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楸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鹏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149-151
为缓和材种比例失调和楸木供不应求的矛盾,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楸树速生丰产栽培的适生条件、苗木培育、植树造林、丰产林抚育管理及病虫防治等技术规程,为发展楸树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引进多个楸树品种,比较观察优选速生楸树的几个株系和嫁接苗,筛选出3个楸树株系J-2001-1、J-2001-3和J-2001-4适宜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栽植。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楸树良种及其繁殖育苗,抚育管理等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转型的新时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桉树作为我国森林植被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树种,不仅具备生态保护作用,而且能创造经济价值,因此桉树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备受关注。本文主要介绍速生桉树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裴宇  丁旗 《吉林农业》2011,(9):137-137
沙打旺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奶牛、肉驴等家畜的饲料。我们承担了沙打旺牧草的种植试验,经过几年的努力,其种植生产技术已经在我县发展成熟。本文介绍了沙打旺牧草的特征特性及种植技术,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桉树具有用途广、病虫害少、适应性广、生长迅速、高大挺拔的特点,是世界3大速生树种之一,具有很高的商品价值,一般种植5a之后就可以采伐利用。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就速生桉种植管理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油茶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较长寿命的木质油植物。本研究从林地选择、优良育种、林间管理等方面着手,以促进油茶的长势、产量,改善人们的生存质量。通过对油茶的病害控制等多个角度,探讨了高效的油茶栽培技术,以期对今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楸树组培苗因具有遗传母株的优良性状、生长快、抗病虫害、抗寒、抗盐碱、韧性好、苗相整齐等优点,受到了市场的青睐。为促进楸树产业发展,从土地整理、植苗、水肥草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对楸树组培苗苗圃种植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以供广大种植户和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杉树是速生商品木材树种,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河口林场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适合杉树的种植。重点探讨了杉树种植与速生技术。  相似文献   

10.
重楼的特征特性及人工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传统的名贵中药材,由于受市场需求的影响,野生资源已遭到严重破坏,进一步搞好人工种植工作势在必行。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初步总结出野生重楼人工驯化栽培技术。在栽植过程中,应注重地块和繁殖用种的选择,育苗移栽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种植的深度至关重要,退光应以遮住中午的强直射光为主,并保持土壤湿润,防止过旱过涝,做好病虫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楸树属紫葳科,梓树属,原产我国,有200多年的历史。分布广、适应性强,为落叶乔木。可营造用材林,楸农间作,防护林及庭院观赏、城乡绿化等,是我国特有的优质珍贵用材林和园林绿化优良树种。其树体高大、美观、花形如钟、丰美艳丽、叶色翠绿、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对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19个杂种无性系生长、生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将为楸树优良无性系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楸树无性系的树高、叶长、叶宽、长宽比及叶柄长度差异极显著,胸径、叶绿素含量SPAD值差异显著;树高与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比叶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胸径与叶长和叶宽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含量SPA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根据树高、胸径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3个指标,对19个楸树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无性系9-1、07-5-8-17、07-Y27-4和07-5-8-20较为优良。  相似文献   

13.
金丝楸茎段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8,他引:5  
以金丝楸幼嫩茎段为材料研究其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技术.结果表明,金丝楸组织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WPM,幼嫩茎段诱导芽的适宜培养基为WPM IBA0.3mg·L-1 BA5mg·L-1,幼芽形成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 2MS NAA0.5mg·L-1,该研究结果为金丝楸的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操作及新品种的快速繁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Li-6400光合系统对无性系1-3、1-4、004-1、015-1和7080等5个优良楸树无性系苗期的光合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个楸树无性系的光响应曲线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各无性系Pmax大小顺序为1-37080015-1004-11-4,无性系1-3和7080对光环境适应能力强,其LSP分别为1147.97、1 196.31μmol/m2·s,而无性系1-4对光照的适应范围相对最窄;(2)各无性系单位面积净光合日总量存在差异,其中无性系1-4单位面积净光合量最大,为433 974.24μmol/m2,其次为无性系1-3,其值为401 290.20μmol/m2;(3)5个无性系的Tr与Cond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无性系1-3、1-4和015-1 Pn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而无性系004-1和7080未出现;(4)综合考虑多种光合特征指标,无性系1-3光合作用能力相对最优。  相似文献   

