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明确施氮缓解因微咸水补灌引起的西瓜氯离子毒害机制,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设置5个氮水平,探讨氯在西瓜叶片中的含量、分布及其与氮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西瓜生长期,适量施氮会增加叶片氯含量,而收获期则表现为抑制作用。与对照(CK)相比,施氮180 kg·hm~(-2)(T4)叶片氯含量在膨瓜期提高10.6%,在收获期则降低21.3%。叶片氯累积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在膨瓜期最为明显,T4处理比CK提高107%。氯主要集中在基部叶片和中部叶片,且与施氮量呈正相关,与叶片全氮含量呈负相关,中部叶氯含量与产量呈正相关。可见,在微咸水补灌条件下,适量施用氮肥可提高西瓜叶片氯含量与累积量,基部叶片氯含量与全氮含量互为消长关系。  相似文献   

2.
应用叶绿素仪诊断西瓜氮营养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探讨叶绿素仪SPAD-502进行西瓜氮素营养诊断的可行性及不同施氮水平下西瓜不同生育期不同叶位SPAD值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叶片含氮量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西瓜苗期上部叶和伸蔓期下部叶的SPAD值与叶片含氮量均有显著相关性,可将其作为氮营养诊断的敏感时期和敏感部位。膨果期上部叶SPAD值与西瓜产量表现显著相关,可用于预测西瓜产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瓜菜》2016,(4):27-30
为建立西瓜高产的肥水耦合模式,以三倍体西瓜品种‘黑帝’为试验材料,在伸蔓期和膨瓜期设置不同肥水组合,探讨其对西瓜苗期植株干物质积累、膨瓜速度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T3(灌水2次,每次灌水量225 m~3·hm~(-2),冲施复合肥112.5 kg·hm~(-2)有利于西瓜苗期植株干物质积累,明显提高了西瓜果实生长速度,日平均膨瓜量为122.91 cm~3;其产量最高,可达59 894.6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总灌水量和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处理T3的肥水耦合方式可起到以水调肥的协同作用,提高西瓜膨瓜速度和产量。试验结果为实际生产中肥水耦合模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瓜菜》2020,(2):57-61
通过设置6个不同水平的施氮量,研究了膜下滴灌时不同施氮量对主食化马铃薯新品种‘宁薯16号’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苗期以外的生育期内株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叶片叶绿素SPAD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淀粉积累期和成熟期,氮施氮量超过300 kg·hm~(-2)后,叶绿素(SPAD)值虽有小幅度增加但变化差异不显著;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叶片和茎干物质累积量逐渐增加,根和块茎干物质累积量先增加后减小,当施氮量分别为225、300 kg·hm~(-2)时,根和块茎干物质累积量达到最大值;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宁薯16号’LAI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单峰曲线变化,在各个生育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LAI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当施氮量为300 kg·hm~(-2)时LAI达到最大值。综合考虑,试验认为最有利于‘宁薯16号’生长发育的施氮量为300 kg·hm~(-2)。  相似文献   

5.
减量施氮对保护地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设施条件下常规施肥(N225.000kg·hm~(-2)),减氮15%(N 191.25kg·hm~(-2)),减氮30%(N 157.50kg·hm~(-2)),减氮45%(N 123.75kg·hm~(-2))及不施氮肥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减量施氮各处理株高、茎粗均有所下降;减氮15%辣椒叶片SPAD值达到最高;减氮15%辣椒产量高于常规施处理,减氮30%辣椒产量略低于常规施处理,但差异并不显著;减氮15%或30%不会降低辣椒植株(茎+叶+果)对氮素的吸收,反而减氮15%辣椒氮素吸收量略高于常规施氮处理。因此可以施氮量191.25kg·hm~(-2)作为辣椒保护地生产施肥的参考标准,合理施肥实现辣椒增量和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6.
