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以含有抗番茄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基因Ph-2的樱桃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var. cerasiforme)W.Va.700为父本,感病的普通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优良品系04957为母本,构建的260个F2单株为图谱构建群体,通过接种番茄晚疫病病原菌生理小种T1,对Ph-2基因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抗性基因Ph-2对生理小种T1的抗性呈正态分布,属于数量性状遗传。进一步应用RAPD、SSR和AFLP的方法构建了包含12个连锁群,长度1 154.85 cM,平均图距9.47 cM的分子遗传图谱。检测到5个与抗性基因Ph-2相关的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位点,其中QPh2-1、QPh2-2、QPh2-3和QPh2-4,位于第3连锁群上,表型变异分别为26.95%、16.63%、16.24%和6.69%;QPh2-5位于第1染色体上,与OPK14的距离为0.76 cM,表型变异为33.87%;QPh2-2、QPh2-3和QPh2-4为减效QTL,QPh2-1和QPh2-5为增效和显性QTL 相似文献
3.
4.
5.
目前已明确番茄抗晚疫病R基因表现明显的株龄相关抗性(Age-related Resistance,ARR),但抗晚疫病QTL的抗性规律尚不明确。以携带抗晚疫病基因Ph-3的栽培种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CLN2037B’和野生种醋栗番茄(S.pimpinellifolium)‘L3708’以及易感病材料栽培种番茄(S.lycopersicum)‘LA2818’为对照,对含有抗晚疫病QTL的多毛番茄(S.habrochaites)‘LA2099’、‘LA1033’和‘LA1777’是否也存在株龄相关抗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携带抗晚疫病QTL的3个材料的6叶期和9叶期植株病情级数均比3叶期明显降低,表明QTL抗性与株龄相关。利用乙烯、水杨酸和茉莉酸素合成或缺失的突变体和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初步明确了乙烯和水杨酸参与6叶期Ph-3基因介导的对晚疫病的抗性,而茉莉酸不参与。 相似文献
6.
采用RT-PCR 方法从‘紫罗兰’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Ziluolan’)花芽中克隆得到1个重要开花调控转录因子基因CONSTANS-like,其cDNA 全长1 125 bp,编码373 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结构域分析表明,此蛋白包含两个B-box 型锌指结构和1 个CCT 结构域,与拟南芥的AtCOL4 最为相似,将其命名为PsCOL4,GenBank 登录号为KF113358。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sCOL4 与葡萄编码的VvCOL4的亲缘关系最近,属于第1 群组CO 类似基因。实时定量PCR 表明,PsCOL4 在不同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其中茎和叶中的表达量最高,根中最低。在花芽不同发育时期,PsCOL4 的表达呈现递减趋势。不同光周期条件下,PsCOL4 的表达稍有不同,短日照条件下在叶中的表达有所增加,茎中稍有减少。 相似文献
7.
《果树学报》2020,(2)
【目的】原产于贵州雷公山的微毛樱桃(Cerasus clarofolia)种质对根瘤病具有很强的抗性,探索其亮氨酸重复核苷酸结合位点(nucleotide binding site-leucine rich repeat, NBS-LRR)抗病基因进化历程,为克隆樱桃根瘤病抗病基因提供基础。【方法】利用同源序列法从微毛樱桃基因组DNA中克隆NBS-LRR类抗病基因的同源序列,对序列特征、进化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36条NBS-LRR,其中TIR类型24条、non-TIR类型12条。聚类结果显示,TIR与蔷薇科李属5条欧洲甜樱桃(Prunus avium)、17条桃(Prunus persica)、15条果梅(Prunus mume)、1条甘肃桃(Prunus kansuensis)的NBS-LRR序列聚在一支;non-TIR与李属物种甜樱桃、桃、果梅以及蔷薇科非李属物种白梨(Pyrus bretscheideri)、月季(Rosa chinnensis)的NBS-LRR序列聚在一支。Ka/Ks结果显示,微毛樱桃non-TIR类遭受正向选择,TIR类2个群组遭受纯化,1个群组遭受中性选择;TIR Ks频率远高于non-TIR,TIR Ks有两个分布范围,分别是0~0.3和0.8~1.2,non-TIR Ks在0~0.3;TIR Ks在0.1~0.2分布频率最高,non-TIR在0~0.1分布频率最高。【结论】获得的微毛樱桃NBS-LRR序列有TIR和non-TIR两种类型,系统进化树和Ks分析表明TIR可能更为古老,且微毛樱桃与桃、果梅的进化距离小于微毛樱桃与欧洲甜樱桃,TIR比non-TIR有更大规模的复制,都发生在较近的时期;non-TIR遭受正向选择,TIR遭受纯化和中性选择,TIR与non-TIR进化历程不同。 相似文献
8.
9.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方法测定了13个不同颜色樱桃番茄品种Ca、Cu、Fe、Mg、Mn、Na、Zn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樱桃番茄含有丰富的适合人体吸收的矿物元素,Ca、Na、Mg含量较高,Cu、Fe、Mn、Zn含量较低;果皮矿物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果肉含量;品种是造成矿物元素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了挖掘调控番茄果实柠檬酸含量的关键基因,以栽培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Moneymaker’)和野生醋栗番茄(Solanum pim pinellifolium ‘PI365967’)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利用混池重测序技术挖掘到6个控制柠檬酸含量的QTL。其中位于6号染色体末端的主效QTL qCA6.1表型贡献率高达19.28%。为对该位点进行定位,从重组自交系群体中挑选出2份柠檬酸含量差异较大,且只在主效位点存在基因型差异的株系作为亲本,构建BC2F2定位群体,通过交换单株后代鉴定,将定位区间缩小到342kb区间内,并开发了连锁分子标记,为后续克隆基因奠定了基础,也为改良番茄果实柠檬酸含量提供了重要选择标记。 相似文献
11.
<正>1症状叶、果实、茎等部位均可被侵染。叶片染病始于叶缘,初呈水浸状,淡绿色,湿度大时长出少量白霉,病斑呈灰褐色,蔓延速度快,致 相似文献
12.
1症状该病常因植株生育年龄和发育阶段不同症状略有变化。生产上把樱桃番茄播种在带菌的土壤中,种子因受猝倒病菌侵染而不能萌发,变软呈糊状,后来为褐色或皱缩,最后解体。发芽后的种子受害,最初侵染点表现为水浸状褐变,扩展后受害细胞崩溃,不久就死去,上述两种侵染都发生在出土前,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症状番茄、樱桃番茄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危害叶、茎、花序和果实。苗期染病,子叶先端变黄后扩展至幼茎,产生褐色至暗褐色病变,病部缢缩,折断或直立。真叶染病、产生水渍状灰白色无定形的病变,后呈灰褐色水渍状腐烂,幼茎染病亦呈水渍状缢缩,变褐变细,造成幼苗折倒,高湿时亦生灰霉状物。成株叶片染病多自叶尖向内呈"V"字形扩展,初水渍状,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对樱桃番茄主要数量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估测了樱桃番茄9个主要数量性状对总产量形成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其中结果数与总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其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分别为r3y=0.4978、px3y=1.6553、d3=2.7400,均达到1%和5%显著水平。单果重对总产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分别为px2y=1.1993、d2=1.4382,对总产量的影响也很重要,只是受结果数这一性状间接作用-1.4118的影响。因此,在樱桃番茄丰产性育种中,主要根据结果数的这一性状进行选择,同时也要考虑单果重这一性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