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东北玉簪正丁醇萃取物对大鼠乳腺小叶增生的影响。模型大鼠乳头直径及形态学症状、血清雌二醇含量、血液流变学参数、乳腺组织病理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肌肉注射雌二醇和黄体酮诱发大鼠乳腺小叶增生,然后分别以成人临床拟用剂量的4倍、2倍及等效剂量灌胃给药,对照组灌胃给水,1次/d,共30 d,用药结束后检测血清雌二醇含量、孕激素水平、并对乳腺组织进行相关指标观察。[结果]东北玉簪正丁醇萃取物能明显缩小雌二醇诱发乳腺小叶增生大鼠乳头直径、降低大鼠血清雌二醇含量及大鼠全血和血浆粘度。[结论]东北玉簪正丁醇萃取物能明显减轻试验性病理模型大鼠乳腺小叶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2.
<正> 急性乳腺炎通常又称“奶疮”,是月子里容易发生的病。致病菌侵入乳腺组织产生病变,一是通过乳头皮肤破裂处侵入,沿淋巴管到达皮下及乳腺间的脂肪、纤维组织,引起感染;二是细菌直接侵入乳管,上行留在乳汁中,扩散至乳  相似文献   

3.
<正> 乳腺炎是乳腺组织受到损伤而产生的一种炎性变化。损伤的原因有:侵入乳房内的病原微生物、物理性刺激、化学物质等。绝大多数是由多种特定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附着于乳头管口的病原体,经乳头管进入乳房,也可能是由消化道,生殖道及损伤的皮肤,经淋巴系统或循环系统进入乳房引起感染。  相似文献   

4.
一天下午,新疆精河县托托乡牧场管理人员来我中心求诊,该场饲养的55只绒山羊中有3只羊乳房发病,肿大发热,产奶减少. 1病因调查 新疆精河县托托乡牧场为山地荒漠草场,那里有两种普遍生长的带刺植物易刺伤羊的乳房,致使病原微生物侵入乳腺内引起感染;绒山羊乳头管和乳头池黏膜损伤;褥草污染不及时更换,病原微生物会侵入乳腺内感染.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炎是乳腺组织受到病原菌及化学、物理因素刺激而引发的一种炎性变化,常见的病菌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当乳房皮肤和乳头破损或常期受到病菌污染而没有及时消毒处理时,病菌便侵入乳腺组织,引起乳腺组织病理变化,导致乳汁性状品质异常而引发乳房炎。通过分析总结了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和诊断治疗方法,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乳房炎是羊常见的一种疾病,由多种病菌引起,发病率较高,是由病原微生物通过乳头管和乳房外伤侵入乳腺组织而发病。也有由于生殖道或肠胃道疾病通过炎症血行感染乳腺组织而发病。经产羊较初产羊发病率高,多见于泌乳期的绵羊、奶山羊。患过乳房炎的羊最易复发。发病特征为乳腺发生各种不同性质的炎症,乳  相似文献   

7.
<正>乳房炎是羊常见的一种疾病,由多种病菌引起,发病率较高,是由病原微生物通过乳头管和乳房外伤侵入乳腺组织而发病。也有由于生殖道或肠胃道疾病通过炎症血行感染乳腺组织而发病。经产羊较初产羊发病率高,多见于泌乳期的绵羊、奶山羊。患过乳房炎的羊最易复发。发病特征为乳腺发生各种不同性质的炎症,乳  相似文献   

8.
1.浆液性乳房炎 浆液性乳房炎是乳房充血,在乳腺小叶间结缔组织内有大量的浆液性渗出物和白血球的一种急性乳腺疾病,多发于产后头几天。病因:浆液性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有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它们在乳房发生创伤和挤乳不当造成损伤时,通过皮肤和血管侵入乳房结缔组织而引起发病。浆液性乳房炎有的由胃肠或子宫疾病继发。  相似文献   

9.
乳房炎(Mastitis)是奶牛的一种多发病,是造成奶业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机理为病原微生物侵入乳腺上皮细胞或乳房乳头受到机械损伤时引起乳房组织的抵御性炎症反应。防治方法应同时从三方面入手: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抗生素治疗与中草药治疗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乳房炎是牛,特别是奶牛经常发生的一种疾病。该病不但影响奶的产量和质量,如果病期稍长,常可导致乳腺坏死而终生不能产奶。因此,积极预防恰当地治疗该病,是增加牛奶产量的一项关键性工作。1病因及主要症状奶牛卡他性乳房炎多是由于乳房受挤压、温热刺激、化学物质的刺激或微生物侵入感染等因素作用而发生的。初期乳房及乳头无变化,后期(3~4天以后),乳头壁多汁,乳头基部波动或有捏粉状结节(豌豆到胡桃大),触诊乳池硬块时发弱捻发音,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46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组织、癌旁组织及50例乳腺增生组织中PTEN表达,并分析PTE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TEN在浸润性小叶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乳腺增生组织(P<0.01).PTEN表达与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2.
<正>乳房炎,亦称乳腺炎。现代研究认为,90%的乳房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引起。邪毒内侵蕴结化热,乳络不畅,或因乳头破损,菌毒乘虚侵入,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强烈刺激而发生乳房局部炎性变化。 1 临床症状 乳房全部或一侧红肿、热痛,乳腺坚硬,拒绝幼畜吮乳。少卧、懒走,后腿张开站立。严重者,神昏食少,甚至废食,体温升高,口干舌燥。尿赤短,脉洪数。乳量下降而变性,呈淡棕色或黄褐色,有凝片或血丝。  相似文献   

