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 Hara)生理小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年来采用自行筛选出的一套鉴别品种进行了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的测定。在黑龙江省各地共采集分离了100个菌株,此外还有吉林及辽宁省6个菌株,共鉴定出11个生理小种。黑龙江省发现的10个小种中,以1号及7号小种出现频率高,分布广,为我省的优势小种,出现频率较高的还有10号小种。 用已知的主要小种,对一批合丰、合交系统大豆推广品种和新品系进行了小种接种鉴定,明确了其对主要小种的抗性谱。其中新选育的合丰27、28、29和30号对优势小种均表现抗病。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大豆灰斑病的流行规律,对病原菌分生孢子的萌发与环境条件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病原菌从感病品种的病粒中分离,在PDA培养基上纯化培养,在高梁粒上扩大繁殖(24°—26℃下培养15天),洗去菌丝后诱发产生的新鲜分生孢子,在不同温度、湿度、酸碱度、光照、储存等条件下观察孢子萌发情况,得出如下结果。  相似文献   

3.
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 Hara)毒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亚光  王继才 《大豆科学》1999,18(4):306-311
本试验主要从液体培养基的种类、培养温度、培养方式、培养天数、接种量和培养基的pH值及碳源等几个方面入手研究了大豆灰斑病菌最佳的产毒条件。利用大豆胚根伸长抑制率和单复叶萎蔫指数来测定毒素的产量。实验结果得出该菌的最佳产毒条件是利用Czapek培养基,以蔗糖作为碳源,糖含量为3%,将培养基的pH调到6-7,接种三块直径为6mm的新鲜菌丝块,于25-28℃下静止培养25-27。  相似文献   

4.
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aojina)在大豆叶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较在PDA上快86%,在小白菜琼脂和番茄琼脂培养基上的产孢量分别约为PDA的8倍和6倍。此菌的生长发育温度最适为25—28℃,低于15℃或高于35℃均不适宜。黑暗条件较为有利。在pH4—9之间,均能生长和产孢,但以pH5生长最适,pH6—7产孢量最多。分生孢子在蒸馏水里亦萌发得很好,半小时就能萌发,经3—4小时后萌发率显著上升,5小时萌发率达90%以上。在10—40℃之间均能萌发,最适温度为28—30℃。以pH7萌发最好。黑暗条件有利萌发,阳光直射对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膜质过氧化反应及保护酶体系的变化、过氧化物酶、苹果酶脱氢酶同工酶的表达特性,分析了抗性不同的大豆品种对灰斑病1、7、8号小种的生理生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灰斑病1、7、8号小种侵染下,感病品种膜质过氧化水平加重,保护酶体系失去活力,而抗病品种,虽然丙二醛(MDA)含量有所增加,但膜质的保护酶系统活性都很强,植株受害较轻。而过氧化物酶、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变化反应了品种对灰斑病的抗性,这两个同工酶的协同反应,标志着品种抗灰斑病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从1981—1986年对吉林、辽宁两省保存的大豆品种资源进行了抗大豆花叶病(SMV)、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和霜霉病(Peronospora manschurica)的抗性鉴定。结果在957个品种抗花叶病鉴定中,没有发现免疫品种,在1781个品种抗灰斑病鉴定中,对灰斑病免疫的品种81个,占4.5%;在1330个品种抗霜霉病鉴定中,对霜霉病免疫的品种有143个,占10.8%。所有参加鉴定的品种,没有对三种病同时免疫的。兼免疫灰斑病和霜霉病的品种7个,占0.5%,农家种灌水铁荚青在所有参加鉴定品种中表现抗花叶病、高抗灰斑病、免疫霜霉病,已收入大豆品种资源目录。可做为多抗性抗源,供抗病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即将推广的大豆新品种(系)对灰斑病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1991年对全省各大豆育种单位育成的新品种(系)在未审定推广之前统一进行了抗灰斑病鉴定。这些品种是区域试验正进行中的品种,抗病性鉴定可供推广参考。在151份品种(系)中鉴定出高抗材料26份,占供试品种(系)的17.22%,抗病材料14份,占供试品种(系)的9.27%,中抗材料36份,占供试品种(系)的23.84%。分生理小种测定发现有6份抗5个生理小种以上的品种(系)。统计分析表明,品种(系)的不同部位发病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1980—1982年在东北三省部份地区采集的一批大豆灰斑病菌菌株,分别接种于不同大豆品种材料上,结果证明,大豆灰斑病菌存在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六个鉴别寄主(钢5151、九农1号,双跃4号、合交69—231、Ogden、桦南绿大豆,将现有采集菌株分为5个生理小种,即病菌生理小种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及五号;并明确一号小种是三江平原地区的优势小种。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于田间以种植感病品种病粒为感染行,并以田间采集的菌孢子进行接种的方法,对1984年配制的4个杂交组合和1988年配制的4个杂交组合与5个回交组合的F_1、F_2、F_3和B_1代抗感病性进行研究。调查分析表明:大豆霜霉病是由单基因控制的简单遗传,F_1代抗病性为完全显性,F_2代抗病单株与感病单株按3:1分离F_3代出现抗病系和抗病分离系,两类系的比例为1:2。F_1代与感病亲本回交,回交一代抗病与感病单株分离比例为1:1。F_1代与抗病亲本回交,回交一代表现抗病。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即将推广的大豆新品种对灰斑病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淑梅  李宝英 《大豆科学》1993,12(2):154-158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型组合大豆杂交后代灰斑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实验在人工接种大豆灰斑病菌的条件下,利用五个不同类型的杂交组合的F_1、F_2、F_3进行抗性分析。结果表明:双亲抗感差异大的组合较双亲抗感差异小的组合的F_2代变异系数高32.4%,但到了F_3、F_4代变异系数之比仅为1.08:0.96。双亲抗感差异大的(抗×感)、(感×抗)组合的抗性随世代的升高而下降;双亲抗感差异小的(感×感)、(抗×抗)组合的抗性随世代的升高而提高。本文讨论了这两种杂交后代抗性遗传规律的原因,以及在抗性育种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大豆灰斑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永梅  申宏波 《杂粮作物》2003,23(4):235-236
1 大豆灰斑病的分布和危害大豆灰斑病 (CercosporasojinaHara)为真菌病害 ,在 1 91 5年由Hara首先在日本发现 ,此后相继在美国、英国、前苏联、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委内瑞拉、危地马拉等国均有发生 ,至今大豆灰斑病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大豆灰斑病的发生也很普遍 ,自 1 92 1年发现以来 ,遍及各大豆种植区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广西、云南等省。尤以黑龙江省最为严重 ,从 2 0世纪 60年代至今 ,大豆灰斑病在黑龙江省已有四次大发生 ,给生产和外贸造成严重的损失 ,已成为黑龙…  相似文献   

