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动物活体胆汁引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汁 (Bile)是由肝细胞连续分泌的一种黏性、昧苦的微碱性液体。动物胆汁作药用 ,在我国有悠久的历也。长久以来 ,动物胆汁的获取主要靠宰后摘取胆囊 ,胆汁来源的局限性限制了胆汁药用的发展。在 2 0世纪 6 0年代初 ,我国开始了对胆汁获取技术的研究 ,随后 ,以胆汁引流为目的的猪、牛活体胆汁引流技术获得重大进展 ,从而开拓了以利用胆汁为目的的生产性胆汁引流的科研和应用新领域。1 引流动物的选择在引流动物的选择上 ,牛、羊、猪、狗、熊等都有进行引流并获成功的报道。但在对其选择上 ,董建平等[1] 认为选择猪进行引流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为广开胆汁来源,近来人们开始采取引流法从猪、牛活体采取胆汁,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但由于此技术起步不久,有些规律尚未摸清,所以胆汁产量尚不够理想。因此,进行增加胆汁产量的研究,乃是开发动物活体引流胆汁技术急待解决的课题之一。本文拟介绍一些影响胆汁产量的有利的和有害的种种因素,供动物活体胆汁引流工作者和研究者们参考。一、生理因素1.健康畜体健康是胆汁分泌的基本条件,所以引流胆汁必需作到:①选择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 1 991~ 1 998年期间 ,进行了人工饲养黑熊无异物植入活体引流胆汁手术方法的研究。摸索进行了胆囊壁瓣管道成型术、胆囊腹壁造瘘术及其改良Ⅰ式和改良Ⅱ式的手术方式 ,解决了人工饲养黑熊无异物植入活体引流胆汁难处理的非引流胆汁外渗、切口及瘘道易封闭等问题。手术操作及引流取胆汁操作简单 ,胆囊不易感染 ,引流胆汁量多质好 ,便于生产管理。同时引流取胆汁的熊在繁殖期仍可参加繁殖 ,形成了引流胆汁、繁殖生产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搞清持续胆汁引流对熊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以提高引流熊的饲养管理。据兽医大学陈红,武世珍、刘光泽和长春市动物园的张建滨等四位同志报道:他们对胆汁引流3年以上的5头熊(棕熊1头,黑熊4头)与健康未手术熊5头(棕熊1头,黑熊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熊业的发展,活熊人工手术造瘘引流胆汁的时间延长,手术引流胆汁熊长期受引流管异物刺激,造成个别熊腹部腐烂穿孔,严重影响熊的健康。1991年我场对3例引流胆汁致使腹部穿孔的患熊,采用补漏手术后均治愈,现将典型病例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1 病例介绍棕熊,雄性,8岁龄,1987年10月进行外科引流取胆手术,胆汁引流正常。1991年7月2日,该熊食欲下降,精神不振,毛焦无光泽,喜卧。11日在腹部引流管后5厘米俏偏右侧出现6×8厘米小紫色隆凸肿块,口服消炎药联磺片地塞米松;健胃药龙胆酊大黄酊结合患部外科药物冲洗,治疗5天后食欲有增加,隆凸部破溃有2×3大小穿孔,有  相似文献   

6.
活熊取胆汁技术,开辟了珍贵的中药资源。但经验还很不成熟,具体的技术问题还未全解决,其中手术后,熊不同程度地继发胆囊炎及胆囊术后综合症,严重地影响了胆汁的质量和数量。据资料统计,胆囊炎的发病率在80%~90%。因此,熊活体取胆汁手术后继发胆囊炎及胆囊术后综合症是目前必  相似文献   

