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伏牛山区甘薯天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伏牛山区甘薯天蛾的发生与防治黄广泰(淅川县植保植检站,淅川474450)甘薯天蛾又称旋花天蛾,属鳞翅目,天蛾科,以幼虫危害红薯等旋花科植物的叶和嫩蔓,食量大,常将红薯叶片吃光,严重影响红薯生产。为此,我们从1995~1997年对甘薯天蛾在我县的发生情...  相似文献   

2.
正为害症状甘薯天蛾又称旋花天蛾,属鳞翅目,天蛾科。幼虫为害甘薯、牵牛花、月光花等旋花科植物的叶片和嫩茎,还能为害葡萄、扁豆和赤小豆等。食量很大,严重时能把甘薯叶片食光。成为光蔓,严重影响产量。该虫为偶发性害虫,成虫具强趋光性,以下  相似文献   

3.
甘薯天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甘薯天蛾的发生面积广,凡有甘薯栽培的地区,都可能发生为害,另外甘薯天蛾也取食牵牛花、月光花等旋花科植物。近几年河北省薯区高温少雨,加上薯农防治甘薯害虫意识淡薄,致使甘薯天蛾发生越来越严重。薯农应当引起重视,及时防治,确保甘薯丰收。  相似文献   

4.
方红联 《农村科技》2007,(12):31-32
旋花天蛾又名甘薯天蛾、白薯天蛾.属鳞翅目天蛾科面形天蛾亚科白薯天蛾属. 旋花天蛾是甘薯的主要害虫,发生严重时,能将薯叶食光,严重影响产量.但旋花天蛾卵又是广赤眼蜂的重要寄主,对广赤眼蜂的繁殖、种群扩大和延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甘薯天蛾是甘薯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在阜阳地区每年发生三至四代,大发生为害多是第三或第四代幼虫,时間在8—9月間,正值甘薯結块时期,造成甘薯大量減产。据調查研究.成虫繁殖率高,一头雌虫平均能产卵一千零三十五粒。幼虫食量大,一头幼虫一生可吃中等大小的胜利百号甘薯叶片三十五个左右。6—9月雨水偏少,則有利发生。6月中旬,第一代幼虫发生在春甘薯地里,春薯面积小,这时虫口密度也稀,不仅防治成本低,而且收效大,是防治有利时机。天敌有小茧蜂、悬茧蜂、寄生蝇等,卵寄生以第二代为最高,寄生率达41.6%,幼虫寄生率以第三代最高,在28.5—38.5%之間。1965年,甘薯天蛾第一代发生早、数量大,成虫多、落卵稠。6月上旬在田間調查,百株甘薯上有卵和幼虫五十个左右,多的百余个,比1964年同代虫期高两倍。全专区二百多万亩春薯,块块都有发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甘薯天蛾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室内饲养及野外调查,研究了温度对甘薯天蛾日Herse convolvuli (L.)生长发育的影响、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年生活史以及幼虫取食量、幼虫体色分化、成虫产卵前期和产卵量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甘薯天蛾在长沙地区每年发生4代;幼虫共5龄;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卵10.8℃、1龄幼虫20.7℃、2龄幼虫13.6℃、3龄幼虫14.3℃、4龄幼虫13.1℃、5龄幼虫12.9℃、蛹7.8℃,有效积温分别为45.1日.度、11.2日.度、32.7日.度、32.8日.度、36.6日.度、111.3日.度、252.1日.度;每雌产卵量43~665粒,平均276粒;产卵期2~6d,产卵前期2~5d;适宜交配和产卵的温度是23~30℃.由上述结果可知:光照强度是导致幼虫体色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污泥蓼茎中抑制甘薯天蛾幼虫生长发育的活性成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研究污泥蓼(Poloygonum limicola)对甘薯天蛾(Herse convolvuli)幼虫生长发育的抑制活性及其有效成分,通过叶碟法测定了该植物提取物对甘薯天蛾3龄幼虫的生长发育抑制活性,并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通过萃取、柱层析、薄层制备、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对其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500 mg/L污泥蓼茎甲醇提取物处理甘薯天蛾3龄幼虫48 h的生长发育抑制率为57.3%.从污泥蓼茎中分离得到karptioctoxicoral,medicarpin和5-甲氧基黄烷酮(5-methoxyflavone).当甘薯天蛾幼虫每头口服剂量为50,400 μg时,karptioctoxicoral对该虫48 h的抑制率分别为17.3%和81.6%;medicarpin和5-methoxyflavone没有表现出生物活性.Karptioctoxicoral为活性成分,其作用方式为胃毒作用.  相似文献   

