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冬天大棚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温度的影响,大棚蔬菜在不加温的情况下,采取一些常用而又效果好的方法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蔬菜正常生长。多层膜覆盖一层棚膜的保温性能较差,当外界气温低时,棚内为0℃左右就会出现冻害。因此需要多层覆盖薄膜来保证棚内温度。做到"三膜一帘"覆盖,即覆盖大棚膜、小棚膜、地膜、大棚上再加盖草帘,当外界气温降到-5℃,棚内一般也不会发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北方石榴冷棚为研究对象,在1月份对其内外气温及土壤湿度的最高值、最低值、温湿度差、平均值的日变化规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棚外日平均气温均值为0. 79℃,棚内为2. 89℃,棚内为棚外的3. 65倍; 9∶00—17∶00,棚内日气温最高值、最低值、平均值均高于棚外,其它时间低于棚外;外界环境温度高时,冷棚升温保温效果显著,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冷棚保温效果不明显。棚外日平均土壤湿度均值为2. 81%,棚内为25. 05%,棚内为棚外的8. 91倍;棚外日平均土壤湿度差距为1. 63个百分点,棚内为1. 19个百分点,棚内湿度变幅要小于棚外;冷棚有较好地保持土壤湿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 1、温、湿度管理。辣椒定植后,前期白天气温高于30℃,用旧农膜作顶膜,遮光降温。有条件的可在农膜外盖草帘或覆银灰色遮阳网,遮荫降温,此时应注意日夜通风。9月中旬待台风过后(白天气温稳定在28℃以下时),可换上新农膜,揭掉草帘或遮阳网。10月上旬当夜间最低气温低于15℃时,应扣上两边围裙膜,夜间闭棚保温,保持夜间棚内温度不低于20℃。此期温度高、湿度大。花粉粒从花粉囊中飞出困难,影响雌蕊授粉受精,故要控制温度,注意通风,促进辣椒果实的正常生长.一般上午棚内温度达到28℃时通风,下午棚温  相似文献   

4.
<正>一、保温、通风结合冬季鸡舍内外气温相差悬殊,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使舍内温度忽高忽低,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发疾病,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米以上为宜。当舍内气温急剧下降,防寒保温工作跟不上时,肉鸡易外感风寒,发生以咳嗽、喷嚏、呼吸困难等症状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入冬前要对鸡舍进行维修,防止贼风、穿堂风侵袭鸡群。平地饲养的肉鸡要加厚垫料,利用垫料提高室内温度,同时要勤换垫料,中午开窗通风。一般情况下,在  相似文献   

5.
五、温、湿度调控1.温度调控大棚覆膜以后,要通过逐步增加白天拉起草帘的次数来使大棚内有一个逐渐升温的过程。白天由开始的11℃~12℃逐渐增加到18℃~20℃,夜间温度由0℃逐渐增加到3℃~5℃,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0天,此后便进入萌芽开花期。从萌芽到开花,白天气温维持18℃~20℃,夜间6℃~7℃;花期白天20℃~22℃,最高不要超过25℃,夜间5℃~7℃为宜,这段时间对气温非常敏感,要随时观察棚内温度变化情况,白天温度过高要及时通风降温,夜间如遇低温要及时采取升温措施。此期若遇到-2℃的低温两小…  相似文献   

6.
<正>一、规范化建棚日光温室南北跨度12.5 m,脊高6 m,东西长100~120 m,土墙体底部宽4 m,顶部宽1.5 m,墙体外面罩无纺布,无纺布外面盖防雨膜,采光膜选用厚0.1 mm聚乙烯多功能长寿流滴膜,保温被厚5 cm,保温被外面罩防雨膜,自动卷苫,在外界气温-10℃的情况下,棚内气温在15℃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大棚西瓜定植后的管理,主要是温度、湿度、光照、气体调节、肥水、整枝及选留瓜等。塑料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及空气等环境条件对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应经常进行调节。但只有掌握棚内各种小气候条件的变化规律,才能及时准确地进行调节,做好大棚西瓜种植。(一)棚内温度管理棚内温度的变化规律,一般是随外界气温的升髙而增高,随外界气温的下降而下降。棚内的温度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温差,尤其是昼夜温差更大。越是低温  相似文献   

8.
温室大棚机械化卷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温室大棚机械化卷帘技术是利用卷帘机对温室大棚保温覆盖物(草帘、保温被等)进行自动卷放的一项技术。在我国北方,早春晚秋和冬季温室大棚都需要使用草帘、保温被来提高棚内温度。人工卷放存在着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冰  相似文献   

9.
浅谈温室大棚机械卷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大棚机械卷帘是利用卷帘机实现大棚保温覆盖物--草帘、保温被等自动卷放的一项农业工程技术.在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温室大棚在冬季和早春、晚秋时节都要使用草帘、保温被来提高棚内温度,不仅人工卷放费时费工,而且劳动强度大.  相似文献   

10.
辛丰 《农家顾问》2008,(7):53-53
1.把好保温关 雏鸭的适宜温度为29~32℃,需保持恒定。一般保温方式可利用雏鸭本身自发热量进行自温取暖。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可用火炉补温,使舍温维持20℃以上,一般补温时间不超过10天。早春一般气温较低,要用草帘或塑料薄膜在舍内搭苫.如能在鸭舍隔成小格保温养鸭更好。  相似文献   

