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蔬菜是一种特殊的时令商品,生产、经营难度很大,在栽培过程中茬口安排是否得当,是增产增收的关键.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我们摸索出一套大棚蔬菜一年四作四收高效种植模式及配套关键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水源充足,交通发达,具有悠久的蔬菜种植历史。2006年以来,天津市设施蔬菜生产得到大力发展,截止到2010年,全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已达2.37万hm2,其中大棚种植面积约为1.42万hm2,占整个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60%。大棚蔬菜种植弥补了露地蔬菜与温室蔬菜之间的产品销售空隙,保持市场的均衡供应,经济效益巨大。  相似文献   

3.
以5年时间,探索大棚蔬菜周年多茬种植模式,推动蔬菜种植模式不断创新和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5.
开展以桂北香瓜传统的窄畦单行种植模式作对照,与改进型宽畦双行种植模式进行比较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宽畦双行种植模式比对照的传统窄畦单行模式增产38.0%,667 m~2纯收入增加3 353.1元,效益提高66.4%,差异极显著;每株平均结瓜数、平均单瓜质量、单株产量、折光糖含量、果肉厚度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明显,2种模式的果形指数也无明显差异,说明宽畦双行种植模式既提高了香瓜产量又保持了香瓜原有品质风味,是一种能兼容产量和品质的理想模式,可在当地香瓜生产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春大棚西瓜、番茄、茄子6月底至7月中旬陆续清田腾茬后,可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适当选种秋花椰菜、秋黄瓜、秋刀豆等,蔬菜淡季上市,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7.
随着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以产业兴旺为抓手发展设施农业,成为我国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我国是世界上设施农业面积最大的国家,占比80%以上,据统计,2019年设施面积已有410万hm2,主要形式是温室、大棚[1].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代表,是指利用人工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动植物生长所...  相似文献   

8.
天津地区大棚蔬菜周年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水源充足,交通发达,具有悠久的蔬菜种植历史。 2006 年以来,天津市设施蔬菜生产得到大力发展,截止到2010 年,全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已达2.37万hm2,其中大棚种植面积约为1.42 万hm2,占整个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60%。大棚蔬菜种植弥补了露地蔬菜与温室蔬菜之间的产品销售空隙,保持市场的均衡供应,经济效益巨大。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东阳市横店镇禹东社区蔬菜专业户张好义摸索出了大棚番茄-露地花菜-大棚芹菜栽培模式,种植面积0.2hm^2。番茄于上年10月下旬播种,2月下旬定植,4月中旬~7月下旬采收;花菜于6月底播种,7月底定植,9月下旬~lO月上旬采收;芹菜于8月下旬播种,10月中旬定植,翌年1月上旬~2月上旬采收  相似文献   

10.
蓑荷是一种既可入药又可作为蔬菜的地方特色珍稀品种。近几年通过栽培试验,获得了多种作物可以与蓑荷进行立体种植的模式与技术,可为今后大面积人工栽培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模式魔芋种芋经济效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3种魔芋种芋的不同种植模式比较试验,探讨魔芋种芋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林下间作模式植株健壮,产量最高,单位投入居中,产值最高,投产比最高。露地种植模式,随着密度增加,单芋质量和膨大系数呈下降的趋势,单位投入增大,单产增加,投产比差异缩小。相近密度的林下模式单芋质量和膨大系数相对较大,林下间作模式的魔芋种芋经济效益为最佳。  相似文献   

12.
进行了7种甜菜种植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以纸筒育苗大垄双行移栽产质量最好,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3.
陈阳 《长江蔬菜》2011,(24):23-24
比较了高山栽培5种不同种植密度对晓丰甘蓝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山栽培晓丰甘蓝株行距为40 cm×45 cm时,其产量、纯收入较其他种植密度分别提高2.3%~14.2%和6.3%~19.3%,是一种较为合适的高山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青刀豆物候期、主要植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密植可显著增加青刀豆产量,本试验中,以株距30 cm、每穴留3株为青刀豆春季栽培最佳种植密度,青刀豆产量为800.1 kg/667 m2。  相似文献   

15.
谭光仙 《长江蔬菜》2013,(22):42-44
为推动凯里市生姜产业发展,开展了生姜适宜栽培密度探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姜行距不宜低于50 cm,否则不利于培土,密度以调整株距为宜;生姜适宜的种植密度为8000株/667 m2,此密度下生姜产量高,产品品质优、商品性好;生姜不宜连作,连作病虫害严重,且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而加重。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适宜北京地栽草莓套种灰树花栽培模式的灰树花适宜入地时间,采用新复极方差分析法对不同入地时间处理的灰树花的产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套种处理中4月10日入地覆土的灰树花处理平均单个小区产量(面积约1.5 m~2)最高,达到41.3 kg,与其他处理达到了极显著差异,生物学效率高达82.7%;试验总投入成本6 300元,纯收入6 088.5元,投入产出比为1︰1.966,资金回报率达96.6%。综合分析产量指标及经济效益结果,地栽草莓套种灰树花栽培模式可以在北京地区推广,最佳入地时间为4月10日左右。  相似文献   

17.
陈阳  周先治  陈晟 《长江蔬菜》2012,(14):68-70
以晓丰甘蓝为试验材料,设6种不同肥料配比,研究其对福建高山区栽培的晓丰甘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复混肥配施对高山栽培的晓丰甘蓝生长最有利,其产量、效益为各肥料组合中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适合于江门地区绿肉节瓜高产栽培的最适间距,选取江玉11号节瓜品种进行行距为60 cm,株距分别为35、45、55 cm的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行距60 cm,春季株距35 cm,秋季株距45 cm,为江玉11号节瓜最适间距。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植密度对威芋5号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威芋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其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株行距为50 cm×35 cm时威芋5号的产量最高,667 m2达到2 296.66 kg、纯收益为1 296.99元。  相似文献   

20.
为在甘肃庆阳地区推广种植黄秋葵,在塑料大棚内进行了4个播期(A)、2个种植密度(B)、2种整枝方式(C)对黄秋葵生长及产量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黄秋葵产量的关键因素是播期,其次是种植密度,整枝方式对产量影响不大,最优组合是A2B1C2,即播期3月30日、株行距30 cm×50 cm、不整枝,以及A1B1C1,即播期3月15日、株行距30 cm×50 cm、单秆整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