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禽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感染或疾病综合征,鸡、火鸡、鸭、鹅和鹌鹑等家禽及野鸟、水禽、海鸟等均可感染,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lE)规定的A类传染病,我国也把它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目前在全世界各种家禽和野生禽类中,已分离到上千株禽流感病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Auian influenza)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感染性传染病,鸡、火鸡、鸭、鹌鹑等家禽及野鸟、水禽、鲸、海豹等均可感染.  相似文献   

3.
禽流感 (Avian influenza)是由 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全身感染性传染病 ,鸡、火鸡、鸭、鹌鹑等家禽及野鸟、水禽、鲸、海豹等均可感染 ,本病自1 878年在意大利暴发 ,迄今在世界上已流行 1 0 0多年 ,每次发生除直接经济损失外 ,所采取的措施均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故国际兽医局动物流行病组织 (OIE)和我国《家畜家禽防疫条例》都将此病列为一类传染病 ,由于该病感染谱广 ,传染迅速 ,流行形式多样 ,致死率高 ,病毒亚型多 ,变异性强 ,一旦发生 ,很难控制 ,故本病成为各国十分重视的一种世界范围的传染病 ,必须予以高度…  相似文献   

4.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的感染或疾病综合症。由于禽流感病毒具有亚型多、变异性强、感染宿主多样等特点,使得禽流感防治工作难度极大,相应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5.
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各种家禽和野鸟的一种禽类感染综合症.其中由少数H5及H7亚型病毒所引起的高致病力禽流感(HPAI)通常可以导致鸡群的大批死亡。本文着重论述了禽流感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家禽和野禽的一种急性、热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在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感染后动物可出现明显的呼吸系统疾病、产蛋鸡产蛋量下降或者急性死亡等症状。文中分析近年本病的发病新特点,提出防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以侵害呼吸系统为主的疾病,可感染各类家禽和野禽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往一直用欧洲鸡瘟或真性鸡瘟来描述这种致死率极高的急性出血性疫病,1981年在美国马里兰州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禽流感学术讨论会上废除了"鸡瘟"这一病名,改称为高致病性禽流行性感冒,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烈性传染病。禽流感病毒一般先感染家禽或野禽,与人流感病毒相结合后形成一种"混血"病毒,对人类和禽类均有很强的传染攻击力。1流行特点疫情持续时间长,病毒毒力逐年增强,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时间性,可使多种禽类和野生禽类不断发病,并成为重  相似文献   

8.
禽流行性感冒(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家禽感染禽流感病毒后,有的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有的则表现为呼吸道感染和产蛋下降,严重者甚至引起全身性感染,导致100%死亡.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贸易组织(WTO)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列为A类疾病.  相似文献   

9.
禽流感与人类健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引起的一种禽类感染征或疾病综合症,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PAI)可引起禽类100%的死亡。由于抗原转变和抗原漂移,禽流感病毒是高度可变的。人禽流感是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跨越物种界限,引起人类感染的一种新发传染病。目前,全球已发现H5N1、H7N7、H9N2等亚型禽流感病毒可感染人类。但目前还没有发现禽流感病毒具有在人群中相互传播的能力。对禽流感必须采用积极的预防策略。在加强监测的基础上,对家禽采用扑杀和免疫相结合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禽流感的流行。研制人类流感疫苗,是预防新的流感病毒株的流行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垦》2004,(2):57-60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概念、发病及流行特点 1.什么是禽流感?什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感染禽流感病毒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病毒的毒力  相似文献   

