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实现人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在原核生物中高效表达,将含有6×His标签和SUMO融合蛋白标签的人乙醛脱氢酶2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至宿主菌BL21(DE3)中。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下,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内高效表达。通过对表达条件的优化,37℃使用终浓度0.3mmol/L的IPTG诱导3h,重组大肠杆菌的表达量可占全菌蛋白的16%。SUMO融合蛋白标签的加入以及较低的诱导温度(16℃)有利于提高人乙醛脱氢酶2基因在大肠杆菌内的可溶性表达。  相似文献   

2.
利用PCR技术以Bacillus sp.110-2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606 bp编码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基因Mn-sodA,将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得到重组载体pET-sodA,重组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得到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融合表达产物的分子量大小为26.5k Da,同核酸序列测定的推导值相符。对含有sodA的基因工程菌表达情况研究表明:重组蛋白全部以可溶性形式存在;重组酶的比活力252 U/mg,为原始菌株的2.1倍,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效表达;而且,重组酶还保留了野生型酶显著的耐碱能力。BL21(pET-sodA)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利用的耐碱蛋白资源,另一方面探索了一种极端酶的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天祝白牦牛的基因组DNA中扩增了SRY(Sex-determining Region on the Y Chromosome,SRY)基因编码区序列,将其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并送至生物公司测序,天祝白牦牛SRY基因编码区长687 bp,编码229个氨基酸;对牦牛和奶牛的SRY基因编码区进行序列比对,发现存在2个碱基的变异,造成1个氨基酸的变异;将牦牛SRY基因编码区连接至pET-28a(+)载体,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ET-28a/SRY;把表达载体pET-28a/SRY转入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在合适的条件下诱导该大肠杆菌,SRY蛋白得到了大量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了Western-blot检测,进一步确定牦牛SRY蛋白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激素应答基因(thyroidhormone responsive SPOT14,THRSP)是受甲状腺激素诱导表达的核内基因,参与脂肪合成代谢途径限速酶的转录调控,对动物脂肪生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猪SPOT14基因所编码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本实验将猪SPOT14(GenBank登录号:JF951726)的ORF片段与表达载体pET-28α(+)进行重组,获得的重组子pET-28α(+)-S14,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l(DE3)感受态细胞,重组菌经IPTG诱导,通过SDS-PAGE分析显示,目的蛋白分子量约为20.91kD,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最佳诱导条件是37℃1mmol/LIPTG诱导5h。将获得的包涵体用6xHisNi-NTA纯化柱纯化后,采用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到了21kD目的蛋白的表达。重组质粒pET-28α(+)-S14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地得到了表达,不仅为SPOT14基因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而且为进一步研究S14蛋白功能,了解脂肪代谢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从Bacillus sp.110-2基因组上分离得到的耐碱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Mn-sodA),将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得到重组载体pET-sodA,重组载体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中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得到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融合表达产物的分子量大小为26.5 kD.对含有sodA基因工程菌的表达情况研究表明,重组蛋白全部以可溶性形式存在;重组酶的比活力252 U/mg,为原始菌株的2.1倍,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效表达;而且,重组酶还保留了野生型酶强的耐碱能力.BL21(pET-sodA)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提供了一种可利用的耐碱蛋白资源,同时探索了一种极端酶的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用两种翻译起始区不同的表达载体pET28a(+)、pGEX-KG和两种对稀有密码子效应不同的表达宿主菌BL21(DE3)、Rossetta(DE3),构建出四种重组表达菌(pET-fasG BL21(DE3), pET-fasG Rossetta(DE3), pKG-fasG BL21(DE3)和pKG-fasG Rossetta(DE3))来考查翻译起始区的二级结构和稀有密码子对fasG基因表达的影响。对重组表达菌进行诱导表达的结果表明,翻译起始区的二级结构和稀有密码子的存在都能影响到目的基因的表达,通过优化翻译起始区的二级结构或优化稀有密码子都能提高目的蛋白的表达量。由于pKG-fasG优化了mRNA翻译起始区的二级结构,同时Rossetta(DE3)缓解了稀有密码子对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pKG-fasG Rossetta(DE3)目的蛋白的表达量达到16%,较pET-fasG BL21(DE3)的表达量(8%)提高了100%。试验结果表明,对外源基因的表达,选择合适的表达载体和宿主菌,对获得较高的表达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为表达宿主,重组表达亚油酸异构酶(gLI)。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gLI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从L.reuteriPYR8基因组中,PCR扩增出去除5’端42bp信号肽的gLI基因片断,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中,序列测定后将gLI基因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a中(pET30a-gLI),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 在1mmol/L IPTG 30℃条件下诱导表达,大肠杆菌裂解物经SDS-PAGE分析,出现了一新分子量约67kD的蛋白带,与预期目的蛋白分子量相符。生物学活性鉴定表明:经稀释、透析复性,获得的重组gLI在反应缓冲液可以将亚油酸(LA)转化为共轭亚油酸(CLA),30℃ pH7.3的Na2HPO4-柠檬酸缓冲液,酶活最高为1377U。为进一步体外研究gLI的生物学活性、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依据已报道的蜘蛛(Nephila clavipes)牵丝蛋白部分cDNA序列,设计合成两种不同结构的拟蜘蛛牵丝蛋白基因单体,大小分别为360和390 bp。多聚化得到8倍体和16倍体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a,得到4种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诱导表达。用自制的抗蜘蛛牵丝蛋白血清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产物呈梯度排列,主带与预计大小一致。蜘蛛牵丝蛋白表达量最高为800 mg/L。  相似文献   

