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如何增加木材产量、提高木材质量,是当前林业生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从技术措施看,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条件,即整地、施肥、改良土壤、加强抚育管理等,促进林木向速生、优质、丰产方面发展;二是改良树种本身,即在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森林土壤退化的概念,从树种生物学特性和植物群落结构方面系统分析了人工林、天然林土壤退化的机理,阐述了森林土壤养分改变对植被性质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防治对策,包括采取生物措施,改良土壤;选择适宜树种、合理栽培;施用化肥,补充森林土壤养分消耗等。研究森林土壤退化及其防治对策对于制定适宜的栽培、经营措施,提高森林土壤生产力及林木生长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松类的无性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树种改良工作是提高人工林生长力的重要途径,而无性繁殖在树种改良工作中又占重要地位。从遗传学理论、选种、繁殖技术以及经济投入各方面综合分析看,无性繁殖具有选择差大、遗传力高、成本低等优点,无性系育种乃是最适用于林木的育种体系。随着林木无性繁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性系林业将是人类林业的明天。马尾松在我省造林面积大,每年都需要大量种子。种子园在目前还不能提供大量优质种子以满足造林需要。开发与利用扦插和组培技术是改变这种局面的最有效方法。兹收集有关松类的扦插、组织培养等有关资料简介如下,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松树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主要用材树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用途广、成本低和成林容易等优点,是我国南方荒山造林的重要先锋树种,其经济意义、防护效能及美学价值,都是为人们所公认的。马尾松的杆材林阶段,是林木胸径和树高旺盛生长时期,立木的分化异常激烈,如何调节和控制这个时期的立木密度,使其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对于保证林木成熟期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我国林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的广大林区和宜林地,主要是凭借自然界所现存的土壤、气候和地区条件来进行林业生产的。因此,林业工作者必须准确地认识和掌握各种土壤的宜林性质,才能合理地利用土壤的生产力,并在利用和改良中提高土壤肥力,使林业生产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一,土壤与森林的关系土壤与森林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森林的生长、森林的类型、森林的分布、森林的自然更替和森林的木材蓄积量等,无不受土壤因子的制约。在林木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中,土壤  相似文献   

6.
树木引种是将某个树种引到该树种自然分布范围以外的新地区种植,或将野生树种进行人工栽培。引种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当地树种资源,提高林业生产水平,实现林木速生、优质、丰产,增加经济效益。我国树木引种历史悠久,例如核桃及悬铃木早在西汉及东晋时就引进我国,桉树、刺槐于十九世纪末引进我国。本世纪初从外国引入我国南方的加勒比松、湿地松、火炬松及晚松等树种表现都较好,具有生长快、干形直、含脂量高、受松毛虫危害较轻等优点,在低山丘陵区种植优于当地马尾松,目前已在南方九  相似文献   

7.
国内林木抗寒抗旱性评定的主要指标及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旱、寒冷的气候条件是我国北方,尤其是广大西北地区树种分布和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不同的树种其抗旱耐寒能力明显不同,分布区广的树种,不同分布区的种群间其抗寒、抗旱性也有显著差异。所以,正确评定树种的抗旱、抗寒能力,筛选出适合我国干旱、寒冷地区生长和造林树种,对这些地区发展林业生产、恢复森林植被、保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1 评定林木抗寒抗旱性的主要指标1.1 评定林木抗寒性的主要指标(1)形态指标:冻害指数、组织褐变、生长恢复状况。冻害指数是田间测定林木越冬抗寒性的常用指标,通常按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通过杉木马尾松纯林和混交林种植试验,对林木的生长状况、生物量和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杉木马尾松混交的种植方式,可以保证林木相互促进生长,形成树多层次冠幅,枝叶茂盛;混交林的种植方式可以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地表的通气度,改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山地造林的先锋树种.但是种植马尾松纯林,常常发生松毛虫的大片危害,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大大降低了木材的产量和质量.同时马尾松落下的松针难腐烂分解,因此,马尾松纯林的生长对于改良土壤和涵养水源的能力都很低.为了解决以上的矛盾,为国家提供更多的优质木材,在立地环境中等的红壤丘陵地区,大力营造马尾松和阔叶树混交林,并在地力不断得到改善的情况下,逐步以优良的阔叶树来代替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造林事业上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0.
矿质营养与主要用材树种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施用矿质营养,能促进林木的生长。林木施用矿质营养重要理论——综合营养诊断理论、稳态营养理论、施肥配方理论。林木施用矿质营养的肥效具有阶段性,同一树种在幼林期、中龄期、近熟林期所需的矿质营养种类和数量不同。分别总结了杉木、桉树、马尾松三种主要用材树种在不同阶段施用矿质营养的生长关系,最佳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1.
12.
马尾松人工中龄林施肥肥效与增益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13a的观测资料表明,在红壤地区施N肥对马尾松中龄林生长不利,施P、K肥有利于马尾松中龄林生长,且肥效持续时间长,最佳处理组合为N1P3K2,即每公顷施N、P、K分别为0、240、65kg。其中P3水平树高、胸径、蓄积12a定期生长量比对照P1水平分别为6.1%,15.0%,12.3%。施肥一定时间后林地质量仍是马尾松生长密切相关的因子,施肥不会促进马尾松中龄林在空间层次上的分化。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幼林施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三年来的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幼林理想的施肥处理是磷肥处理,单施磷肥马尾松幼林树高增益20.5%~22.2%,地径生长增益19.8%~20.8%;理想的施肥总量是P2O50kg/hm2,即造林当年施基肥P2O525kg/hm2,造林后第3年再追施P2O525kg/hm2;立地低下的地方可适当配合施些氮肥;马尾松幼林不必施钾肥。  相似文献   

