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研究自1988年立 题,在1989-1993年“河南省黄淮海平原小麦良种基地建设及综合技术开发”项目中进入实质性研究与实施阶段。1996年开始又正式列入河南省政府“九五”攻关计划,由河南省农业大专院校、科研和种子部门的10多个单位协作,在河南省范围内的主要作物上进行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研究与中国种子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翠云  王春平  张伟 《种子》2002,(6):91-93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即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的种子生产程序,具有较多的优越性,有利于促进中国种子产业的实现,适合中国加入WTO后的种子产业发展新形势。  相似文献   

3.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在玉米自交系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生  刘宪法 《种子》1999,(5):72-73
长期以来,采用提纯复二生产玉米自交系,存在许多弊端。利用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繁殖自交系,该方法以现代遗传学理论为指导,较好地了玉米自交系的混杂退化,有效地保持了玉米自交系的纯生,可操作性强,降低生产成本,加速自交系繁殖速度,延长种子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4.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张万松  袁祝三 《种子》1995,(4):17-21
我国长期沿用的农作物良种繁育方法“三圃制”,存在许多弊端,已不适应农业发展形势的需要。在多年农作物良种繁育实践中研究总结出的“四级种子生产程序”,能有效地保持优良品种纯度和种性。节约种源,减少世代,有利于实现种子标准化,延长使用年限。经济简便,解放了生产力。使育、繁、推一体化,形成了合力。该方法以现代遗传学作为理论基础。几年来,已迅速在河南省大部分地市推广应用,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研究与实践河南省新乡市种子管理站(453003李清芳孔祥云李照河崔凤云优良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须经选育、繁殖、推广三个阶段。其中“繁殖”是联系“选育”与“推广”的桥梁和纽带,是保证优良品种由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和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伟  王春平  苗艳芳 《种子》2001,(5):48-49
本文概述了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应用,促进了“育、繁、推”一体化,从而提高了成果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7.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采用科学的生产程序,加上科学的繁育措施,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种子。通过农业发达国家采用的种子生产程序与中国现行的种子生产程序作比较,笔者经过实践发现采用河南省提出的“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简称“四级程序”)生产玉米、小麦种子,值得广大种子生产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新种子法实施以来,我省持证种子企业迅速增加,另我省进行了行政许可“放管服”改革,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职能大部分已由农业农村局移交到行政审批服务局,移交后存在许可审批条件把握尺度不一致,许可审批与监管职能有待进一步理顺等问题,通过分析现状、探讨问题表现形式和发生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在中国种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分析,阐明了在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种子生产应用中"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先进性和"三圃制"的局限性.充分显示出"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在形成我国种子生产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积极作用,以及在构建现代种子产业体制中技术上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论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影响品种群体的遗传稳定性因素很多,但四级种子生产程序都可以避免或降低到最低限度,有效地保持了品种群体的遗传稳定性,成为种子生产中比较成熟的良繁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1.
左慧忠 《种子科技》2005,23(5):251-252
种子生产基地是种子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近几年我国种子基地出现无序竞争的原因,并提出了制止无序竞争的四项措施:严把种子生产准入条件,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稳定合作关系;加强行业自律,在竞争中发展自身;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强化政策推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国际种业界已将农业种子的研究和开发纳入生物工程的领域之中 ,随着细胞工程技术、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高科技的不断加盟 ,知识种业正在逐渐兴起。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新情况 ,面对我国加入 WTO的新形势 ,如何把种子产业化经营与知识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 ,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的新问题。1 种子产业化经营要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当前 ,我国农业正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使种子产业化经营能适应并促进这种转变 ,就必须瞄准知识种业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种子产业化…  相似文献   

13.
品种--种子产业化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子产业是农业重要的基础产业 ,也是当代一个新兴的产业 ,新品种则是种子产业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谁拥有了优良的品种和持续开发的能力 ,谁就抢占了种子市场的制高点。种子经营者应把开发新品种作为种子产业化的“源头工程”来抓 ,提高种子的科技含量 ,使自己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1 品种与种子1.1 品种与种子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规定的品种是指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 ,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植物群体。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 ,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  相似文献   

14.
关于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定义出发。系统论述了种子产业化的三个基本特征,即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有一种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并预测了杂交水稻产业发展的三种趋势,即种业经营向多元化、多渠道方向发展,新品种成为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重要筹码,强势品牌成为农民首选。在提出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提出了推进产业化的四大举措,即发挥各种优势。加快育、繁、推、销一体化;创立企业品牌和品种名牌;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规范杂交水稻种子市场;走联合之路,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论新形势下我国种子产业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形势下我国种子产业化建设要根据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积极培育育、繁、销一体化大型龙头种子企业,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以带动种子产业的发展,建立现代的产业体系,努力推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产业化新体系,这包括组织协调体系,育、产、销体系,监控体系,人才体系和风险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潘华 《种子科技》2002,20(1):11-12
几十年来 ,历经几代种业人的努力 ,各地国有种子企业发展初具规模。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 ,中国加入 WTO,国际国内种业将发生重大变化 ,种子企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使挑战转为发展机遇 ,必须深化改革 ,创新体制 ,加快联合 ,才能把国有种子企业做强做大 ,并使之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1 成效与问题自 5 0年代以来 ,特别是“九五”种子工程的实施 ,各地种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夯实了基础 ,种子行业的原良种生产、加工、仓储能力已具一定规模。同时 ,种子管理工作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7.
种子产业化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子产业化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找到一种有效途径,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分割成条条块块的种子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条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它的理论基础是产业经济学,由产业组织理论发展崦来的微观农业产业化理论认为,研究产业化就要研究龙头企业的经营组织形式和战略方式,根据产业化内部龙头企业的不同状况,可将种子产业化分为内部组织的种子产业化,中间组织的种子产业化,内部市场的种子产业化三种类型,我国种子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种子产业化的经营组织形式大多采用前两种形式,有些则是以上三种微观产业化的“整合”形式。  相似文献   

18.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科技兴农,种子先行。充分发挥种子在振兴农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改革、理顺种子管理体制,推动新型种业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种子管理法制化,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其载入宪法。“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现行宪法的核心,为更好地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必须对行政权力加以规范。2004年3月,国务院制定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法律授权的机构以及受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合法机构在行使行政执法权过程中,必须遵循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等6项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赵玉忠 《种子世界》2003,(12):1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上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两年后,<辽宁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省种子条例>)于2003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农作物种子法规在我省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也预示着我省依法治种具有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和强大的法律武器.<种子法>明确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种子行政执法方面的法律地位,<省种子条例>赋予了种子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种子管理工作的职责.那么,如何加强种子执法和行政管理,促进我省种业健康有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笔者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