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用红外光谱研究了Cu-py、Cu-PVPy和Cu-QPVPy催化漆酚氧化聚合交联过程。漆酚氧化聚合阶段的共同特征是:1.漆酚酿吸收峰1652crn ̄-1先涨后落;2.共轭双烯吸收峰982和945cm ̄-1逐渐减弱,而共轭三烯吸收峰992cm ̄-1和芳醚吸收峰1215cm ̄-1却逐步增强;3.苯环三取代吸收峰830、765cm ̄-1都有所减弱,苯环四取代吸收峰875和805cm ̄-1出现;4.苯环骨架吸收峰1620、1592cm ̄-1之间的界限缩小甚至消失。到了漆膜的实于阶段,漆酚酿吸收峰1652cm ̄-1再度兴起,但992cm ̄-1吸收峰却由涨转落,其他吸收峰也有变化。以上光谱变化表明这3种催化剂都模拟了漆酶的催化作用。在Cu-PVPy催化漆酚氧化聚合阶段,发现孤立双键吸收峰3008cm ̄-1比共轭双烯吸收峰982和945cm ̄-1消失得更早;并且从反应一开始就出现了1715cm`-1羰基吸收峰。还比较了Cu-PVPy与Cu-QPVPy催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长期低浓度SO2对油桐色素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对长期低浓度SO2影响下油桐叶绿素的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长期低浓度SO2熏气引起叶绿素b在648m处吸收峰消失。引起叶绿素a最大荧光峰从677.7nm移到672.1nm;引起叶绿素b的荧光峰从667.2nm移到669.7nm;类胡萝卜素在671.2nm处荧光峰增强,而在731.5nm处的荧光峰几乎消失。熏气处理抑制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的形成;但类胡萝卜与总叶绿素比值升高。  相似文献   

3.
以甲醛为固化剂,盐酸为催化剂,固化处理木材液化物初纺纤维后得到木质碳纤维原丝.利用FT-IR考察了盐酸浓度、固化时间、升温速率对固化后木质碳纤维原丝化学结构变化的影响,并分析了原丝的固化增强机理.结果表明:随盐酸浓度和固化时间的增加,原丝1610~1510、1455、900~650 cm-1处吸收峰强度都逐渐降低;随升温速率的增加,原丝3423、2925 cm-1处吸收峰逐渐减弱,1610~1510、1454 cm-1处吸收峰强度先减弱后增强,1101、900~650 cm-1处吸收峰强度却明显增加.固化过程中原丝结构上的芳环与固化液中的+CH2OH离子发生的交联反应,以及酚羟基之间、酚羟基与固化液中+CH2OH离子之间发生的脱水缩合反应,促使了原丝内部网状交联结构的形成,提高了原丝的强度.  相似文献   

4.
以歧化松香为原料先制得脱氢枞酸,然后通过对脱氢枞酸进行酯化、溴代、硝化、加氢还原、C—N偶联等方法合成了一种含双萘的脱氢枞酸三芳胺化合物——13-[N,N-双(α-萘)]胺基-脱异丙基脱氢枞酸甲酯,并用IR、~1H NMR、13C NMR和MS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化合物在甲醇、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二氯甲烷和环己烷5种不同极性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特征,以及化合物的荧光寿命和量子产率,结果显示:化合物有3个紫外吸收峰,在甲醇、二氧六环和环己烷中,第一个吸收峰在218 nm处,而在四氢呋喃和二氯甲烷中吸收峰有较大红移,且吸光度有较大不同;在265、342 nm处的两个吸收峰,不同溶剂中的吸收波长一致,且吸光度相差不大;在这5种溶剂中,化合物在甲醇中发射波长最大(448 nm),荧光强度最小,在环己烷中发射波长最小(405 nm),而荧光强度最大,在二氧六环、四氢呋喃和二氯甲烷溶液中,随着溶剂极性减小,发射波长依次增大;化合物有明显的溶致变色效应。化合物在甲醇溶液中的荧光寿命为3.72 ns,量子产率为8.32%。  相似文献   

