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吴越的农业上文已就江浙出土的吴、越农业生产工具,诸如耕具中的铜犁及犁铧,起土器中的铜铲、铜(铁)钁,中耕或除草器类的鎒、镈、锸、锄,收割器类的钩镰、锯镰、铚等农具进行初步整理,我们将不难发现当时的吴越已有了一整套系统而齐全的农具,这是生产力水平发达的一个缩影,可见吴越农业并非落后不堪。实际上,无论是吴,抑或是越统治者,对农业都相当重视,如《齐民要术·杂说》曾引有越国重臣范蠡之言,“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即是其证。现择其要者略作讨论于下:1.铜犁与吴国的牛耕一般说来,从犁具发展演变的角度分析,我国的犁具应是先有石犁,再有铜犁,最后才有了铁犁,其器形也应是从小到大,构造由简易到日臻完备,这已为众多的考古发现所证  相似文献   

2.
王爱民 《农业考古》2022,(4):143-152
皖南地区出土的青铜时代农具主要为石质农具和青铜农具,依据功能可分为耕作农具、收割农具两类。因为文化属性不同,农具的型式存在一定区域差异。与邻近的宁镇、太湖及江淮地区比较,皖南出土农具数量偏少,收割类农具比例较低,犁耕尚未出现,表明皖南农业生产较周边地区落后。在不同时期,皖南农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各不相同。夏商时期,皖南处于...  相似文献   

3.
推镰考功记     
我国古代收割农具,以推镰堪称机巧,而又最使人莫明其妙。据王祯《农书·农器图谱》所载,其柄为七尺之木,首端歧为两叉,中嵌镰刀;贯以横木,两端各穿小轮;用则执柄就地推去,以断禾茎云云(图1)。按图索骥,推镰作用颇似近世手推割麦机,然借普通镰刀和圆轮滚动,便能如图谱附诗所赞“推拥捷  相似文献   

4.
《农业考古》2021,(3):121-129
在中国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以及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历史时期曾普遍使用了一种极小型的稻作收割工具——禾剪。其源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广泛存在于中国大江南北的有孔系绳石刀或岭南等地的蚌刀,后逐渐衍化为《王祯农书》中所记载的"粟鉴",以及清代以来史籍中描述的形制各异的禾剪(摘禾刀)。该农具主要用于收割糯稻,迄今仍存续于某些少数民族社会。禾剪的历史际遇与传统糯稻种植的兴衰相辅相成。从其使用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一种农具的演变历程,也能看到与之密切相关的农作物种植历史的变迁、民族社会发展样态,乃至禾剪本身所蕴藏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彭明瀚 《农业考古》2005,(1):135-138
吴城文化是指商时期分布在赣江中、下游鄱阳湖以西的赣北、赣西北的一支地方青铜文化,既带有浓厚的中原商文化色彩,又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吴城文化是一支以经营农业为主业的商代文化,农业是吴城先民社会经济的基础部门,也是构成当时社会经济的主体,是人们衣食的主要来源。吴城先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已达到了相当发达的水平,在农业生产工具方面颇有创造,发明了犁、耒、耜,铚等一整套适合于南方水田稻作的青铜农具,并在当时率先使用青铜农具,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大的贡献。由于农业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家禽家畜饲养业提供了足够的饲料来源。  相似文献   

6.
《农业考古》2021,(3):136-140
宁波庶来遗址地处东南丘陵和宁绍平原的交界地段,向东是大海,兼有鱼米和山林之利。1995年的试掘中出土了一件双孔小石刀,本文通过对石刀形状、开孔位置、使用方法的分析,认为此件器物应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石铚。在将此件石铚与其他已发现的石铚对比后,发现其具有更科学的设计和更先进的工艺;并根据此遗址中发现的农具,进一步探讨了当时庶来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四川自古就是农耕文化发达的地区,四川出土的汉代农具实物也不少,其中锸和镰是较为常见的两种。本文对四川出土汉代文物中的锸和镰的实物及图像进行了一番梳理和探讨,对这两种农具所反映的四川铁器生产及农业方面运用的情况进行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8.
龚世扬 《农业考古》2012,(6):119-124
农具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自从人类有了农业活动,农具就诞生了。从古至今,农具都在不断地发展、革新和变化,每一类农具的创制都直接影响着农业技术。因此,分析农具的变化情况可以揭示出农业科技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就少数民族地区而言,了解农具变迁,探讨其规律,有利  相似文献   

9.
农具变迁是农业发展状况的表现形式之一.文章通过对近年来江淮地区出土青铜镰的统计和考古类型学梳理、分析,对商周时期安徽的农业发展状况有一个初步认识,同时通过对比材料分析,对锯齿镰、有銎镰的地域分布及演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马首农言》由祁罤藻(1793-1866)于道光十六年(1836)撰写,咸丰五年(1855)刊印问世。《马首农言》是记载山西中部地区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活动较为完整的一部农书。《马首农言》记载了许多当时晋中地区所使用的农具,由于作者在书中多直接使用晋中方言,语焉不详,除当地人外,大多数不知所云。本文依照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高恩广和胡辅华二位的《马首农言注释》,对"帚"与"下泽车"进行了进一步的考证。  相似文献   

