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钙在土壤中的淋溶迁移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采用室内土柱淋溶模拟试验方法,以棕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了在一次中等程度的降雨条件下钙肥在土壤垂直方向上的淋溶迁移特征。结果表明:随钙肥施用量增加,土壤中有效态钙含量增加2.2%~22.4%,钙的淋溶率高达48.6%~80.4%,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适当的钙、磷组合,即当钙磷的施用配比为1:1时,能够使钙淋溶率降低31.8%,土壤有效态钙的含量总和增加6.0%,能在提高土壤有效钙含量的同时,使钙肥的淋溶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畜禽粪便中残留的兽药进入土壤后的移动性是评价其淋溶能力(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的重要信息。通过土壤柱稳定流实验,考察了不同淋溶剂、粪浸液等对洛克沙胂在不同深度(0~20、20~50、50~80 cm)灰潮土中的迁移行为影响。结果表明,水、0.01mol.L^-1 CaCl2、0.01 mol.L^-1 EDTA-Na2淋溶剂,对不同深度土壤柱中洛克沙胂的淋溶穿透曲线(BTCs)呈现不同程度的不对称性,在不同深度土壤柱中对洛克沙胂的淋出率分别为:水为92.3%~97.1%,0.01 mol.L^-1 CaCl2为71.0%~84.9%,0.01 mol.L^-1 EDTA-Na2为75.4%~91.2%;土壤柱先用粪浸液通过后,洛克沙胂的穿透曲线峰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前,淋出率均有增加,在不同深度土壤柱中的淋出率分别为:水为96.4%~110.4%,0.01 mol.L^-1 CaCl2为94.5%~106.8%,0.01 mol.L^-1 EDTA-Na2为90.8%~103.2%。说明洛克沙胂随粪便进入土壤后可较快地淋溶迁移,可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磷在棕壤中淋溶迁移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采用室内土柱淋溶模拟试验,研究相当于一年降雨条件下磷肥在棕壤土垂直方向上的淋溶迁移特征及鸡粪、秸秆对磷素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肥量与速效磷、迟效态磷增加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99141。,0.99774;水溶性磷、Al—P与土壤速效磷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分别达0.972和0.926,2500mg/kg鸡粪与25mg/kg磷肥配施能降低磷淋溶率,并能极显著提高土壤中速效磷的增加量,相当于单施50mg/kg的磷肥;秸秆与磷肥配合施用在短期内对土壤磷素的有效性影响不大,但可以减少磷素向下层迁移。  相似文献   

4.
磷在稻田土壤中的淋溶和迁移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全来  赵牧秋  鲁彩艳  史奕  陈欣 《土壤》2006,38(6):734-739
稻田土壤磷(P)的淋溶和迁移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对水稻土施P后立即进行高强度淋洗的研究表明,施P对各处理淋出液的P浓度没有明显影响,各种形态的P淋溶到60cm土层以下的浓度不超过0.1mg/kg,折合每公顷损失P量分别为可溶活性P约1.2~1.4kg,非活性P为1.2~1.6kg,全P为2.5~2.8kg,对地下水影响小。施P量低于400kg/hm2时,施入的P没有移出上层土壤;当施P量高于800kg/hm2时,P从上层向下移动现象明显;施P量超过1600kg/hm2后,移动距离可达10cm。并预测出上层土壤可能发生P的移动和淋溶的土壤Olsen-P阈值为74.1mg/kg,超过该值发生P移动和淋溶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5.
铜在草甸黑土中的淋溶规律及其对不同因素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土柱试验,模拟研究在扣除地表径流影响的条件下,铜在草甸黑土中的淋溶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淋溶液用量增加,铜的淋出量增大;土壤溶液和腐殖酸溶液作为淋溶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铜的淋溶,而EDTA会显著促进铜的淋溶;CaCl2、MgSO4、KCl和NaCl 4种无机盐淋溶液均能促进铜的淋溶,促进作用顺序为CaCl2>MgSO4>KCl和NaCl>对照;随着淋溶液pH值的降低,铜的淋出量增加;间断淋溶方式不利于土壤中铜的淋溶。  相似文献   

