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果树早衰果小、质差、产量低,直接影响果农的收入。苹果盛果期树管理好的丰产年限在30~40年。但目前我国很多果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甚至90年代栽植的苹果园,由于管理水平和自然环境所限,不少果园出现衰弱,甚至没有收入,严重的不得不刨除。如河南省豫西苹果产区的陕县张汴乡1985—1987年共栽植富士苹果18000余亩,由于早衰严重部分果园已经刨除,目前  相似文献   

2.
<正>静宁县苹果园规模化生产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80年代后期、90年代后期及本世纪初期进行了3次集中栽植,目前苹果种植面积达6.75万hm~2,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果园品种和树龄均已老化,树势衰弱,且果园郁闭现象突出,严重影响苹果产量、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成为制约静宁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改造升级。  相似文献   

3.
我园位于临猗县峨嵋岭沟壑地区,面积50余亩,1967年栽植。因为栽植时没有很好选择苹果品种,致使倭锦劣种较多,占到全园总株数的25%。由于品种不好,经济价值低,每年少收入近千元。从1976年开始,我们连续几年采用多头长接穗皮下接进行换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优质苹果产区主要集中在陕西、山东、甘肃、山西等8个省份,截至2015年全国苹果面积已发展到3 460余万亩。苹果主产区果树多为上世纪90年代栽植,很多果园都是树龄15年以上的中低产老果园。针对近年我国苹果老果区果品质量较差、效益低的情况,提出我国苹果老果区果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苹果树栽植多为稀植,行距7~10m,株距6~7m,每667m2栽植8~14株,树形以疏层形为主;80年代以后,为追求早期产量,推广密植栽培;90年代,纺锤形基本取代了  相似文献   

6.
1延安苹果产业现状与问题1.1现状苹果是延安市种植业中面积最大、覆盖面最广、效益最好的产业。2017年全市苹果栽植面积24.461万hm^2,产量323.2万t,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苹果的33.3%和28.0%。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烟果羊薯四大主导产业,现在看只有苹果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产业。全市13个县(区)都有苹果栽植,且均为陕西省苹果生产基地县。苹果成为真正的“金蛋蛋”“摇钱树”,成为全市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7.
矮化苹果由于具有进入结果期早、生产周期短的特点,成为世界苹果发展的主流,回顾矮化苹果在我国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但随着上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与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  相似文献   

8.
三门峡市现有苹果面积7.7万公顷。多数为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栽植。由于受当时栽培技术条件所限。栽植密度与选用树形大多未能做到科学配套,且修剪技术多沿用原有修剪手法。造成了果园的郁闭。为此,我们开展了大面积树形改造修剪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及操作不当的现象。为此。  相似文献   

9.
郭明  李亚芸 《果农之友》2010,(10):12-12,14
<正>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栽植在干旱瘠薄土层上的苹果老园,由于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现普遍表现为树体营养水平低,结果能力低、产量低,低产低效益果园比例大,部分连年粗放管理果园已逐渐向衰败园过渡。笔者抓点的岐山县凤鸣镇董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初期,我国发展了一大批乔化密植园,到90年代,烟台地区已达200多亩,苹果新品种基地园中,乔化密植栽培占总而积6%以上,占我国北方十一个省苹果总面积的48%。根据80年代初期果园“上山下滩”的建国原则,多采用压沙换土或开带状鱼鳞沟的方法栽植苹果。有些果园,初期由于管理精细,产量不很高,其栽植缺点没有表现出来。随着树龄的增长,产量增加,就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缺点,如有效经济期来临较晚,群体  相似文献   

11.
在一些密植试验中,比较了接于半矮砧和乔砧上的一些苹果品种的生长和产量。密植处理每公顷株数变化在400~1,600株之间。窄行距(3~4米)树整成篱壁式,宽行距(5~7米)树整成圆灌木形。栽后6~8年中,密植的矮化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密植减少了延长生长、干横截面积、冬剪重量、花芽数和单株产量。当每公顷株数加倍时,其干横截面和冬剪重量要减少20~30%。株产随密度增加而下降。当每公顷株数增加四倍时,最高株产减到1/5。在每公顷株数超过900株时,半矮砧苹果树于栽后6~8年里产量最高,然后下跌。由于适当的修剪,以后各年的苹果株产总维持在20~30公斤。每公顷800株处理,栽后8~10年获得高产,当它充分占据其空间后,产量是稳定的。株产最高在45公斤上下。而每公顷600和400株的密度,于栽后14年产量最高,株产达70~90公斤。乔砧上的乔化品种,甚至在最大的栽植密度下(400株/公顷),栽后8~10年也能获得高产。由于高密,获得了每公顷果园的早期高产。后来,很密的栽植在产量和果实品质上就出现了不良效果。以每公顷栽植600~800株长势弱的品种效果最好。在14年内,密植的矮化效果有利于果园的生产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正>1老果园形成的历史原因临汾市苹果栽植历史悠久,较大规模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苹果大发展时期正值国内农产品短缺、果品市场供不应求、水果种植效益较高,加之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临汾市的苹果产业与周边及全国许多产区一样,在栽培品种和模式的选择上存在盲目跟风的误区。1.1苗木质量较差由于苹果大发展时期,从外地调运的苗木质量无保证,只追求产量  相似文献   