14.
15.
大豆发斑病(Cercospora sojina、Hara)在我国大豆产区均有发生,但以黑龙江省东北部的牡丹江、合江地区发生较重。叶片罹病以后,其上布满病班,常造成早期落叶,对产量影响很大,后期尚可感染种子,从而导致品质变劣以至使种子丧失发芽能力。据黑龙江省合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报导,在黑龙江省现有推广的品种,几乎都不抗病,为了解决当前大豆灰斑病防治问题,我们于1974—1980年期间与邻近的农场协作,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大豆灰斑病流行动态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学敏  李本宁 《大豆科学》1996,15(3):222-227
1989-1992年对黑龙江省三江平的6个国营农场田间大豆灰斑病进行系统调查,共获得了130余组田间病害流行数据资料,利用5种生长模型对其进行拟合检验,通过比较绝对系数(R2)和回归误差(SS),认为Logistic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大豆灰斑病田间动态变化过程。通过对影响田间发病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t1时病情(Xt1)、日均温度(T)、日均相对湿度(RH)、叶面湿润时数(WP)及雨日数(RD)是对大  相似文献   

17.
大豆抗灰斑病育种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抗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 Hara)是三江平原大豆的主要病害。六十年代就曾大发生,给大豆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七十年代以来,由于三江平原的开发,大豆面积的不断扩大,大豆灰斑病日趋严重,现己成为一种常发性的大豆病害。致使大豆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商品率降低。一般中等发病,可使大豆减产12%,严重发病减产  相似文献   

18.
王伟  宋晓涛 《大豆科学》1997,16(1):21-27
通过在田间进行人工接种模拟自然发病流行的情况,确定大灰斑病发病为2级时是引进大豆减产的病情低限。采用了多项式逐步回归法,建立了生育期和病级单独及联合起来对单株产量,瘪荚率和百粒重影响的优化方程,同时建立了灰斑病对大豆田间群体产量损失估计模型。  相似文献   

19.
大豆灰斑病叶部病斑严重度的分级标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学敏  李长友 《大豆科学》1991,10(4):330-334
根据单个叶片病斑面积总和与整个叶片面积的比值,以及自然侵染的最高病斑/叶面积比,将大豆灰斑病叶部病害的严重度划分为0~6七个级别,并制出各级别标准图片和绘出模式图。  相似文献   

20.
通过武夷菌素大豆田试验,结果表明武夷菌素能够防治大豆灰斑病,以武夷菌素+YZ901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