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介绍了响水县滨海盐土暗管排水改土试验区的工程布局和试验概况。通过为期 5a的田间试验 ,讨论了该地区不同暗管布置形式排盐改土的技术效果 ,分析了塑料暗管排水对三麦、水稻作物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形成的作用 ,给出了适用于滨海盐土地区的塑料暗管排水系统适宜布置模式  相似文献   

2.
自流式暗管排水具有快速降低地下水位、改土治碱、节约耕地等作用,经过对自流式暗管排水技术的试验应用研究,总结和提出了自流式暗管排水工程规划的原则、适宜条件及在北方黄土高原地区推广应用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自流式暗管排水具有快速降低地下水位、改土治碱、节约耕地地等作用,经过对自流式暗管排水技术的试验应用研究,总结和提出了自流式暗管排水工程规划的原则、适宜条件及在北方黄土高原地区推广应用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4.
在江苏省滨海盐土按不同埋深和间距埋设地下暗管,其降渍、脱盐作用主要表现在丰水期(7~9月)内,在试验范围内,10 m间距暗管的降渍效果最显著,但与15 m间距暗管的脱盐效果相差不明显;在较小间距(10 m)时,1.4 m埋深暗管的降渍效果优于1.2 m埋深,埋设间距≥15 m后,埋深对暗管降渍效果无明显影响,而在所有埋设间距处理中,1.4 m埋深暗管的脱盐效果均优于1.2 m埋深。综合比较分析各相关试验结果,并考虑暗管埋设的初期投资和后期维护成本,推荐间距15 m、埋深1.4 m为江苏滨海盐土降渍脱盐的地下暗管工程最佳布设参数。  相似文献   

5.
江苏沿海滩涂快速改良与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苏省人均耕地少,沿海滩涂盐碱地作为我省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其开发、利用和保护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初步总结了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及我省有关研究机构在滨海盐土快速脱盐改良技术、耐盐作物大规模筛选技术、沿海滩涂作物栽培关键技术以及技术沿海滩涂作物高效种植模式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江苏沿海滩涂快速改良与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的设想,包括:①滨海盐土评估、农林利用适宜性评价技术, ②滨海中、重盐土快速脱盐改良技术, ③滨海滩涂植树造林改土技术,和④耐盐作物品种的筛选及高效规模化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6.
围绕滨海区设施农业生产及盐碱地高效利用需求,开展滨海重盐碱地设施原土改土降盐关键技术研究,旨为滨海重盐碱地设施果蔬原土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在含盐量15~20 g/kg的滨海盐碱土壤,通过暗管埋设参数优化、改土物料配施、淡水洗盐方式研究,形成了深层暗管排盐+耕层改土降盐+表层滴灌淡水洗盐的设施原土综合降盐技术,可使0~40 cm土层降盐70%以上,耕层土壤含盐量降至3 g/kg以下,实现了滨海重盐碱地果蔬设施原土直接生产。  相似文献   