7.
熊引流术后感染综合防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引流手术后取胆汁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术后感染。由于在熊体内安置了引流管及日常取胆汁过程中的手术器械、器具、场地消毒不彻底,采用不适当的引流管及不合理的取胆汁方式和管理不当而引起术部感染发炎,进而引起胆囊炎及肝坏死、胆囊增生等疾病。这已经严重影响了胆汁生产及熊的健康。在一些熊类养殖场发病率高达85%以上。1990年至1992年,我们对6头黑熊实施引流手术,并且采取了一些综合防制措施,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无一头熊患胆囊炎、肝坏死及术部发炎。我们采取的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8.
长春市动物园健康黑熊2头,年龄分别为1.5岁及10岁;兽医大学药源动物中心胆汁引流黑熊2头,年龄分别为5岁及7岁,引流时间3~4年.按常规方法进行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及C_(3b)致敏酵母花环试验.结果表明,持续胆汁引流熊比对照熊(健康熊)的T、B淋巴细胞数值显著降低(P<0.01),见附表.  相似文献   

9.
用亚急性毒性试验方法,按不同剂量分别给大鼠及犬口服引流熊胆汁,于连续投药30d及停药后60d分别测定心电、心率、血压及大鼠颈部迷走神经干放电活动。结果表明,口服引流熊胆汁对动物心脏及迷走神经活动均无显著毒性作用,亦无蓄积毒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胆汁(Bile)是由肝细胞连续分泌的一种黏性、味苦的微碱性液体.胆汁及其某些成分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制药和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动物胆汁的成分、功能、药理药效等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1].对胆汁药学价值的充分肯定大大促进了对胆汁获取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但长久以来,动物胆汁的获取主要靠宰后摘取胆囊,胆汁来源的局限性也限制了胆汁药用的发展.在6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对胆汁获取技术的研究,随后,以胆汁引流为目的的猪、牛活体胆汁引流技术获得重大进展,从而开拓了以利用胆汁为目的的生产性胆汁引流的科研和应用新领域.但现有的胆汁引流方法存在着引流时间短或胆汁引流量小,或对引流猪的生长和增重有较大影响等缺点.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引流时间长、引流胆汁量相对较大且对试验猪的生长和增重影响较小的胆汁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11.
T_1、T_2、T_3、T_6、T_9血清型绿脓杆菌是黑熊活体引流胆汁术后感染及造成死亡的优势菌.经常规培养、福尔马林灭活配制成五种血清型绿脓杆菌多价菌苗对小鼠的保护率为83.3%(10/12).黑熊连续5次间隔5天肌肉注射免疫后15天血清抗体效价:已造瘘熊为1:160~1:640.待造瘘熊为1:80~1:1280.防治术后感染的效果为:已造瘘的术后感染熊34头,免疫后有29头创口感染分泌物逐渐减少至清洁干燥,瘘道干净,引流胆汁纯净,品质提高;另5头进行手术修复,10天内瘘道干净,伤口一期愈合4头,仅1头无效.待造瘘30头免疫熊任选16头进行首次造瘘术,伤口一期愈合15头,仅1头无放.未免疫的5头对照熊首次造痰有3头术后严重感染.多价菌苗多次注射免疫防治术后感染的免疫期为4.5~5个月,8头待造瘘熊一次肌肉注射免疫防治术后感染的免疫期为20天.  相似文献   

12.
选用6只胆汁产量稳定,体况相近的黑熊,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添加1%的麦饭石复合添加剂,对照组不加.进行熊胆汁引流和熊胆粉成分分析试验.经过90d的熊胆汁引流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熊胆汁产量分别为233.97mL、204.58mL,差异显著(P<0.05);干粉率分别为5.08%和4.66%,干粉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熊胆粉产量分别为11.87g和9.53g,干胆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熊胆粉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含量分别为20.42%和37.38%,经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变杀熊取胆的状况,从70年代起,朝鲜、苏联、日本等国相继采取人工取胆的方法取胆汁,我们从1986年建立了熊场,完全实行笼养,并进行了活熊取胆汁生产。据我们的实践证明,用自然引流取胆汁的方法,一年可生产2.5公斤胆仁,一头熊的年产量等于捕杀230头野生熊的熊胆量,一头熊年纯利达5万元以上。一、饲养管理把野生的熊进行舍饲和笼养,对熊的生活环境是很大的变化,饲养管理技术对仔熊的正常发育,手术取胆熊的营养平衡等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在三年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经验,摸索了一套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前言随着胆汁药用价值的开发,养熊业在我国蓬勃兴起,延边地区人工饲养的熊已有400多头,各饲养场都希望在人工活体取胆中获得数量更多的、质量更好的熊胆粉,以提高经济效益。影响熊胆粉的因素很多,如年龄、季节、饲养管理、饲料的品质以及活体取胆的方法、疾病等都对熊胆粉的  相似文献   

