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粤东革命老区大埔县平原镇大王坑村农民赖居正,1984生引种成活53株岭头单丛茶,至今已发展到20亩,年收入超过5万元。在赖居正的带动和帮助下,大王坑村家家户户垦山种茶。目前,全村已建起2600亩单丛茶基地。去年,全村茶叶总产量5.2万公斤,纯收入151万元,户平收入16778元。大王坑村过去由于封闭,山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该村人均收入还不足200元。村民赖居正获悉绕平县的“岭头单丛”茶是优质、高产、高值的名茶,市场畅销,而大王坑村山地广阔,土质和气候都适宜发展单丛茶生产。于是,赖居正引种成活“岭头单丛”茶苗53袜…  相似文献   

2.
新化县双林乡石坑村地处海拔1200余米的高山,气温冷凉、相对湿度高而稳定,十分适宜于规模性山地开发种植木本、草本、藤本等药材。该村党支部书记邹联信1989年开始试种天麻0.5亩,第2年便获纯利3000多元。村支部会上作出决定;“全村从1991年起的尔后4年,人平必须种植1亩木本或草木药材,力争4年内实现全村脱贫致富”。在村支部带动下,全村当年便种植了天麻、杜仲、白术、白芍、川莲、金银花等木本、草本、藤本药材24个品种计300余亩,纯收入11万余元;1992年山地开发扩大发展到45O亩,纯收入14.5万元;1993年山地开发扩大发展到650…  相似文献   

3.
商州市小韩峪村原是一个地薄人穷、经济落后的贫困山区,人均口粮每年不足10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100元。1987年以来,他们利用本地资源,依山致富,兴林抓牧,走综合开发利用之路,脱贫致富达到了农村奔小康的奋斗目标,1993年人均口粮达到435公斤,人均纯收入1091.96元。 一是林业有了大发展。1987年以来,小韩峪村  相似文献   

4.
双牌县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县之一。林地面积226.7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6.3%,林农人均山地面积16.8亩,居全省第一。近些年来,n牌县立足山地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实现从林业大县到林业强县跨越”的战略目标,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科技创效益”的发展思路,致力探索林业产业化路子,取得显著成效。“八五”期末,全县大林业总产值达到1亿元,年均增长100o万元;林产工业总产值达到6000万元,年递增39.8%;森林蓄积量达到371万立方米,年均递增近10万立方米;林农人均纯收入从457元增加到1120元。基本做法是:以基地为重…  相似文献   

5.
吴岳村地处平凉市四十里铺镇工业开发区中心地带,宝中铁路和312国道横贯全村。该村有6个合作社,443户,1855人。近几年来他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了小康村目标。去年共完成了农业总产值1856.18万元,人均纯收入3516元,集体经济纯收入119万元,上缴税收65万元,集体积累固定资产1284万元。这个村多次受到国家和省、地、市的表彰奖励,誉为“五好村”、“十强村”、“安全文明村”,村党支部也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今年乘退耕还林的东风,瞄准科技含量高,经济、生态效益好的美国黑核桃种植项目,规划了总面积233…  相似文献   

6.
桑植县竹叶坪乡鸡公垭村,有山地15300亩,耕地仅160亩。曾经是个“人均收入不足100元,小伙子娶不起媳妇,大姑娘嫁不出去”的穷山窝。近几年来却甩掉了穷帽子,成为远近闻名的林业专业村,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1000多元,正向小康生活迈进,1995年被评为“全国千佳村”。人们都说:“鸡公垭村发了“木财”。1985年初,刚任村支部书记不久的喻相建在乡党委领导的启发下,带领大伙走兴林富民的道路。号召全村群众把人均30多亩宜林地开发好,奋战10年,摆脱贫困。他集思广益,听取群众意见,决定采取县林业局、乡政府、村委会联办林场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自治州作为全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农业强省”的总目标,坚持以经研建设和扶贫攻坚为中心,依托山地资源,实施科学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进而牵动农村经济和地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1998年全州果、药、茶开发面积达到135万亩,户均开发2.6亩。全州农业总产值由1994年的22.05亿元增加到3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4年的678元增加到1165元。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工作差距,全州山地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仍存在着一些问题:1、人地矛盾突出,“吃饭”压力较大。全州现…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疙瘩头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现有人口1400人,305户,耕地2640亩,其中梨树面积2300亩,占耕地的88%,栽植优新品种梨主要有黄冠、黄金、绿宝石、圆黄,其中黄冠梨的面积达到2000亩。2004年果品总产量达到850万公斤,总产值1156万元,仅梨果收入一项人均收入达到8200多元,人均纯收入近6000元,2004年成为省林业局人事处定点包的“省级果品增收致富示范村”。该村农民真正靠果树致了富,走出了一条以果强农、以果富农之路,由昔日的落后村一举成为市级先进村,为全市果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个村的几点做法值得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南靖县金山镇荆都村,是一个依靠林果产业脱贫致富的小山村,也是省级“明星村”,1996年又荣获了“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的称号。 荆都村位于南靖、华安、漳平三县交界处的崇山峻岭中,曾有“山光、地荒、钱包米袋都光光”之说,人均纯收入不满300元,是一个典型的僻壤穷乡。改革开放后,县、镇党委、政府认识到,该村山地面积达8.7万多亩,只要因地制宜,科学利用,合理开发,加快绿化步伐,便可变“废”为“宝”,甩掉贫穷帽子。随即提出了“希望在于山,未来在于  相似文献   

