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叶用莴苣 又称生菜。品种主要引自广州、日本和美国。如广州软尾玻璃生菜、黑籽散叶生菜、紫生菜、美国结球生菜、日本结球生菜等。 生菜有结球和散叶两个变种。结球生菜叶全缘,有锯齿或深裂,叶面平滑或皱缩,外叶子展,叶色浅绿或深绿,心叶形成叶球,叶球圆或扁圆,球叶白或浅黄色,质脆。散叶生菜叶片倒卵形,直立,全缘或锯齿状,叶面稍呈波状,叶色黄绿、青绿或外缘淡紫,叶薄而嫩,不结球。 栽培技术要点:春季栽培于1月底—2月上旬冷床播种育苗,3月上旬露地育苗,5—7天出苗。秋季栽培于8月上中旬播种,播种前需浸种催芽,低温处理。齐苗后间苗1—2次,3—4片真叶时带土定植。株行距结球生菜为30×30厘米,散叶生菜为20×20厘米。结球生菜定植后60天左右采收,散叶生菜定植后40天左右采收。  相似文献   

2.
早春大棚瓠瓜间套作黄瓜、辣椒、生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春利用塑料大棚提供的小气候条件栽培瓠瓜 ,间套作黄瓜、辣椒和生菜 ,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蔬菜产量 ,又能提早上市、丰富春季蔬菜花色品种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茬口安排 黄瓜和瓠瓜一般于 1月下旬~ 2月上旬播种 ,辣椒于 12月中下旬播种 ,生菜于 2月下旬播种 ,3月上中旬定植黄瓜、瓠瓜和辣椒。生菜高 15cm (厘米 )左右时 ,将瓠瓜、辣椒、黄瓜根际 8cm~ 10cm(厘米 )范围的生菜连根整枝采收 ,其它生菜在采收时应根据疏密程度合理割采 ,经追肥后可采收多次 ,黄瓜、瓠瓜和辣椒应适时采收 ,否则将影响高…  相似文献   

3.
生菜无土栽培再生技术 ,是指利用原无土栽培中生长的生菜 ,通过收获时保留其短缩茎 ,仅采收栽培床地上部分叶片 ,使其短缩茎萌芽继续生长 ,达到一茬栽培 ,两茬收获的效果。经试验 ,通过再生栽培的生菜 ,具有省工、省种、一茬两收的效果 ,而且生长强劲 ,不需缓苗 ,同比可提前采收10天。现将其再生栽培技术简要介绍如下:1再生方法等生菜长到可以收获时 ,用刀割法采收。沿栽培床割去短缩茎以上部分叶片。刀割时应平割 ,使剖面与栽培床平行。注意不要割得太浅或太深。太浅易使叶片散落 ,无商品性 ;太深则使短缩茎萌芽能力减弱 ,甚至不萌芽。试验…  相似文献   

4.
高丽朴  胡鸿  郑淑芳  李武 《蔬菜》2002,(12):24-25
本规程提出了结球生菜采收、分级、包装、预冷的操作技术规程,适用于蔬菜产地长距离运输结球生菜的采后处理。 一、采收 长距离运输的结球生菜要求选择耐贮运品种,选择适宜的成熟度采收。 二、分级 1.品质标准 (1)标准商品 ①具有本品种固有的形状、色泽。  相似文献   

5.
在人工气候室,以奶油生菜为研究材料,研究了50,100,150,200μmol·s-1·m-2 4个梯度的光照强度,以及在30℃和25℃两种温度条件下,采收前持续光照对水培生菜生长和硝酸盐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培生菜的鲜质量和干质量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与硝酸盐含量呈负相关,最适合生菜生长的光照强度为200μmol·s-1·m-2。当栽培温度为25℃时,采收前1 d的持续光照就可显著降低生菜硝酸盐含量;当栽培温度为30℃时,采收前持续光照不利于生菜硝酸盐含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陆奕  路凤琴  张国栋 《上海蔬菜》2023,(4):67-68+73
为探明生物可降解地膜在生菜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作者以3种生物可降解地膜、1种普通地膜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类型地膜对生菜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种生物可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均可促进生菜生长发育,较不覆膜(ck)增产效果明显,其中宜保农科生物降解膜处理生菜的产量最高(每667 m2为2 713 kg),且地膜价格适中(每667 m2成本470元),生菜采收后翻入土时已开始降解,避免了地膜残留问题,建议在生菜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特色生菜是奶油生菜、紫叶生菜、玻璃生菜、散叶生菜、直立生菜、野生生菜、花叶生菜等多种不结球生菜的总称。鲜嫩爽口、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独特的保健功能。 这种生菜适应性广,生育期短,播种后50天可采收,适宜露地和保护地加茬赶茬,间作套种栽培。 1 对环境的要求 属半耐寒性蔬菜,喜冷凉,忌高温,最适宜生长温度为白天16~22℃,夜间10~12℃,能耐30℃高温和-1℃的低温。品种间对温度要求差异很大,玻璃生菜、奶油生菜、紫叶生菜、野生生菜等适宜在较低的温度下生长,不  相似文献   