针对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氮肥利用率普遍较低的现状,选择阴山南麓地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和阴山北麓地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两个典型生态区,研究不同施氮量下马铃薯叶片SPAD值变化、SPAD值与施氮量的关系以及与马铃薯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处理下马铃薯叶片SPAD值随着生育期进程的推进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生育期马铃薯叶片SPAD值呈线性增加的趋势,马铃薯产量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表明马铃薯叶片SPAD值与产量之间为二次函数关系,当叶片SPAD值超过一定值后,马铃薯增产幅度不再显著。武川县施氮量为225 kg·hm-2,产量达到最高为46.2 t·hm-2;前旗施氮量为350 kg·hm-2,产量达到最高为61.7 t·hm-2;马铃薯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前期、块茎膨大后期以及淀粉积累期阴山北麓地区的临界SPAD值分别为43.4、41.5、40.7、34.6、32.0,阴山南麓地区的临界SPAD值则分别为49.3、49.1、44.9、37.8、35.6;基于马铃薯...  相似文献   

7.
1 缺氮症 1)症状。植株生长缓慢,叶片细弱,下部叶片绿色较淡,茎蔓新梢节间缩短,幼瓜生长缓慢,瓜小,产量低。 2)补救措施。苗期株施尿素20g左右,伸蔓期666.7m2施尿素9~15kg,结瓜期666.7m2施尿素15kg左右,或人粪尿400~500kg对水浇施。也可用  相似文献   

8.
以大白菜卵圆型品种"锦抗1号"和直筒型品种"乡情80"为试材,在6个氮肥水平下,研究了叶片SPAD值与氮素营养诊断指标、施氮量的关系以及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白菜莲座期和结球期,2个品种的叶片SPAD值与氮素营养诊断指标及施氮量有很好的相关性;2个生育期"锦抗1号"的临界SPAD值分别为40.45、42.45,"乡情80"的临界SPAD值分别为38.57、40.36;建立了基于叶片SPAD值的大白菜氮肥推荐施肥模型。综上所述,大白菜叶片SPAD值可以作为氮素营养诊断指标,并能推荐氮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施氮水平对湖南地区秋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费乌瑞它’为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0,75,150,225 kg·hm~(-2))。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对马铃薯出苗率无明显影响;随施氮量增加,马铃薯株高、SPAD值、净光合速率总体先增加后趋于平稳;随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以施氮量150 kg·hm~(-2)达到最高,较不施氮处理提高60.17%;马铃薯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素偏生产力呈下降趋势。随施氮量增加,马铃薯块茎中总糖及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马铃薯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单株块茎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秋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提高,湖南地区‘费乌瑞它’秋种推荐施氮量为150 kg·hm~(-2)。  相似文献   

10.
甘芳 《西北园艺》1997,(1):30-31
西瓜花果期包括伸蔓期和结瓜期。生产实践证明,抓好花果期的田间管理,是夺取西瓜优质高产的关键。总结我地瓜农的高产经验,西瓜花果期应抓好如下管理措施。 1 加强肥水管理 伸蔓期要追施催蔓肥,促进瓜蔓迅速伸长。在植株“甩龙头”前后,每亩施尿素12kg、硫酸钾13kg、过磷酸钙5kg,在离瓜蔸28cm处或两瓜苗中间开沟混合施入。深施10~15cm,施后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及含氮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大白菜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氮量及施氮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大白菜叶绿素各指标含量与SPAD值相关性极显著,且随着SPAD值增加,Chla、Chlb、Chl均呈增加趋势;SPAD值与叶片全氮量及施氮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说明叶绿素仪读数(SPAD值)可以用来检测大白菜植株氮素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富士苹果果实膨大期肥料氮去向及土壤氮素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芬  田歌  于波  何流  刘晓霞  葛顺峰  姜远茂 《园艺学报》2017,44(8):1569-1578
