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栏圈应激某猪场的母猪舍原设计为笼养限位产仔,由于设计不合理、设备不配套,舍内猪群拥挤、粪便不易清除、氨气浓度大、潮湿嘈杂,猪只应激反应明显,烦躁不安,哺乳力下降,40日龄断奶仔猪仅有10千克,母猪的流产率、返情率都明显高于其它圈舍。后改为圈养,环境、生理状态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2.
正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为流行性腹泻病毒,该种疾病的发生和季节以及饲养条件有着很大的联系性。猪流行性腹泻病在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可以发生,其中因为冬春季节气候寒冷,气温多变,容易对猪群造成应激最容易发病。不管哪个品种,哪个年龄段的猪,均可以感染该种病毒,患病猪和带毒猪是猪流行性腹泻病的主要传染源,健康猪通过接触患病猪,或者被患病猪污染的各种物质和环境,就会导致病毒在猪群中传播。此外,哺乳母猪还可以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播给哺乳仔猪。猪流  相似文献   

3.
猪呼吸系统疾病是猪在外界环境改变、饲养管理不善等应激因素的作用下,原发或继发某病原体而使猪发生鼻炎、肺炎及胸膜炎等病变。在猪生产过程中,由于发生呼吸系统疾病会使猪群的饮料利用率下降、出栏时间延长,甚至会造成猪只的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引发猪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和防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养猪生产过程中,应激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引起猪应激因素有很多,如饥饿、寒冷、高温、疾病、拥挤、运输和转群等。应激的猪由于机体代谢失调,免疫力下降,比正常猪更容易感染疾病,造成经济损失。本文将通过介绍应激发病机理和主要原因,提出合理预防措施,以期为减少养猪生产过程中应激危害。  相似文献   

5.
《福建农业》2013,(4):33
在春季温度比较低,相对湿度较大,再者冬季过后猪只的营养水平降低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是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现将春季猪多发疾病总结如下:繁殖障碍性疾病:关乎养殖场生存与赢利的主要群体繁殖群,由于冬季的温度应激、环境密闭、光照降低、饲料单一等原因造成繁殖群生产性能不断地下降;病毒性疾病的隐性感染造成机体的健康水平下降,处于亚健康状态;冬季低温高湿  相似文献   

6.
衡德茂 《农家致富》2014,(17):38-39
猪的保育阶段是养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断奶应激对猪来说是最大的应激。由于断奶和环境的变化,保育猪的免疫机能有所降低。因此,保育这一关过不好,对猪的整个生长肥育过程都有影响。要让仔猪过好保育关,关键的问题是要降低因为断奶和环境变化对仔猪所造成的应激。一、原栏留养,同窝保育,合理分群哺乳仔猪18~20日龄时,随着母猪泌乳量和乳汁质量的下降,就应当及时断奶并转入保育阶段。  相似文献   

7.
泌乳母猪生产管理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部分猪场夏季都要面临持续高温的天气.严重的热应激对泌乳母猪产生了一系列不利的影响,给养猪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1夏季猪场面临的问题因为热应激.泌乳母猪的采食量下降.导致奶水不足,仔猪生长缓慢、抗病力下降,哺乳期间的仔猪易发生腹泻,造成死亡或形成僵猪。  相似文献   

8.
猪是恒温动物,其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仔猪怕冷而成猪怕热。各类猪群适宜的环境温度为:公猪13—19℃。后备母猪及母猪14~20℃,妊娠前期母猪13~19℃,妊娠后备母猪16—20℃.分娩及哺乳母猪16~20℃,哺乳仔猪26~35℃,保育猪18~25℃,生长猪18—20℃,育肥猪16~18℃。高温会造成猪群采食量低、公猪精液质量下降、配种分娩率低、出生重低、泌乳量低、料肉比高、生长速度慢等不良反应。为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降低热应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猪传染性肠胃炎是现阶段生猪养殖领域最容易暴发流行的一类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同时也是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胃肠道疾病,该种疾病可以在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猪群中发生,对首次感染该种病毒的猪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尤其是母猪生产后,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播给哺乳仔猪,造成哺乳仔猪发病,致死率高达100%。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猪传染性肠胃炎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治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异嗜癖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机能紊乱、味觉异常的综合征。猪群发生异嗜癖后,生长缓慢,外观受损,造成较大的应激,加之继发感染,可给生产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此病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舍饲的猪群。  相似文献   

