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海南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森林循环与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海南霸王岭1hm^2热带山地雨林的网格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首先对全林分的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以森林循环理论为指导,研究了热带山地雨林的种群与群落特征。结果表明:热带山地雨林中不同生活型的树种在利用垂直和水平生态资源上是相对分离的,绝大部分的灌木或小乔木树种的水平生态位宽度较大,垂直生态位宽度较小,中、大乔木则正好相反,而那些低密度、稀有种的生态位宽度最小。随森林循环过程的进行,各树种在不同阶段斑块内出现的频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中占优势的乔灌木树种大都呈聚集分布的格局,个体数中等的树种大都呈均匀分布的格局,而那些个体数少的低密度种则大都呈随机分布的格局。随着森林循环过程的推进,每个树种所拥有的个体数和所占据的面积是逐渐减少的。森林循环不同阶段内的树种数随着个体数的增加呈现出逐渐减少的总趋势,尤其是由单个体和双个体所对应的物种数较多,3个以上个体对应的树种数则呈现出明显的下降。不同斑块之间组成相似性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热带山地雨林森林循环斑块动态的连续性,相邻阶段斑块之间的相似性大于不相邻阶段斑块。以森林循环阶段为基础计算的生态位宽度表明,热带山地雨林中大部分低密度的树种或只集中分布在森林循环的少数阶段斑块内的树种对不同阶段斑块的生态资源利用较少,而那些在森林循环的不同阶段都出现,且个体数或断面积中等的树种,对森林循环不同阶段斑块的生态资源利用较大。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森林群落的20个原始林主要种群和33个更新林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测定,包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生态位重叠等。结果表明:组成热带森林的各个种群绝大多数为狭生态位的,种群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对资源的分割程度很高,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标均很低,反映了热带森林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海南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林隙幼苗库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分析了海南岛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热带山地雨林林隙内树种的种类组成、数量动态以及林隙年龄和林隙面积对树种组成及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热带山地雨林林隙树种组成十分复杂 ,数量分布极不均匀 ,种间差异较大 ,2 7个林隙中共有乔木 116种 ,其中数量较多的 10个种的个体数量占到总个体数量的 4 7 0 3% ,而个体数量较少的 5 8个种的个体数仅占总个体数的 6 0 2 %。林隙面积大小对树种幼苗的种类组成和数量有较大影响 ,幼苗种密度和个体密度随林隙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幼树和成树在不同大小林隙中的种密度和个体密度变化不大。成熟林隙明显比早期林隙和中等年龄林隙有较大的幼苗个体密度和种密度 ,不同年龄林隙内幼树和成树的个体密度变化也不大。幼苗向幼树的转化率在大林隙和成熟林隙内明显高于小林隙和幼龄林隙。依据林隙树木幼苗数量变化的差异 ,可将林隙填充者分为 4种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林隙及其自然干扰特征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通过对海南岛霸王岭原始热带山地雨林中53个林隙的调查,研究了海南热带山地雨林林隙的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海南热带山地雨林林隙的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椭圆的长短轴比率不随林隙的大小而变化,基本上都在14左右;扩展林隙(EG)和树冠空隙(CG)在热带山地雨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5352%和2522%,干扰频率分别为134%·a-1和063%·a-1,林隙干扰的返回间隔期约为160a。海南热带山地雨林中EG的大小一般变化在30~500m2左右,平均约为160m2,大多数CG的大小一般都变化在15~200m2左右,平均约为80m2。大多数的林隙是在40a以前形成的,而10~30a之前形成的林隙最多。大多数林隙是由1~4株形成木创造的,而由2株形成木创造的林隙最多。林隙形成木通过掘根、枯立、干基折断和干中折断死亡的比例分别是1688%,1429%,3636%和3247%,在不同的林隙中可见到形成木这几种死亡形式的不同组合。海南热带山地雨林中的林隙主要是由20余个树种创造的,其中不仅有第一层的树种,而且还有第二、三层的树种。文章最后以林隙动态理论为基础,对海南热带山地雨林的经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态势理论为基础的更新生态位测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朱春全提出的态势理论对更新生态位宽度和更新生态位重叠公式进行改进,分别以林隙大乔木和小径木的生态位作为更新生态位的态和势来计算动态的森林更新生态位。通过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固定样地林隙更新的调查,分析了林隙内主要树种的数量特征,研究了其更新生态位宽度及重叠的特征。结果表明:此改进公式不但保证了其数学上逻辑的一致性,同时增加了生态学的解释意义,提高了更新生态位测度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6.
广西银杉林主要树种种群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广西银杉林不同生境的样地作为不同资源的综合体(资源位),以各物种的重要值作为资源位上的状态指标,定量分析银杉林各主要树种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1)银杉、变色杜鹃、华南五针松、五列木、绣球茜草具有较大的重要值和较宽的生态位宽度值,占据群落中的重要资源,在所调查的生境中具有更强适应能力,在银杉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含笑、大头茶、小花桤叶树等种群数量相对较少,分布范围较窄,生态位宽度较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比较弱。2)银杉林中各种物种之间的相似性比例值多数较大,多数物种间的生态学特性较相似或他们利用资源的相似性程度较大。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和其他物种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大,生态位宽度小的物种与其他物种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较小。3)银杉林中各主要树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低,各主要树种之间的相互竞争不高。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具有较大生态位重叠值,与其他物种利用或占有同一资源的概率大;生态位宽度小的物种具有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小,与其他物种的占有或利用同一资源的概率小。4)银杉在各个样方中都占据较大重要值,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值,是银杉林的优势种和群落的建群种。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粉蝶的区系及其生态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9~1991年,在海南岛收集到粉蝶35种,加上文献记载的2种共37种,它们隶属于13个属,大多是典型的东洋区种类(占67.57%)。这些粉蝶多分布于植物种类较丰富的热带山地雨林、热带常绿季雨林和热带半落叶季雨林中。在热带山地雨林中收集到粉蝶31种,占总种数的83.78%。亚洲热带区域的特有种有10种,热带山地雨林中就有9种分布。每年4~6月为多数粉蝶的盛发期。  相似文献   