11.
正禽流感也叫真性鸡瘟,它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是能使各种家禽、野鸟感染乃至发病的病毒性感染病。因其危害严重,被世界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级传染病。本病的表现多种多样,其中有通过抗体或分离病毒才能确认的隐性感染,及突然死亡和高死亡率为特征,引起禽只大量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急性出血性感染等。1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12.
1.禽流感禽流感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其危害是十分严重的。流感病毒分A、B、C三个血液型。A型为人畜共患,B、C型仅对人致病。禽流感即是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据测定,在我国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为H5N1、低致病力病毒为H9N2。禽流感病毒在不同宿主体内的致病力是不一样的,水禽和鸟类对禽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抵抗力,甚至不表现症状,但它可以长期带毒和排毒,是禽流感病的重要传染源。我国是家禽生产大国,特别是水禽生产,据统计,2003年全国水禽生产量为20亿只,占世界水禽生产的75%,而我国南方又是水禽的主要产区,禽流感…  相似文献   

13.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又称真性鸡瘟,是由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家禽和野禽)的一种感染或疾病综合征.它不仅严重危害禽类的健康,也威胁其他动物包括人的安全.流感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时,血凝素HA参与了膜融合过程,完成此过程的先决条件是HA被宿主细胞蛋白酶裂解为HA1与HA2.所以HA的分子结构以及HA对宿主细胞蛋白酶的敏感性直接影响病毒的毒力.  相似文献   

14.
解读禽流感     
龙叶 《农家科技》2006,(1):47-49
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种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鸡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定为一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不仅是鸡,其他一些家禽如鸭、鸽和野鸟都能感染禽流感。按病原体的致病特性.禽流感可分为非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高致病性3大类。  相似文献   

15.
正低致病性禽流感又叫致病性禽流感、非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温和禽流感。它是指某些致病性低的禽流感病毒毒株(如H9N2亚型)感染家禽引起的以低死亡率和轻度呼吸道感染或减少产蛋等临床症状,这本身并不一定会导致禽群大规模死亡。由于它们对家禽养殖和贸易没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影响严重,所以没有被列为A类或B类疾病,但它感染后往往造成禽群的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病原的抵抗力降低,常常易发生并发或继发感染。1低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16.
禽流感是由正黏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病。几乎所有野生禽及家禽都可感染,甚至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期,周边国家再次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对我国形成较大威胁,要努力做好禽流感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7.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其发病症状为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给人,如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家禽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下面介绍如何预防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  相似文献   

18.
浅谈禽流感     
<正> 家禽流行性感冒是鸡类禽鸟的一种传染病,有时也发生于水禽,通常呈急性病程。病原是一种A型流感病毒。最早(1900年)报告的家禽流感病毒是真性鸡瘟病毒,能使鸡和火鸡感染,发生大批死亡。真性鸡瘟(Pestis Avivm)又称欧洲鸡瘟(以别于鸡新城疫)。长期以来认为它是一种独立的传染病,但由于真性鸡瘟病毒含有A型流感病毒共有的可溶性抗原,所以把它归属于禽流感病毒群内。本病在欧、美、亚、非洲不少国家曾流行发生,我国今年在广西、湖南等地相继发现。该病发生地的各级领导和防疫部门也采取了积极的防疫措施,病情逐步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9.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禽流感可分为A、B、C三种类型,其中B型和C型可感染人类引发人流感,很少传染到其他动物,但A型流感病毒可自然感染猪、马、禽和人。造成A型病毒攻击力强的原因,是因A型病毒表面密布两种武器,在病毒感染生物后它们能够迅速增殖,这就是血细胞凝集素(H)和神经氨酸苷酶(N)两种蛋白质。  相似文献   

20.
禽流感在世界流行概况的历史回顾据资料记载:禽流感(Avian Influenza)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感染疾病的综合症。该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世界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为A类传染病,在我国列入一类动物疫病,又名欧洲鸡瘟。根据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表面抗原,可分为不同的亚型。目前世界已发现上千株毒株,包括低致病性禽流感、无症状带毒(隐性感染)、亚临床症状、呼吸道病症等临床症状,如我国发现的H9等;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Ifluenza)无典型临床症状,体温高,死亡率高,由H5N1、H5N2、H7N1、H7N7等毒株引起。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