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橘园不同施肥方式对N、P、K在土层中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栽培枳砧纽荷尔脐橙的渗漏池内红壤和紫色土为对象,研究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撒施、沟施和浇施后,0~50 cm土层中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尿素无论采用何种施肥方式,氮在红壤和紫色土中容易向下迁移;磷酸二氢钾无论采用何种施肥方式,磷在红壤中都极易被固定,各土层中的速效磷含量很低,对土壤速效磷的提高几乎未起作用,而在紫色土中磷的固定作用较弱,撒施后可显著提高土层中速效磷含量,土壤上层的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下层;施用磷酸二氢钾使红壤和紫色土中速效钾含量升高,总体上土壤上层速效钾含量高于土壤下层.另外,还对柑橘园的适宜施肥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江西省庐山不同海拔的3种土壤(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山地棕壤)不同层次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旨在了解影响各养分含量的因素。结果表明,庐山土壤养分含量主要受气候、水分、温度及植被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有机质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与速效磷含量无明显相关性;土壤各养分除速效磷外整体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红壤微生物量磷土壤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咎肥力水平差异较大的红壤进行了微生物量磷与土壤磷之间的相互性研究,结果表明,红壤微生物量磷与土壤全磷、土壤有机磷以及土壤速效磷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红壤微生物量磷尤以与土壤速效关系最为密切,提示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动态平衡;同时,要提高红壤固定磷的利用率,可通过刺激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促进微生物对红壤磷的周转和循环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庐山不同海拔土壤下养分含量分布特征。[方法]对不同海拔土壤采样,测定不同海拔不同层次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速效硼、速效铜含量。[结果]庐山土壤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随海拔升高表现为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土壤有机质、全氮与海拔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速效硼表现相同趋势,随海拔升高,先升高后降低,而速效铜含量随海拔升高先降低再升高,且都以1 000 m左右为分界线,说明在高海拔(1 200 m),小气候对土壤养分影响显著;土壤养分随土层加深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该研究为庐山土壤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全覆盖取样测定的方法,研究了石首市土壤肥力要素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市土壤肥力中等及偏下,普遍缺钾,大部分缺氮,基本不缺磷;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低湖、山地含量高,红壤分布区和沿江高亢地含量低;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分布与农民施肥习惯有关;土壤速效钾含量主要与母质和土壤类型有关,其次还受农民施肥习惯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红壤微生物量磷与土壤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8 种肥力水平差异较大的红壤进行了微生物量磷与土壤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⒚结果表明,红壤微生物量磷与土壤全磷、土壤有机磷以及土壤速效磷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⒚红壤微生物量磷尤以与土壤速效磷关系最为密切,提示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动态平衡;同时,要提高红壤固定磷的利用率,可通过刺激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促进微生物对红壤磷的周转和循环来实现⒚  相似文献   

7.
草甘膦对土壤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垂帆    林静雯    李莹    刘爱琴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6):71-77
草甘膦与磷酸盐具有非常相似的结构,它们在土壤中的主要吸附位点相似,草甘膦可能影响到磷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和有效性。以福建分布最广的红壤、黄壤为对象,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草甘膦对2种典型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于2 mg·kg-1的草甘膦显著提高了红壤磷的有效性,而草甘膦对黄壤磷的活化效果不及红壤明显。草甘膦对红壤Al-P和Fe-P的活化作用较强,Ca-P次之,而O-P含量则有所增加,黄壤各形态无机磷在草甘膦作用下均有不同程度地减少。红壤速效磷含量与其pH达显著正相关水平,而与红壤无机磷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但不同浓度草甘膦作用下红壤Al-P含量与Fe-P、O-P和Ca-P含量存在此消彼长的趋势。黄壤速效磷与Al-P和Fe-P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Al-P和Fe-P是黄壤速效磷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8.