8.
长沙地区甘薯天蛾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探明长沙地区甘薯天蛾的发生规律,于1999至2002年对其进行了室内饲养和室外调查.结果表明,甘薯天蛾在长沙地区每年发生4代,第一代卵始见期的物候学特征为牵牛花藤70~100cm长,第一代幼虫寄主集中为牵牛花,第2~4代幼虫寄主则包括牵牛花、甘薯和蕹菜等,越冬代虫源主要来自牵牛花.甘薯天蛾产卵选择性明显,喜在向阳、通风、寄主长势好的田块产卵,田间卵量逐代增加.寄生蜂对田间甘薯天蛾幼虫的自然寄生率高达79.2%~93.4%,天敌控制作用明显,现阶段甘薯天蛾在长沙地区难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蔬菜生产的安全监管,指导科学防治,减少农药使用,根据2009~2018年在松茸菜田灯诱旋花天蛾发生消长数据,结合同期的气象资料,总结出引起决定年度旋花天蛾发生轻重的主要影响要素,探讨建立了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用的数学预警模型,经历史数据校验,预警效果的平均符合率达到97.7%.  相似文献   

10.
甘薯天蛾幼虫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为合理开发利用甘薯天蛾,研究了甘薯天蛾幼虫的生物学特性,包括不同龄期幼虫的历期、体长、取食量、有效积温、发育起点温度及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甘薯天蛾幼虫共有5个龄期且龄期数不受温度、饲料的影响;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发育的幼虫,幼虫体色会出现分化;此外,还测定了虫体营养物质的含量,其中虫体铅含量为1.125g/kg,超过了FAO/WHO规定的食品中铅含量的上限,认为该虫不宜直接作为饲用和食用昆虫.  相似文献   

11.
豆丹是鳞翅目天蛾科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tsingtauicaMell.)幼虫的俗称,山东、河南等地又称豆虫、豆青虫。豆丹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安徽、山东、江苏、四川、陕西等省。其完全变态,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钻入土中做穴越冬,俗称入蛰豆丹。  相似文献   

12.
1994年甘薯天蛾大暴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年甘薯天蛾大暴发原因及防治对策张广义,王登甲,惠祥海,詹召芳,孙明海(邹城市植保站273500)甘薯天蛾(HerseconvolvuliLinnaeus),又名族花天蛾,属鳞翅目,天蛾科。该虫喜高温。主要发生在福建、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省...  相似文献   

13.
甘薯天蛾在阜阳1年发生3~4代.主要以幼虫危害甘薯叶片,造成甘薯减产.危害盛期为7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干旱是重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Snf907真菌代谢物对甘薯茎线虫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Snf907真菌代谢物原液及不同稀释液对甘薯茎线虫活性及运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10,20,50倍稀释液浓度下二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是87.06%,78.73%,41.21%,24.37%,14.00%,均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显著;其不同浓度的代谢物对甘薯茎线虫的行为影响不同,随着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对甘薯茎线虫活动频率的抑制也增强。  相似文献   

15.
为害红薯叶的主要害虫是斜纹夜蛾、甘薯麦蛾、旋花天蛾3种,为了确保特供宾馆用作蔬菜的红薯叶的安全、卫生,通过对害虫发生消长的系统调查,总结出其预警灾变的主要环境条件,开展了安全有效的绿色防控技术示范。  相似文献   

