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农业》2005,(2):31-32
一、饲养管理的一般要求工厂化养猪生产饲养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喂料、清粪、给水、转群、配种、分娩接产、护理、消毒、免疫注射、断奶、环境控制、称重、测膘、选育、资料记录、情况报告、常规治疗、售猪等,每天必须完成饲养管理的各项常规工作,并达到各项技术要求,按照各道工序的饲养管理技术规程进行科学的管理,生产实行全进全出制。每天至少喂料和清扫圈舍两次,并认真巡视猪群,分析和处理各种情况,加强防疫和严格资料的记录记载工作,切实根据猪的不同生产阶段和生理特点进行饲养和管理,确保工厂化养猪生产规范化、科学化。二、各道…  相似文献   

2.
目前,工厂化养猪技术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养猪模式.工厂化养猪技术就是以工业生产方式,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设备,进行高效率的养猪生产,提高猪群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猪场的劳动生产率,以达到大量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猪肉的目的.采用工厂化养猪技术后,猪的平均日增重可达到700~800g,育肥猪六个月即可出  相似文献   

3.
猪群生产是猪场日常工作的核心,一个猪场的效益主要由猪群生产的水平高低而直接体现。而猪群生产中的基础母猪数量、每周配种母猪数、怀孕率、分娩率、窝均产仔数、仔猪存活率、育仔存活率、育成存活率、母猪淘汰率和母猪分娩指数等工厂化养猪参数又是直接衡量猪群生产的水平高低的一系列硬指标,因此,利用工厂化养猪参数可以监测某个时间段的猪群生产的状态。原理是依据现有猪场的基础母猪数量和猪群的某个时间段初期的实际繁殖状态,通过计算机根据工厂化养猪理论参数模拟运算产生出标准猪群生产数据,将之与猪场猪群生产的实际数据相比较,并制出曲线对比图,从对比图中可直观看出猪群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的优劣,这样就实现了对猪群生产的某个时间段的动态监测功能。  相似文献   

4.
刘丹 《新农业》2009,(12):24-26
传统的集约化养猪主要有专业户饲养和工厂化饲养两种模式,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但实践证明传统养猪方式存在较多弊病,难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水平和提高畜产品质量。标准化养猪是在集约化养猪的基础上标准化生产,即品种标准化、圈舍标准化、营养标准化、生产管理标准化、猪群保健标准化,从而实现“高效率、高效益”养猪,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新鲜”的猪肉产品。  相似文献   

5.
新疆工厂化养猪技术要点严公达,王子荣,陈艳凤,喻春元(新疆农业大学,乌鲁木齐,830052)1新疆工厂化养猪概况工厂化养猪是现代化养猪的重要部分,采用现代化的技术与设备,进行高效率的养猪生产,使猪群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圈舍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  相似文献   

6.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是猪场能否取得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这个阶段不但要保证仔猪安全稳定地完成断奶转群,还要为育成育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是猪群的一个易患易感病菌的高发期。实际生产中,只要我们严格按照工厂化养猪模式生产,完善防疫监管制度,提高饲养人员业务素质,依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技术,一定会创造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规模化养猪具有连续性、节奏性强,猪群密度高,对圈舍条件和饲养管理技术要求更高的特点.在当前猪价低位徘徊的情况下,只有走"选喂优良品种、坚持科学饲养、减少饲料消耗"之路,才能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猪效益.  相似文献   

8.
猪人工授精工作中,用于输精的精液品质直接关系与配母猪受胎率,精液生产技术工作必须严谨细致,笔者根据建平县种猪精液供应中心的经验,浅谈猪常温精液生产过程应注意的关键环节,供同行参考。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与利用1.1饲养管理养好种公猪是取得优质原精液的前提,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使种公猪保持不肥不瘦、精力充沛、性欲旺盛的健康种用体况。必须使用专门的公猪料实行限制饲养,每天喂料量2.5~3.0kg,分2~3次喂给,采精任务重时每天加喂1~2枚生鸡蛋。  相似文献   

9.
说到工厂化养猪,往往首先想到设备,多讲设备,甚至有人片面理解为工厂化养猪就是机械化养猪。我们说:否!工厂化养猪,应以技术为核心,设备为技术服务,按照技术的要求和生产工艺流程,配以相应的设备。衡量工厂化养猪水平的高低,应以技术水平(体现为产品—猪—质量)为主要根据。设备是工厂化养猪的特有因素,是不同于传统养猪的基本点。  相似文献   

