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大冰冻雪灾后长沙市竹类的冻害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南方遭受了1954年以来最严重的低温冰雪灾害.对冰雪灾害后长沙市75种(含变种、变型和栽培变种)竹类的冻害程度进行调查,并于同年4月调查气温回升后冻害竹类的恢复生长情况.依据竹类的冻害等级和竹类的3种地下茎类型,对不同地下茎类型中竹子的冻害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冻害程度为Ⅰ,Ⅱ,Ⅲ和Ⅳ级的竹子分别有2,10,24和34种(含变种、变型和栽培变种),未受冻害的竹种有茶秆竹、刚竹、红哺鸡竹、湘妃竹和爬地竹;2)所有Ⅰ级冻害的种类及70%的Ⅱ级冻害种类为合轴型,80%的未受冻害种类为单轴型;3)在合轴型的竹类中,属Ⅰ,Ⅱ和Ⅲ级冻害的种数分别为该类型总种数的10.5%,36.8%和47.4%,而复轴型与单轴型的竹类中均无Ⅰ级冻害的种类,前者以Ⅳ级冻害为主,后者以Ⅲ和Ⅳ级冻害为主,单轴型的竹类中无冻害的种类高达该类型总种数的11.8%,全市所有竹子中合轴型竹类的冻害程度最重,单轴型竹类的冻害程度最轻.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高产油茶栽培技术,包括林地选择与整地、育苗、抚育管理、成林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探讨了通过在生产实践中逐渐提升油茶的产量和品质,取得更高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不断研发出适合油茶生长的、更加科学完善的栽培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高产油茶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高产油茶栽培技术,包括林地选择与整地、育苗、抚育管理、成林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探讨了通过在生产实践中逐渐提升油茶的产量和品质,取得更高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不断研发出适合油茶生长的、更加科学完善的栽培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对优良品种油荼杂优闽1进行引种栽培,林地套种大豆、木薯、地瓜等农作物,能促进油茶幼林生长。结果表明,油茶苗木栽培之后,苗木成活率可达98.6%。油茶林木经过3年的经营管理,抚育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树木生长迅速,林木生长良好。3年的油茶树木平均树高1.05m,冠幅1.22m。  相似文献   

5.
优良品种油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优良品种油茶杂优闽1进行引种栽培,林地套种大豆、木薯、地瓜等农作物,能促进油茶幼林生长.结果表明,油茶苗木栽培之后,苗木成活率可达98.6%.油茶林木经过3年的经营管理,抚育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树木生长迅速,林木生长良好.3年的油茶树木平均树高1.05m,冠幅1.22m.  相似文献   

6.
杏树花期时,早春气温变化大,寒流、晚霜等灾害天气袭击较频,常引起杏树花朵、幼果冻害,导致杏树减产甚至绝产,所以,早春冻害是制约杏树丰产、稳产的主要因素。我县果农一直沿用灌水等传统方法防冻,延迟花期,不利于早上市,而薰烟法防冻效果不稳定。为探索杏树防冻的新方法,我们用果树专用型天达2116对2002年春引种的凯特杏树进行了防冻害试验,结果表明,天达2116在杏树防冻害方面完全优于薰烟,达到了试验目的。1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小区设在冉固镇聂庄行政村北13.3hm2杏园内,土壤为潮土、中壤,PH值7.5,地势平坦,土层深厚,90cm以下有10cm的胶泥…  相似文献   

7.
在林场进行了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试验 ,林地要选择在山腰 ,土壤要求pH值5.0~6.5,周边环境应无污染 ,具有马尾松、木荷、卷斗青冈等树木的森林.结果表明 :油茶丰产栽培之后 ,苗木成活率可达99 .4% .油茶树木生长良好 ,经过3年的经营管理 ,抚育除草 ,施肥 ,病虫害防治 ,林木生长快速 ,3年的油茶树木生长平均树高1.1m,地径5.1cm,树冠宽幅1.2m,即可结果收成.  相似文献   

