的高生长和地径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2年生长云杉移床苗喷施叶面宝,多菌灵混合液后,其苗高,地径,当年高生长,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分别比常规施肥(尿素、过磷酸钙)提高13.2cm,0.18cm,7.1cm,1.1cm和3条,茎根比持平,使苗木出圃由6年改为5年,培育时间缩短1年,各项质量均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且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8.
于1992年始在辽宁泥质海岸轻、中盐渍化土和苏打盐渍土上进行绒毛白蜡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轻盐渍化土壤上其年均高、地径生长量分别为108cm、1.4cm;中盐渍化土壤上分别为27cm、0.9cm,均高于对照树种刺槐;在含盐量0.29%,pH9.8的苏打盐渍土上生长不良,成活率及保存率仅为40%左右.在轻、中盐渍化土上采取混交,施肥及中耕措施可促进其生长,施酸性土壤改良剂可提高造林成活率.绒毛白蜡功能叶片叶绿素a含量在轻盐渍化土上的最高,在苏打盐渍土上的最低,分别为0.41mg/g、0.35mg/g;其细胞膜透性在苏打盐渍土最大,是轻、中盐渍土上的5~7倍.  相似文献   

9.
吴守清 《贵州林业科技》1998,26(1):42-43,50
西康玉兰种子育苗结果表明,润沙藏可提高其种子发芽率,一年生苗高达0.39m,地径可达0.37cm;至第4年时,高可达1.99m,地径达2.3cm,可见苗期生长较快,且主根不是  相似文献   

10.
对华山松中龄林进行的3种不同抚育间伐强度试验表明,下层中度间伐和下层强度间伐可促进保留木树高、胸径、蓄积的生长和林分总材积的提高,其中下层强度间伐效果最好,平均年高生长量0.5m,胸径年生长量0.59cm,蓄积年生长量13.6m3/hm2,林分材积总产量2073709m3/hm2,分别是对照林分的196倍、1.26倍、1.14倍和1.09倍,且林分规格材总产量和大径级材总产量均有较显著提高,间伐效果居各措施之首。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收集三明市11个国营苗圃1年生杉木大田实生苗样方285个,样苗4986株。实测地径(Do)、苗高(H)、密度(即单位面积株数N),统计合格苗率(P)、二级苗率(P1),计算高径比值(ρ)共6个指标。用25cm、30cm、35cm、40cm、45cm、50cm6个不同高度级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用异速生长模型y=kxm确定苗高与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地径与苗高、密度之间的关系:Do=0.0388061717H0.7880433395-0.0000016561H1.670187928N;高径比与苗高、密度之间的关系:ρ=25.76909693H0.2119566605(1-0.0000426762H0.9921445885N)-1;合格苗率与苗高、密度的关系:P=171.4795589-1005.273059H-0.7880433395(1-0.0000426235H0.9921445885N)-1;Ⅰ级苗率与苗高、密度之间的关系:P1=208.7315799-1816.565148H0.7880433395(1-0.0000426762H0.9921445885N)-1.根据以上模型研究杉木大田?  相似文献   

12.
对2年生云杉移床苗喷施叶面宝、多菌灵混合液后,其苗高、地径、当年高生长、主根长和一级侧根数分别比常规施肥(尿素、过磷酸钙)提高13.2cm、0.18cm、7;1cm、1.1cm和3条,茎根比持平,使苗木出圃由6年改为5年,培育时间缩短1年,各项质量均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且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13.
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m)实生育苗1年生平均高和平均地径分别为120.08cm和0.88cm;2年生平均高和平均地径分别为210.70cm和1.83cm;2年生苗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为2780.0g/m^2和984.0g/m^2,2年生平均每株可剥皮13.9g,青檀苗生长期5-10月。  相似文献   

14.
樟子松苗移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子松1年生苗采用20×20cm、20×10cm、20×75cm、20×50cm、20×40cm、20×33cm6种移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苗木高生长差异不明显,地径差异达到了1%的显著水平。苗木径高比、单株生物量随着移植密度的减小而增大。一级苗百分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经济效益随密度的增大而上升,最大密度与最小密度的单位产值相差4倍以上。从综合质量指标和经济效益两方面考虑,以20×40cm和20×50cm两种移植密度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不同苗高、径粗的1年生杉木实生苗对造林当年生长有密切的相关关系,苗高在40cm以上,地径在0.60cm以上的生长最快,否则生长较慢,但对造林成活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日本落叶松硬枝扦插育苗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幼龄母株上已处萌发生长状态的1年生木质化硬枝作插穗,在全光照喷雾条件下扦插,生根率达90.1%,当年换床移栽苗成活率达92.3%,2年生移植苗平均高44.1cm,地径0.64cm.  相似文献   

17.
光皮桦一年生播种苗茎的解剖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皮桦 (BetulaluminiferaH Winkl )是我国南方山地常见的优良速生用材阔叶树种 ,生长快 ,材质好 ,是一种极具推广价值的造林树种。对光皮桦的解剖构造进行研究 ,有助于深入了解其内部生长机理。1 材料与方法光皮桦种子于 1995年 5月 2 2日播种于福建邵武苗圃 ,幼苗于 6月 3日基本出齐。从 7月 2 4日~ 12月 8日每隔 15天分别选取接近苗高和地径平均值的幼苗一株 ,用70 %乙醇配置的FAA固定液固定。固定时茎分为上、中、下三段 ,长 1cm左右 ,其中上部的茎取自顶芽下 0 5~ 1 5cm处 ,中部的茎取自苗高的 1/ 2…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是可行有效的,沼泽地生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地下水平均下降0.6-1.0m,地温5-20cm处提高6-8℃,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水、气、热趋于协调。林木生长良好,6年生落叶松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为0.46m和0.50cm,已达到速生丰产林标准。  相似文献   

19.
班克松引种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城市通远堡林场采用从美国东北部引进的班克松种子,进行苗木造林试验。试验林栽植3年后,平均保存率为89.1%,平均地径为3.5cm,平均树高为171.6cm,平均冠幅直径为98.2cm,分别是对照树种樟子松的1.2、1.5、2.0、1.5倍,并仍能保持原产地速生、抗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蝴蝶果种子育苗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5种方式对蝴蝶果种子进行场圃发芽率对比,结果以采集上部种子,除去外果皮、保留种皮、1天之内播种、种脐向下的方式为最好,最高平均发芽率为51.0%,1年生苗平均高51.56cm,最高35.07cm平均地径0.96cm,最大地径1.07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