10.
一、工厂化养猪的形势工厂化养猪就是现代化养猪。工厂化养猪是采用现代先进学技术,以工业生产方式,进行高效率的养猪生产。工厂化养猪的高效率主要表现在:猪的产品率高;饲料转化率高;生产成本低。三者  相似文献   

11.
工厂化养猪中的生产静态分析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各分场(分区)各项养猪指标上的对比分析,是猪群生产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种猪存栏对比、各类猪存栏对比、公母猪配种对比、母猪产仔断奶对比、乳仔猪死亡对比、大中猪死亡淘汰对比、种猪死亡淘汰对比等几个部分。  相似文献   

12.
进入冬季,气候和环境的剧烈变化,气温低,日照时间短,猪群会受到严重的冷应激,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不仅影响猪群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引发多种疾病,甚至大批死亡,给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冬季猪群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冬季养猪效益的关键所在.下面从改善饲养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疫病防控三个方面针对冬季养猪生产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谈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预防和消灭猪的传染病.保证猪群正常生产,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养猪场必须坚持并执行防疫保健工作的基本工作原则。要切实执行“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搞好猪只的饲养管理、防疫卫生、免疫接种、消毒等综合配套防病措施.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及产肉率,控制猪只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四、猪的营养与饲料配方饲料费用占养猪生产成本的60%~70%,占流动资金的80%。工厂化猪场内所饲养的猪种具有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生产商品猪胴体瘦肉多的特点,其要求饲料具有高能量、高蛋白质。生产实践表明:建立高能高蛋白的饲养体系是工厂化猪场中成功饲养外血源良种猪的技术保证。1.猪的营养需要流水式均衡生产为特征的工厂化养猪场,同一时期内有不同体重、类型的猪只存栏,为便于管理,生产上根据猪的营养需要通常将全价饲料划分为二类六种。第一类是生长育肥料,即15千克体重内使用的乳猪料,15千克~30千克内使用仔猪料,…  相似文献   

15.
猪呼吸道疾病是影响养猪生产,特别是工厂化养猪场的主要疾病之一,可引起猪群生长缓慢,料重比增加,死亡率上升,延缓出栏上市时间及管理上恶性循环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6.
1982年11月我们对美国堪萨斯州瘦肉型猪的饲养、品种选育及各项管理措施进行了考察。在此期间曾与有关专家、科技人员及养猪生产者进行了广泛的技术交流,现将初步了解的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生产工艺工厂化养猪场是严格按时间表进行连续、均衡生产的,其节奏一般以“周”或“日”为单位。每道工序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衔接,这就要有一套完善的猪群周转计划、饲养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我们把建场前确定的这一套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8.
猪舍建筑设计猪舍是猪群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这个场所要能为猪群生长、繁殖等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要能满足生产管理方便的要求。猪舍建筑设计主要解决保温、隔热、采光、防潮、通风、排水、清粪等工程技术问题。因此猪舍建筑设计是工厂化养猪场工程设计的核心。1.猪舍建筑设计原则 (1)要满足养猪工艺要求。(2)要满足均衡、有节奏的工厂化生产要求,为机械化作业提供必要条件,或者为以后采用机械化留有余地。(3)要尽可能符合建筑模数,便于选用构件,有利于加快设计与施工进度。(4)要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降低工程造价。(5)要符合总平面布置的要求。(6)要采用先进技术,以求全场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养好分娩舍猪群的关键是要了解母猪临产、哺乳阶段的生理特点以及仔猪在哺乳和断奶阶段的生理特点,全面掌握这两方面的管理要点.并结合本地区的地理和气候情况以及猪群的疫病情况,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和防疫保健措施,才能有效的做好各项饲养管理工作,提高分娩舍的各项生产指标。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户饲养生猪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我国生猪饲养概况   一般认为,我国养猪的生产方式有三类:一是农户散养,每户平均饲养3~5头猪,其生猪饲养量占全国饲养总量的75%~80%,生产的猪肉是偏脂肪型的;二是专业户养猪,每户饲养规模从数百头到上千头,其生猪饲养量占全国饲养总量的15%左右,生产的猪肉是偏瘦肉型的;三是工厂化养猪,年出栏1~5万头,其生猪饲养量占全国饲养总量的5%左右,生产的猪肉为瘦肉型.前两类生产的猪肉主要供给国内市场,工厂化猪场所生产的瘦肉型猪部分作供港活猪,部分供大城市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