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黑曲霉生产木聚糖酶固态发酵及粗酶制剂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了一株产木聚糖酶活力较高的黑曲霉菌株 ,研究了其固体培养的工艺条件。该菌的最适培养条件为 :起始 pH 4 .8,2 8℃ ,孢子悬液接种量 1 0 % ,玉米秸粉∶麸皮 (6∶4 ) ,培养时间 72h。木聚糖酶活力最高达 2 6 5 0IU/g ,营养盐、pH值及发酵时间对木聚糖酶活力影响较大。该酶的最佳作用条件 :温度 5 0℃、pH 4 .6 ,在不同温度下保温 1h ,测得半失活温度 (t1 / 2 )为 5 2℃。盐析后的酶粉活力为 91 0 5IU/g ,收率 5 0 %。酶对 3种底物降解力依次为麸皮、玉米芯和玉米秸  相似文献   

2.
MB22木聚糖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因素轮换试验和正交试验,对MB22菌产木聚糖酶的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最佳培养基组成是:以玉米芯粉和麸皮为碳源,麸皮120g/l,玉米芯280g/l,(NH4)2SO44g/l,CaCO31.5g/l,Tween80,2.0g/l,MgSO4·7H2O1.5g/l;最佳发酵条件为:起始pH5.0,摇床培养温度30℃,转速160r/min,振荡培养84h。在最佳发酵条件下,MB22菌的最高产酶活力可达898.23U/ml。虽然与一些高产菌株相比该菌株的产酶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但该试验结果为进一步进行微生物生产木聚糖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旨在将低值的腐竹副产物豆渣转化为富含益生菌的生物发酵饲料。以腐竹生产过程的副产物——豆渣为固态发酵主培养基,通过复配其他辅助组分后,接种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固态发酵。实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了豆渣麸皮比、接种量、发酵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指标对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复配比例为豆渣:麸皮为8:2,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接种量为15%,发酵温度为35℃,发酵初始pH值为6.8,发酵时间为3d。发酵后的豆渣营养价值和风味品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活性芽孢数达1.25×10~(10)cfu/g,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  相似文献   

4.
从青藏高原土壤中筛选出一株产木聚糖酶较高的菌株Neurospora crassa SD10。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和酶学性质探究。结果表明,菌株SD10最佳发酵条件为:麸皮30 g/L、蛋白胨20 g/L、Mn2+0.5 g/L、培养温度33℃、转速230 r/min、接种量2%、初始pH值8.0、发酵时间84 h。菌株产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 H值为6.0,在40~50℃和pH值4.0~8.0时有较好的稳定性,能保持80%以上酶活力,Fe2+、Zn2+、K+对酶活力有促进作用,Na+、Mg2+、Ca2+、Mn2+、Cu2+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Neurospora crassa SD10优化后产木聚糖酶活力达9.4 U/mL,所产木聚糖酶具有良好的pH值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在玉米秸秆粉和麸皮组成的培养基上对黑曲霉进行固体培养,研究不同秸秆粉∶麸皮配比及不同营养液和不同培养时间对黑曲霉产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条件对黑曲霉产滤纸酶和木聚糖酶都有影响,黑曲霉产滤纸酶的最优培养条件组合为麸皮∶秸秆粉1∶4、Mandel营养液、培养96h,所得酶活力为15.136U/g,比实验最低组的酶活提高了4.32倍;产木聚糖酶的最优培养条件组合为麸皮∶秸秆粉3∶1、NaNO3、培养96h,所得酶活为282.702U/g,比实验最低组的酶活提高了34.2%。  相似文献   

6.
陈雄  王实玉  王金华 《饲料工业》2006,27(24):34-36
利用固体发酵对实验室筛选的芽孢杆菌021产木聚糖酶的培养基和发酵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麸皮和黄豆饼粉(9:1)为主要基质,4%麦芽糖、4%硝酸铵有助于产酶。最佳发酵条件为:含水量65%、起始pH值8.0、发酵温度为37℃、接种量8%、250ml三角瓶装料20g、培养36h。在最佳发酵条件下,木聚糖酶酶活可达3.25U/g。  相似文献   

7.
韩冰莹  陈光  王刚  费卓群 《饲料工业》2012,33(10):29-31
为了提高木聚糖酶活力,以黑曲霉AS3.350为出发菌株,利用快中子和DES复合诱变的方法,筛选出一株高产木聚糖酶菌株DES20-4,该菌株经过液体发酵培养,产木聚糖酶活力为157.07 U/ml,是出发菌株的2倍。  相似文献   

8.
黑曲霉固体发酵木聚糖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试验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Y-2菌株产木聚糖酶的固体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麸皮和玉米芯(7:3)作为复合碳源,1%的(NH4)2SO4作为氮源,添加0.5%的无机盐KH2PO4,料水比为1:1.4,接种量为5%,32℃培养72h时,菌株产木聚糖酶活力达到了5213 U/g干物质,比未优化前提高了127%。  相似文献   

9.
以豆渣为基质增殖纳豆芽孢杆菌,考察了豆渣含量、NaCl含量、初始pH值和碳源等对纳豆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成(W/V)为12.5%豆渣、NaCl0.35%和麸皮0.3%,初始pH值6.0;用此培养基发酵,发酵液活菌数达到12.5×108CFU/mL。  相似文献   

10.
以好食脉孢霉为菌种,通过固态发酵麸皮生产类胡萝卜素,将类胡萝卜素产量作为发酵指标,通过对培养基含水量、无机盐种类及添加量、氮源种类及添加量、培养基装量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培养基条件为:麸皮12.5 g、KH_2PO_4 0.25 g、豆渣(氮源)添加量2%(与麸皮量比w/w)、MgSO_4添加量0.3%(与麸皮量比w/w)、培养基含水量85%,pH值约为7.5。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5%(与麸皮量比w/w),孢子浓度为1.05×10~7个/mL好食脉孢霉、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为96 h。通过优化后的类胡萝卜素产量为147.38μ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