6.
《土壤通报》2014,(6):1496-1499
为了解长期种植葡萄喷施波尔多液对土壤铜积累的影响,以浙江省为例,采集了不同种植年限的代表性葡萄园土壤,分析了土壤中铜的全量和有效态含量。结果表明,喷施波尔多液可促使铜在葡萄园土壤中明显积累,葡萄园土壤中铜含量明显高于一般的农田土壤。随着葡萄园种植年限的增长,土壤中全铜显著增加,表土年铜积累速率平均为4.18 mg kg-1。与对照土壤相比,葡萄园土壤有效态铜随园龄的增幅比其全量更为明显;有效态铜与全铜和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与p H值呈负相关。葡萄园土壤中铜具有明显的表聚特点,在土壤剖面中自上而下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以石灰性褐土为供试土壤,采用室内土柱淋溶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相当于山西省太谷县年平均降水量条件下,铜在土壤垂直方向上的迁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肥力土壤中的铜在0-20 cm土层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迁移转化.淋溶后可交换态铜、有机结合态铜、残渣态铜的含量均有所降低,碳酸盐结合态铜、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铜的含量均有所增加.有效铜在淋溶后含量增加,有机质含量越高的土壤增加越明显.在淋溶过程中有机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可交换态铜的转化,促进了有机结合态铜和残渣态铜向其它形态铜的转化,从而增加了土壤中微量元素铜的有效性.为提高土壤中微量元素铜的有效利用或防止铜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模拟土柱法研究了95Zr在2种淹水土壤(小粉土、红黄壤)中的淋溶和垂直迁移。结果表明:(1)淋溶后收集到的全部淋溶液中95Zr的含量较少,小粉土淋溶液中95Zr为总活度的3.05%,黄红壤淋溶液中95Zr为总活度的3.00%;(2)滞留于土壤中的95Zr绝大部分分布在土壤表层0~1.0cm范围内,小粉土中有67.80%~80.18%的95Zr滞留于0~1.0cm土层范围内,黄红壤中有74.05%~86.95%的95Zr滞留于0~1.0cm土层范围内;(3)土壤中95Zr比活度与距土壤表层深度分布呈单项指数规律。  相似文献   

9.
暗棕壤吸附铜离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不同pH、离子强度、温度、Cu~(2 )浓度和接触时间条件下,暗棕壤对Cu~(2 )的吸附作用,并利用热力学和动力学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1)随pH提高,Cu~(2 )的吸附率增加,pH 8时的吸附率约为91%。(2)随体系离子强度增加,Cu~(2 )的吸附量先下降后增加。(3)随溶液中Cu~(2 )浓度增加,Cu~(2 )在暗棕壤上的吸附量也增加,并且在低浓度时增加比较迅速。吸附等温线可用Frendlich,Langmiur和Temkin方程很好的描述,其中又以Langmiur方程拟合程度最好。根据Langmiur方程中平衡常数(k_L)得到的热力学参数指出,反应是自发的、吸热的,但增温却没有改变Cu~(2 )在暗棕壤表面的混乱度。(4)随接触时间延长,暗棕壤对Cu~(2 )的吸附量也增大,具体表现为吸附开始的快速反应阶段和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慢速反应阶段。双常数能更好地拟合暗棕壤对Cu~(2 )的吸附动力学曲线,根据一级动力学方程的反应速率常数(k_D),计算出了Cu~(2 )吸附的活化能和活化热力学参数,指出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反应的速率。  相似文献   

10.
李烜桢  汪金舫 《土壤通报》2007,38(6):1110-1113
采用Bowman和Cole提出的有机磷分级体系,分3个灌水量对外源活性有机磷β-甘油磷酸钠在黄棕壤中的淋溶和转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于50mm的灌水量可以使β-甘油磷酸钠发生淋溶。施入黄棕壤中的β-甘油磷酸钠在24h内可以转化为速效磷和中活性有机磷,灌水量愈大,速效磷和中活性有机磷积累的土层也愈深。中稳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李文庆  张民  束怀瑞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4):113-115,147
棕壤对铜的吸附特性以及土壤条件对吸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棕壤对铜的吸附随溶液中铜的平衡浓度增加而增加,但在高浓度时增幅渐缓,与处于相同地区的褐土相比棕壤的吸附相对较弱,其吸附可用Langmiur、Frundlich、Temkin及米氏方程进行描述。土壤酸度增强,棕壤对铜的吸附降低,用H^+浓度对Frundlich方程进行修饰,能更好地描述铜的吸附状况。此外,离子强度、陪伴离子对吸附都有影响,随离子强度增加及高价陪伴离子比例的上升吸附减弱。  相似文献   

