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0 毫秒
1.
宣城市是安徽省皖南油菜的主要种植区,常年种植面积6万公顷左右。菌核病常年呈中等偏重发生。这与宣城市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1降低田间菌核数量1.1轮作换茬研究表明,水旱轮作如油菜—水稻,可显著地降低菌核数量,从而降低发病率。1.2化学防除田埂等空闲地菌核稻田遗留菌核存活试验表明,稻田土菌核经过夏季高温和泥水沤淹全部腐烂,丧失生命力,而田埂顶部和半坡处菌核,分别约1/3和1/10具有生命力。应在3月油菜抽薹、菌核萌发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减少初侵染源。1.3降低菌核数量的措施应连片应用油菜菌核病子囊孢子可以通过风进行远距离传播。因此…  相似文献   

2.
李艳梅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142-143
每hm2用50%菜菌克WP1.575kg、36%速杀菌WP1.8kg在油菜主茎开花株率达95-100%适期用药1次,对菌核病的病指防效达70-80%,保产效果可达10%以上,优于福菌核、菌核净、粮果丰等药剂,是防治抗性油菜菌核病较为理想的药剂,可在菌核病已产生抗性地区替代多菌灵及其复配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进行不同药剂防治抗性油菜菌核病的试验,结果表明:50%福菌核可湿性粉剂、22%增效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绿丰)对油菜菌核病有较好的病株率、病指防效,且在中等以上发生情况下,需适期间隔5~7 d防治2次。  相似文献   

4.
油菜菌核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油菜菌核病防治药剂筛选的实验说明,50%速克灵WP1125g/hm2、40%菌核净WP1500g/hm2、50%菌核·福WP1500g/hm2可有效地防治油菜菌核病,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多菌灵、多·硫胶悬剂.推荐在油菜菌核病中等发生及中等以上发生年份,防治感病品种油菜,应于油菜盛花初期、盛花期各施药1次,并做好速克灵、菌核净、菌核·福的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5.
王建  张燕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4):138-138,182
研究表明:每hm2用50%菜菌克WP 1575g、36%速杀菌WP 1800g在油菜主茎开花株率95%-100%适期用药一次,对菌核病的病指防效达70%-80%,保产效果可达10%以上,优于福菌核、菌核净、粮果丰等药剂,是防治抗性油菜菌核病较为理想的药剂,可在菌核病已产生抗性地区替代多菌灵及其复配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1"一病"指菌核病 油菜菌核病是宣城市油菜花期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发病率为10%~80%,产量损失5%~30%.其主要症状是发病初期病斑略凹陷,有同心轮纹,中部白色,,边缘褐色,病健部交界明显.病害严重时,病茎上长满絮状菌丝,故称为"白秆"、"霉秆"等.在成熟期油菜茎内可形成大小不等的鼠粪状菌核.  相似文献   

7.
咪鲜胺锰盐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潜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比较核盘菌对咪鲜胺锰盐和其余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探讨咪鲜胺锰盐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潜力,筛选菌核病防治新药剂。【方法】实验室测定不同杀菌剂对核盘菌菌丝生长和菌核萌发的抑制作用及其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田间评价其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潜力。【结果】核盘菌对杀菌剂咪鲜胺锰盐高度敏感,而对多菌灵、多·酮和菌核·锰锌敏感性稍差。咪鲜胺锰盐抑制核盘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0.02mg·L-1。浓度为20mg·L-1的咪鲜胺锰盐可以延缓核盘菌菌核萌发出菌丝。浓度为0.5g·L-1咪鲜胺锰盐对菌核萌发成子囊盘百分率的抑制率达82.9%。咪鲜胺锰盐对油菜菌核病兼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可以抑制核盘菌的侵染以及侵染后病斑的扩展。咪鲜胺锰盐在田间条件下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达88.1%。【结论】咪鲜胺锰盐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油菜菌核病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8.
多种新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田间试验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667m^2用36%速杀菌WP120g、50%菜菌克WP105g、在油菜主茎开花株率95%-100%适期用药一次,对菌核病的病指防效达70%-80%,保产效果可达10%以上,优于福菌核、菌核净、粮果丰等药剂,是防治抗性油菜菌核病理想的药剂,可在菌核病已产生抗性地区替代多菌灵及其复配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以清沟沥水+稻草覆盖+适期使用对路药剂防治的油菜菌核病综合治理标准化技术,单位面积纯收益最高,为827.4元/hm^2,增加的投入与产出比达1∶17.22,应大面积推广应用。清沟沥水+稻草覆盖+摘除病、老、黄叶+适期使用对路药剂防治的油菜菌核病综合治理标准化技术,对油菜菌核病防病效果最好,增产率最高,达17.41%,在油菜菌核病中等发生的情况下,其纯收益为790.2元/hm^2,增加的投入与产出比为1∶3.25,位居第二,该项配套措施,在油菜菌核病重发年份及劳动力富裕的地方,是防治油菜菌核病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 1 油菜菌核病。油菜菌核病,俗称百杆、麻杆、烂杆。全国各油菜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温暖潮湿地区此病发生较重。从苗期到成熟期都可发病,以开花期后最严重:而且各个部位均能受害,以茎部受害最重。 苗期病斑多数在地而根茎相接处发生,形成水渍状红褐色斑点,逐渐扩大成白色,湿度大时长出白色絮状白霉,严重时使病部软腐,形成许多黑色鼠粪状菌核,导致幼苗死亡。在盛花期,叶病株率达10%以上、茎病株率1%以上时,开始用药。可选用1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1.
经多年观察资料表明,油菜菌核病田间菌核残留分布和活力与作物栽培形式关系密切,其中田埂沟渠多于旱地,旱地多于稻茬田,稻田水浸泡可致菌核腐烂失去萌发活力,菌核萌发进度温湿度影响最大,年度间差异较大。花朵带菌率高峰期略晚菌核萌发高峰期5 d左右,说明花朵菌源来自于菌核萌发释放的子囊孢子。  相似文献   