5.
蚕沙叶绿素的提取及分析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蚕沙中叶绿素的提取工艺,通过计算分析了各工艺因素对叶绿素提取效率的影响,并对提取液进行了全波扫描.结果显示,提取叶绿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固液比1:2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h,丙酮:石油醚为1:3.本工艺组合的叶绿素得率为0.123mg/g,与最差的工艺参数组合相比,提取效率提高284.375%;全波扫描结果,在190~900nm之间得到3个吸收峰,分别是668.7、405.7和225.1nm,225.1nm处为最大吸收峰.  相似文献   

6.
以杉木屑为原料,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炭基磷钨酸催化剂,以此催化剂催化水解微晶纤维素制备纳米纤维素(NCC),考察了液料浸渍比、炭化温度及炭化时间等催化剂的制备因素对NCC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料浸渍比2.5∶1(mL∶g),炭化温度350℃,炭化时间1.5 h条件下制备得到的炭基磷钨酸的催化性能较好,NCC得率可达25.28%。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及扫描电镜对炭基磷钨酸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磷钨酸较好地负载在炭材料上,炭基磷钨酸的Keggin结构特征吸收峰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磷钨酸Keggin结构开始分解的温度是370℃。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NCC的形貌、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CC呈棒状,直径9~70 nm,长度130~830 nm,平均长径比为11.2∶1,结晶度为76.1%,平均晶粒尺寸6.9 nm。  相似文献   

7.
通过8个菌株对物树烂皮病病原菌菌丝及孢子萌发抑制作用的比较,筛选得到的高效菌株有:鳞柄白鹅膏(Amanita virosa)、珊瑚菌(Ramaria ephemeroderma)、白霜杯伞(Clitocybe dealbata)。对3种菌株粗提物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的结果显示:珊瑚菌活性物质粗提物的发色团吸收峰分布在250-275 nm、280-300 nm、360 nm;白霜杯伞活性物质粗提物的发色团吸收峰分布在250-300 nm、360 nm左右;鳞柄白鹅膏粗提物的发色团吸收峰分布在260 nm、275 nm和360 nm;紫外光谱分析的结果为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制备和结构鉴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高效菌株液体摇床培养粗提物对绿豆芽的生长及蛋白质的合成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鳞柄白鹅膏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化感作用的研究结果为抑菌活性菌株应用于开发新型生物生长调节剂和新型的生物杀菌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孙柏玲  刘君良 《林业科学》2012,48(7):114-119
以慈竹竹原纤维和黄麻纤维为对象,采用红外光谱法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2种纤维及其化学处理后的单根纤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慈竹竹原纤维和黄麻纤维的一维红外光谱主要区别于1736cm-1处的CO伸缩振动和木质素苯环特征吸收峰;二者经双氧水-冰醋酸处理后,黄麻单根纤维在1736cm-1附近仍存在明显的吸收峰。在高分辨的二维同步相关谱中,慈竹竹原纤维和黄麻纤维特征差异更为明显,慈竹竹原纤维在1000~1250cm-1范围内有8个自动峰,1008cm-1处强度最大;黄麻纤维有7个自动峰,1217cm-1处强度最大;同时在1435~1750cm-1范围内,黄麻纤维在1726cm-1(C=O伸缩振动)处出现较强的自动峰,而慈竹竹原纤维光谱中没有。各区域内自动峰均为正相关。与化学处理前纤维谱图相比,二者单根纤维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发生了改变,表明纤维成分对其热微扰过程中的变化有一定影响。初步研究表明: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为竹原纤维的识别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可作为竹原纤维识别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红外光谱(FT-IR)法对6种阔叶树材进行研究,通过对共有吸收峰、特征峰、相对吸收强度和二阶导数谱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6种阔叶树材的具体差异。试验结果表明:6种阔叶树材的红外图谱共性特征较为明显,1 000~4 000 cm-1范围内的14个吸收峰中有12个吸收峰为共有峰;其中最强峰分别为1 033~1 052 cm-1范围内的C—O伸缩振动吸收峰和3 394~3 412 cm-1范围内的羟基特征峰。6种阔叶树材的FT-IR图谱、相对吸收强度和二阶导数谱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在1 110~1 122 cm-1范围内只有楠木出现较小吸收峰;楠木和杜仲在1 237~1 264 cm-1范围内形成较宽吸收峰; 1 624~1 657 cm-1范围内,杜仲、花榈木、凹叶厚朴这3种木材具有一定的差异;而枫香和喜树在1 559~1 648 cm-1范围内明显区别于其他4个树种。相对吸收强度的比较结果为A3 402/A1 510和A1 661/A1 510处的2个峰位的差别较大;在1 000~1 800 cm-1区域内,6个树种的红外光谱的二阶导数谱在从峰形、吸收峰的位置、形状以及出峰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6种常见阔叶树材红外光谱特征的比较和分析,可为木材的快速鉴定和分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普洱茶茶褐素理化性质与光谱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成品普洱茶为原料,对提取分离的茶褐素(TB)及其组分进行了理化、光谱学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茶褐素耐氧化性较好,耐还原性较差,酸、碱、热条件下不稳定。UV-vis显示,茶褐素在330nm处有一特征吸收峰,80%乙醇溶出物在330和380nm处有特征吸收峰。IR表明,茶褐素属酚类物质含有羟基、烷基、羧基及苯环类物质。凝胶渗透色谱(GPC)表明,茶褐素相对分子质量(Mr)相对较大,多次柱分离后,茶褐素组分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为2878,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为2120,多分散性指数为1.36。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FeCl_3-漆酚树脂催化合成酯、缩醛和缩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FeCl3 漆酚树脂作催化剂合成了香料丁酸乙酯、苯甲醛 1,2 丙二醇缩醛、环己酮 1,2 丙二醇缩酮、苹果酯和草莓酯 ,产物收率分别达 93.7%、78 5%、91 6 %、89 1%和 90 2 % ,产物经IR证实。  相似文献   

