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低温病毒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鲍既是美食,又可入药,经济价值极高,是珍贵的海产品。七十年代初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东山县水产局联合攻关,开创杂色鲍(1970)和皱纹盘鲍(1973)人工育苗生产工艺以来,推动了我国养鲍业迅速发展。九十年代福建省自台湾引入杂色鲍的台湾种群----九孔鲍及其集约式养殖技术,使得鲍的养殖规模和产量发展更为迅速,目前已成为我国鲍的最重要养殖区,养鲍场和鲍苗场已遍布我省沿海各地, 2001年我省鲍的养殖面积已超过43万平方米,产量2800t以上,产值约4亿元;我省还是我国的鲍苗主要输出地,2001年生产鲍苗6.7亿粒,产值8646万元。…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南方鲍鱼工厂化养殖主要是从台湾省引进九孔鲍和中国南方杂色鲍两个品种组成。但由于种质退化和病害的蔓延,中国南方鲍鱼养殖损失惨重。皱纹盘鲍与日本鲍进行杂交繁育成功.推动着广东、福建皱纹盘鲍浅海增养殖的不断发展。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有限的浅海水域已成为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3.
鲍(Abalone)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原始腹足目、鲍科、鲍属。福建省莆田市是全国鲍养殖的重要基地,全市有近40家的鲍育苗场,年育鲍苗4亿粒左右,养殖鲍约4亿粒,产鲍4000多吨,产值9亿元左右,初步形成了鲍的产业化养殖规模。  相似文献   

4.
降低海上筏式养鲍死亡率之良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鱼的养殖经过多年的试验,海上筏养方式已备受养殖的喜爱,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也逐渐出现了大面积的死亡现象,使养鲍单位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究其原因,错综复杂,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为了促进筏养鲍鱼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建议养殖单位应当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使筏养的鲍鱼的死亡率降到最低限度,现笔结合生产实践,略论降低筏养鲍鱼死亡率的良策。以供广大养鲍参考。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鲍的养殖生产及病害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告了福建省鲍的养殖生产发展情况和近年的病害发生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在我省鲍养殖实验首次获得成功后,于90年代鲍养殖技术与规模得到迅速发展,至2006年鲍养殖面积达到1010.7万平方米,总产量11546吨。尽管鲍养殖面积在不断增加,但总产量却未见明显提升,且单产从1998年的5.749kg/m^2下降至2005年0.789kg/m^2。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认为:鲍的低温病毒病、破腹病、溃烂病、肿胀病、脓疱病等疾病是造成鲍养殖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鲍的养殖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为鲍大规模养殖生产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进而掀起了鲍人工养殖的高潮,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环境的日趋恶化,导致鲍病害频发、种质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7.
鲍养殖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为"海产八珍"之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贝壳是名贵的药材称"石决明".中国是世界第一养鲍大国,2009年的养殖产量达到42 375 t,占世界鲍总产量的82.33%以上;2010年中国养鲍产量达56 511 t,其中福建养鲍产量为41 300 t,占全国的73.01%[1].但由于经过多年的人工自繁自育,未人工选育新优化品种,出现鲍种质严重退化现象.同时,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及养殖环境的日趋恶化,病害频发,严重制约着养鲍业的发展.笔者对当前鲍养殖现状进行综述,提出鲍养殖模式向生态养殖模式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皱纹盘鲍养殖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军 《水产科学》1995,14(3):33-34
皱纹盘鲍养殖中几个问题的探讨刘亚军(辽宁省海洋渔业开发中心大连1l6013)关键词:皱纹盘鲍,养殖,饵料皱纹盘鲍(H.discushannaiZno)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海产贝类。国内从育苗到养成已形成一定规模,网笼养鲍法正在推广,产量有逐年上升的趋...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鲍养殖方式主要是底播增殖和筏式养殖,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当前养鲍存在突出问题就是鲍的生长速度慢,养成周期长,海上成活率低,极大影响养鲍的生产效益。一般情况下,鲍鱼人工养殖约需3年,海上养成成活率仅70%左右。我市鲍养殖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技术较为成熟,特别是筏式养鲍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其他地区相比,养成周期缩短半年左右,养成成活率提高10%以上,平均亩年效益达 40000多元。现就我们在生产中的实践经验,对影响的生长及成活的主要因素进行初步探讨。1 环境条件对鲍生长及成活的影响1…  相似文献   