8.
民勤沙区6种常绿树种冻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8年1-2月民勤沙区几种常绿乔木冻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这次冻害的主要原因是1-2月份低于-10℃的低温冻害天气持续达40d之久;通过6种常绿树种冻害评价,各树种受冻害从重到轻依次是:祁连圆柏(83.3)、侧柏(74.2)、刺柏(63.3)、杜松(44.4)、云杉(38.3)和樟子松(26.7)。各树种冻害级别总体达中度偏重,受冻器官主要是叶、顶芽和枝条。  相似文献   

9.
高产油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属的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经济树种之一,油茶在我国南方分布较广。高产油茶指的是采用经林木良种委员会鉴定的,产量达到750kg/hm2以上的优良无性系嫁接苗木栽植的油茶林[1]。栽培技术主要指林地选择、栽植时期、栽植方法、整地施肥、整形修剪、采收及管理等方面,根据沅陵县近几年来油茶开发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油茶优良无性系及其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油茶优良无性系特点及栽培意义油茶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的江西、湖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属亚热带植物。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茶油为南方部分省、区主要食用油之一。由于其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2%以上,超过世界著名的橄榄油的含量(89%),特别是富含人体必须但又不能自身合成的物质———亚油酸,对防止心血管疾病及婴幼儿发育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已成为人们追求的高档保健食用油,被誉为“纯天然绿色食品”。已进入国际市场,价格达每公斤160元人民币,因此,发展经营好油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林学专家潜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地膜覆盖下高产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的栽培技术要点,同时监测了该技术条件下油茶的地表温度、水分(20cm土层)以及成活率。结果显示,与普通油茶栽培技术相比,覆膜具有更好的保温、保湿、抗旱能力,有助于提高油茶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油橄榄(Olea europaea.L.)又名齐墩果,木犀科木樨榄属常绿乔木,是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油橄榄为亚热带树种,是地中海气候典型植物,原产小亚细亚、地中海沿岸,喜光,耐高温,耐烟尘,不耐水湿.油橄榄品种繁多,其中有经济栽培价值的约350个,已引入我国的有100多个.陇南市武都区气候温暖,空气湿度小,年平均湿度61%有6个月相对湿度在50%以内,土壤排水性能良好,部分品种其树势、挂果率、出油率、油质等都优于原产地,是我国3个油橄榄一级适生区之一.至2004年底,白龙江林区在陇南市武都区已发展油橄榄500 hm2.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油橄榄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云南林业》2010,(4):42-43
<正>1采种:1.1采种时间10月底~11月初种子成熟时进行采种。1.2采种标准选取皮红或皮黄的果实作为采种对象。果形为球形或桃形、鲜果单重在15克以上。2种子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前,各级政府对发展高产油茶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笔者针对如何培育好高产油茶基地,达到增产丰收的目的,根据实践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就高产油茶栽培技术提出以下建议。一、新造高产油茶栽培选好造林地。要求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  相似文献   

15.
针对建水县山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从环境和土壤选择、整地方法、种苗选择、合理密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提出了一套较系统的油茶高产栽培技术。指出了该规程适用于建水县山区油高产栽培生产,亦可供其他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明英 《绿色科技》2013,(8):164-165
对油茶适宜的生态环境、优良的品种类型、合理的树体结构、科学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进行了阐述,以改善油茶生产现状,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油茶适宜的生态环境、优良的品种类型、合理的树体结构、科学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进行了阐述,以改善油茶生产现状,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浅谈甸尾乡油茶抗旱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甸尾乡在林业产业发展中,把油茶产业作为一大特色优势产业来抓,到2020年,全乡规划发展种植油茶5万亩。但全乡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严重影响油茶种植的成活率和苗木生长,因此探索油茶抗旱栽培的途径并推广应用,对油茶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目前油茶生产中的几种抗旱栽培措施作了总结,供广大油茶生产者在实际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油茶栽培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四大食用油料植物之一,也可以作为润滑油应用于化工领域,作为护肤因子应用于医疗和美容等领域,茶饼作为农药或肥料用于农业防治病虫害。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油茶的培育技术和栽培技术也随之提高,为油茶种植产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属山茶科茶属常绿小乔木,是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重要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寿命长,适应性强,丘陵、山地均可生长,不与粮、农争地。油茶花期长,是冬季蜜源植物。油茶树常绿,叶厚革质,树干光滑能起防火作用,是防火林带的优良树种,同时油茶能绿化荒山、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