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辽宁省清原县大孤家子落叶松种子园的昆虫群落和优势种群构成,结果表明:落叶松种子园有昆虫178种(12目,76科)。其中植食性昆虫109种,以落叶松为营养的有32种,肉食性昆虫48种,其他21种。昆虫来源有栽培地土壤中和残株上原有的种类,由周围林木和植物上迁移扩散而来的种类和临时飞来和着落的种类。列出了以落叶松为中心的食物链。由于种子园母树株行距大,光照充足,适于喜光性虫种的生存繁殖;化学防治的筛选使隐蔽性害虫得以保留,暴露性虫种受到淘汰,从而逐渐形成优势种群。主要有落叶松稀球果花蝇,黑胸球果花蝇、落叶松实小卷蛾、落叶松鞘蛾和松皮小郑蛾等5种,是影响树木生长和种子收成的主要害虫,应注意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2.
云杉球果小卷蛾又名云杉球果卷叶蛾,属鳞翅目卷蛾科昆虫,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内蒙、甘肃、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等地。主要以幼虫危害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红松、西伯利亚落叶松等树木的球果。本文对云杉球果小卷蛾发生规律和发生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为有效防治云杉球果小卷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山松球果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1992-1994年,在浙江省天台县华顶林场北山区铁泉湖黄山松种子园研究了黄山松球果生命表。结果表明,从雌球花开放球果成熟过程中,导致球果死亡的主要因子是松实小卷蛾幼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北部针叶林种实害虫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1987年7—8月中法联合调查中国东北部针叶树种实害虫的初步结果,所调查地区有:黑龙江省小兴安岭的五营自然保护区、丰林林业局的母树林、东北林业大学凉水自然保护区;内蒙古大兴安岭的乌尔旗汗和库都尔人工,天然落叶松母树林以及黑龙江省植物园和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林场所调查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红松、樟子松、黑松、红皮云杉、鱼鳞云杉及白皮冷杉。在球果内共发现15种害虫及其被害状,其中最主要的为害落叶松球果的Lasiomma属种类,落叶松球果被害率可达42—95%;其次是落叶松球果小卷蛾,球果被害率达6—2O%;第三位是球果螟,球果被害率达4—8%。 还发现冷杉球果花蝇[L.abietis(Huckett)]和冷杉球果小卷蛾(Barbara herrichiana Obraztsov),它们是我国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实小卷蛾(Petrova perangustana Snell)是落叶松球果严重害虫之一。一年或二年一代,以蛹(少数幼虫)结丝茧在树干老翘皮下越冬,成虫4月下旬出现,幼虫5月中旬开始取食球果,老熟幼虫于6月下旬脱果钻入树皮裂缝化蛹并越冬。有数种天敌对其有重要控制作用。防治方法可于4月上中旬在树干3米以下刮老翘皮并将越冬蛹装入养虫笼中消灭其成虫,同时可使寄生蜂飞回林中继续抑制害虫,可减少球果被害率50%。再于成虫盛期向树冠喷两次1:800倍40%氧化乐果有良好防效。  相似文献   

6.
松实小卷蛾是蛀食多种松树嫩梢、球果的重要害虫。此虫每年发生4代,以蛹在被害球果梢内越冬,第1代幼虫危害蛀食当年抽出的芽梢,使芽梢弯曲呈钩状而逐渐枯死,第2代以后的幼虫将转移危害2年生球果。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16,(5):159-160
为详细掌握马鞍山林场国外松的主要病虫害,我们进行了3年的连续调查,结果表明:主要病虫害有:马尾松毛虫、松实小卷蛾、微红梢斑螟、果梢斑螟、桃蛀螟、松茸毒蛾、思茅松毛虫、落叶病、枯梢病等,其中危害最大的为松实小卷蛾;微红梢斑螟;果梢斑螟三种嫩梢及球果害虫,为有效地控制三种害虫对国外松的危害,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便为林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988—1989年,在内蒙古东部乌尔旗汗地区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 Rupr.)天然林内,对危害落叶松球果的卷蛾进行了定点观察,并在库都尔、吉文、阿里河等邻近地区进行了该卷蛾种群数量调查。经鉴定该卷蛾为东北小卷蛾Cydia illutana dahuricolana(V.I.Kuznetzov),是我国新记录。在内蒙古东部地区,东北小卷蛾一年发生一代,以蛹越冬。对幼虫及蛹的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对生活习性、危害、不同地区种群数量的差异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辽宁兴城油松种子园球果害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84~1988年在辽宁省兴城油松种子园对直接危害油松球果的害虫进行了调查,发现有松果梢斑螟、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及金绿宽盾蝽,对这4种害虫的生活史、发生历期和生物学特性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油松球果生命表分析及其虫害球果品质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球果生命表的组建和分析,明确辽宁兴城油松种子园共有球果害虫6种,其中油松球果瘿蚊(Cecidomyiaweni)、松果梢斑螟(Dioryctriapryeri)和松实小卷蛾(Retiniacristata)为球果的关键害虫;确定了各种害虫引起的球果损失比例;从雌球花出现到球果采收,有92.27%的球果损失,其中昆虫危害占绝大多数.