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使用双孢蘑菇菌渣与土壤按比例(体积比)混合栽培新丰生姜,通过分析混合基质的理化性质以及生姜的生长和产量,探讨双孢蘑菇菌渣对生姜栽培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菌渣添加比例的增加,土壤容重降低,pH值、含水量升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升高,但生姜叶绿素含量、株高、茎粗、分蘖数和产量均降低。添加双孢蘑菇菌渣后,生姜植株长势变弱,产量随之降低,双孢蘑菇菌渣栽培生姜添加比例(体积比)应少于50%。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适宜宁夏种植的生姜品种,引进4个生姜品种,采用基质桶栽、基质枕栽、基质槽栽、土壤栽培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生姜基质栽培模式产量高于土壤栽培;山农一号品种植株长势旺盛,丰产性好,分枝数较多,产量较高,抗病,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宁夏设施基质栽培。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安丘市(县级市)是全国的生姜种植和出口大市,常年生姜种植面积保持在20万亩(666.7m^2/亩)左右。为了进一步提高生姜产量,我们不断探索生姜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集成了生姜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体系。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产量目标是10000kg/666.7m^2,关键技术措施主要包括:覆盖三膜、深耕培肥、土壤消毒,修复土壤、精选良种、变温催芽、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化学除草、科学浇水、合理培土、恰当施肥、预防病虫、延迟收获。  相似文献   

4.
为了生态防治生姜根际线虫危害,提高生姜品质和保障产品安全,促进生姜种植业可持续发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通过调节土壤石灰氮用量,设计了5个土壤pH水平,研究不同土壤pH对生姜根际线虫数量及生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pH的增加,线虫总数、寄生性线虫和腐生性线虫数量均呈现下降趋势。最后,综合考虑土壤pH对线虫总数、寄生性线虫和腐生性线虫数量的影响,以及与生姜株高、姜块产量间的相关关系,建议生姜种植的土壤pH维持在7.5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种植模式对新丰生姜生产力与土壤环境的影响.[方法]通过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及相应的选择性培养基培养法,对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和露地生姜种植模式的土壤微生物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比对,并对单位面积嫩姜的产量和效益进行测算.[结果]在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下的整个轮作周期内,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都低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土壤中细菌在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下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内都显著低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同时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土壤中的Cu、Zn、As、Pb都低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而土壤中Ni的含量略高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提高了生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结论]该研究可为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生姜是我县出口创汇和农民增收的主要蔬菜之一。近年来,随着生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姜病虫害为害日趋加重,2001年全县姜瘟大面积发生,生姜减产20%~30%,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姜瘟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由土壤、雨水或种姜带菌传播,带菌姜块收获后在贮藏、运输、  相似文献   

7.
生姜的种植范围越来越广泛,种植地常年单一的种植生姜。随着生姜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连作的时间越来越长,土壤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土壤含有的部分营养成分缺失。土壤中细菌、真菌造成对土壤造成的伤害,易发生其他病虫害。改良生姜种植的土壤环境和实施有效的病虫害防控技术是现在种植生姜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土壤的生态改良和病虫害防控提供建议参照。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高山区生姜产业的稳步发展,以课题组研制的土壤驱虫剂为材料,在郴州市北湖区石盖塘新屋村百亩生姜高产示范片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土壤驱虫剂既能调理土壤营养平衡,增加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满足生姜对硅、锌、硼等元素的需要,又能抑制生姜病害、驱避虫害。当土壤驱虫剂施用量为50 kg/667m2时,对姜瘟等生姜主要病害的防效69.56%~90.94%,对小地老虎和姜螟的防效达100%;同时,施用土壤驱虫剂后,生姜表现脆嫩、辛辣、口感好,鲜姜产量比对照增加813 kg/667m2,增产幅度达32.24%。综合情况表明土壤驱虫剂可在同生态地区大面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生姜种植中化肥过量施用导致的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土壤面源污染加剧、土传病害加重等问题,提高生姜种植效益,本试验通过设置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组合,探索枣庄地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生姜生长状况、产量、效益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生姜抗茎基腐病能力,增加生姜产量和效益,其中以处理4(30%替代比例,施用复合肥1.89 kg、生物有机肥7.2 kg)产量和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大田试验,对比研究了广东新会滩涂围垦地柑桔与花生间作、柑桔与生姜间作、柑桔单作、花生单 作、生姜单作5 种种植模式对根区土壤速效养分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院(1)5 种种植模式的根区土壤pH 出现分 化,柑桔/花生和柑桔/生姜模式表现出极显著下降,其中以柑桔/花生间作模式的根区土壤pH 最低;(2)种植7 个月 后柑桔/花生和柑桔/生姜两种间作模式的根区土壤速效氮含量显著高于生姜和花生单种的根区土壤速效氮含量,而 两种间作模式的根区土壤速效氮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5 种种植模式的土壤速效氮含量均显著上升;(3)种植7 个月 后,柑桔单作的根区土壤速效磷含量明显高于柑桔/花生、柑桔/生姜以及单作花生的根区土壤速效磷含量,柑桔/生姜 和柑桔/花生两种间作模式的根区土壤速效磷含量和花生单种、生姜单种之间无显著差异;(4)种植7 个月后柑桔/生 姜的根区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柑桔单种的根区土壤速效钾含量,桔/生姜和柑桔/花生间作模式的根区土壤速效 钾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桔/花生根区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在种植期间显著上升;(5)5 种种植模式的根区土壤有机质 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和时间变化。由此可见,柑桔与其他作物间作对土壤速效氮、钾等养分的转化和维持有促进作 用,因而值得在该地区果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生姜姜瘟病、炭疽病是生姜主要病害,尤其姜瘟病对生姜生产造成很大危害。而石灰氮是药、肥两用的土壤净化剂,具有土壤消毒与培肥地力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莱芜市生姜种植中的土壤生产现状,指出姜田土壤酸化、盐渍化的危害,提出防治措施,以提高生姜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广西百色生姜根际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与生姜的共生情况及其与根际土壤因子的关系,为筛选对广西生姜有促生及防病效果的菌株及推动AM真菌在生姜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年7月在广西百色生姜种植区采集5份生姜根际土壤样品和根系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菌根侵染率和AM真菌孢子密度,并对AM真菌孢子进行形态学鉴定,研究AM真菌的定殖特性及物种多样性。【结果】不同采样点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明显,土壤pH为4.95~6.37,土壤全氮、速效磷、有机质和交换性镁含量分别为0.175%~0.327%、8.5~95.0 mg/kg、25.1~40.0 g/kg和0.51~3.61 cmol/kg。不同采样点的生姜根系均有AM真菌定殖,定殖率在3.23%~29.06%。5个采样点共分离鉴定出AM真菌8属13种,包括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3种、球囊霉属(Glomus)2种、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3种、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1种及未知种属4种。优势种Rhizophagus mosseae在5个生姜采样点的土壤中均有分布。AM真菌孢子密度为44~288个/20 g干土。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根系内AM真菌定殖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501,P<0.01),孢子密度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03,P<0.05)。【结论】不同采样点生姜根际土壤具有较丰富的AM真菌资源,AM真菌物种多样性差异明显,新植生姜地块的AM真菌孢子密度大于连作生姜地块,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是影响生姜根际AM真菌群落组成和分布的主要土壤因子。  相似文献   

