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拓 《中国林业》2010,(9):16-19
<正>近10年来,长期肆虐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天气得到很大缓解,沙尘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处于近50年来的较低水平,尤其是今年3月中旬以前一直没有发生大范围的沙尘天气,让人们觉得沙尘暴已离我们远去。然而进入3月中旬,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出现7次沙尘天气过程,特别是3月19~21日的强沙尘暴天气影响华  相似文献   

2.
中国北方地区在春季不时受到沙尘天气的侵袭。根据强度由高到低。沙尘天气依次分为沙尘暴、扬沙和浮尘3个等级。沙尘暴发生时,空气非常浑浊,水平能见度在l公里以内,强度和危害最大。发生扬沙天气时,空气相当浑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之间。浮尘天气时,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危害相对最小。  相似文献   

3.
运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野外定位观测站(1983-2004年)和内蒙古磴口县气象站有关资料(1954-2003年),分析乌兰布和沙漠沙尘天气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研究沙尘天气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该区沙尘天气主要出现在2-6月份,占全年的58.5%,冬季次之,秋季最少,4月份发生频率最高;该区20世纪80年代沙尘天气活动频繁,1983-1987年每年扬沙日数都在100d以上(1986年高达164d);90年代初期沙尘天气显著下降,中期至末期处于低值;21世纪初,沙尘天气的发生又有所回升。该区充足的沙源为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来源,当具备了起沙风的动力条件时,极易发生沙尘天气。2~6月沙尘暴、浮尘和扬沙日数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沙尘暴和扬沙日数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蒸发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扬沙、沙尘暴日数与气温和地温呈极显著正相关;浮尘天气与地面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蒸发量呈正相关,与气温和地温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2012年3月20日,新疆南疆盆地南部和东部出现沙尘天气,其中巴州且末、若羌县发生强沙尘暴,局部风力达9级。此后沙尘天气向东扩散,受其影响甘肃河西走廊西部也出现沙尘天气。据卫星影像和地面监测信息综合评估,本次沙尘天气起源于南疆盆地,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春季,不少民众认为沙尘天气似乎又多了。黄沙漫天的日子会不会卷土重来?记者日前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治沙办了解到,今春北方地区沙尘天气次数较少,强度较弱,影响范围较小,沙尘天气过程次数多于、强度略强于2017年同期,但次数和强度均低于2001年至2017年同期均值和常年均值。监测数据显示,3月1日至5月31日,我国北方地区共发生10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沙尘暴3次,扬沙7次。影响范围涉及西北、华北、东  相似文献   

6.
<正>记者6月28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今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次数较少,且集中发生在春季后期,强度偏弱,影响范围较小。沙尘天气次数和强度均低于近18年(2001年-2018年)同期均值。据监测评估数据显示,3月1日至5月31日,我国北方地区共发生10次沙尘天气过程,包括强沙尘暴1次,沙尘暴2次,扬沙7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涉及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15省(区、市)679个县(市、区、旗),受影响国土面积约275万平方公里,人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发生扬沙和沙尘暴天气,特另是京津地区沙尘暴的次数和强度增加,给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造成了巨大损失,甚至形成了灾害。 沙尘暴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和西北地区和河北北部地区土地沙化有直接关系外,和华北平原以及黄河中下游平原的空  相似文献   

8.
反思沙尘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春以来 ,我国内蒙古、山西、河北和京津等北方地区接连发生10数次大风扬尘和沙尘暴天气。沙尘暴肆虐和波及范围之广、频度之高、危害之重是历史上罕见的。受沙尘暴影响较重的北京等地区 ,大气能见度降至1公里以下 ,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百米 ;徐州、济南、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城市和地区的人们出行也不得不头裹纱巾 ;西安出现了泥雨天气 ;沪、宁、杭地区也是狂风怒吼、浮尘蔽日。这一灾害性天气 ,既严重影响了交通和人民生活 ,也妨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资料显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特大沙尘暴天气60年代发生过8次 ,70年代发生…  相似文献   

9.
每年的3月-5月,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都会程度不同地出现沙尘暴天气,不仅影响交通安全,也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与一般风暴相比,沙尘暴除了大风之外,还混有大量的尘埃颗粒、花粉、细菌和病毒以及其他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沙尘暴是传播某些疾病的媒介,而且因为波及的范围较大,会引  相似文献   

10.
正进入2016年春季,有些久违的沙尘暴"超越"雾霾,再度成为空气污染的"首凶",袭扰北方各地:今年2月18日,内蒙古阿拉善盟吉兰泰地区出现今年首场沙尘天气;3月3日,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出现今年以来最强沙尘天气,锡林郭勒盟等3个盟市出现沙尘暴;4月15日,甘肃河西走廊最西端  相似文献   

