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播期与密度对重庆山区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玉米新品种‘渝单30’在重庆地区的最适播期及最佳种植密度,通过大田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播期与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庆地区,播期延后,生育期天数缩短、百粒重及产量降低,株高、穗位高随播期的延后而增加,穗部性状变化不显著。密度增加,株高、穗位高也随之增加,穗长、穗粗、茎粗、行数、行粒数等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百粒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到一定阀值后,密度增加,产量和百粒重则减少。3种播期下产量表现为A1>A2>A3,4种密度下产量表现为B3>B4>B2>B1,播期密度互作下产量表现为A1B3>A1B4>A2B3>A2B4>A3B3>A3B4> A2B2>A1B1>A2B1>A3B1。因此适当提前播种和增加种植密度可增加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确定了A1B3是重庆地区的最佳种植配置。  相似文献   

2.
不同钾肥量与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及商品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了解施钾量与栽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及商品率的影响,在地膜覆盖条件下进行了不同钾肥量和密度试验,两因素各设置3个水平,随机区组排列,供试马铃薯品种为‘中薯3号’。结果表明:不同施钾量处理间产量呈极显著差异(P<0.01),A(2硫酸钾375 kg/hm2)>A(3硫酸钾225 kg/hm2)>A(1硫酸钾525 kg/hm2),理论最佳施钾量为硫酸钾367.5 kg/hm2;不同栽植密度处理间产量呈极显著差异(P<0.01),B(1 63000株/hm2)>B(2 69000株/hm2)>B(3 78000株/hm2),在栽植63000~78000株/hm2范围内,马铃薯产量与栽植密度呈负相关,理论最佳栽植密度为63000株/hm2;产量达最高时的最优组合为A2B1,即硫酸钾375 kg/hm2,栽植密度为63000株/hm2,产量为17577.7 kg/hm2;不同施钾量水平下的商品率为A1>A2>A3,随着施钾量的减少,商品率降低;不同栽植密度水平下的商品率为B1>B2>B3,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加,商品率下降;商品率达最高时的最优组合为A1B1,即硫酸钾525 kg/hm2,栽植密度为63000株/hm2,商品率最高达68.4%。  相似文献   

3.
以当地主推品种金优527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方式与播种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不同播种量与不同播种方式试验以处理A2B2表现最好,即以播种量1.2 kg/667m~2,行距30 cm条播的播种方式获得最高产量;而以处理A1B3产量表现最差。由此在水稻高产栽培中选好品种播量与播种方式是关键,再配以适宜管理是保障水稻增产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宜播州区鲜食玉米新品种的最佳播种方式,2020年通过引进万糯2018,特设计鲜食玉米不同播种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播种至采收鲜果穗天数A3漂浮育苗播种最短116 d,鲜果产量最高(1447.5 kg·(667 m2)-1)和经济效益最大(7237.5元·(667 m2)-1),比直播A 1产值增加1243.5...  相似文献   

5.
春秋施沙质土壤改良剂对旱作玉米抗旱保苗增产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明确春秋施沙质土壤改良剂对旱作玉米抗旱保苗、增产效果及其作用时效。本试验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春秋施沙质土壤改良剂对旱作玉米出苗率、苗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秋施沙质土壤改良剂均具有一定的抗旱保苗增产效果,其中在2012年表现为A1>A2>CK1;2013年表现为A1>A2>A3>A4>CK2,且不同施入年际表现为施入后第2年的效果高于第1年的效果,秋施效果较好。2012年处理A1、A2的出苗率分别较CK1提高4.58%、1.76%;苗期株高日增量、茎粗、干物质增长速率分别提高4.90%、0.00%;9.74%、3.90%;23.99%、8.72%;玉米产量分别提高12.03%、5.49%;2013年处理A1、A2、A3、A4的出苗率分别较CK2提高8.73%、7.57%、4.61%、2.13%;苗期株高日增量、茎粗、干物质增长速率分别提高15.00%、9.90%、9.90%、5.00%;17.06%、10.78%、7.78%、6.59%;46.14%、23.51%、14.88%、7.37%;玉米产量分别提高15.78%、11.23%、10.99%、5.06%。2012年玉米产量与出苗率、苗期株高日增量、茎粗、干物质积累速率的相关系数为0.9241、0.8775、0.9992、0.9754;2013年的相关系数为0.9508、0.9978、0.9332、0.8986。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种植制度与种植密度对菊芋产量的影响,设置垄作(A1)和平作(A2)2种种植制度,60 cm(B1)、80 cm(B2)、100 cm(B3)3种行距进行大田试验,对收获期的地上茎叶生物量、地下块茎产量以及单个块茎质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垄作菊芋的地上茎叶生物量、地下块茎产量及块茎大小等指标均优于平作;从牲畜饲料收获和块茎产量角度,最优组合为A1B1;从块茎商品性和块茎产量角度,最优组合应为A1B3。因此,在推广菊芋种植制度时,可根据种植目的选择合适的栽培方式。本研究结果可为盐碱地菊芋高产栽培和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苏北沿海滩涂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齿苋鲜菜产量的影响,寻求马齿苋获得高产的最佳栽培模式,以苏马齿苋2号为试验品种,研究了不同盐分含量土壤上播种量、播种密度及氮肥底追比对马齿苋鲜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0.5~1.0 g/kg(A1)土壤盐分,1.5~3.5 g/kg(A2)的土壤盐分对马齿苋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鲜菜产量增加14.4%,但随着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加,在4.5~7.0 g/kg时,鲜菜产量显著下降。经过对土壤盐分、播种量、播种密度以及氮肥底追比的交互作用分析,试验处理A2B1C2D2、A2B2C2D2下的马齿苋鲜菜产量最高,即土壤盐分为1.5~3.5 g/kg,播种密度为75 cm,底追比为3∶4∶3,播种量为3,6 kg/hm2的处理组合最有利于马齿苋鲜菜产量的积累。各栽培措施均能影响马齿苋鲜菜产量,经方差分析,土壤盐分含量、播种量、播种密度以及氮肥底追比交互作用均呈显著关系,从处理间区别看,影响马齿苋鲜菜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盐分,氮底追肥比次之,播种量及播种密度再次之。  相似文献   