11.
夏季气温高,给养猪生产带来许多问题,尤其是对规模养猪场的影响尤为突出。 1热应激发生的原因 近年来.实施国家的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的规模养猪场,为了纳入项目的管理.不断提高饲养密度,而环境条件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通风不良、湿度过大等,常造成热应激。热应激表现为生猪采食量下降、增重减慢、母猪生产性能下降等等。猪属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不善于通过皮肤蒸发散热来调节体温,因而猪很不耐热。  相似文献   

12.
 猪脂肪细胞内环境的稳定在脂类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肥胖等疾病发生过程中,成熟脂肪细胞面临由于能量过剩、炎性反应等造成的内质网应激,导致由于脂肪细胞负荷过重而致内环境稳定的破坏,从而产生胰岛素抵抗。本文就近年来关于猪脂肪细胞应激导致胰岛素抵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了解成熟脂肪细胞应激与胰岛素抵抗产生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出生到断奶阶段的小猪称为哺乳仔猪。仔猪的哺乳期一般为28~56d,超早期断奶为21d,乳仔猪阶段是猪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代谢最旺盛、对营养物质最敏感的阶段。断奶是仔猪出生后第二次应激,仔猪断奶后完全依赖固体饲料,但是消化饲料的酶液还没有健全,这是很大的营养应激,此外,还有环境变化和心里方面的应激,这些综合因素容易造成仔猪生长停滞或下痢,平稳过渡是饲养断奶仔猪的关键。这一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生长育肥期日增重和出栏时间,因此,打好这一基础,对加速猪群周转、提高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养猪场各类猪只最适的温度范围是:种公猪17~21℃,妊娠母猪18~21℃,哺乳母猪20~22℃,哺乳仔猪29~33℃,保育仔猪22~25℃,育肥猪19~22℃。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把握好不同猪群所需的温度是关键。从生产管理的角度来说,管理者应该清楚各阶段猪群所适合的温度范围,并想办法提供可操作的条件,如增加夏季的通风、降温设备,冬季的取暖、升温设备,并要求饲养员能够每天登记各自所管的猪舍和猪群的  相似文献   

15.
夏季潮湿炎热的气候条件,不仅会减少猪群的采食量,降低饲料报酬,还会降低母猪的生产率,减少母猪的产崽数,使种猪生产性能下降;同时,因为夏季酷热的环境,还会造成猪群免疫力降低,从而导致一些猪群夏季疫病的流行。为此,要特别注意对猪群进行降温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并做好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6.
赵丽 《农业与技术》2013,(4):158-159
猪痢疾是猪特有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由致病性的猪痢疾短螺旋体引起,主要发生于仔猪,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性出血性下痢、消瘦等,病理学特征为局限于大肠的出血性、渗出性、纤维素性甚至坏死性结肠炎或盲肠炎。该病一旦发生,不易清除,可能会造成猪群的大量死亡,治愈后的猪生长发育较迟缓,生产力严重下降,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从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做出有效的诊断治疗和防控其发生发展,能够有效的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集约化养猪场,猪群处在高强度生产状态下,如外界环境状况恶化、应激因素增加、猪群抵抗力下降,则对其生产和健康影响极大。有资料表明,养猪生产力仅20%取决于品种,40%~50%取决于饲料和饲养,20%~30%取决于环境条件,在品种、饲料和饲养一定的情况下,猪群的生存环境对其生产力将起决定作用。一、气候对猪群生产力的影响1.气温(1)影响采食量:在最适温度范围内,采食量相对稳定,低温环境下采食量增加,而温度升高则采食量减少。(2)影响增重:在最适温度可获得最佳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而在最适温度以下,每下…  相似文献   

18.
猪咬尾症又称“反不适综合征”。是猪应激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  相似文献   

19.
猪咬尾症又称反不适综合症,是猪应激综合症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  相似文献   

20.
<正>猪汗腺系统不发达,皮下有较厚的脂肪层,故在炎热的夏季易产生热应激。热应激会造成种猪繁殖性能下降、生长育肥猪生长速度下降、仔猪成活率下降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热应激发生的特征及危害猪在热应激情况下的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采食减少、饮水增加、嗜睡、活动量减少、躺卧时躯体伸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