15.
对楸树无性系皮孔、叶痕、树皮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皮孔密度平均为2.836个/cm2,变幅为1.80~5.24个/cm2,遗传变异系数为28.3%,重复力为0.909。皮孔平均大小为8.50 mm2,变幅为4.91~11.97mm2,遗传变异系数为23.7%,重复力为0.748。楸树无性系皮孔密度、大小的变异系数和重复力均较大,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强。皮孔密度和大小、叶痕密度和大小均分为3类:密度(密集型、较密集型、疏散型);大小(大、中、小);树皮分类:开裂型、光滑型;皮孔形状分为:狭长椭圆形、椭圆形、近圆形。相关分析表明,皮孔密度与皮孔长、皮孔宽、皮孔大小、树高、胸径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但皮孔的大小与树高、胸径呈极显著正相关,5 cm2面积上的皮孔总面积与树高、胸径呈负相关。树高、胸径与叶痕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树高、胸径与叶痕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皮孔密度对树干的开裂影响较大,皮孔密度大的无性系树干开裂。皮孔密度与叶痕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痕大小呈显著负相关,即皮孔密度大的无性系叶痕密度也大。楸树无性系的皮孔性状与叶痕性状的变异是一致的。利用皮孔、叶痕、树皮3个表型性状能够简单的识别无性系。  相似文献   

16.
楸树组培与快繁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蓉  谢焕松  刘鑫燕  曹云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715-15716
[目的]实现楸树离体的快速繁殖,并为楸树的大规模种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楸树腋芽为外植体,通过选择不同培养基和激素配比,研究楸树组培及快繁技术。[结果]筛选出效果较好的培养基,分别为腋芽萌发:N。+6一BA2.0mg/L+NAA0.005mg/L;愈伤组织诱导:MS+6一BA1.5mg/L+NAA2.0mg/L;芽分化:MS+6一BA0.2~0.5mg/L+NAA0.5~1.0mg/L;继代增殖:N6+6·BA1.0~1.5mg/L+NAA0.005~0.01mg/L;生根培养:1/2MS+NAA0.5~1.0mg/L+活性碳1g/L。[结论]用组织培养法快速繁殖楸树,能大大提高楸树的繁育速度。  相似文献   

17.
楸树组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楸树的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楸树腋芽诱导在培养基M S 6-BA 0.8 m g.L-1 IBA 0.1 m g.L-1较适宜;而增殖培养在N 6 6-BA 1.5 NAA 0.001 6 m g.L-1最佳;不定根诱导培养基1/2M S IBA 0.5 m g.-L 1和1/2M S NAA 0.8 m g.L-1均可。  相似文献   

18.
楸树优良品种‘朝霞’增殖及生根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朝霞’楸带腋芽的茎段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成分及含量对不定芽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继代培养阶段,基本培养基类型是影响增殖系数的主要因素,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DKW+6-BA1.6mg·L-1+NAA0.01mg·L-1,增殖系数高达3.1。生根培养阶段,经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知生根率最高的培养基为WPM+NAA0.1mg·L-1,生根率高达97%,添加物活性炭对根数的增加有抑制作用,‘朝霞’楸最适生根培养基为WPM+NAA0.1mg·L-1+活性炭0g·L-1。本研究旨在筛选楸树优良品种‘朝霞’楸不定芽增殖和生根培养基,为建立‘朝霞’楸再生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灰楸体外植株再生体系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灰楸茎段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灰楸的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灰楸茎段愈伤组织和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0.3mg/L IBA+5 mg/L BA,丛生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0.1 mg/L NAA+12 mg/L BA,根诱导最适培养基为1/2MS+0.5mg/L NA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