8.
通过垄作覆膜栽培技术两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以处理A3A1产量最高,产量为611.75kg/667m2;第2是A1B1,产量为604.68kg/667m2,第2是处理A2B1,产量为592.55kg/667m2;产量最低的是处理A3B2,产量为520.03kg/667m2;全田覆膜增产效益最明显。  相似文献   

9.
不同播期及稻草覆盖厚度对马铃薯免耕栽培产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播期及稻草覆盖厚度对马铃薯免耕栽培两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以处理A3B2产量最高,产量为1798.31kg/667m2,其次A2B2,产量为1754.95kg/667m2,第3是A1B2,产量为1742.91kg/667m2,产量最低的是处理A1B3,为1568.38kg/667m2。经方差分析,播期以处理B2(12月14日)为最佳,稻草覆盖厚度(A)对产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运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皖中地区油菜667m2产200kg以上的轻简化栽培模式。结果表明:最佳方案为巢油08品种在9月10日播种,移栽密度为3600株/667m2,施氮量20kg/667m2(A3B1C3D3)的处理产量可达260kg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为了持续推进丽水市莲都区鲜食大豆产业发展,筛选出高产优质的早熟春大豆主推新品种,以5个早熟品种为试材,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5个品种生育期(播种至采收日数)为82~86 d,‘浙鲜12’多粒荚比例为77.9%,比对照‘引豆9701’高30.3%;青荚持绿期为7~10 d,比对照长2~3 d;每667 m2鲜荚产量608.8 kg,比对照增产18.2%,达极显著水平;每667 m2鲜荚产值3 409.5元,比对照增效43.9%,达极显著水平。根据农艺性状、商品性、产量、产值等综合性状比较,‘浙鲜12’表现出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等优良特性,可作为丽水市今后早熟春大豆生产的当家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2.
马天乐  章建新 《作物杂志》2018,34(1):156-35
为探索北疆麦茬夏大豆早熟稳产高效的复种方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6月23日套种(B1)、6月27日套种(B2)、免耕7月2日播种(B3)、翻耕后7月6日播种(B4)4种复种方式对黑河45号干物质积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B4处理相比,B1、B2、B3生育进程提前,成熟期提前9~19d,生育期缩短2~4d。B1、B2、B3的叶面积指数增长和干物质积累提前,干物质积累量降低。B1增产显著,B2、B3产量差异不显著;B1需人工播种,生产上难于大面积应用。B3提前9d成熟,因节省了耕地费,增收440.72元/hm 2。在本试验条件下,抢收冬麦、免耕播种是伊犁河谷麦茬夏大豆的早熟稳产高效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3.
甘薯/鲜食玉米套作模式下产量与效益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完善“甘薯/鲜食玉米”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寻求甘薯玉米套作体系下获取甘薯、玉米共同高产的最佳玉米播期和密度,通过大田试验,采用玉米播期与密度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玉米群体对玉/甘薯模式下甘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鲜食玉米套作模式下以B1M1处理(6月5日播种,密度1.5万株/hm2)最高,总产值98609.19元/hm2,其次为B1M2处理(6月5日播种,密度1.8万株/hm2)和B3M2处理(6月25日播种,密度1.8万株/hm2),产值分别为87423.65元/hm2、82179.4元/hm2,分别比最低的B4M3处理(7月5日播种,密度1.8万株/hm2)高65.43%、46.66%、37.87%。薯玉套作体系中玉米在6月5-15日播种,密度为1.5万株/hm2的条件下有利于总产量和总产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明确适应本地区气候变化和节水需要的小麦晚播适期范围,了解不同品种特性并确定其合理的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充分挖掘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是非常重要的。利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泰山23’和‘泰山9818’在只浇底墒水和灌浆水的情况下,在4个播期、密度组合时的产量构成变化及群体发育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适宜的晚播期限内通过增加播量来达到高产的同时,重要的是稳定其较高的千粒重。花期、灌浆期叶面积指数和产量存在正相关关系。‘泰山23’各播期的产量顺序为B1>B2>B3>B4,第四播期产量最低,且与其他播期产量有显著差异,在当前设计密度下,宜适期早播。‘泰山9818’产量顺序为B2>B1>B3>B4,且各播期产量无显著差异,各播期均可播种。  相似文献   