9.
从泌乳15d的约克夏母猪乳腺组织中提取总RNA,用RT-PCR技术扩增PLF-N基因,获得1条1038bp的目的片段。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质粒载体pET-28a(+)中,并转化大肠杆菌(Eschetichia coli)感受态细胞BL21(DE3),经IPTG诱导后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PLF-N基因在大肠杆菌BL2l中表达,表达产物分子量约为42kD。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可溶性的番茄Metacaspase蛋白,后续研究Metacaspase蛋白的酶学特性以及功能,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中Metacaspase(LeM)全长cDNA,并成功地构建了LeM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重组质粒pET28a-LeM,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PlysS和Rosetta中进行诱导表达,并对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SDS-PAGE结果显示,在37℃条件下,1 mmol/L IPTG诱导表达量最高,在BL21(DE3)PlysS菌株中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而相同条件下在Rosetta菌株中多为可溶性表达.同时酶活测定显示,Rosetta上清中LeM的活性为33 RFU/min,显著高于BL21(DE3)PlysS 7RFU/min.本实验表明,不同菌株对Metacaspase的可溶性表达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根据GenBank中报道的猫白介素-18基因(IL-18)序列,对用ConA刺激的实验猫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f)进行了RT-PCR扩增;将扩增得到的PCR产物纯化后克隆入pMD18-T中得到重组质粒pTIL-18,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与不同物种的IL-18基因进行了序列比较。结果该基因全长579bp,编码192个氨基酸。在推导的猫IL-18氨基酸序列中,无信号肽序列和潜在的N-联糖基化位点,但存在4个Cys残基。与不同物种IL-18相比,猫IL-18与犬、羊、牛和猪IL-18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与小鼠和鸡IL-18有明显的种属差异。将pTIL-18双酶切,回收目的基因片段亚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ETIL-18,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用IPTG进行了诱导。结果重组菌菌体裂解物经SDS-PAGE电泳可检测到相对分子量为27.5 kDa的重组目的蛋白。经凝胶薄层扫描,目的蛋白表达量可占菌体蛋白的13.6%。  相似文献   

12.
参照GenBank中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N基因序列(Nigeria/75/1)(1 578 bp)设计了1对添加EcoRⅠ和Not Ⅰ酶切位点的引物,对从奥地利引进的pCI-neo-PPRN质粒进行PCR扩增,克隆至pGM-T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TOP10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质粒pGM-T-PPRN。将重组质粒经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的产物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PPRN,将其转化进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后用IPTG诱导表达, 收集菌液进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在BL21(DE3) 成功表达。所表达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0 kD,并能被组氨酸单抗、PPRV标准阳性羊血清及PPRV疫苗免疫羊血清所识别。  相似文献   

13.
PCR扩增获得水稻叶绿体Rubisco SSU引导肽基因和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分别借助于pGEX-4T-1和pET-29a表达载体,构建获得了融合基因PR-CP和PR-S-CP。测序鉴定融合基因构建正确后,将重组子pGEX-PR-CP和pET-PR-S-CP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后,利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融合基因表达产物大小与预期结果一致,且能与RSV CP抗体特异结合。说明融合基因中的RSV CP获得了正确表达,在融合蛋白中保持了自身独立的抗原活性,推断融合基因在生物体内的表达可能都能保持每个蛋白各自独立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4.
根据GenBank中牛分枝杆菌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扩增CFP-10基因完整ORF的特异性引物,以pET32a(+)为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载体CFP-10/pET32a(+)。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0.9mmol/LIPTG37。C诱导3h后表达,收集菌体并裂解,裂解后上清和沉淀经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融合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0kD,表达产物以可溶性存在于上清中,后经Ni.NTA吸附柱方法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经薄层凝胶扫描分析,纯化后的His融合蛋白纯度达95%,该CFP-10表达蛋白可作为体外诊断抗原,为进一步建立检测牛分枝杆菌的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拟南芥alpha-Dioxygenase 2原核表达,纯化及亚细胞定位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lpha-Dioxygenase 2推测可以催化脂肪酸alpha氧化,参与植物的发育过程。从ABRC(Arabidopsis Biological Research Center)获得alpha-Dioxygenase 2基因cDNA,用带有SmaI和XhoI酶切位点的引物扩增编码区,连入pMD-T simple vector,测序无误后,双酶切将DOX2构建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5X-1中,转化表达菌株BL21 (DE3) pLysS和BL21 (DE3)-RIPL codon + ,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该基因在BL21 (DE3)-RIPL codon +表达菌株中得到了高效表达,可溶性分析表明大部分目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通过GST亲和柱纯化得到可溶性目的蛋白,供下一步活性分析之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读码框密码子中88个为E.coli的稀有密码子,占总密码子的14%。支持向量机算法对DOX2进行的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提示:该酶可能定位在细胞质中。  相似文献   