14.
对引进美国的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火炬松(P.taeda)的生长状况,与当地马尾松(P.massoni-ana)进行比较分析。4年试验结果表明:在广西北部丘陵地,火炬松生长表现良好,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显著大于马尾松、湿地松;试验所研究10个火炬松家系、1O个湿地松家系生长量,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差异明显;马尾松4年生时,采用种子园种子,轻基质育苗,造林施基肥,生长量与采用母树林种子,黄泥土育苗,不施基肥,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分别提高了8.6%、19.7%和55.5%。  相似文献   

15.
2016年在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车寮村杨梅园以东魁杨梅(Myrica rubra cv.DongKui)林为试验材料,在了解当地东魁杨梅的栽培情况及对林下土壤养分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复合肥、菌肥、磷肥、菌肥+磷肥4种土壤养分补偿试验,分析0~20、20 ~ 40 cm土层对不同土壤养分补偿方式的响应.结果 表明:在pH值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13a的观测资料表明,在红壤地区施N肥对马尾松中龄林生长不利,施P、K肥有利于马尾松中龄林生长,且肥效持续时间长,最佳处理组合为N1P3K2,即每公顷施N、P、K分别为0、240、65kg.其中P3水平树高、胸径、蓄积12a定期生长量比对照P1水平分别高6.1%、15.0%、12.3%.施肥一定时间后林地质量仍是马尾松生长密切相关的因子,施肥不会促进马尾松中龄林在空间层次上的分化.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和火炬松的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长效复合肥能明显促进苗木生长。与普通复合肥相比,苗木生物量分别增加255%和165%;长效复合肥的用量以每株0.8~1.2g为宜。  相似文献   

18.
由于马尾松迹地改造不同于整地营造火力楠秃杉混交林、纯林,对幼林3年生的林木生长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火力楠、秃杉混交林的林木生长状况,分别均比纯林的林木生长状况良好,其树高于6.9%、34.8%,胸径粗于9.7%、30.8.%,冠宽于14.3%、16.7%。火力楠秃杉混交林的土壤肥力N、P、K,分别均大于纯林的土壤肥力N、P、K。  相似文献   

19.
火炬松与马尾松混交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火炬松与马尾松混交造林成效的全面调查,分析不同坡向和坡位对火炬松与马尾松生长量的影响及其树种生长规律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立地质量等级和相同经营措施条件下,坡向以半阳坡的火炬松和马尾松生长量最大,林分总蓄积量达157.521 m3/hm2,阳坡次之,阴坡最小;坡位以下坡的火炬松和马尾松生长量最大,林分总蓄积量达170.795 m3/hm2,中坡次之,上坡最小。火炬松的平均胸径连年生长量达0.97 cm,比马尾松高出6.4%,平均树高连年生长量达0.56 m,低于马尾松10.8%,平均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达0.135 2 m3,略高于马尾松0.6%。因而,火炬松适宜当地造林。  相似文献   

20.
1、2代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生长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配对样地法,以不同栽植代数(1、2代)、不同发育阶段(8、15、18、20 a)的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对1、2代马尾松人工林林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及蓄积量生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连栽后,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等指标总体表现为2代好于1代,2代较1代总体分别上升0.61%、3.17%、3.85%和23.82%,但差异均不显著。马尾松连栽并未导致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及蓄积量生长出现下降趋势,林分生产力水平不但没下降,反而还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