15.
小麦新品种‘文麦10号’最佳播期和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摸索了小麦新品种‘文麦10号’的最佳播种期和最佳施肥量,为其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提供依据。试验采用小麦新品种‘文麦10号’作为材料,采用两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比较不同播期、不同施肥量、播期施肥量互作对小麦新品种‘文麦10号’的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合中以A1B3处理组合产量略高于其他,其平均产量为4.06 kg/10m2,居第一位;经方差分析得出,各处理间产量差异极显著,区组间差异极显著,A因素与B因素相互作用不显著;小麦新品种‘文麦10号’的最佳播种期为11月上旬,最佳施肥量为375 g/10m2;在全生育期方面,3个不同的播期中,‘文麦10号’的生育期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应用两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研究水稻旱育中大苗丢秧施氮、钾肥不同用量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处理A2B2(施N10kg/667m^2、施K2O10kg/667m^2产量居第1住,单产达693.3kg/667m^2;其次是处理A3B3产量居第2位,单产达686.7kg/667m^2;产量居第3是处理A3B1单产643.3kg/667m^2;产量最的低A1B1处理单产536.7kg/667m^2,其次是处理A1B3单产583.3kg/667m^2。  相似文献   

17.
不同播期及密度对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怀勇 《耕作与栽培》2009,(4):24-24,26
秋马铃薯不同播期及密度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结果表明,秋马铃薯播种期以9月2日,密度以5500株/667m^2为宜,A1B2产量最高,平均单产为1305.41kg/667m^2,A1B3产量住居第2,平均单产1236.331kg/667m^2,A3B1产量最低平均单产821.83kg/667m^2。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量对黄芪生长发育、药材产量及种子产量质量的影响,以甘肃省漳县种植的药用植物黄芪为材料,比较了2 种不同比例(N:P:K=1.25:3:1、N:P:K=2:3:1)下的6 种施肥处理(A1、A2、A3、B1、B2、B3)对黄芪生长状况(株高、分枝数、根长、根直径、地上部分鲜重、地上部分干重、根鲜重和根干重)、药材产量、种子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各施肥处理对黄芪的影响不同,其中以生育中期影响最大;在不同施肥量处理下,A2 处理有利于提高黄芪药材产量,根鲜重、根干重产量最高;A3 处理种子产量最高;N:P:K=1.25:3:1 处理较N:P:K=2:3:1 处理黄芪种子产量高,并且种子的相对质量也有提高。A2处理有利于提高黄芪药材产量;A3处理有利于提高黄芪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19.
旨在确定生长调节剂施用与高粱丰产种植密度的最佳耦合度。以高粱‘晋杂18号’为材料,试验采用不同密度和化控试剂的双因子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化控试剂喷施浓度设置4个梯度。结果表明,密度为150000株/hm~2效果最佳。处理A1B2光合速率分别比A2B2、A3B2和CK提高15.55%、22.22%和24.44%;处理A1B2叶绿素含量分别比A2B2、A3B2和CK提高7.01%、9.72%和17.06%;处理A1B2高粱产量分别比A2B2、A3B2和CK提高7.66%、9.10%和10.19%;处理A1B2株高分别比A1B1、A1B3、A2B1、A2B2、A2B3、A3B1、A3B2、A3B3和CK降低了2.01%、2.76%、4.83%、6.45%、10.3%、6.21%、11.7%、13.78%、21.38%。低密度条件下,抗折力高于高密度种植条件。以处理A1B2效果最佳。适宜浓度的乙烯利、矮壮素具有促进高粱多种生理代谢和提高光合性能的作用,最终使籽粒产量增加。确定生长调节剂施用与高粱丰产种植密度的最佳耦合度为乙烯利稀释200倍喷施和高粱种植密度为150000株/hm~2。  相似文献   

20.
以郑单958为盆栽试验材料,设置7个不同比例施肥组合,研究沼肥(沼液、沼渣)与化学肥料配施对盆栽玉米幼苗根系性状,根系活力和地上部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沼肥与化学肥料的配施与单施沼肥或单施化学肥料的方法相比,以A3处理(沼肥∶化学肥料=80%∶20%)配施效果显著,根系总长、表面积、直径、体积和总须根数分别比对照增加26.42%、11.97%、24.24%、24.30%和47.58%,在16d时根系活力达到最大,比对照(A7处理,沼肥∶化学肥料=0%∶0%)高57%。A2处理(沼肥∶化学肥料=60%∶40%)与A4处理(沼肥∶化学肥料=40%∶60%)在玉米幼苗根系活力、根粗、根表面积、叶绿素含量等参数上低于A3处理且差异不显著,但高于其他处理。A1处理(沼肥∶化学肥料=100%∶0%)与A6处理(沼肥∶化学肥料=0%∶100%)在根总长、根直径、根体积、根系活力、叶绿素荧光等参数上差异不显著且低于对照,7个处理相比趋势大体为A3>A2>A4>A5>A7>A1>A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