16.
鸡抗菌肽属禽β-防御素(AvBD)类,是鸡先天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将AvBD10基因定向插入到AvBD5-pGEX SalⅠ和NotⅠ双酶切位点上,构建了AvBD5-pGEX- AvBD10双基因共表达重组载体。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 BL21,于37 ℃不同时间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重组AvBD5-AvBD10双分子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36 kD,重组双分子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5%,重组菌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重组双分子蛋白经纯化后,分别以对数生长中期的大肠杆菌[BL21(DE3-) 株]与致病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CAB株)]为检测菌,利用薄层平皿琼脂糖孔穴扩散法测定了重组双分子蛋白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重组双分子蛋白对这两种细菌都具有抗菌活性。并且对温度和pH有很高的稳定性,在-70~100 ℃或pH 3~12处理30 min仍具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bar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分离和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bar基因来源于P3301质粒载体,通过构建PB813测序载体对bar基因进行了测序,与GenBank中bar基因全编码区比较发现:在DNA上有两个碱基不同,但在蛋白质水平上完全相同。用PCR方法从P3301载体上克隆了552碱基的bar基因全长序列插入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表达载体pET30a( )中,构建了pET30a-bar融合表达载体并转人大肠杆菌宿主菌BL21(DE3)。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下,pET30a-bar融合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高效表达了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PAT),并通过金属鏊和层析一步纯化了目的蛋白。用肠激酶切除了融合蛋白的融合部分之后再一次通过金属鏊和层析,经过透析后获得了PAT纯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含赤霉酸诱导的富含半胱氨酸蛋白基因(gcgasa)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材料:手掌参。方法:设计带有EcoR I和Hind III酶切位点的引物,分别对gcgasa基因编码区全长及信号肽缺失的片段进行PCR扩增,将目标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并采用SDS-PAGE、Western-blotting、电镜超薄切片技术检测外源蛋白的表达及定位情况。对于水溶性蛋白,采用Ni2+-NTA亲和层析及凝胶过滤手段纯化。结果: 含有信号肽的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周质空间中以包含体形式存在,而信号肽缺失的片段主要以可溶形式表达,经Ni2+-NTA纯化可获得目的蛋白。结论:首次在原核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了水溶性的gcgasa蛋白,为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猪源抗菌肽Protegrin-1(PG-1)在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高效表达,在不改变PG-1氨基酸的基础上,根据大肠杆菌偏好密码子表,替换PG-1部分密码子,设计两段互补的引物,利用搭桥PCR技术扩增完整的PG-1成熟肽基因,重组至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成抗菌肽PG-1基因融合表达载体pGEX4T-PG-1,转化至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plyS中,筛选得到阳性克隆,并用1.0 mmol/L的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图谱显示在28 kD处有特异性的蛋白条带出现,经Western blot检测表明重组子已经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融合蛋白.纯化得到的GST-PG-1用凝血酶切割后,经用亲合层析得到分子量约为2 kD抗菌肽PG-1蛋白1.38 mg/L.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重组抗菌肽PG-1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高表达杨梅(Morellarubra)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MrCu/Zn-SOD1)的工程菌,本实验采用RT-PCR技术从杨梅果实中分离扩增了MrCu/Zn.SOD1的cDNA序列(456bp),将该基因重组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2T中,酶切、测序分析表明,重组质粒pGEX-MrCu/Zn-SOD1结构正确。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IPTG诱导表达分子量约41kD融合蛋白GST.MrCu/Zn.SOD1。诱导表达后的菌体超声裂解液经谷胱甘肽亲和层析纯化,得到高纯度的GST—MrCu/Zn—SOD1。采用氯化硝基四氮唑蓝法和黄嘌呤氧化法分析其活性。结果表明,GST-MrCu/Zn-SOD1具有特异性SOD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