15.
黑熊属于哺乳纲、食肉目动物,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这一物种,提供充足的熊胆粉来源,必须积极地进行驯养繁殖,提高母熊的准胎率及幼熊的成活率。中国的养熊业始于1984年,从朝鲜引进活熊取胆汁技术,1985—1990年是发展最快时期,养熊场圈养的大部分熊是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生效(1989年)以前从野外和动物园引入的。与此同时,熊类圈养繁殖研究、胆汁引流技术、圈养设施、管理技术、疾病防治等也发展起来,为中国养熊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活熊取胆技术的日趋成熟,养熊企业的数  相似文献   

16.
胆汁 ( Bile)是由肝细胞连续分泌的一种黏性、味苦的微碱性液体。胆汁及其某些成分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制药和疾病的治疗。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对动物胆汁的成分、功能、药理药效等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1] 。对胆汁药学价值的充分肯定大大促进了对胆汁获取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但长久以来 ,动物胆汁的获取主要靠宰后摘取胆囊 ,胆汁来源的局限性也限制了胆汁药用的发展。在60年代初 ,我国开始了对胆汁获取技术的研究 ,随后 ,以胆汁引流为目的的猪、牛活体胆汁引流技术获得重大进展 ,从而开拓了以利用胆汁为目的的生产性胆汁…  相似文献   

17.
邱淑花虽然文化不高,但她相信科学,并依靠科学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几年前她掌握了养熊能致富的信息,投资400多万元从缅甸引进100多头黑熊,办起全省最大的黑熊养殖场,高薪聘来畜牧兽医师和野熊引流胆汁专家,添置加工机械,应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医学原理进行活熊人工引流胆汁及其制药研究,获得巨大成功,生产出熊胆粉、熊胆酒、熊胆口服液,成为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良药,产品获国家科委举办的星火计划实施10周年科技成果博览会优秀项目奖,96福建科技成果展交会金奖。港台多家客  相似文献   

18.
熊胆汁具有清热、平肝、明目等功能,常用于惊风抽搐、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疾病的治疗。目前主要是采用活熊引流技术提取胆汁,但在提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容易造成细菌感染,引起胆囊炎。试验对患有胆囊炎熊胆汁中的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针对分离的细菌进行了中药筛选,旨在筛选有效药物为预防和治疗熊胆囊炎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培养基:普通琼脂、普通肉汤、伊红美蓝、麦康凯、三糖铁琼脂斜面、远藤氏培养基均按常规方法配制。试验药物:单味中药和复方中药,延边大学农学院药理实验室提供。仪器:立式高压蒸气灭菌器、显微镜…  相似文献   

19.
猪、牛胆囊造口术是一项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实用技术。至于这项技术能否推广应用,关于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现阐述个人意见如下。一、关于猪胆囊造口术的长期引流胆汁问题由于各地实验时间的长短不一,很难说明能引流用的具体时间,但就胆汁的分泌与排出机能而言,术后猪可以作为较长时期的引流胆汁用。早在上个  相似文献   

20.
熊是大型凶猛野生动物,其疾病诊治与家畜存在许多差异,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熊具有食性杂、抗病力强的优点,而一旦发病,则病情较重,症状表现不充分,确诊也十分困难。活熊胆汁引流问世以来,人为造成的熊腹膜炎时有发生,且死亡率较高。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就熊腹膜炎的病因、症状、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