8.
在海拔1200m高山地带利用耐寒性较强的生菜品种与白肋烟进行套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月20至4月10日均是生菜与白肋烟套作生菜的适宜播种期;套作不影响烟叶和生菜单作时的特征特性,且烟叶产量高、质量好;与单作相比,套作单位面积纯收入显著高于单作生菜或单作烟叶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9.
不同光周期对水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朝华  李开  雷喜红  秦清 《蔬菜》2020,(5):55-59
为生产高产优质叶菜,以奶油生菜为试材,设计4种光照周期,分析不同光照周期下生菜的形态、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奶油生菜在光照时长为10 h/d时生长形态最佳,采收时产量最高,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也最高;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生菜亚硝酸盐含量降低,同时总膳食纤维和叶绿素的含量提高。总体而言,光周期设置在10 h/d时有利于促进奶油生菜生长和部分品质改善,同时又可以达到节约能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用量纳米材料对生菜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意大利生菜和红脆香生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用量石墨相氮化碳纳米材料(0、50、100、150、200 mg/L)对2种生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材料用量在50~150 mg/L时对2种生菜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均有促进作用,用量在100 mg/L时,意大利生菜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最高;用量在150 mg/L时,红脆香生菜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最高。纳米材料用量达到200 mg/L时,对生菜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减小,甚至出现抑制萌发的现象。较高用量(150、200 mg/L)的纳米材料可以促进生菜胚根的伸长,用量在150 mg/L时,意大利生菜胚根最长,比对照(CK)增加了24.80%;用量在200 mg/L时,红脆香生菜胚根最长,比对照增加了37.20%。施加纳米材料对生菜胚芽长度的影响不显著。总之,纳米材料用量在50~150 mg/L时,可以促进生菜种子的萌发;较高用量(150、200 mg/L)的纳米材料可以促进生菜种子胚根的伸长;施加纳米材料对胚芽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不同栽培方式对生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土壤栽培、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无机耗能型无土栽培三种栽培方式,进行生菜三次采收四层立体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进行生菜分次采收立体栽培,可有效降低产品中硝酸盐含量,提高根冠比和相对生长速率,变一次性收获为三次采收,可使每盘产量提高30%以上,变平面栽培为4层立体栽培,使温室复种指数提高4倍。  相似文献   

12.
作者于1961~1962年,在河南省伏牛山南坡地区(主要是西峡县和内乡县),对野生的中华猕猴桃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观察和研究。初步揭示了野生中华猕猴桃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规律:(1)不同种的猕猴桃和中华猕猴桃的不同变种或类型;它们的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不同;(2)不同地区或小区,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也不相同;(3)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维生素C含量有增加的趋势;(4)在发育过程中幼果的维生素C含量逐渐增加,大约40天后又逐渐下降;(5)中午采收的比早晚采收的维生素C的含量高;(6)果实在熟后2~6天时维生素C含量最高,随后下降。  相似文献   

13.
NH_4/ NO_3及温度对结球生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菜类蔬菜均有累积硝酸盐的特性。吸收到植物体内的一部分硝酸盐会转化为亚硝酸盐,成为有害物质。为此,笔者进行了为期5年降低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的试验。材料采用7个结球生菜品种,分别在不同季节利用营养液膜栽培法(NFT)种植。营养液中的氮素一硝态氮100%,或硝态氮80%、铵态氮20%,以10mmol/L为基准。结果,氮素全为NO3(硝态氮)时,结球生菜中硝酸盐的含量较高,若把氮素中NO3(硝态氮)的20%转换成NH4(铵态氮),硝酸盐的含量就较低。采收前 2~3周再把NH4(铵态氮)的比例增加到50%或80%,结果叶球鲜重没有减少,而叶的硝酸盐含量有所下降。 …  相似文献   