11.
<正>一、保温通风结合冬季天气寒冷,在保温的同时要注意通风和防贼风。平地饲养的肉鸡要加厚垫料,勤换垫料,中午开窗通风。注意鸡的变化并及时进行调温,若鸡聚群、颤叫、缩头等,说明温度过低;若出现张口喘气,频繁喝水等,说明温度过高。二、防止氨气蓄积如果鸡群排泄的粪便或潮湿的垫料未能及时清除,会导致鸡舍内氨气浓度增加,引发鸡氨气中毒或呼吸道等疾病。三、加强饲养管理1.保持地面干燥。勤清理粪便或更换垫料。  相似文献   

12.
1.温湿度管理定植初期气温较高,大棚两侧不需要盖膜,利于通风降温.9月下旬以后气温逐渐降低,夜间气温低于15℃时,要及时盖好两侧棚膜,晴天棚内温度高于30℃时,应及时放风,把棚内温度控制在25~28℃,相对湿度在85%以下.早霜前大棚内要加盖小拱棚并且覆盖草帘,可多层覆盖保温.在严寒的冬季,小拱棚内温度应不低于8℃,同时要防止灾害性天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随接随栽植 不论采用哪种嫁接方法,嫁接后都应迅速栽植,栽植后1次浇足稳苗水,然后覆土,厚1厘米,浇水时不要浇到接口上,以免影响成活.然后搭拱棚,棚高50厘米、上覆薄膜,必要时加覆草帘。 2.温度 嫁接后头3天,白天气温控制在25~30℃,夜间20~28℃,  相似文献   

14.
吴强 《农村科技》2008,(9):64-64
双孢菇的春季管理为3~5月。此期间温度由低到高,培养料pH值由高到低,养分逐渐减少,病虫易侵害。 一、调节温度 4月中旬以前,外界温度不稳定,以增温、保温为主,夜间菇棚内适当生火加温,严防昼夜温差过大。4月中旬以后,外界气温开始升高,利用早晚进行通风,防止白天棚内温度过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环境温湿度及发酵温度对垫料水分蒸发的影响规律。本研究通过BBD试验设计法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谷壳和发酵床垫料为试验物料,选取发酵时温度、垫料的初含水率、外界环境温度和湿度四个试验因素来研究对垫料水分蒸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时温度、外界环境温度和湿度对发酵床运行过程中水分蒸发量影响显著,当所选物料为谷壳时,垫料的初含水率不显著,当所选物料为发酵床垫料时,垫料的初含水率对发酵床运行过程中水分蒸发量影响显著。且在发酵时温度为70℃,垫料的初含水率为60%,外界环境温度为35℃,外界环境湿度为70%的试验条件下发酵床运行过程中水分蒸发量最大。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到了两种物料的水分蒸发量与发酵时温度、垫料的初含水率、外界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四个因素的回归模型。本研究为确定合理加入粪污量,调节水分提供理论基础,及为以后含水率检测传感器的设计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春季 (一)防天气变化 春季天气逐渐变暖,光照时间也逐渐变长,是孵化和育雏的好季节,也是鹅产蛋旺季.但早春气候比较寒冷多变,会出现倒春寒,低温对鹅的产蛋有较大影响,应注意气温变化,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如加厚垫料,及时清除、更换鹅舍内潮湿、霉变的垫料,保持干燥;加挂草帘,加强保温,使棚舍温度最低保持在3-5℃.阴天气温低时,减少鹅的放养时间.  相似文献   

17.
1温度管理大棚温度管理有2个关键时期。一是花期前后,适宜温度白天为14℃~17℃,夜间不低于5℃,主要管理是保温;二是果实膨大期,适宜温度白天25℃~30℃,夜间15℃~17℃,要防止白天因气温太高而伤害桃树,白天注意放风通气降温。2调节湿度桃树喜空气干燥。棚内相对温度萌芽期为70%~  相似文献   

18.
<正>1保暖问题用塑料薄膜建的暖棚常存在保温性能差的问题。因为冬季气温低,日照短,棚内外温差大,塑料薄膜易结露,保温不持久。解决措施:①夜间在顶棚塑料薄膜上加盖1层草苫,以增强保温性能;②有条件  相似文献   

19.
1.加大保温防寒措施可建一座与鸭舍相连的塑料大棚,这是用以保温防寒的一条重要而且切实可行的措施。如果鸭舍的保温层厚、密闭性能好,塑料大棚的采光面积大,以及结合每天适时覆盖和揭开草苫,即使在严寒的元月份,当夜间室外气温达-10℃时,鸭舍和塑料大棚内的温度仍可保持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立冬后,气温渐低,为了保持温度,菜农开始在夜间盖保温被进行保温,增强棚室的密闭性,棚内湿度也相应增加,因此,低温高湿型的病害会陆续进入高发期,这些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灰叶斑病和细菌性流胶病。针对这些病害,广大菜农在防病用药时要充分考虑病害类型、植株长势、棚室环境等诸多因素,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