10.
鲍鱼的养殖经过多年的试验,海上筏养方式已备受养殖者的喜爱,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也逐渐出现了大面积的死亡现象,使养鲍单位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促进筏养鲍鱼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笔者结合生产实践,略论降低筏养鲍鱼死亡率的优良措施,以供广大养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养殖鲍病害及防治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艾红  李永振 《齐鲁渔业》2003,20(5):30-32
鲍为我国八大海珍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我国鲍养殖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已形成规模化生产,在此后的10年间发展迅猛,沿海各地的养鲍业均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据统计,我国鲍产量已由80年代前的不足100t增加到1997年的3 000t,成为世界养鲍大国(张明,1999)。但是随着鲍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及沿海水质的日趋恶化,近年来鲍病频繁发生,导致人工养殖鲍大批死亡,使养殖者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报道,1999年2-5月,福建东山县和广东汕头养殖的杂色鲍发生一种暴发性流行病,多个养殖场全军覆没,损失达数千万元(黄印尧1999,吕军仪1999)。鲍病已对养鲍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2.
柞水县规模养猪场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现代化畜牧业的重要标志是养殖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柞水县生猪养殖结构从传统的养殖向现代化养殖,从千家万户的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方式转变。尤其近年来省市关于进一步扶持规模养猪业的发展政策出台以后,标准化的规模养殖如雨后春笋,养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虾又称东方对虾,因其食用价值高,生长速度快,是我国沿海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疾病(尤其是病毒病)不断发生,已成为制约养殖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根据河鲍能够抑制对虾病害发生的特性,多次进行池塘混养中国对虾和红鳍东方鲍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和经验,为日照市的池塘养殖拓展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鲟鱼类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7,自引:11,他引:7  
我国鲟鱼类天然资源数量稀少,难以满足市场巨大需求,近年来鲟鱼养殖在我国各地快速发展。本文总结了我国鲟鱼养殖的主要种类史氏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匙吻鲟等生物学特性.鲟鱼养殖的主要方式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并且阐述了目前我国鲟鱼养殖的规模和发展前景.预计鲟鱼可能是我国海水网箱养殖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鲍养殖经过多年试验,海上筏养方式已备受养殖者的喜爱。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也逐渐出现了大面积死亡现象,使养鲍单位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为此,笔者结合生产实践,提出降低筏养鲍死亡率对策。供广大养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北方鲍养殖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思众 《齐鲁渔业》1994,11(5):41-42
对我国北方鲍养殖的几点建议王思众(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青岛266002)鲍在国际市场十分走俏。近十几年由于澳大利亚、日本、美国、智利等主要产鲍国产量急剧下降,致使国际市场价格不断上扬。我国鲍的养殖业正是在这种国际环境下起步并逐步发展起来的。80年代...  相似文献   

17.
鲍的生物学特征及主要养殖方式和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鲍的生物学和目前国内鲍养殖的主要模式和病害防治方法,为鲍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养鲍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和一定的水平。但受多方面条件制约,筏式养殖尚未形成较完整的操作技术规程。荣成市俚岛镇经多年的养殖实践,基本摸清了皱纹盘鲍的生态习性以及在筏养条件下鲍的生长规律,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制订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筏养10万头幼鲍,经3年养成,成活率达 80%以上,规格 6~8 cm,产量 3~4吨,产值150万元左右,纯益120万元,年亩纯益4万元以上,在我国北方筏式养鲍生产性技术研究上取得了初步效果,为我国北方筏式养鲍起…  相似文献   

19.
杨火盛 《福建水产》2009,(3):80-83,66
本文通过对我省鲍养殖生产中存在的病害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细菌感染,长期近亲繁殖导致种质退化、抗病力下降,换水量不足、投饵方法不正确、养殖技术、管理不规范,盲目追求产量、放养密度过大,滥用药物以及养殖布局不合理、选址不当,水温不适,自然灾害等是养殖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造成我省近年来鲍养殖生产频繁发生病害的主要原因。或上述若干种原因的综合影响,也会导致鲍病害的发生。面对鲍养殖环境恶化,发生病害日益频繁,且愈演愈烈,导致人工养殖鲍大量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状况,经过分析,针对养殖鲍发病的原因,建议积极开展防范工作,为养鲍业者提供参考,以促进我省鲍养殖生产健康发展,养鲍业者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0.
鲍鱼养殖方式浅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鲍———海中八珍之冠,属腹足纲。全世界已知有90余种,中国沿海有皱纹盘鲍、杂色鲍、耳鲍、羊鲍、盘大鲍等品种。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其贝壳叫“石决明”,是名贵的中药材。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国际市场对鲍的需求量巨大,市场前景广阔。因此,鲍的人工养殖在我国得以迅猛发展,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所以开发的养殖方式不尽相同,现将鲍鱼的主要养殖方式及优劣势做一简单介绍,以供参考。一、工厂化养鲍1.优势①占地少,便于集中管理,生长快,生长周期短;②从育苗到2.劣势①坑道贮水池容量小,水交换能力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