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0、50、100、150、200、250 kg·hm~(-2))对富士苹果膨大期肥料氮吸收利用、土壤残留和土壤氮素总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氮水平低于100kg·hm~(-2)时,随施氮水平的提高果实单果质量及产量均显著提高,但当施氮水平高于100 kg·hm~(-2)时,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肥料氮利用率逐渐下降,且树体吸收的氮来自土壤氮的比例逐渐降低,来自肥料氮的比例逐渐升高;果实膨大期结束时(施氮2个月后),肥料氮的5.98%~13.78%被树体吸收,27.26%~37.38%残留在0~60 cm土体中,48.84%~66.76%通过其他途径损失。随施氮水平的提高,树体吸收的肥料氮量和土壤残留氮量逐渐增加,但肥料氮利用率和土壤残留率却不断降低,同时损失量和损失率不断增加。随施氮水平的提高,0~60 cm土体无机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显著提高,且残留在土壤剖面中的无机氮主要分布在表土层(0~20 cm)。不施氮和低氮水平(施氮50 kg·hm~(-2))土壤无机氮积累量为负积累,当施氮水平高于100 kg·hm~(-2)时,土壤无机氮积累量均呈正积累。随施氮水平的提高,土壤氮素总平衡由亏缺转为盈余,表明供氮不足会造成土壤氮肥力的下降,过量施氮则会加剧土壤氮素累积,增加氮素污染风险。拟合分析发现,在试验施肥水平土壤氮素总平衡与施氮水平呈线性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2912x–22.481(R~2=0.986),当施氮水平为77.20 kg·hm~(-2)时,土壤氮素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干旱荒漠区滴灌条件下尿素施入量对葡萄叶片氮素代谢和果实发育的影响,为合理施用氮肥和提高氮素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试验以10 a(年)生‘蛇龙珠’(Vitis vinifera L.cv. Cabernet Gernischet)为材料,分别施入尿素0 kg·hm~(-2)(CK)、150 kg·hm~(-2)(N1)、300 kg·hm~(-2)(N2)、450 kg·hm~(-2)(N3)和600 kg·hm~(-2)(N4),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净光合速率(Pn)、全氮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与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以及果实品质相关指标。【结果】施氮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N2处理较对照促进叶面积增加,同时显著提高了花前5 d、花后50 d和80 d叶片全氮含量。在0~300 kg的施氮范围内,叶片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N2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N2和N3处理能显著提高整个生育期叶片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花前5 d、花后20 d和80 d,N2处理VvNR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施氮处理。花前5 d,N1和N2处理VvGS1明显上调表达,分别较对照上调142.33%和283.47%。施氮后VvGDH1在整个生育期均上调表达。N2处理果实可溶性糖、糖酸比、单宁、花青素均达到最大值,可滴定酸含量最小,产量居于中等水平。【结论】不同施氮量影响叶片VvNR1、VvGS1、VvGOGAT1和VvGDH1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善叶片氮代谢水平,N2处理有利于葡萄生育后期叶片中氮素的积累,同时促进叶片生长和净光合速率的增加,提高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4.
西瓜花果期包括伸蔓期和结瓜期。生产实践证明,抓好花果期的田间管理,是夺取西瓜优质高产的关键。总结我地瓜农的栽培经验,西瓜花果期应抓好以下管理措施。1 加强肥水管理 伸蔓期要追施1次催蔓肥,促进瓜蔓迅速伸长。在植株"甩龙头"前后,每667m2瓜地追尿素12kg、硫酸钾13kg、过磷酸钙5kg,在离瓜蔸28cm或两株瓜苗中间开沟混合施入。  相似文献   

15.
氮肥对番茄衰老调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粉果番茄"西方519"为试材,系统研究了氮素水平对番茄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以探讨设施栽培条件下番茄高产适宜的施氮量。结果表明:番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保护酶活性均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当施氮量超过300kg·hm~(-2)时,上述指标变化不显著,表明合理施氮可以使番茄植株延缓衰老;增施氮肥可以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当氮肥使用量在300kg·hm~(-2)时产量最高,氮肥用量为200kg·hm~(-2)时经济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16.