13.
崔恩庆 《中国果菜》2010,(10):49-49
<正>莒南县好例大樱桃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临沂临港产业区坪上镇。坪上镇栽培樱桃已有200多年历史,自上世纪80年代引进栽植大樱桃以来,由于品种混杂、管理技术落后,农户自产自销,经济效益低。针对这一现象,2003年10月由坪上镇政府倡导、大樱桃经销专业户和大樱桃种植户自愿加入成立了莒南县坪上镇大樱桃协会,是莒南县成立较  相似文献   

14.
我县位于辽东半岛南端,苹果主产区大连市的中部。全县苹果面积29.7万亩,总株数550万株,结果树251万棵。但由于80%的果树栽植在土质瘠薄的山地。加上果树技术力量较薄弱,管理水平较低,苹果产量低而不稳。党的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和落实,群众发展果树生产的积极性日益高涨,特别是1983年党中央发表了一号文件,更加激起群众抓果致富的热情,果树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全县果树承包户达31966户,承包果树328  相似文献   

15.
苹果高纺锤形栽培新模式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明举 《果农之友》2014,(10):11-12
苹果是世界上栽培的主要落叶果树之一,我国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山东省是重要的苹果栽培省份,烟台苹果名扬海内外.苹果栽培模式也是历经变革,在20世纪80年代前,苹果的栽培都是以乔砧稀植主干疏层形为主的栽培模式.80年代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为了提高苹果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对苹果进行密植栽培,以追求高产优质的栽培方式.这个时期虽然科研单位进行了矮化砧木和矮化品种的筛选和试验,也筛选了一些好的砧木和品种,但我们当时主要推广的是乔砧密植栽培模式,80%的苹果园是按照此栽培模式建立的.  相似文献   

16.
全套袋 ,是一种新的栽培模式 ,即一个苹果园 ,对每一株苹果树 ,都进行严格疏果的基础上 ,然后给所有的苹果进行套袋。上世纪 80年代末期 ,为出口红星、红富士苹果 ,才开始大量套袋 ,但一直是选择一小部分果套袋。有的品种套 ,有的品种不套 ;有的树套 ,有的树不套 ;在一株树上 ,  相似文献   

17.
正上世纪70年代以来,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在世界各地广泛推广应用。随时间推移,该技术不断发展,新的矮化砧木不断出现,栽培模式不断创新。目前,矮砧集约栽培已成世界苹果发展的主流方向。这种模式与上世纪70—80年代发展的矮化密植栽培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栽培理念、栽培技术等方面差异很大。下面,笔者想结合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研究进展,谈谈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下一步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苹果"双矮"栽培是指矮化砧+短枝型品种的栽培模式,苹果"双矮"栽培在国外已有研究和应用,在我国尚处于研究发展初期,仅有小规模栽植,还未形成完整成熟的技术。它是适合中低海拔、水肥条件好地区推广栽植的一种新型栽培模式,是传统矮化苹果的升级和提高,是未来苹果生  相似文献   

19.
礼泉县苹果发展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打基础,80年代大发展,已成为我国苹果十大主产县之一。但由于起步早,加之受当时条件制约,在灌区还有相当面积乔化密植果园,受果农技术水平的影响,其经济效益远低于矮化栽培果园。为此我们结合当地条件,经过对现有果园更新模式和效益的调查,提出了多砧穗以矮换乔的果园更新技术模式,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1生产现状山楂是乔化果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稀植大冠栽植,树形以自然圆头形为主,上世纪80年代改为疏散分层延迟开心形为主。进入上世纪90年代初期,山楂密植栽培兴起,栽植株行距以3 m×4 m为主,树形也由大型树冠向中小型树冠转变,由三层叶幕的7个主枝疏散分层延迟开心形向二层叶幕的小冠疏层形转变。大力推广低干、矮冠修剪技术。进入21世纪,树龄达到20年以后,出现全园郁闭现象,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