8.
井冈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栲树林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井冈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林分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有栲树分布的不同环境类型设置8个典型样地,以不同生境的样地作为资源位,以物种重要值作为资源位上的状态指标,对栲树林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栲树、罗浮栲、红楠具有较大的重要值和较宽的生态位宽度值,Ba为0.853、0.787、0.720,对群落结构和功能起着决定作用。杜英仅在两个资源位中出现,分布范围小,Ba为0.026,对资源利用能力弱;15个优势树种间的生态位高度重叠占4.8%,中度重叠占35.2%,低度重叠占60%,生态位重叠值不大,各树种因对共同资源的利用而产生的竞争不强,群落中优势树种间生态学习性相似,多数树种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大。综合分析表明,栲树林群落组成树种对研究区的环境适应性强,对资源利用充分,种间的竞争小,处在相对稳定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浙江丽水太山山地常绿阔叶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江丽水太山山地常绿阔叶林中的10个主要乔木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及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大小顺序为:甜槠>木荷>褐叶青冈>青冈>苦槠>米槠>枫香树>石栎>虎皮楠>多花泡花树;(2)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大于0.4的仅有36对,占80%,表明群落内物种对资源利用相似性程度较高;(3)生态位重叠指数大于0.4的共有38对,占84.44%,说明生态位重叠的程度很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德兴常绿阔叶林的样地调查,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测算了30种乔木层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木荷、石栎、甜槠、丝栗栲种群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而油茶、石楠由于在常绿阔叶林中环境适应性较差,仅能利用极其有限的资源,成为特化种,生态位宽度为0。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树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如木荷、石栎、甜槠等,生态位重叠值均在0.55以上。255个种对的生态位重叠值<0.2,占全部计算种对的58.6%,而>0.5的种对仅占7.4%,各树种间生态位的重叠程度不高,不同树种因利用相同的资源而产生的种间竞争并不激烈,这是树种间长期的竞争和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近50年来,通过树种调查、繁殖技术研究、造林试验,在西双版纳普文林场,成功地培育出8种热带雨林标志树种的人工林及7种热带山地雨林标志性树种的人工林,并散生培育热带雨林树种12个。还在热区退化地造林中评选出了2个造林先锋树种。它们既形成了高大整齐的林分外貌,也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物种的森林复层结构。在这些人工林下出现了众多的雨林标志树种的天然更新幼苗幼树,说明这些人工林所形成的雨林环境具有可持续经营性。实践表明,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是可人工恢复的。  相似文献   

12.
Forest vegetation of Xishuangbanna, south China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 Introduction The tropical area of southern China is climatically and biogeographically located at the northern edge of tropical Asia, including southeastern Xizang (Tibet, lower valleys of the southern Himalayas), southern Yunnan, southwestern Guangxi, southern Taiwan and Hainan Island. The largest tropical area still covered by forests is in southern Yunnan. Tropical forests of southern Yunnan were little known until the late 1950s because of poor access except for some brief descrip-…  相似文献   

13.
安曹下76年生杉木林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宽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400m2标准地调查,采用不同取样尺度对福建南平安曹下76年生老龄杉木林下植物群落不同层片的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76年生老龄杉木群落多数主要种群的生态位较宽,而只有少数主要种群为窄生态位的;老龄杉木群落中丝栗栲、美秀栲、绒楠、青冈、五月茶等乔木种类生态位宽度值较大,有向常绿阔叶林演替的趋势。均匀分布的种群,取样尺度越大,则生态位宽度值越大。  相似文献   

14.
以普文热带北缘季风气候的地带性植被山地雨林为中心 ,通过调查与其生态相关的次生林类型和人为控制的人工林 ,分析比较了它们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群落生态特征和生态系列关系。还分析了山地雨林在当地群落中的生态位置及其动态变化 ;同时 ,探讨了各群落之间的演替关系和恢复山地雨林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云南西双版纳普文山地雨林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山地雨林有维管束植物83种,隶属48科76属。该植物区系科、属的分布区类型组成均以热带分布为主,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81.24%和89.47%,温带成分分别占8.34%和5.26%。种的分布区类型组成以热带亚洲分布为主,占总种数的49.40%;其次是中国特有分布种,占25.30%;热带分布种占70.33%,温带分布种占8.43%。这些特征均表明该植物区系热带性质显著,特有种丰富,并具有明显的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特点和热带北缘性质,属热带亚洲植物区系向东亚植物区系的过渡区。  相似文献   

16.
对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水曲柳风景游憩林林下植被的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分析表明,山丁子、长白忍冬、水曲柳、家榆、糖槭和接骨木生态位宽度值较大,上层林分主要树种水曲柳林下更新苗生态位宽度比其他植物种林下更新苗的生态位宽度较高,水曲柳更新程度较好。林下植物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和生态位重叠值相对较低。说明不同种群间对资源的竞争相对不剧烈,可采取人工措施改善树种的配置,促进生态位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