10.
滕头村位于有着“蒋氏故里、弥勒圣地”美称的浙江省奉化市,村行政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全村343户家庭,844人。2011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55.37亿元,利税6.04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36000元,人均居住面积8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1.
林业“三定”政策落实之后,林业专业户、联户象雨后舂笋,造林、育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例如铜鼓县前村村民组14户已有12户承包造林,现已造林367亩。林业专业户谢忠仁,自去年来在责任山、自留山上(残次林山场)共小片皆伐造林91.8亩,林业纯收入达2,499元,人平纯收入312元。群众确实喜笑颜开。但是,在承包的具体工作中也发现一些  相似文献   

12.
王里军 《四川林业科技》1991,12(2):70-70,77
在近40亩的荒山荒坡上,经过铲草改土、施底肥,最后以杜仲为主,实行林粮、林药间作,使每年除杜仲,黄柏以外仅间作的粮、药纯收入即达三千余元,实现了长、中、短期效益相结合的立体林业模式。 一、地理位置和气候状况: 地处川西北盆周边缘的安县茶坪乡千佛村的大坪山下部,海拔在1000m左右,其阴坡面坡度在20~50°之间,土壤以山地黄壤为主,但极为瘦薄,最厚处尚不到25cm。该地气候具山地寒冷区气  相似文献   

13.
在人均年纯收入仅780元的贫困山乡,一位基层林业站长13年间将穷得“叮吐”响的林业站搞得富甲一方。他的治站高招是:一学、二千、三带头。湘西保靖,国家级贫困县,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780元。然而,在它的西北部.与龙山县交界处的隆头乡林业站,经济实力却在湘西自治州基层林业工作站中首屈一指,1996年全站员工平均收入居然达到4500元,跃入了“全国先进林业站”的行列。因为,这里有个好站长——彭昌富。现年51岁的彭昌富是土家族人,初中毕业后相继任隆头乡亚鱼村村委主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以农民身份主持乡林业站工作.1995年…  相似文献   

14.
<正>西欧的一个大型超市,一款用黑藤编织的花篮十分精致,标价27欧元。正在考察西欧市场的广西"藤王"编织公司总经理莫家丰一看乐了。原来那款花篮正是"藤王"公司的产品,由都安县地苏镇大定村的农民巧手编成。2014年,大定村编织的3000多万个花篮,从广州交易会进入了欧美和日本市场,销售额达8000万元人民币。20多年来,大定村编织的无数花篮,全部飘洋过海跻身欧美超市,成为生态、时尚的产品。大定村人均纯收入达到8850元。  相似文献   

15.
步入衡东大地 ,行进在绿树成行的城乡公路上 ,跋涉在满目滴翠的莽莽林海里 ,人们均会发出由衷的赞叹 :好一个“绿色银行”!目前 ,该县山地绿化率达97 5 % ,560个村中 ,年林业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占91 53 % ,收入上10万元的有60个村 ,收入愈20万元的达40个村 ,112个村依靠集体林业全部免除了农民各项上交提留款 ,仅此项全县每年为农民减负3000万元。衡东县是个“六山一水两分田 ,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典型丘陵区农业县 ,山地面积达10 67万公顷。县党政决策者们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积极引导农民调整林业…  相似文献   

16.
“价格涨得太快了,现在林地真不好找。”广西北海市一造林承包商对记者说:“大家都拼命地抢林地。” 在广西的北海市及钦州市,公路两旁都种上了桉树,农民房前屋后也都种上了桉树。 “以前山地就能砍点柴火,现在一年一亩山地能带来60元的纯收入,这钱谁不想赚?”在钦州市钦南区大番坡镇,冒着烈日挥汗种树的村民们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17.
芦阜庄位于文安县最北端的大清河畔,106国道穿村而过,人口1198人,可耕地2300亩。这些年靠党的富民政策、靠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和“两委”一班人的拼搏进取,芦阜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起了华北地区规模最大、辐射全国的钢铁板材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达到40亿元,全村70%的群众住上了别墅和居民楼,现在每年人均纯收入11...  相似文献   

18.
农业大省的选择湖广熟,天下足。农业大省的湖南,近年遇到了尴尬的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0—100元。湖南的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十强”之列。换句话说,333.33万公顷的耕地贡献巨大。症结是,占国土面积80.5%的1705.13万公顷丘岗山地,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左右。比如,全省用材林地平均每公顷蓄积不到30m‘,森林资源利用率仅30%,平均每公顷林地产值只有375元。在广阔的丘岗山地,坡度25度以下的非耕地面积达66667万公顷,可开垦定型耕地6667万公顷,栽植经济林木233.33…  相似文献   

19.
猪街村,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乐秋乡的一个行政村,全村经济总收入4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94元。全村共有集体林地13555.5亩。猪街村从2006年4月开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按照大理州委、州政府提出在明晰产权中要坚持"三个70%以上"到户,即均山、均股、均利要70%到户的原则。猪街村共明晰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代村是全市最富裕的村庄之一。近年来,靠着植树造林、花卉苗木产业以及发展生态旅游,代村经济每年都在上新台阶。2017年,全村各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村集体收入达到1.1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2万元,在全县率先实现了全面小康。代村的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是山东省目前规模最大且唯一被命名为国家农业公园的生态农业旅游庄园,已成为游客休闲、娱乐、观光、采摘、体验的好去处。乡村振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和全新战略,也是一项新思维引领、新动能助推的创新工程,需要更多有远见卓识的农村干部积极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发展理念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