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份,全国水产养殖开始进入生产期.南方地区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水温达到15℃~22℃,水产养殖进入苗种繁育期.北方地区随着冰封期的结束,水温从零下开始上升至10℃~15℃,养殖鱼类在经历了漫长的越冬期后,体质相对虚弱,较易受细菌、寄生虫等的感染.同时,4月将经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南方地区应注意"清明"期间雨水增多对水产养殖的影响,北方地区"谷雨"过后虽然寒潮基本结束,但仍需注意防范"倒春寒"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5月份,全国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期。南方地区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水温达到16℃~28℃,水产养殖动植物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北方地区的水温也随之升高,达到15℃~22℃。5月初将进入“立夏”节气,气温、水温等的不断升高使得鱼类、甲壳类等活动量增加,相应的饲料投喂量亦会有所增加,此时的养殖水体容易成为病原滋生和繁殖的有利环境,需严格做好消毒和遵循投喂“四定”原则。“小满”节气南方地区会出现局部高温多雨现象,需注意防范高温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作为重要的养殖品种,近年来,刺参养殖在大连地区沿海广泛开展,已经成为农业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刺参养殖产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其中主要的一点是池塘中大型藻的大量繁殖,大批死亡影响了刺参的生长. 在大连地区刺参养殖池塘中大型藻的出现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3月~5月化冰后随着水温的升高,一些以浒苔等为主的绿藻门大型藻类开始生长,这些藻类大多为低温种类,当水温在24℃后陆续死亡.第二阶段是6月~9月水温持续在25℃以上的高温期以刚毛藻为主的大型藻类大量繁殖,进入秋季随着水温下降逐渐死亡.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产》2013,(6):47-50
6月份,全国各地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旺季。南方地区气温迅速升高,水温达到20℃~30℃;北方地区水温也随之升高,达到18℃~25℃。6月将经历“芒种”、“夏至”两个节气,南方地区随着雨季的来临,高温闷热天气需要加强水质的调控,保证充足的溶氧量;北方地区也需注意水温骤变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温期水产安全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季光照强、气温水温高、雷阵雨多、台风多,既是水产养殖的主要季节,也是易出现爆发性疾病、浮头泛池等重大损失的季节。进入夏季后,尤其是7月后气温一般都持续在35℃以上,降雨量不多,对水产养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水产养殖经济动物均是变温动物,随着气温和水温的升高其摄食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产》2014,(4):49-52
4月份,全国水产养殖开始进入生产期。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南方地区开始进入水产苗种繁育期;北方地区随着冰封期的结束,由越冬末期逐步进入养殖生产期,养殖水生动物由于体质相对虚弱,较易发生病毒病、真菌病等。“清明”节气期间,各地要注意雨水增多对水产养殖的影响;“谷雨”节气过后寒潮基本结束,各地仍需防范“倒春寒”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7月份气温水温将是一年中较高的月份。月平均气温为28℃~30℃,月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6℃~38℃,养殖水温在28℃~32℃之间。天气炎热、降水量增加,易造成环境突变,导致养殖动物应激反应;同时水产养殖动物进入快速生长期,投饲量加大,新陈代谢加快,残饵和排泄物增多,易导致养殖水体中有机质浓度及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容易超标,水质恶化,水体中病原菌增加,是水质易变、病害暴发和流  相似文献   

8.
斜带石斑鱼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带石斑鱼(E p i n e p h e l u scoioides)(图见彩中插2),地方名青斑、石斑鱼,是目前石斑鱼养殖最好的品种之一,石斑鱼适应盐度15~41,最佳盐度25~33,适应水温6~38℃,最佳水温20~30℃,可以忍受6℃低温,但低于14℃不摄食。过去主要养殖模式为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很少。2005年  相似文献   