喀斯特山原红壤退化过程中的速效养分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原红壤是一种地带性古土壤,是中国退化最为严重的土壤之一,速效养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对云贵高原山原红壤区同一坡面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土壤剖面速效养分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山原红壤速效养分以表层含量最高,但多低于云贵高原其他土壤;从有植被退化至无植被的过程中,0~30 cm土层范围内土壤速效养分变异最为敏感,严重退化的、多年难以生长植被的"红裸土"明显呈现低铵态氮、高硝态氮和高速效钾的特征,与有植被山原红壤差距较大,三者可以考虑作为指示山原红壤退化的养分指标;而有植被山原红壤中,0~30 cm深度范围内不同剖面同一土层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分别呈现"火棘灌丛云南松林草地、火棘灌丛草地云南松林、火棘灌丛草地云南松林、草地云南松林火棘灌丛"的特点,说明山原红壤速效养分变化难以准确反映植被退化的先后秩序。研究还表明:不同覆被条件无耕作干扰下的山原红壤各土体均缺磷,除"红裸土"外均缺钾。因而,"红裸土"生态恢复中,补充磷肥是关键,而对于草地和林地,人工补充钾肥、磷肥是改善土壤养分条件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肥处理下红壤旱地速效磷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同施肥处理下,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2007年3、5、7、9和11月湖南地区红壤旱地土壤速效磷含量的时间变化和剖面中的垂直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小区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均在表层较高,而底层较低;土壤速效磷含量在3月至9月和9、11月分别呈降低-升高的趋势,其中在3月份氮磷配施处理表层土壤的含量最高,达12187 mg·kg-1.土壤有机质、团粒结构以及pH值均是影响土壤速效磷含量的重要因子,其中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红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生产中应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对照小区各层土壤团聚体与速效磷含量呈指数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10.
对曲靖市陆良县大莫古镇的典型山原红壤进行土壤剖面挖掘,分析土壤样品的养分指标,研究云南典型山原红壤剖面养分状况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变化均表现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土壤全磷、全钾含量变化受土壤深度的影响较小,而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受土壤深度的影响较大,20~4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下降,随着土壤深度的继续增加,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下降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11.
用五种浸提剂提取红壤、黄褐土、砂姜黑土和灰潮土的有效态Mn,结果表明:其提取能力为1N NH_4OAc+0.2%对苯二酚>0.05MH_2SO_4+0.05MHCl>DTPA>HOAc+NH_4OAc、Mg(NO_3)_2,以1N HOAc+NH_4OAc浸提的土壤有效态Mn与作物体内Mn~(2+)浓度、摄锰量的相关性最好,对4种性质不同的土壤均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平板计数法,研究不同氮、磷、钾无机肥类型、不同无机肥用量及无机肥不同配比对生物复混肥活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铵、磷酸二氢铵和硫酸钾较适合作为生物复混肥的无机肥源;单加硫酸铵可显著降低肥料中的活菌数,添加w=2%的纯氮时对活菌数的影响相对较小;单加磷酸二氢铵对活菌数的影响较复杂,以添加w分别2%、4%的P2O5为宜;单加硫酸钾可显著增加肥料中的活菌数,以添加w=6%的K2O为宜;同时添加无机氮、磷、钾肥可显著降低生物复混肥中的活菌数,无机氮、磷、钾较适宜的添加配比(w)为4%N 4%P2O5 4%K2O.  相似文献   

13.
用 H_2SO_4-H_2O_2快速消煮法与常规的 H_2SO_4-H_2O_2消煮法联合测定植物氮、磷、钾的比较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试验证明,H_2SO_4-H_2O_2快速消煮法可以代替常规 H_2SO_4-H_2O_2消煮法用以联合测定植物氮、磷、钾。本快速消煮法的优点是大大缩短消煮时间,节约电能,提高样品前处理的工作效率1-2倍。  相似文献   

14.