14.
为增加河北省西北部坝上地区生菜产量,改善生菜品质,提高生菜种植区经济效益,进行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及微生物菌剂技术研究。以射手101生菜为试验材料,在张家口市沽源县裕农试验基地,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计不施肥(T0)、单施化肥(T1)、单施有机肥(T2)、有机肥+减量20%化肥(T3)、有机肥+减量20%化肥+微生物菌剂(T4)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生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0处理相比,T1、T2处理生菜产量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和经济效益有所提高;T3和T4处理不仅可以改善生菜品质,还可显著提高生菜的产量,尤以T4处理效果最优,生菜产量可达58.96 t·hm-2,与T0处理相比显著增产30.99%。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T4处理虽投入成本最高,为5835元·hm-2,但最终经济效益也最高,为17.10万元·hm-2。综合来看,有机肥+减量20%化肥+微生物菌剂为生菜种植采用的最佳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为了利用鱼菜共生技术将水产养殖与蔬菜种植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水和有机排泄物的循环利用,最终达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目标,基于工厂化鱼菜共生系统生菜栽培经验,总结了生菜育苗技术、鱼菜共生系统构建、鱼菜共生期管理和生菜采收等技术要点,其中,生菜育苗期利用系统内水体进行补水,生菜定植后与鱼进行共生。在该系统下,生菜每茬可产生15万~18万元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枇杷树的疏果,套袋及采收等作业较为集中,且因树体高大,作业又都在树上进行,故要求技术熟练,体力较强的人才能胜任。因此生产仍停留在小规模经营范围。然而,如采用矮干栽培,则操作方便,而产量能保持在每亩1500公斤的水平上,就可扩大经营规模、增加收益。矮干栽培的优点枇杷矮干栽培是小坂氏于17年前创立的。其优点是:(1)套袋、采收作业省工效率高;(2)可大面积栽培;(3)开始结果期早,果实美观、品质优良;(4)产量高而稳定;(5)不易遭受寒害和风害;  相似文献   

17.
1茬口安排 春番茄1月中、下旬在大棚内播种育苗,4月上旬定植,6月中旬至7月中旬采收。散叶生菜7月上、中旬播种育苗,8月中旬定植,9月上、中旬采收。结球生菜8月中旬播种育苗,9月下旬定植,12月中、下旬采收。青菜11月下旬在保护地播种育苗,12月下旬定植于大棚,2月中旬采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瓜菜》2019,(10):55-59
采用耐切割叶用莴苣品种‘奶油生菜’为试材,以海南夏季锯齿型温室内自然光照和光周期为对照,利用LED精量调制红蓝光比例分别为R/B=4、8、10,对水培生菜切割一茬后的再生苗进行夜间延时补光,探究不同光质LED暗期补光对水培切割再生生菜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R/B=8、10两个处理的再生生菜采收时单株地上部鲜质量达到对照的2.36、2.13倍,随着LED红蓝复合补光光源红光比例的增加,生菜地上部鲜质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可溶性糖含量持续增加的趋势。光合色素以R/B=10的含量最高,叶绿素荧光指标R/B=8、10处理高于CK和R/B=4处理。R/B=8处理的脯氨酸、SOD酶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EC值、MDA含量表现出R/B=4处理显著低于CK。综合各指标来看,对水培生菜再生苗进行暗期延时补光处理时,R/B=8是最优的光质配比。  相似文献   

19.
以 10年生富士 /八棱海棠苹果树为试材。其行株距为 6 m× 4 m,采取小冠疏层形树形。单株小区 ,3次重复 ,4个处理 ,随机排列设计。处理 1,摘除结果枝上所有叶片 ;处理 2 ,摘除秋梢上所有叶片 ;处理 3,摘除遮挡果实光照叶片 ;处理 4 ,不摘叶为对照。于 10月8日进行摘叶 ,10月 30日采收果实 ;采果时 ,各处理的 3株树分别随机取 16、 17、 17个果实 ,每处理计 50个果实 ,调查了 (1)摘叶至采果期间的果实横向周长增长量 ;(2 )采收果实的着色面积百分率 ;采收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4 )次年花期的顶芽开花百分率。各处理均以 3株树的平均值进…  相似文献   

20.
红富士苹果果实大小分布的早期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盛花后30~50d果实横径的日平均生长量(DFGR)作为预测指标,根据预测指标与采收时对应果实横径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y=153.571x+73.492(x为盛花后30~50dDFGRmm/d,y为采收时果实横径mm)来预测采收时果实的平均横径。同时根据红富士苹果采收时果实大小的分布获得以平均果实大小u为对称轴呈正态分布的曲线方程F=1/犤4×0.556×(2π)0.5犦×e-犤(x-u)^2/(2×0.556^2)犦(F为某一等级的果实分布频率,x为相应等级的果实横径),根据所获得的正态分布的曲线方程来预测采收时不同大小级别果实所占比例。连续3个生长季节预测分布状况和实测分布状况的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正态分布的曲线方程来预测富士苹果果实采收时不同大小级别分布,优于直接采用盛花后30~50dDFGR来预测采收时单果果实大小获得的不同果实大小的级别分布,且与实测的采收时果园果实大小分布的吻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