12.
田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秦王川灌区利用双环入渗仪在现场进行了积水入渗试验,同时利用γ射线测定土壤水分剖面,进而根据室内外所测定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推求了该灌区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并对室内外所确定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冻融期地下水位变化情况下土壤水分运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建立了地下水浅埋条件下土壤冻融期水热耦合迁移模型,并采用混合型Richards方程对冻融过程中的土壤饱和—非饱和水分流动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模拟结果与试验资料的对比表明所采用的模型是可靠的。根据模拟结果,冻结过程中潜水位最大降深与初始潜水埋深间的关系可用反Logistic公式表示。对于内蒙古河套灌区,考虑融化期春小麦需水要求的土壤封冻前的适宜地下水位约为1.5m~2.0m。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蚯蚓活动对铜尾矿废弃地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为利用土壤动物进行铜尾矿生态恢复提供参考。[方法]在室内恒温(20℃)条件下培养1个月,共设置8种处理进行试验。[结果](1)接种蚯蚓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强弱顺序依次为:有效磷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且随着蚯蚓密度的增加土壤养分的含量呈上升趋势;(2)添加秸秆后接种蚯蚓对铜尾矿废弃地土壤养分的影响强弱顺序依次为: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且随着蚯蚓密度的增加土壤养分的含量呈上升趋势;(3)接种蚯蚓且添加秸秆比仅接种蚯蚓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大,且影响速度表现为: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有机质。[结论]蚯蚓对铜尾矿废弃地土壤养分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蚯蚓密度越大影响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5.
东北黑土区土壤团聚体迁移特征的模拟降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坡面侵蚀过程中土壤团聚体迁移反映了团聚体的破碎程度以及雨滴打击和径流搬运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黑土坡面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的迁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同干筛处理相比,湿筛后≥0.25mm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为52%,其较干筛处理减少24%。湿筛后土壤团聚体的粒级分布以<0.25mm团聚体居多;湿筛处理后>1mm粒级的团聚体含量较干筛处理减少了83.8%。在50和100mm/h两个降雨强度下,团聚体流失以<0.25mm的微团聚体为主,其流失量占团聚体流失总量的80%以上,且不同降雨强度下微团聚体流失量与含沙浓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50mm/h降雨强度下微团聚体流失量随降雨历时的增加呈先快速增加后递减,最后趋于相对稳定的变化趋势;而100mm/h降雨强度下,其变化趋势则表现为先快速增加后缓慢上升趋势。≥0.25mm各粒级团聚体的流失比例和流失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均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反映了大雨强下雨滴打击对团聚体的分散作用。  相似文献   

16.
棉花膜下滴灌土壤盐分运移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棉花滴灌方式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在棉花不同生育期运用烘干法和电导法,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测定距离滴灌带不同距离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盐分,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条件下棉花整个生育期土壤盐分含量的运移规律为:一水前土壤中的含盐量以垂直方向0-10 cm土层内最大,随生育期的推后各土层含盐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壤产生积盐现象.滴头处各土层含盐量相对较低,主要因为滴头下水分不断下滴下渗,使该处各层土壤中的盐分亦随水移动而被淋洗到浸润体外缘,从而使主要根系层的土壤形成了一个低盐区.  相似文献   

17.
选用山东省花生主产区的代表性石灰性土壤,通过土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波尔多液营养保护剂BNPP和美国铜基杀菌剂Koeide两种可湿性粉剂对石灰性土壤pH值和铜、铁有效性及其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喷清水)相比,喷施BNPP后,土壤pH值有所降低,而土壤有效铁、铜含量都有所提高。同时喷施BNPP后土壤有效铜含量要低于Kocide处理。另外.BNPP处理花生叶绿紊、活性铁、全铁含量以及生物量都有显著提高,产量比CK提高了1.25~1.53倍。波尔多液营养保护剂效果要优于美国Kocide产品。  相似文献   

18.
滨海盐渍土水盐运动室内实验研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对滨海盐渍土水盐运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初步获得淋洗脱盐过程中3个盐峰阶段;同时利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取得了土壤盐分含量及主要盐分离子和土体构型、粘粒含量等对水盐运移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About 40% of soils used for agriculture in southwestern Australia (SWA) were acutely copper (Cu) deficient when first cleared, and Cu fertilizer needed to be applied to grow the first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crop, the major crop in the region. Tissue testing rather than soil testing is used in SWA to indicate when fertilizer Cu needs to be reapplied to wheat crops. In a glasshouse study using six Cu‐deficient soils from SWA, we compared four Cu soil test procedures as possible alternatives to tissue testing to predict Cu deficiency for wheat. Different critical values were obtained for different soils for all four soil test procedures, indicating separate soil test calibrations would be required for the four procedures for different soils in SWA. By contrast, critical tissue test values in plant parts (young leaves and rest of shoots) were unaffected by soil type. Developing soil Cu test calibrations would be time consuming and costly, and tissue testing has resulted in most deficiency being corrected by fertilizer applications, so there are few Cu‐deficient soils in SWA available to develop the soil test calibrations. Therefore, tissue testing using young leaves is likely to remain the most reliable method for diagnosing Cu deficiency for wheat in SWA and determining when reapplication of fertilizer Cu to soil is requi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