膜下滴灌条件下温室秋延辣椒养分吸收及分配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辣椒品种好农11为试材,在安徽和县开展田间试验,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温室秋延辣椒的养分吸收及分配规律。结果表明,辣椒产量47100kg·hm~(-2),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8163kg·hm~(-2),收获指数0.70,植株干物质增加最快时期为膨果期,膨果期干物质累积量占整个生育期的33.3%;辣椒整个生育期吸收的养分钾氮磷,氮(N)的吸收量186kg·hm~(-2),磷(P2O5)的吸收量61.0kg·hm~(-2),钾(K2O)的吸收量313kg·hm~(-2),植株吸收的氮磷钾主要分配到果实中,氮磷钾的收获指数分别为0.59、0.78、0.58,膨果期辣椒氮磷钾的吸收量最高,分别占整个生育期的37.6%、28.5%、38.4%;钙镁硼的吸收量钙镁硼,钙(Ca O)的吸收量135kg·hm~(-2),镁(Mg O)的吸收量74.9kg·hm~(-2),硼(B)的吸收量0.13kg·hm~(-2),钙镁硼的收获指数分别为0.08、0.32、0.46,钙镁在叶中的累积量最高,分别占植株吸收总量的79.8%、54.1%,而硼主要分配到果实、叶中,分别占植株吸收总量的46.2%、39.2%,膨果期钙镁硼的吸收量最高,分别占整个生育期的34.6%、33.3%、38.2%。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旱作马铃薯氮素施用量,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改善薯块品质,通过盆栽种植方式,研究氮素营养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根冠比、产量及薯块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190 kg/hm~2时,马铃薯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根冠比和单株产量最高,根据一元二次拟合方程得出最佳施氮量为206.39 kg/hm~2,此时马铃薯单株产量为388.22 g,与实际最佳施氮量接近;马铃薯薯块淀粉和VC含量均在施氮量为190 kg/hm~2时最高,薯块蛋白质含量随氮素的增加呈递增趋势,而有机酸含量随氮素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施氮量为35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在试验条件下,综合分析马铃薯产量形成特性及各品质指标,马铃薯氮素最适施用量为190~206.39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氮水平下秋马铃薯的生长以及StNR和StAT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新喜  冯艳青  雷艳  刘明月  熊兴耀 《园艺学报》2015,42(10):1974-1982
通过对不同氮素水平下秋马铃薯生长及叶片氮素转运与吸收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结果表明,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硝酸还原酶基因(StNR)和铵转运蛋白基因(StAT)的表达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StNR和StAT的表达量与施氮量、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 < 0.0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株高和茎粗呈上升趋势,但单株结薯数、单薯质量和产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块茎淀粉含量呈降低趋势;秋马铃薯的施氮水平在90 ~ 135 kg · hm-2为宜。土壤和块茎硝态氮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0 ~ 20 cm深土壤硝态氮含量在1.55 ~ 9.34 mg · kg-1;块茎硝态氮含量在20.58 ~ 49.81 mg · kg-1,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 < 0.01)。研究结果可为大田马铃薯植株氮素营养分子诊断技术的建立及大田氮素运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不同氮素水平对惠东甜玉米生长及叶片SPAD值的影响,以当地甜玉米种植品种华美甜168为材料,研究优化施氮量的0%、75%、100%、150%4个氮素水平下,甜玉米株高、茎叶鲜质量、干质量及叶片SPAD值的差异。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甜玉米株高,茎叶鲜质量、干质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则是优化施氮量100%处理最高,其次是150%的处理,说明氮素营养并非越高越有利于产量的形成。在生产中应结合土壤养分状况及气候条件等科学施用氮肥,结合叶片SPAD值,及时合理追肥,以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番茄无损测试诊断的目标,利用叶绿素仪SPAD-502测定了番茄不同生育期成叶、新叶的SPAD读数值。结果表明:番茄无论新叶还是成叶全氮含量、叶绿素含量都与SPAD测定值有很好的相关性;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番茄植株体内的叶绿素含量、全氮含量都在增加,番茄SPAD读数在逐渐的增大,番茄的维生素C含量呈上升趋势,在600kg/hm~2时,果实维生素C含量达到最大值,当施氮量为900kg/hm~2时,番茄体内的可溶性固形物达到了最大值。SPAD能够对番茄的营养状况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