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渔业现代化》1975,(3):43-58
日本围网渔业的主要渔场在日本列岛四周,以捕捞沙丁鱼、鲹鱼、鲐鱼、鲣鱼、金枪鱼为主。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三年的产量达170万吨左右,从一九六五年至一九七一年的资料看,围网渔业的产量约占日本海洋渔业总产量的20%左右,但产值仅占总产值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2.
黄海南部和东海浮游动物分布与鲐鲹渔场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海南部和东海的日本鲐鱼和蓝圆鲹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并兼食鳀鱼等小型鱼类。因此浮游动物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同鲐、鲹渔场的关系密切。本文报导了1972—1975年间,对黄海南部和东海浮游生物组成和数量分布的调查结果,并据此对鲐、鲹渔场的位置、渔期、渔获量以及洄游路线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不同季节,鲐鲹鱼类的产卵群、索饵群和越冬群形成的渔场位置及其变迁,都和浮动动物的分布、数量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洪亮  周永东  陈斌 《海洋渔业》2007,29(3):281-284
根据2006年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上层鱼监测资料和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渔业统计资料,对浙江省新近发展的深水灯光围网渔业以及2006年产况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深水灯光围网渔业可全年作业,渔场主要为温台、温外、鱼外和舟外渔场;鲐类占渔获物总重量的80%以上;生产不理想主要是受捕捞对象资源的年间波动、捕捞技术不过关、对渔场与渔期把握不准等因素的影响。建议有关部门除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外,同时还应立项对其渔场、渔期及渔场水文环境等进行调查研究,尽快掌握东海中南部鲐鲹鱼渔场的水文特征和鱼发特点,以实现深水灯光围网渔业的稳定、持续与健康发展,使其在海洋捕捞作业结构调整和渔民增收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海南部和东海的日本鲐鱼和蓝圆鲹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并兼食鯷鱼等小型鱼类。因此浮游动物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同鲐、鲹渔场的关系密切。本文报导了1972—1975年间,对黄海南部和东海浮游生物组成和数量分布的调查结果,并据此对鲐、鲹渔场的位置、渔期、渔获量以及洄游路线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不同季节,鲐鲹鱼类的产卵群、索饵群和越冬群形成的渔场位置及其变迁,都和浮动动物的分布、数量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摩洛哥南部海域中上层鱼类的渔场环境及分布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非沿岸摩洛哥—塞内加尔海域中上层鱼类资源丰富,沙丁鱼是摩洛哥最主要的小型中上层鱼种,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文章根据2011年6~8月在摩洛哥南部海域调查所得的数据,对该海域中上层鱼类的分布状况和渔场环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摩洛哥海域21°00′N~26°00′N,均有沙丁鱼和鲐鱼分布,离岸较近,主要作业水深20~70 m;调查海域6~8月间的主要鱼种为鲐鱼和沙丁鱼,其中鲐鱼的产量占总产量的50 %以上;6~8月间渔场温度变化小,表层水温在18.7~24.3 ℃,平均22.5 ℃;表层盐度为36.1~36.9,平均36.7;中心渔场表层水温为18.7~19.7 ℃,平均19.1 ℃;表层盐度为36.3~36.5,平均36.4。  相似文献   

6.
《水产科技情报》1977,(1):37-46
东海围网渔业的主要渔获物是竹筴鱼、鲐鱼和圆鲹类。其中,关于圆鲹的资料极少,它的生态基本上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7.
序言东海围网渔业的主要渔获物是竹(竹夹)鱼、鲐鱼和圆鲹类。其中,关于圆鲹的资料极少,它的生态基本上还不清楚。据(日)铃木(1962年)的报告,分布于日本近海的圆鲹类有6种:勒氏圆鲹、颌圆鲹、蓝圆鲹、无斑圆鲹、红背圆鲹、长体圆鲹。这些种类主要分布在日本的中部和南部近海,某些种类也  相似文献   

8.
《水产科技情报》1974,(1):23-24
日本的集鱼灯用于沙丁鱼、竹笑鱼和鲐鱼围网渔业、沙丁鱼、竹笑鱼和竹刀鱼弦提网渔业以及乌贼、竹笑鱼和鲐钓作业上。  相似文献   

9.
今年7月中旬,浙江近海的鲐、鲹沙丁鱼旺发,比往年汛期早,而且渔场稳,网头大.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不失时机地组织安排了灯围生产.8、9两个月在长江口和舟山渔场捕捞鲐鱼15,000多吨,仅8月27日至9月4日即捕获鲐鱼4,700多吨,相当于前几年底拖机轮一年的捕捞产量.两个月内创产值665万多元,盈利263万多元.改变了该公司往年伏季减产亏损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潘良城 《水产科技》1993,(5):36-38,58
池泽鱼类,泛指蓝园鱼参、颌园鱼参、竹荚鱼、鲐鱼、金色沙丁鱼等,尤以蓝园鲹、鲐鱼、金色沙丁鱼为大宗,是灯光围网、快速机拖网作业的主要捕捞品种。1970年至1972年潮汕沿海各县捕捞量达50万吨。灯光围网生产发展高峰的70年代,因保鲜手段落后,在渔汛旺发期,曾把大批池泽鱼类当作农肥处理。80年代初,潮汕沿海渔区小型制冰厂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准确掌握中上层鱼的中心渔场,是灯光围网稳产高产的关键。根据浙江沿海渔场条件和渔捞经验,分析判断鲐、鲹等中上层鱼类的中心渔场,主要有八种方法:一、根据鱼类洄游规律判断中心渔场九月前台湾暖流势力较强,中下旬后,随着气温下降,沿岸冷水团向东南海区伸展,台湾暖流向南退缩。因此.前期鲐鲹等中上层鱼栖息稳定,中心渔场偏拢;后期则陆续集群向东南外海洄游,中心渔场也随之移动。  相似文献   

