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近年来,在生产中应用推广了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灭活疫苗注射免疫防病的技术,效果良好。但是,注射免疫操作麻烦,难在生产中大面积集中放养的情况下推广。因此,探索非注射途径的免疫技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草鱼是我省渔业生产中占据比重最大的养殖品种,但在养殖过程中,却易受到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赤皮、烂鳃、肠炎(下称“四病”)的危害,往往给养殖生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实施草鱼免疫防病技术是解决草鱼“四病”的一个较佳措施,可有效降低草鱼“四病”的发生率和提高草鱼养殖成活率。目前,吉安市已在草鱼成鱼生产中对放养鱼种大规模推广应用注射免疫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总结分析数年来该技术的推广实践经验,笔者以为:要确保草鱼注射免疫防病技术的应用效果应在以下几方面注重“讲究”。  相似文献   

3.
汪长友 《齐鲁渔业》2006,23(4):47-47
如何有效地防治“草鱼三病”和“出血病”,历来是草鱼养殖上的一大难题。近年来,福建省古田县推广注射疫苗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预防效果。草鱼种注射疫苗后其免疫保护力可达14个月以上,在整个养殖期间一般不发病,成活率可达95%以上。现就草鱼种注射疫苗具体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们自1978年冬开始草鱼出血病隐性感染防病试验,最初为注射,后改为浸泡。几年来,经多点试验,获得显著的防病效果。现将浸泡免疫防病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当前正是草鱼疫苗注射免疫的季节,为了能有效地预防草鱼“四病”(即烂鳃病、赤皮病、肠炎、出血病)和防止草鱼细菌性暴发病的发生和蔓延,提高养殖成活率,确保免疫效果,养殖户在进行草鱼疫苗注射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如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用特异化饵料免疫预防草鱼出血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河  戚少燕 《科学养鱼》2000,(10):36-37
草鱼出血病是呼肠孤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严重影响着草鱼的成活率。 70年代以来,国内对病毒性出血病的防治进行了免疫研究,获得比较成功的是注射法和浸泡法。生产实践表明:注射接种虽有较好效果,但操作不方便,费工费时,还易损伤鱼体,尤其对大规模的鱼种生产更难于应用,在生产中推广有一定的难度;浸泡法免疫效果不理想,而且疫苗用量大,成本较高。因此,研究探索适合养殖鱼类特点的更有效、方便、经济的疫苗接种途径已成为预防草鱼出血病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我们用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胞疫苗处理的特异化饵料,在草鱼苗开口期投…  相似文献   

7.
我校渔场1985年由于没有进行草鱼出血病免疫,尽管采取了多种防病措施,但草鱼成活率不高,一般年徘徊在20~30%。 1986年开始搞疫苗注射,草鱼出血病大大减少,成活率提高到70%左右。但人工注射疫苗、费工费时、操作麻烦。且注射疫苗后,部分鱼由于受伤而陆续死亡者常发生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鱼病研究室的科研人员通过长达6年的努力,终于圆满地完成了“草鱼出血病群体免疫技术”的研究。通过采用对草鱼亲体免疫注射和对草鱼精液浸泡免疫的方法,使草鱼夏花至鱼种的  相似文献   

9.
草鱼细菌性的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与病毒性的出血病,俗称草鱼“四病”,严重威骖着芋鱼鱼种及成鱼生产,挫伤群众的养鱼积极性。为此,我们调查了草鱼病的关口,针对性地选择了中科院水生所出血病灭活疫苗注射免疫技术,自一九七八年开始生产性试验,经多点试验成功之后,积极应用推广,逐步建立相应的疫苗生产供应体系,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水科所1978年开始草鱼出血病浸泡免疫技术的研究,1987年初通过评定,1988年评为“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项防病技术目前已在湖南省及江、浙、鄂、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由于“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广泛用于草鱼出血病的预防,对于提高草鱼成活率,增加鱼种和成鱼的产量起了积极作用。据我县近四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进行了免疫注射的草鱼种的成活率都在80%以上,高者达92.4%,其中又尤以注射夏花草鱼种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正>在草鱼冬片鱼种培育中,每年养到10月初就会暴发草鱼出血病、"老三病"而大量死亡,养殖户损失较大。近年来,有部分养殖户尝试在夏花放养时注射草鱼"四联"防病疫苗,即预防草鱼出血病、烂鳃、肠炎、赤皮,取得较好的效果。投放注射了疫苗的草鱼夏花,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很少发病,成活率很  相似文献   