11.
说明一、本索引按内容分为农作物、生产工具、农田水利、农作图、家畜家禽等五编,每编再分为若干类。第一编“农作物”已在《农史研究》(农业出版社1981年9月出版)第二辑发表。第二编“生产工具”包括耒、耜、破土器、犁、锸、铲、镢、镐、锄、多齿锄、耧、铚(刀)、镰、磨盘、圆磨、杵臼、碾碓、仓囷、风扇车等项。本期继续刊载耧、铚、镰部份,其余部份在以后各期连载。二、本索引主要收集建国以来已发表的有关古代农业的考古资料。酌量介绍一些各地博  相似文献   

12.
张春秀 《农业考古》2012,(1):154-156
枷同"耞",是我国农家常用的农具之一,一种手工脱粒工具。始见于先秦。汉代有"佥"、"摄殳"、"度"、"棓"、"柫"、"柍"、"桲"等称呼。晋代前后称"连枷"(或"连架")、"连耞"。明代何孟春《余冬序录》卷50:"打稻具,古谓之拂,今吴人谓之连枷,楚人谓之掉花"。  相似文献   

13.
说明一、本索引按内容分为农作物、生产工具、农田水利、农作图、家畜家禽等五编,每编再分为若干类。第二编“农业工具”已在《农业考古》1981年2期至1983年2期发表。从1988年1期起发表耒耜、犁、铲、锸、锄、耧、铚、镰、杵臼、碾碓、磨盘、圆磨等农具的续篇,主要是1981年至1987年的材料,本期刊登仓囷及第三编“农田水利”第四编“农作图”的续篇。二、本索引主要收集已在《文物》、《考古》、《考古学报》三大杂志上公开发表的有关古代农业的考古资料。酌量介绍一些地方杂志发表的材料及各地博物馆的藏品。三、索引中的“时代”均按原发表报告注明,有明显出入者酌加更改,索引中的“名称”均按原发表报告的文物名称抄录。即使原报告的所定名称欠妥者也不加更改,以便读者查阅,  相似文献   

14.
道光《遵义府志》被称为"府志中第一",是反映古代遵义社会状况的重要文献,记载了许多与农业生产相关的问题,如土地质量与土壤施肥、种植技术、除虫方法、水利灌溉、粮食存储、农具等,具有较高的农学价值,对遵义以及其他与遵义自然条件类似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到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已经普遍使用,水利灌溉事业也有了发展,这就为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提供了物质条件。在农业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关于农业技术科学研究也就随之兴起。  相似文献   

16.
正又是一年麦收时。每年的芒种前后,我国从南到北开始小麦收割作业。记得去年新闻联播在小麦收获期间,有一期报道了无人驾驶联合收割机的场面,确实令人兴奋。今年河北省小麦机收"第一镰"在邯郸举行。今年小麦第一镰,已经不再是传统农业作业中的镰刀,而是大型小麦收割机,并且还是智能的收割机,也意味着在河北小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17.
殷代西周是否大量使用青铜农具之考古学再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殷代西周是否大量使用青铜农具,我在《殷代西周是否大量使用青铜农具的考古学观察(以下简称《观察》)中提出了这样的看法:“在殷代和西周,确实存在着青铜农具,但绝没有大量或普遍使用,更没有取代各种非金属农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青铜农具较多的应用于农业生产劳动实践是西周以后的事情。”该文发表后,曾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赞同者或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原始社会的人,为了生存,第一件事就是要寻找食物。但是单靠人的手去采捉,总会碰到困难。后来人类发现用木棒敲打,石块打击,能得到很多帮助。于是木棒、石块就成了人类劳动生活工具。慢慢的人们又学会了对植物进行种植,于是就出现了农业,随之也就产生了原始种田的农具。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农具的进步;农具的进步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恩格斯说:"工具意味着人所有特有的活动,意味着人对自然界有改造意义的作  相似文献   

19.
江西是世界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宋代是江西农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最能代表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创新及先进生产工具的推广和普及,曾之谨专门论述农具的著作《农器谱》正是这一时期江西农耕文明进步发展的理论结晶。《农器谱》是一部最早系统记述各种农具的专著,对当时江西乃至全国的农业生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综述山东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诗池 《农业考古》1990,(1):247-259
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在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年中,山东地区考古工作有很大发展,考古调查与发掘获得大量珍贵资料。现仅就有关农业用具方面的资料作一综述,并就其所反映的某些问题谈点浅见。(一)农具是衡量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尺,对农具发展史的研究,是研究农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出土的农具很丰富,它为研究我国农具发展史提供了一批极为重要的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