11.
沙尘暴是全球性的生态灾难,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本文通过对美国西部大平原黑风暴控制途径的实地考察,结合中国沙尘暴发生和危害情况,提出了中国北方沙尘暴的预防对策,旨在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沙尘暴是强风与下垫面作用的结果.在足够的风力造成不同范围和强度的沙尘暴大气过程中,对沙尘暴源区、路径区域、沙尘物质、不同产生规律、供给量进行重点分析探讨,提出以地球空间下垫面植被为主要研究对象,即认为植被覆盖度、类型、植物生长季相等同自然气象因素相互作用,对沙尘暴发生发展有制约的作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别是在长城以北农牧交错带大面积的落叶林分结构简单,植被覆盖度低而近地面抗风能力差,尤其在落叶季节地面多为裸露,加之降水少,土壤含水量低,干燥松散,西北风强烈,沙尘迭起,造成沙尘暴大气频繁发生.因地制宜,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和发展常绿针叶林的营造,减少就地起沙(尘),提高抗风降沙尘能力,是减弱沙尘暴侵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应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首次对漳江口红树林天然群落中秋茄、白骨壤、桐花树在自然生境中夏季晴天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生理因子的日变化进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环境因子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秋茄、桐花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趋势相似,两者Pn的峰值出现在8∶00和14∶00,而白骨壤Pn的峰值出现在8∶00和16∶00,日均Pn大小为白骨壤>秋茄>桐花树;3种红树的蒸腾速率(Tr)日变化规律各不相同,秋茄和桐花树Tr值最高均出现在8∶00,白骨壤Tr值最高出现在10∶00,日均Tr大小为白骨壤>桐花树>秋茄;水分利用效率(WUE):秋茄和白骨壤16∶00时最高,而桐花树12∶00时最高,日均WUE大小为秋茄>白骨壤>桐花树;植物的Pn和Tr不仅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内在生理因子的调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Pn和Tr影响最高的环境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PAR),生理因子则为气孔导度(Cond)。  相似文献   

14.
Forest fires caused by natural forces or human activities are one of the major natural risks in Northeast China. The incidenc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se fires vary over time and across the forested areas in Jilin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 In this study, the incid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6519 forest fires from 1969 to 2013 in the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burnt forest area and the fire frequency varied significantly by month, year, and region. Fire occurrence displayed notable temporal patterns in the years after forest fire prevention measures were strictly implemented by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Generally, forest fires in Jilin occurred in months when stubble and straw were burned and human activities were intense dur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Baishan city, Jilin city, and Yanbian were defined as fire-prone regions for their high fire frequency. Yanbian had the highest frequency, and the fires tended to be large with the highest burned area per fire. Yanbian should thus be listed as the key target area by the fire management agency in Jilin Province for better fire prevention.  相似文献   

15.
武夷山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1997~2007年武夷山市森林火灾统计数据,从年、月、日3个时间尺度分析了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结果表明,武夷山市森林火灾年际间波动较大,具有4年周期性;3月份为森林火灾高发月,其次为7~8月份;一天当中,中午为森林火灾高发时段。引起森林火灾的火源主要是由农业生产用火(35%)和非生产性用火(占33%,主要为吸烟和扫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近12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沙尘天气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2001—2012年春季北方地区沙尘天气观测和统计资料,归纳总结了2001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沙尘天气的基本特点,分析了与沙尘天气有关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植被覆盖、土壤含水量等下垫面因子的变化规律;基于气候背景、地表状况的变化趋势预测了今后一段时间沙尘天气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林分径级、树高结构差异,在江西大岗山地区设置样地,选取杉木纯林、马褂木纯林各4块,对样地进行每木检尺,运用SPSS对胸径和树高数据进行处理,对胸径、树高的相关关系进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大岗山地区杉木纯林与马褂木纯林胸径、树高分布整体上符合正态分布,假设检验的P值均大于0.05,但曲线陡峭程度杉木纯林(-1.487)大于马褂木纯林(-1.670),曲线偏移程度杉木纯林(0.191)大于马褂木纯林(0.010),树高分布曲线陡峭程度马褂木纯林(2.407)大于杉木纯林(-1.706),曲线偏移程度马褂木纯林(1.134)大于杉木纯林(0.459)。  相似文献   

18.
北方地区沙尘暴频发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频发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防治沙尘暴的具体措施。促使沙尘暴多发区生态环境建设纳入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19.
沽源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GIS/RS环境对两期TM影像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处理,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3.3,对河北省沽源县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沽源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明显的是林地、未利用地和耕地,并以林地的增加为主,土地利用景观异质性在增强,景观多样性有所减少和景观组分趋向均匀分布,景观聚集度适中且小斑块数量增多,空间连接性减少,空间分布趋向均衡化分布,斑块形状总体上仍然有规律、简单,受人类干扰程度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20.
SOUTH  D. B.; MASON  W. L. 《Forestry》1991,64(3):303-319
The height growth of individual trees was followed during theestablishment phase of four progeny tests (three with Piceasitchensis and one with Larixxeurolepis). The relationshipsbetween annual height increment and height at the start of theyear (distribution-modifying functions; DMFs) were calculatedfor each year during establishment. These DMFs were used toproduce simulated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for tree height. Althoughit has been stated that changes in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of plant sizes can be predicted from DMFs, the reliability ofthe functions is not good since, with these data sets, the functionsaccounted for a low percentage of individual tree growth. Whilethe functions do estimate the first moment of the distribution(the mean), they do not accurately predict the second and thirdmoments (standard deviation and skew). The primary reason forthe rapid spread in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s variationin growth of seedlings with similar heights. Successful modellingof the changes in frequency distribution can be accomplishedonly if variation in growth (of seedlings with the same initialheight) is included with the DMF. However, calculation of DMFscan be useful in defining the duration of planting chec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