15.
用化学掺杂的方法,将钼钒磷杂多酸(HmPMo12-nVnO40HPA)固载于漆酚聚合物(UR-HPA)中。通过红外光谱、热重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得的UR-HPA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HPA和UR间进行了化学键合。同时以缩合反应为催化模型,考察了催化剂在缩酮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在UR-HPA催化剂存在下,环己酮乙二醇缩酮(CHGK)的得率为88.4%,催化剂重复使用15次后,CHGK得率仍有85.2%。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两种固定化漆树酶(聚丙烯酰胺包埋漆树酶和ABSE-交联琼脂共价偶联漆树酶)催化陈漆漆酚氧化聚合,实现了“陈漆复活”。首次制备了室温自干的“超级生漆膜”。它的8项物理性能指标:流平性、干燥不受湿度的影响性、实干速度、色泽、光泽值、冲击强度、柔韧性(弹性)和附着力在不同程度上均超过了一般生漆膜。这种固定化漆树酶催化漆酚氧化聚合的技术路线使本来纠缠在一起的复杂的生漆成膜过程分解为比较单一的漆酚氧化、聚合过程和线性聚合物交联过程,因而有利于彻底弄清生漆成膜的反应机理,也有利于阐明天然生漆各组分如胶质(树胶质)等对生漆成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漆酚氧化还原树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8.
朱砂根化学成分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系统提取法对朱砂根的根、茎、叶三部分分别提取,用化学反应法进行成分鉴定,结果表明朱砂根中含有叶绿素、挥发油、三萜类、酚类、醌类、强心甙、有机酸、黄酮类、三萜皂苷、鞣质、氨基酸、糖类等多种物质。对朱砂根总皂苷进行定向提取,用紫外扫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总皂苷在436nm和530nm波长具有吸收峰。  相似文献   

19.
漆酚—对苯二酚树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新聚合物漆酚-对苯二酚树脂的合成方法,对树脂进行了红外、紫外和元素分析测试。实验得出,树脂中接枝了小分子对苯二酚,接枝率为186%,并研究了漆酚-对苯二酚树脂催化空气对S^2-的氧化反应。结果表明,加入接枝树脂能明显加快氧化反应速度,并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