郑辉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3):159-161
对谷氨酸棒杆菌JZ3356发酵的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溶氧浓度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 g/L、(NH4)2SO440 g/L、苯丙氨酸0.2 g/L、酪氨酸0.2 g/L、玉米浆25 mL/L、KH2PO410 g/L、MgSO4.7H2O4 g/L、Na2SO40.002 g/L、FeSO4.7H2O0.01 g/L、VB1100μg/L和VH50μg/L,流加糖为浓度70%的葡萄糖(质量体积比);最佳发酵条件为pH值6.8,温度35℃,接种量10%,溶氧浓度控制在20%~30%。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对南板蓝养分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施肥对南板蓝养分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磷肥对南板蓝的氮、磷、钾素的含量及氮、磷、钾素总量和产量均有显著影响,钾肥仅对南板蓝的钾素含量及氮、钾素总量和产量有显著影响,有机肥仅对南板蓝的氮、磷素含量及氮素总量和产量有显著影响。通过多重比较确定了氮、磷、钾及有机肥的合理施肥量分别是48g/株的尿素、14~21g/株的普钙、3g/株的硫酸钾及80g/株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16.
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40,自引:3,他引:140  
本文提出了一个适用于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的新体系。它的特点是将石灰性土壤中的磷酸钙盐分成三种类型:⑴磷酸二钙型;⑵磷酸八钙型;⑶磷灰石型。并用混合浸提剂浸提磷酸铁盐。磷酸铝盐和闭蓄态磷酸盐的浸提方法与张守敬的土壤磷的分级体系同。新体系的三级磷酸钙盐之和相当于张的分级体系的NH#-4Cl和H#-2SO#-4溶性磷,非闭蓄态磷酸铁盐与闭蓄态磷酸盐之和,在这两个体系中也基本相当。但在张的体系中,磷酸钙盐绝大部分都进入H#-2SO#-4浸提液一级,而非闭蓄态的磷酸铁盐大多被混入闭蓄态磷酸盐之中。  相似文献   

17.
取牧草、饲料样品(剌叶柄棘豆、玉米籽、优若藜、低毒山黧豆、赖草、红豆草种子、碗豆耔和混合牧草),加入浓硫酸和混合催化剂(CuSO_(4·5)H_2O:K_2O_4=1:10)消化后、冷却定容.将消化液用气敏氨电极测氨氮,同时用 Kjeldahl 法测定氨氮,换算成粗蛋白质的含量.用 t 检验法进行统计分析,表明两种方法测得的平均值之间无显著差异。并且用电极方法作了回收率试验,回收率在93.2—103.2%之间,平均值为98,93%。说明电极法测定牧草、饲料粗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是可靠的,且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8.
土壤速效钾的专性电极法[0.5MCa(OAC)_2、0.01MCaCl_2和0.5MMg(No_3)_2提取]测定,与参比法(1MNH_4OAC 提取,火焰光度法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4、0.679和0.652.本文还就液土比与温度变化对两法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20.
梁新华  梁军  李春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34-4236,4248
通过对吊兰和天竺葵进行不同浓度(1 5005、000和7 000 mg/L)Na2SO3溶液浸泡处理模拟大气SO2污染胁迫,比较处理2、4、68、h后吊兰和天竺葵叶片的超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发现,随Na2SO3溶液浓度的升高,吊兰和天竺葵叶片中O2.-、H2O2的含量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但吊兰的增幅小于天竺葵。各处理浓度下2种植物SODP、OD活性均高于对照,但SOD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而POD活性在处理2~6 h上升,6~8 h下降。CAT活性只有在1 500 mg/L Na2SO3处理下高于或接近对照,各处理CAT活性随处理时间延长逐渐下降。吊兰叶片中这三种酶活性高于天竺葵。研究还表明,高浓度Na2SO3处理后期吊兰和天竺葵叶片内活性氧清除酶类活性下降,不能及时清除体内大量的活性氧,从而引起MDA的大量积累,引起膜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