7.
江苏滨海盐土脱盐技术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海滩涂是江苏省主要的土地后备资源,滨海盐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已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基于盐平衡指数的概念,归纳出滨海盐土的三大脱盐技术,即雨水/微咸水淋洗脱盐技术、阻止毛管水上升减少根区聚盐技术和生物脱盐技术.在具体的滩涂脱盐改土实践中江苏省通过这3种技术的集成,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滨海滩涂脱盐改土技术体系,包括养鱼改...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在华北和苏北滨海盐土上采用盐土原地改造不换种植土、排水排成、伏雨洗盐、快速培肥等不破坏耕地、节约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滨海盐土改良与绿化创新技术,并进行了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9.
滨海盐土绿化的排盐改土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推广应用的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成果,阐述了编制"滨海盐土绿化的排盐改土技术规程"的必要性以及原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滨海淤泥质盐土区暗管埋设的适宜参数。[方法]试验设计60、80、100 cm 3个暗管埋深,5、10、15 m 3个暗管间距,共9个处理,0~20、20~40、40~60 cm 3个土层定点取样,辅助滴管,分析盐分变化。[结果]A_1B_1、A_1B_2、A_1B_3、A_2B_1处理0~60 cm土体盐分最低,平均含盐量5.4~6.4 g/kg,较原始盐分土壤降低60%以上,降盐效果明显。[结论]淤泥质滨海盐土区辅助滴管措施,暗管埋深60~80 cm为宜;80 cm埋深下,暗管间距不宜高于10 m,在5~7 m具有较好的降盐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农田塑料暗管排水技术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农田排水技术,和传统的砖瓦暗管及鼠道排水相比,具有使用寿命长、排水效果好、增产作用显著等优点。目前,荷兰、以色列等国农田已全部采用塑料暗管排水,美国、比利时、德国等也达到60%以上,北非、西亚、南亚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大面积推广使用。 80年代初,我国新疆、上海等地开始引进该项技术,我省无锡县开始少量埋设。1990年起我们在吴县、扬中、太仓、昆山、响水等县(市)进行小面积试验示范。现将试验的初步结果以及农田塑料暗管埋设和养护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上虞市海涂实验农场中心试验区的排水系统,能满足十年一遇的年最大24h降雨,两天内排出的要求。滨海盐土的地下水位高,农田基本建设除用浅、密的排水沟布置外,还应结合平整土地、发展灌溉以及适用的农、林技术等综合措施,才能达到治盐改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上虞市海涂实验农场中心试验区的排水系统,能满足十年一遇的年最大24h降雨,两天内排出的要求。滨海盐土的地下水位高,农田基本建设除用浅、密的排水沟布置外,还应结合平整土地、发展灌溉以及适用的农、林技术等综合措施,才能达到治盐改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1 暗管排水工程的建设规模及型式 自1995年度起灵武市就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开始实施暗管排水工程,已完成6个年度的暗管排水工程建设任务,累计完成暗管排水面积2.4万亩,涉及灵武市五里坡、郝桥、郭桥、新华桥、东塔、梧桐树等6个乡8个片区.暗管排水型式均采用明暗结合,即在原农沟下铺设暗管,暗管直接汇入支斗沟,单条暗管长度一般300~650 m,间距为50~80 m,排水方式为自流排水.暗管排水施工工艺除2001年度梧桐树沙坝头片区为机械施工以外,其它片区均为人工施工,其中机械暗管埋深1.4~1.7 m,暗管外包料采用无纺布;人工施工暗管埋深1.2~1.5 m,暗管外包料采用塑料编织袋,塑料绳捆绑,人工缠绕,暗管铺设时外包30×30 cm2混合砂石滤料.  相似文献   

15.
暗管排水技术及其在苏打盐碱土改良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暗管排水技术是土壤改良中的一项重要水利工程措施,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应用较多。本文对暗管材料的种类、铺设暗管的手段和参考指标、排水质量的预测、以及暗管排水技术在苏打盐碱土改良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而且对于吉林省苏打盐碱土改良来说,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为暗管改碱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应用田菁改良滨海盐土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旱年不灌的生产条件下,亩压菁量4500~7500公斤,土壤理化性状得以改善,培肥改土抑盐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引进青海耐旱耐盐灌木树种白刺在江苏东南沿海的滨海盐土上进行耐湿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地下水埋深≥1.2 m、地面排水通畅时,白刺可在盐分≤5.1 g/kg的滨海盐土中正常生长,否则难以(不易)成活。  相似文献   

18.
天津滨海新区盐碱土绿化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论述了天津滨海新区自然条件与土壤盐碱化关系,当前滨海新区城市绿化盐碱土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并提出了今后滨海新区盐碱土治理研究重点和方向。当前滨海新区盐碱土治理模式以"抬"为基础,以"排"为核心,并辅助农业措施、物理化学措施和生物措施;主要技术方法包括土方填垫、暗管排水、翻土晒垡、施肥整地、客土改良、盐生植物改土、绿肥改土、耐盐碱园林植物改土等。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里下河地区暗管排水对小麦的增产效应,我们于1998~1999年,连续两年进行暗管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的试验.  相似文献   

20.
滨海盐土是随地表径流流入海的泥沙或风浪掀起的浅海沉积物,在潮汐和海流的作用下在潮间带絮凝、沉积,使滩面不断淤高以致露出海面后形成的一类土壤。广东省滨海盐土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湛江、珠海、江门、汕头等地,在沿海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滨海盐土是主要中低产田类型之一,其土壤特性是含盐量高,具有盐渍化特征;养分含量高,土壤有机质丰富,潜在肥力高,通过适当的改良措施可以成为良田。滨海盐土的利用治理策略主要包括:通过工程措施,隔断海水再次入侵农田;改善排灌条件,应用雨水淋洗脱盐技术、人工淋洗脱盐技术、边种植边淋洗脱盐技术等措施排水降盐;通过土壤改良、科学施肥、壮根栽培、选择耐盐水稻品种或水生作物轮作等技术措施,实现滨海盐土的可持续利用。滨海盐土是广东省未来耕地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充分开发利用滨海盐土,在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拓展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广东滨海盐土现状,提出重视滨海盐土资源的专项调查、强化资金投入、推动科研工作、建立综合治理长期定位观测站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