16.
湘西黑藤的杀虫活性及其杀虫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湘西黑藤的杀虫活性及其有效成分。【方法】通过叶片浸渍法和叶碟法测定了该植物提取物对几种害虫的杀虫活性和拒食活性,并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通过萃取、柱层析、薄层制备、重结晶、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该植物仅根有杀虫活性,根甲醇提取物对桃蚜无翅蚜成虫、3龄菜青虫、白纹伊蚊4龄幼虫、玉米螟3龄幼虫、黄曲条跳甲成虫、棉蚜无翅蚜成虫和甘薯天蛾3龄幼虫都有毒杀效果,其24 h的LC50值分别是30.9 mg•L-1、38.4 mg•L-1、135.4 mg•L-1、161.7 mg•L-1、180.3 mg•L-1、212.9 mg•L-1和244.5 mg•L-1。首次从该植物根中分离和鉴定了5个活性化合物,即鱼藤酮、6a,12a-脱氢鱼藤素、Tephrosin、Isolonchcarpin和Pongaflavone。鱼藤酮、6a,12a-脱氢鱼藤素和Tephrosin对白纹伊蚊4龄幼虫、3龄菜青虫、黄曲条跳甲成虫和棉蚜都表现出毒杀活性,在浓度为100 mg•L-1时,死亡率为62.3%~100%;Isolonchcarpin和Pongaflavone对甘薯天蛾3龄幼虫有拒食活性,48 h的AFC50值分别是195.5 mg•L-1和106.6 mg•L-1。【结论】湘西黑藤各部位中仅根为活性部位。该植物根的甲醇提取物对棉蚜等多种害虫有较高的活性。首次从该植物的根中分离5个活性成分,即鱼藤酮、6a,12a-脱氢鱼藤素、Tephrosin、Isolonchcarpin和Pongaflavone。前3个成分对多种害虫有较高的毒杀活性,后2个成分对甘薯天蛾幼虫有拒食活性。  相似文献   

17.
1发生规律甘薯叶甲主要寄主植物是甘薯,另外还有旋花科的雍菜和打碗花,是为害甘薯的一种主要害虫。成虫吃薯汁。喜食甘薯顶端嫩叶,常使薯苗顶端折断,幼苗枯死,造成缺苗现象。幼虫生活在土壤中,啃食薯块,造成薯块表面深浅不同的伤疤,影响薯块膨大。一般1年发生1~2代。我国北方成  相似文献   

18.
去年8月上、中旬,鲁南地区的新泰、泗水、平邑、邹城等县市,甘薯天蛾大暴发,发生面积达百万亩,甘薯田间虫口密度每平方米少则几头,多则三百余头,部分地块的薯叶一夜之间即被害虫全部吃光。这次虫害发生面积之大,虫口密度之高,危害之严重,为百年所罕见。害虫盛发期由于高温干旱,加之虫龄高,虫体大,抗药力强,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  相似文献   

19.
刘生祥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7):138-138,176
重阳木斑蛾(Histia rnodopeCram er)又名重阳木帆锦斑蛾,它一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和蛹越冬,3月下旬幼虫化蛹越冬蛹羽化,第一代为4月上中旬到6月上中旬,第二代为6月中旬至8月上旬,第三代为8月上中旬至9月中旬,第四、五代发生期分别为9月中下旬,11月中下旬分别以蛹、幼虫越冬,防治应在3龄左右喷洒胃毒剂或触杀剂均可。  相似文献   

20.
旋花天蛾Herse convolvuli Linnaeus为甘薯上重要害虫,六十年代以来,常给淮北地区甘薯生产上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关于其幼期形态变化及生活习性方面,国內报道的不多,为了正确掌握幼期各阶段形态特点,进一步摸清其发生规律,1963年以来(十年浩劫期间中辍)我们在安徽省淮北、江淮之间和沿江地区,曾断续对此虫进行了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调查,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