13.
空怀期黑白花奶牛乳腺肥大细胞的分布范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改良的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空怀期黑白花奶牛乳腺内肥大细胞分布,结果显示,乳腺肥大细胞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分布于小叶间结缔组织中的肥大细胞称为小叶间肥大细胞,分布于小叶内的肥大细胞称小叶内肥大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诊断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12例病例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大体检查乳腺肿块直径3~12 cm,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其中4例切面可见小脓腔或小囊腔,直径0.5~2.5 cm,腔内有灰红坏死样物或淡黄色分泌物。镜下病变为小叶中心性肉芽肿及混合性炎性细胞浸润,小叶内可见最具特征性的大油囊,油囊外为或窄或宽的中性粒细胞聚集带,其外周区见多少不等的类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有其独特的组织学特征,病理诊断是确诊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重要方法,病理医师应对其镜下形态仔细鉴别。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如果说肾小体和肾小管是家畜肾的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单位的话,那么,肾小叶就是肾的解剖结构单位了。肾小叶包括皮质部和髄质部;髄质部构成肾锥体,锥体尖端称肾乳头。哺乳动物的肾小叶形态各异。有的独立分开,形成多个小肾;有的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构成总乳头肾;有的部分融合部分分开,形成多乳头肾。根  相似文献   

16.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初生土山羊乳腺的结构,结果显示初生土山羊乳腺存出生后,只形成主要的导管,而腺小叶中的上皮细胞索,是正在形成过程中的导管;未见腺泡的结构,此外,腺小叶中有大量的脂肪组织及结缔组织和结缔组织细胞。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究小鼠乳腺发育、泌乳和退化的一般组织形态学变化,为产奶动物泌乳生物学与乳腺功能调控奠定实验基础。将小鼠青春期、妊娠期、泌乳期和退化期乳腺,制成石蜡切片用HE染色方法在普通光镜下进行组织结构观察。结果发现,在性成熟前或两个泌乳期之间的乳腺静止期,乳腺内主要是结缔组织、分散的输出导管和一些萎缩、塌陷的腺泡或实心的细胞索,腺泡及小导管均为单层立方上皮;性成熟后,乳腺分泌部和导管都开始发育,特别是妊娠期乳腺组织发育尤为迅速,结缔组织包绕在腺泡周围和小叶间;分娩后进入泌乳期,乳腺处于全面活跃状态,泌乳后期乳腺停止泌乳活动,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增殖;退化期或老龄后乳腺腺组织及导管退化,被结缔组织和脂肪取代;小鼠青春期、妊娠期、泌乳期和退化期乳腺组织结构呈现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在牛奶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立亭  胡松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41-19542
[目的]观察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在牛奶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在牛奶中添加一定量的乳房炎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于4℃分别静置8、12和24 h,牛奶被分割成上、中、下3等份。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各部分牛奶中的细菌数。[结果]两种致病菌菌落数在牛奶中从下到上呈现上升趋势,且上部牛奶中的菌落数显著高于中、下部(P〈0.001),中部与下部差异不显著。[结论]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经乳头管侵入后可以随牛奶中的脂肪滴上浮,进而侵入到乳腺的深层组织。  相似文献   

19.
正乳房炎,在舍饲条件下,奶羊群中的高产羊和经产羊多发,常见于泌乳期的绵羊、山羊,乳腺、乳池、乳头局部出现炎症。1病因一方面是人为因素,挤乳技术不熟练或违规操作损伤了乳头、乳腺体;或分娩后挤奶不充分,乳汁积存过多及乳房外伤;或消毒不严,挤乳工具不卫生等,使乳房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化脓杆菌、大肠杆菌、假结核杆菌  相似文献   

20.
一、病因原发性乳房炎是由于乳腺受到了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坏死杆菌和腐败菌等.当乳房皮肤和乳头的损伤(特别牛咬伤,擦伤,刺伤,挤奶操作不当)受到细菌污染而没及时消毒和处理时,细菌侵入乳腺,引起发炎,出血和坏死.高产牛,经产牛、干乳期和产后期的牛发病率较高,患过乳房炎的牛易复发,机器挤奶较手工挤奶发病率高,挤奶技术不佳的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