12.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主要病害,在全国油菜种植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油菜全株各部位均可发病,以茎秆发病对产量的影响最大. 1.发病症状油菜菌核病由核盘菌的寄生真菌侵染引起.受侵染油菜,病部通常可见白色菌丝体.苗期染病,茎基部和叶柄出现红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变白,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后形成黑色菌核.成株染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  相似文献   

13.
不同栽培措施对双低油菜菌核病抗耐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双低油菜菌核病抗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与前茬作物对双低油菜菌核病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直播密度对双低油菜菌核病的影响达显著水平.适当晚播、水旱轮作、合理密植可有效控制或减少双低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合理增施氮肥能提高双低油菜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目前国内对油菜菌核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的研究概况,认为品种抗性差、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适宜是油菜菌核病发生较重的主要原因.提出在采用一定的农业栽培措施基础上,应加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菌核病新品种及利用活体微生物研制油菜菌核病生防药剂的研究,旨在为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油菜田覆盖稻草对菌核病的预防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表明 :实施稻草覆盖措施不仅能推迟油菜菌核病叶病的发生期 ,减轻叶病的普遍率 ,而且能有效减轻油菜菌核病的为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目前国内对油菜菌核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的研究概况,认为品种抗性差、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适宜是油菜菌核病发生较重的主要原因。提出在采用一定的农业栽培措施基础上,应加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菌核病新品种及利用活体微生物研制油菜菌核病生防药剂的研究,旨在为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许德稳  孙俊铭  韦刚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141-141,168
试验结果表明,22.5%异菌脲SC对油菜菌核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油菜生长安全,用药量达2 666.7ml/hm2以上时,最终病指防效可达84%以上,高于对照药剂40%菌核净WP1 500g/hm2。在大面积推广应用时,建议22.5%异菌脲SC用药量为2 666.7~3 333.3ml/hm2,于油菜盛花初期、盛花期各施药1次。  相似文献   

18.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寿永 《农技服务》2014,31(7):120-120
<正>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除用作榨取食用油和饲料外,在医药、食品和T业原料等方面均有广泛的用途。油菜菌核病又称茎腐病,俗称白秆、空秆、霉蔸等,是我同油菜第一大病害,一般发病率为10%~30%,严重时可达80%以上~([1])。该病一旦发生,常会连年发病,严重影响油菜产质量,病情严重时可使油菜减产30%~([2])。为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提供参考,笔者现就油菜菌核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1“一病”指菌核病油菜菌核病是宣城市油菜花期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发病率为10%~80%,产量损失5%~30%。其主要症状是发病初期病斑略凹陷,有同心轮纹,中部白色,,边缘褐色,病健部交界明显。病害严重时,病茎上长满絮状菌丝,故称为“白秆”、“霉秆”等。在成熟期油菜茎内可形成大小不等的鼠粪状菌核。菌核病的防治,一方面通过改善油菜生态环境防治。如重施基肥、苗肥,早施或控施蕾薹肥,施足磷、钾肥,切忌后期偏施、重施氮肥;深沟窄畦,清沟防渍害;在油菜开花期摘除三叶(病叶、黄叶、老叶)。另一方面则采用药剂防治。药剂防治重在早期。采用的药剂…  相似文献   

20.
油菜菌核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普遍发生.该病在油菜整个生长期内侵染危害,以花期最易感病,终花期至收获期发病达到高峰,危害程度大.而我地长期连作,温湿度相宜,菌核病逐年加重.经历年田间观测和资料表明,菌核在10~31℃、相对湿度60%~80%范围内均可萌发,而以20~28C、相对湿度80%以上,pH值在4.7~8.5之间萌发最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