12.
<正> 鲐、鲹鱼是浙江省海洋捕捞的主要鱼种之一。1989年浙江省鲐、鲹鱼产量急剧下降,许多渔业领导部门及广大渔民心情颇急,迫切要求有关方面作出正确预报。为此,特根据浙江渔场1989年灯围生产情况和有关资料分析,对1990年灯围生产的前景和对策提出如下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0~2004年7~12月东、黄海鲐碜鱼生产统计以及表层温度和盐度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数理统计方法,对鲐碜鱼产量分布及作业渔场与表层温度、盐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鲐碜鱼高产(20000区域主要在122~125°E、26~28°N和123~125°E、32~38°N之间的海域。整个渔场的产量分布呈南部和北部高而中部低的态势。南北渔场汛期差异明显,南部渔场高产期集中在8~9月份,北部渔场高产期集中在10~11月份,且北部渔场高产期的产量比南部渔场高出22.7%。鲐碜鱼适温范围为9.5~29.5℃,最适范围为28.5~29.5℃;适盐范围为30.9~34.4,最适范围为32.8~34.2。经非参数统计K—S检验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4.
陈强 《福建水产》1983,(2):13-21
金色小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Valenciennes)属近海暖水性中上层鱼类,福建渔民俗称“鰛鱼”,浙江渔民俗称“黄鲇”。我省对浙江北部近海渔场金色小沙丁鱼和鲐,修鱼类开发利用,主要是在六十年代中期,尤其近十年来,随着机帆化的发展,生产工具的革新,灯光诱捕渔法的成功,不但金色小沙丁鱼产量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5.
序言东海围网渔业的主要渔获物是竹(竹夹)鱼、鲐鱼和圆鲹类。其中,关于圆鲹的资料极少,它的生态基本上还不清楚。据(日)铃木(1962年)的报告,分布于日本近海的圆鲹类有6种:勒氏圆鲹、颌圆鲹、蓝圆鲹、无斑圆鲹、红背圆鲹、长体圆鲹。这些种类主要分布在日本的中部和南部近海,某些种类也可在东北和北海道地方见到。东海中这6种都有分布,为围网、钓钩、底拖网等渔具所捕获。圆  相似文献   

16.
1992年12月14日海上大风过后,日本以西围网船分别在东黄海四个渔场(济州岛、五岛、对马、东海南部)作业。以济州岛附近渔场的鲐鱼生产为好。12月15~19日有10~15组以西围网船在济州岛渔场作业,在5日间共捕到鲐鱼14,550t,其中15日捕到鲐鱼3,  相似文献   

17.
<正> 自五十年代末期,大沙及济州岛邻近海域已发展为机轮围网渔业生产鲐鲹等中上层鱼类的重要渔场之一。日本于1957年对这一海域的中上层鱼类资源和渔场环境条件做过调查。唯其调查范围局限于东经128°30′以东,九州西部近岸渔场。近年西日本围网渔业的主力已移至东经128°以西这一渔场,产量已占  相似文献   

18.
渔业动态     
<正> 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品加工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于1985年8月21~26日在舟山沈家门召开了鲐、鲹鱼加工利用学术会议。鲐、鲹鱼为中上层鱼类,也是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中的重要经济鱼类,我国每年产量达20~30万吨。近年来,沿海各省市在捕捞作业的同时,十分重视鲐、鲹鱼类的保鲜和加工。在这次学  相似文献   

19.
<正> 由于主要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衰退,近海资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东、黄海近海饵料生物丰富,是中上层鱼类天然的产卵场和索饵场。我国东、黄海中上层鱼类品种多,资源量大,主要有鲐鲹、马鲛、沙丁鱼等。据统计,鲐鱼资源量47万吨,蓝圆鲹  相似文献   

20.
东海南部鲐鱼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东海南部的鲐鲹鱼类的叉长、体重及性腺成熟度等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1999年5月份东海南部鲐鱼优势叉长组为26~28cm,优势体重组为200~300g;7、8月份优势叉长组为24~26cm,优势体重组为100~200g。蓝圆鲹优势叉长组为20~21cm。2000年7、8月份鲐鱼优势叉长组为24~26cm。1999年鲐鱼叉长组成基本呈正态分布,2000年鲐鱼叉长组成明显存在两个峰值。2000年相同叉长的鲐鱼体重要略低于1999年,认为跟1999年、2000年海洋环境因子变化有关。从相关系数来看,2000年的曲线更贴近实际情况。并认为5月份北上参加产卵洄游的鲐鱼群体、其性腺已开始发育成熟,并沿途产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