14.
生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现生姜高产的综合技术措施为:选择高肥力土壤,选用高产品种,延长生长时间,合理密植,多种肥料配合施用,及时浇水等。本试验生姜高产群体为146.2枝/m2,叶面积指数为12.8,生姜产量为6513kg/666.7m2。  相似文献   

15.
当前,生姜在种植过程的“大肥大药”盲目投入现象较为严重,同一地块连续生产3~4年后,以茎基腐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引起的土壤连作障碍严重发生,成为困扰生姜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为此,针对产生生姜土壤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全面优化土壤物理结构、化学结构和微生态结构,集成运用生姜诱导抗性、根际土壤置换、精准营养管理和系统植保等关键技术,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态得到改善。该技术集成具有创新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生姜连作地、轻中度盐碱地、中低产田等实现了绿色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土壤调理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生姜的营养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生姜土壤盆栽试验,比较研究了3种土壤调理剂(硅酸钾、麦饭石、贝壳粉)对土壤硒镉有效性以及生姜硒镉积累、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土壤调理剂均能显著提高生姜硒含量,同时显著降低镉含量。与对照(不添加土壤调理剂)相比,施用0.2%硅酸钾调理剂效果最佳,分别使生姜地上部位和姜块硒含量提高了165.01%和111.36%,镉含量降低了71.96%和65.15%;另外,施用3种土壤调理剂可显著提高姜块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与对照相比,产量提高了23.93%~67.67%,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姜黄素含量分别提高了2.34%~6.00%、154.72%~602.83%和11.05%~33.43%,氮、磷、钾养分含量分别提高了10.28%~14.42%、24.62%~34.87%、28.81%~29.01%;施用3种土壤调理剂还可提高姜块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相比,3种土壤调理剂增加土壤pH 0.35~0.53个单位,土壤有效态镉含量降低了16.92%~22.76%,有效态硒含量增加了3.60%~10.99%。研究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能够降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活化土壤有效态硒,从而降低生姜镉含量并提高硒含量和姜块营养品质,可实现镉污染土壤安全利用,保障生姜优质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铅含量对生姜生长、产量及产品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铅含量为250mg/kg时,对生姜生长略有促进作用,铅含量达500~1000mg/kg时,则显著抑制了生姜的生长,生姜收获时,其单株产量分别为252.3、198.6和161.8g,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08%、-18.06%和-33.25%。此外,生姜各器官铅含量随土壤铅含量的升高及生长的进行而显著增加,且以根的铅含量较高,根茎次之,茎、叶较少。土壤铅含量达250mg/kg时,生姜根茎铅含量为0.261mg/kg,未超过国家最高允许限量,而土壤铅含量分别达500和1000mg/kg时,根茎铅含量则分别超标1.76倍和4.95倍。  相似文献   

18.
罗斌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72-73
介绍了高产优质生姜的栽培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即土壤酸碱度要适宜,掌握好生姜的特性与环境因素及土壤之间的关系、追肥适期、病虫害防治用药时期与管理及釆收贮藏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针对山东生姜主产区病虫害的发生特点,结合本团队和国内同行们近20年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生姜连作土壤的生态改良和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生姜产业的健康发展、土壤生态改良、农产品安全和农民增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根结线虫病逐渐成为山东生姜生产中的第二大病害。为了解微生物菌剂增施对生姜根结线虫病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播前土壤施入不同复配的化学药剂和微生物菌剂,测定生姜株高、产量及其根结线虫病情指数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5 kg/hm2阿维·噻唑膦颗粒剂和45 kg/hm2作物养根护根型微生物菌剂(有效菌为枯草芽孢杆菌与哈茨木霉)复配施用,显著提高了生姜的株高和产量,比CK分别增加5.69%和16.12%,同时对生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达63.23%。因此,阿维·噻唑膦和养根护根型微生物菌剂复配处理生姜能够起到促生、增产、防病的作用,可替代单一的化学杀线虫剂应用于露地生姜种植生产中,以减缓抗药性的产生,降低农药残留,确保生姜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