球果种子品质检验表明,受害球果的种子产量显著减少,但发芽率等种子播种品质并不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思茅松针叶气味对松实小卷蛾产卵行为的影响。[方法]室内验证松实小卷蛾产卵是否受到寄主松树气味的影响,进行室内行为测试和触角电位实验。[结果]结果表明,保留触角的松实小卷蛾雌蛾在新鲜针叶上的产卵量大于在枯萎针叶上的量,而切除了触角的雌蛾则对新鲜和枯萎针叶没有选择性。松实小卷蛾雌蛾对思茅松针叶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柠檬烯、β-水芹烯都表现出一定的触角电位反应,以β-水芹烯引起的松实小卷蛾触角电位反应最大,其次是柠檬烯。[结论]β-水芹烯、柠檬烯在新鲜针叶挥发物中的含量远大于在枯萎针叶挥发物中的含量,β-水芹烯、柠檬烯可能是刺激松实小卷蛾雌蛾产卵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种子园害虫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防治马尾松重要害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化学和物理方法防治松实小卷蛾和油松球果小卷蛾对马尾松的为害。[结果]防治后,2种害虫为害马尾松的虫果率由92.26%降至4.17%,结实量明显提高。[结论]采用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地降低马尾松种子园虫害,明显提高结实量。  相似文献   

13.
阿尔泰山主要天然针叶树种为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落叶松和西伯利亚冷杉,这些树种具有耐阴、耐贫瘠、抗寒、抗旱等特性,普遍用于城市绿化、生态修复造林中。由于近年来云杉球果卷叶蛾对云杉、落叶松的球果和种子危害极大,严重影响到采种育苗和天然针叶林的自然更新。为有效控制虫害的发生,提高种子生产数量和质量,本文探讨了该虫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有效防治云杉球果小卷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油松球果小卷蛾的形态特征,介绍了其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油松球果小卷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杉实小卷蛾主要危害黄杉球果.调查了该害虫的分布及危害,描述了其形态特征,以云南省禄劝县为基地,观察研究了该害虫的生活史及生活习性.该虫在云南省禄劝县1年发生1代,以蛹在受害球果内越冬,成虫期4月上旬至5月下旬,卵期4月中旬至6月上旬,幼虫期4月下旬至8月上旬,蛹期7月上旬至次年5月下旬.提出了初步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油松球果小卷蛾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洛南县地处秦岭东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山地气候,是油松天然适生区。近年来由于油松球果小卷蛾对油松球果危害,球果危害率达80%以上,油松种子产量急剧下降,危害重点区颗粒无收,是油松的主要害虫。为此,笔者近几年对油松球果小卷蛾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试验与实践,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红花尔基樟子松林的调查中,发现两种为害樟子松的国内新记录小卷蛾科害虫:红松实小卷蛾(Petrova reshella(L.));樟子松顶小卷蛾[Blastesthia turionella(Zett.)]文中对这两种小卷蛾的为害状,成虫和幼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8.
采用频次分析法和分布型指数法,测定了松实小卷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并进行了序贯抽样分析以及平行线法,对角线和棋盘式法3种不同抽样方法的可靠性比较。结果表明:在黄山松幼林中,松实小卷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的一般的负二项分布。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氧化乐果、调养氯氰菊脂、久效磷不同浓度对云杉球果小卷蛾初孵幼虫始盛期进行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氧化乐果500倍液防治云杉球果小卷蛾初孵幼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1987年中法联合调查中国东北部针叶树种实害虫报告之三。在被害的云杉球果内饲养出一种小卷蛾,经鉴定为球果艳小卷蛾(Barbara fulgcns Kuznetsov),是云杉球果的新害虫,我国新记录。文章描述它的形态特征、简要的生活史以及寄主和被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