9.
《海洋与渔业》2013,(9):68-68
9月份广东省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较高,预测气温在23~37℃之间,平均气温在28℃左右,养殖水温在20~32℃,平均水温在26℃左右,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季节,要注意做好防风、防洪,特别是洪水过后,要防止水质恶化和疫病传播,保持良好水质是预防病害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7月份,全国气温、水温继续升高,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旺季,水生动物摄食代谢旺盛,残饵、粪便等极易导致养殖水体中有机质浓度及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水体溶解氧含量低,影响水体环境。同时7月也是雷雨多发季节,南部沿海进入台风期,养殖水质、底质较不稳定,水产养殖进入病害高发期,做好防控工作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1.
《河南水产》2015,(1):45
开春后,水温逐渐上升,鱼类开始摄食并逐渐进入生长期,此间的养殖管理,对全年渔业丰收、渔民增收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水质调控是养殖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决定着一年养殖的成败。郑州市水产站于2015年3月19日到荥阳王村黄河滩水产养殖集聚区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对滩区150余户养殖户进行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夏季网箱养殖鱼类主要病害情况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季气温、水温高,雷阵雨、台风也较多,气候变化无常,易形成高温、低压的闷热天气。但是夏季也是水产养殖生产的关键季节,水产养殖动物食欲明显增强,摄食量增多,进入生长旺期;同时水中各种致病菌、寄生虫也会异常活跃,鱼体发病的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七月渔事     
蔡永祥 《水产养殖》2009,30(7):44-44
7月份,农历节气是小暑到大暑季节,盛夏高温开始了。水温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大多数的水产养殖品种进入了适宜水温的上限,因此是养殖鱼类、虾、蟹、鳖等水生动物的生长旺季,但同时又是病害滋生蔓延的时期,时常出现台风(或热带气旋)和干旱等灾害性的天气,同时常有强对流的雷阵雨发生,这也对渔业生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是养殖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期。此时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全年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为了确保水产养殖健康生长,安全度过盛夏季节,从而达到稳产高产之目的,根据7月份气候和养殖生产特点,广大养殖户应做好以下管理工作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刘庆营 《水产养殖》2009,30(11):36-37
斜带石斑鱼,又名青斑、石斑鱼,是目前石斑鱼养殖最好的品种之一。石斑鱼养殖适宜盐度15~41,最佳盐度25~33,适宜水温6~38℃,最佳水温20~30℃,可以忍受6℃低温,但低于14℃不摄食。过去主要养殖模式为网箱养殖,池塘养殖较少。2005年进行池塘养殖斜带石斑鱼试验,采用人工配合饲料与冰鲜野杂鱼进行养殖比较,总结斜带石斑鱼池塘养殖技术及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7月份我省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持续升高,天气闷热,养殖鱼类要注意防止出现泛塘,虾类要注意防止出现应激反应。提前做好预防台风、洪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及时做好调控。预测各地气温在24℃~37℃之间,养殖水温在22℃~31℃,平均水温在27℃左右。水生动物进入快速生长期,也是病害的高发季节,根据近几年我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全省易发的病害主要有鱼类出血  相似文献   

16.
日本传统的甲鱼养殖方法,一般需要4~5年才能达到体重700克左右的商品规格。因为饲育水温在15℃以下,甲鱼就潜入泥砂中冬眠,到翌年4月上旬,水温达15℃以上,方从冬眠状态苏醒。水温25~30℃方摄食生长。所以,一年中约有半年时间处于冬眠,实际增肉期只有4个月。从60年代后半年开始利用温泉水、工厂的温排水和用锅炉加温等方法使全年的饲育水温保持在30℃。  相似文献   

17.
钱华  吕响明 《水产养殖》2011,32(5):15-16
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水温逐渐回升,水产养殖动物的食欲也日渐旺盛,进入了正常的生长时期。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做好水产养殖管理工作,使渔业生产有一个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18.
6月是水产养殖生产的主要季节,该月全国各地的气温、水温将持续升高,日照时间明显延长。水产养殖动物食欲明显增强,摄食量增多,从而进入生长旺期。但6月又正值梅雨季节,全国各地雷阵雨、台风较多,气候变化无常,易形成高温、低压的闷热天气。因此,6月份也是开始水质易变、缺氧泛塘、病害暴发和流行的季节。下面就6月份养殖生产的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宇江 《水产养殖》2012,33(11):56-56
10月份开始,随着气温、水温的下降,水产养殖动物的摄食量也开始逐渐下降,同时水产动物的疾病也逐渐减少.疾病的减少往往会让我们的养殖户"放松警惕",忽略了进行水产动物的保健工作.其实,在养殖动物"未病"的情况下,才是进行养殖保健的最佳时期,而越冬前的保健对整个养殖过程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近期,我国南方大部地区持续阴雨,北方冷空气频繁来袭,需注意防范"倒春寒"对水产养殖的影响。4月份,中央气象台预报全国平均气温9℃~20℃,随着各地气温逐渐回升,开始进入水产养殖生产期,水产养殖病害发生率会有所上升,根据近几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情测报监测数据,4月份需重点关注以下水生动物疾病。病情预测1.水霉病:主要危害鱼、虾、蟹等,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需重点关注。2.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鱼种及青鱼,发病水温2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