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防火林带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综述了当前生物防火的研究成果,指出防火树种的研究现状及其选择和应用,讨论了防火林带的技术特点和混交造林在森林防火上的应用。防火林带在我国南方林区已发挥了良好的防火效益,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防火机理的研究应当由定性到定量地分析,改变目前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的防火林带状况,向多树种、复层结构发展,同时应当提倡多元化造林和林业多种经营。  相似文献   

2.
<正> 豫北太行山地区立地条件较差,土壤贫瘠,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仅600~700mm,造林成活率低,造林树种可选择性小,防火林带树种选择性则更小。从1996年开始,我们在豫北林州地区选择五角枫作为生物防火林带树种,营造五角枫防火林带,并对五角枫防火林带的营造技术、分布与设置进行试验研究。实践证明五角枫防火林带效果较好,在豫北太行山地区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中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防火林带建设原则、布设位置、生物防火树种选择、林带建设类型等方面阐述了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技术,又从造林、抚育管护2方面介绍了防火林带的造林抚育技术。最后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今后山西省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五角枫防火林带营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豫北太行山地区立地条件较差 ,土壤贫瘠 ,气候干旱 ,年降水量仅 6 0 0~ 70 0mm ;造林成活率低 ,造林树种可选择性小 ,而防火林带树种选择性更小。从 1996年开始 ,我们在豫北林州地区选择五角枫作为生物防火林带树种 ,营造五角枫防火林带 ,并对五角枫防火林带的营造技术、分布与设置进行试验研究。实践证明五角枫防火林带效果较好 ,对豫北太行山地区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有推广意义。1 五角枫的特性1 1 生物学特性五角枫为槭树科落叶乔木 ,高达 2 0m ,在豫北地区海拔10 0 0m以下的地方生长良好。五角枫系温带树种 ,适应性强 ,较喜光 ,生长…  相似文献   

5.
通过生物防火林带结构模式的研究,对泰顺县火灾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后,研究和分析常绿阔叶林中不同植物种类的抗火性、耐火性和燃烧性,筛选出用于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植物种类,并进行生物防火林带造林试验、结构与配置、造林规格及位置的研究.试验表明,由乔木-亚乔木-灌木构成复层结构,配置境界、主、副防火林带,结合山脊、山谷位置的防火林带,能达到理想的生物防火效果;对木荷、杨梅、茶叶等17个树种进行枝叶含水量和抗燃时间的测定的结果表明,杨梅、木荷、女贞、山杜英、甜槠、广玉兰、红花油茶、油茶、茶叶等树种可选为生物防火林带造林,其防火和阻燃性能比较理想.开展生物防火林带造林,经检查造林保存率与成活率均在85%以上,幼树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6.
《河南林业科技》1994,(2):48-48
防火线改成防火林带好要使防火线真正起到防火作用,必须每年维修一次,每公里需资金500元左右。浙江省淳安县威坪林场1991年进行将4条防火线改造成防火林带的试验,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在90%以上。防火林带能否成功,选择造林树仲是关键。用木荷、油茶两个树...  相似文献   

7.
论广东省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至1998年底,广东省共有防火林带3万多km,其中成效防火林带15430km,约占总林带的50%。目前,广东每年拿出大量资金(约8千万元)用于防火林带建设,计划在未来几年内防火林带密度达到14m/h。下面就广东省防火林带营造技术及造林中存在的问题作简要归纳分析。1防火林带营造技术1.1新建型目前防火林带选用的主要树种是木荷(schimasuperba)。大多采用1年生裸根苗造林,在立地条件非常差的地段采用营养苗造林,效果更好。配置方式采用三角形或方形配置,方形配置更利于造林整地。防火林带结构见图1。防火林带宽15m…  相似文献   

8.
浅谈生物防火林带效能及其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生物防火林带效能、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必要性、规划原则及造林技术,提出生物防火林带营造的关键措施,旨在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森林火灾是制约森林资源增长的最重大灾害之一,应有效应对森林火灾的突发事件,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实践证明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在防火、阻火、隔火、断火方面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木荷是福建省在营造生物防火林中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分析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必要性以及木荷生物防火林带的特性,提出了营造木荷生物防火林带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湖北乔灌复层防火林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湖北乔灌复层防火林带的研究表明:1、乔灌复层防火林带中乔、灌不同树种对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同或近似,灌木树种要有一定的耐阴能力,防火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2、防火林带内树种的基本配置方式有凸形配置和凹形配置2种,二者各有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以提高林带防火能力。3、林带走向应与防火季节主风向垂直,在湖北绝大多数林带的走向以东西向为宜,林中应设计与坡向垂直的林带,林带造林密度大于常规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11.
以陕西93种树种的枝为试样,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可燃性气体逸出百分率及其变化的测定表明,可燃性气体逸出百分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符合v=abx模型,并且在240℃条件下可燃性气体逸出百分率变化幅度大,可燃性气体逸出相对于150℃、190℃明显,用此指标选择抗火树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目前以郴州为代表的湘南地区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简述了我国生物防火林带营造现状,并提出适应湘南地区生物防火林带营造的主要树种和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3.
For enhancing fire-resistant properties, a binary system to prepare wood-inorganic composites was studied by adding sodium methoxide (SM) or sodium acetate (SA) to a reaction system for SiO2 composites. Compared with the SiO2 composites, both the Na2O-SiO2 composites prepared could be greatly improved up to 600°C-700°C (glowing). Fro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observations, this enhanced fire resistance was assumed to be due to chemical and physicochemical effects, such as dehydration and carbonization of wood by Na2O gel. The glassy layer and intumescent structure formed over the cell walls were thought to prevent oxidation and heat transfer from proceeding into the inner portion of the wood cell walls. However, the reaction medium with SM to prepare Na2O-SiO2 composites was basic, whereas that with SA was rather neutral. In addition, in the latter composites, most of the inorganic gel was formed within the cell wall, retaining the porous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of wood. Therefore, the Na2O-SiO2 composites prepared with SA can be concluded to be preferable for practical purposes.Part of this report was presented at the 50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Japan Wood Research Society, Kyoto, April 2000  相似文献   

14.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薛松  李志荣  倪翠萍 《防护林科技》2004,(Z1):92-93,105
在原有种植试验的基础上 ,选择适宜树种和模式对洪泽湖大堤防护林进行规划更新。在充分考虑防护功能的同时 ,注重堤防美化、生态保护和投资效益 ,适应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7.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9.
沙棘嫩枝扦插的病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自知  王星 《沙棘》2003,16(4):23-24
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是在特定的高温高湿条件进行的,插条很易受到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侵染致病。经多年育苗推广的实践,介绍了插条常见病害的发病时期、症状和防治措施,并提出了运用合适的水分管理技术和有针对性的应用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思路,可供生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牡丹江野生百合科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