13.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病毒性鱼病,它严重影响着草鱼的成活率,尤其是对一龄草鱼种的危害。目前比较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将出血病疫苗注射到鱼体使其获得后天的免疫保护力,但这种注射法需要一尾一尾地进行,费工费时还易损伤鱼体,对当年草鱼和大规模的鱼种生产难以应用。因此,研究更简便、有效的免疫途径是预防草鱼出血病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我们于1996~1998年用草鱼出血病细胞疫苗处理的特异化饵料,在草鱼苗开口期投喂,完成疫苗接种。经室内攻毒测定,对草鱼出血病的免疫保护力可达90%以上,免疫后的草鱼血清抗体凝集价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14.
草鱼出血病注射免疫座谈会于八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在沅江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九个商品鱼基地县的水产技术人员暨特邀代表共25人。会议期间,交流了今年鱼病流行情况及其防治经验,重点介绍了各单位草鱼出血病的流行危害及预防等技术知识,观察掌握了出血病的一般症状,操作制备了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并讨论制定了今明两年草鱼注射免疫的规划等。与会代表一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邵阳地区为控制草鱼出血病,今年开始在全地区推行免疫注射. 邵阳地区每年因出血病死亡的草鱼种达总数的百分之三十至五十.一九七九年地区农业部门先后在洞口、武冈、隆回等县的六十九个生产队和县、社、大队渔场进行了草鱼出血病免疫注射试验,共注射草鱼种十二万余尾,经过免疫注  相似文献   

16.
草鱼的病毒性出血是我国首次发现的 ,也是目前淡水养殖业中危害最大的一种鱼病 ,严重地制约着草鱼种的生产。自 70年代以来 ,国内外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研究很多 ,其中注射免疫技术比较成功 ,但因注射免疫接种对大规模的鱼种生产难于应用。鱼类通过摄饵而获得免疫途径是人们期求的理想免疫途径。鱼苗不同阶段口服疫苗效果研究 ,国内报道甚少。为此 ,笔者于 1998年 5~7月进行此方面的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疫苗与免疫途径疫苗来自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所制备的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胞疫苗 ,用其制成特异性饵料。分 6个试验组和 1对照空白组 ,…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已肯定了草鱼注射出血病灭活组织疫苗(下称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但此法难以适用大规模的苗种生产。寻找注射法以外的免疫接种途径,已成为当前防洽草鱼出血病的一个研究内容。我们于1984年在本所进行了尼龙袋灭活疫苗高渗浸泡(下称免疫Ⅰ组)和尼龙袋灭活疫苗 PHA高渗浸泡(下称免疫Ⅱ组),  相似文献   

18.
采用特异化饵料投喂草鱼对呼肠孤病毒免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鱼出血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对此病的预防采取注射、浸泡疫苗的方法都能起到良好的免疫效果以及使用PHA等佐剂也有一定的免疫抗病的效果。注射疫苗是先前生产中绝大多数采用的免疫方法 ,但对小苗就很难 ,并且此法工作量很大。免疫的数量范围就受到很大的限制。采用浸泡疫苗或PHA的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 3个月后攻毒死亡率高达 70 %。因此 ,研究探索更有效、方便、实用的疫苗接种途径就成为草鱼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我们在草鱼苗开口阶段采用特异化饵料进行接种疫苗对草鱼出血病的免疫获得了很强的免疫保护力。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用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给当年鱼种进行免疫注射,对预防此病效果显著。但在七月以前给当年草鱼种注射疫苗时,由于规格小、数量多,加上水温偏高,鱼的活动力强,在注射操作时,不免有部分鱼种受伤死亡,致使免疫防病难以推广应用。我们为了克服这一弊病,曾多次在室内外试用麻醉药物丁卡囚(又叫地卡因),将鱼种轻度麻醉后,再注射疫苗。这佯不但减少了鱼种因注射操作的伤亡数,而且加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水产局于1987年11月24日至25日在沅江县召开了“草鱼出血病浸泡免疫技术推广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市)县水产部门的负责同志和从事鱼病防治工作的技术人员等40余人。湖北省嘉鱼县水产局陈祥树局长列席了会议。会期省水产所副所长郑远刚同志总结了1987年浸泡免疫技术示范推广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省水产所鱼病组康惠同志报告了草鱼出血病浸泡免疫技术的研究情况和推广中的技术关键以及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