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2014年5月25日抚顺地区一次降水过程的中小尺度系统。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动力条件、热力条件、水汽条件均比较良好。  相似文献   

2.
对在抚顺地区造成强降水的热带气旋"利奇马"的路径特点、环流形势及物理量场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累积雨量大等特点;台风倒槽配合高空槽东移是此次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此次降水过程动力条件、热力条件、水汽条件均比较良好。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243-244
利用常规、加密自动气象站以及NCEP/NCAR再分析等资料,分析了2014年8月25日抚顺一次降水过程。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具有降水时间短、强度较强、分布范围广等特点,东部局部雨量降水偏大。低层切变线和地面低压倒槽、配合高空槽南压是此次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本次降水过程动力条件、热力条件、水汽条件均比较良好。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观测、加密自动气象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抚顺2014年6月16—18日的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一次连续性降水过程,具有雨量大、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等特点,且降水分布比较均匀。地面倒槽、低层切变线和高空冷涡是形成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此次降水无明显低空急流,850 hPa切变线为降水提供了动力条件,风速辐合为降水提供了水汽条件,同时低层具有较大的比湿和相对湿度场,水汽通量散度值表明水汽输送较好。此次暴雨抚顺地区有较大的K指数和对流有效位能(CAPE),850 hPa有θse高值区,反映不稳定能量条件较好。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观测、加密自动气象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4年8月24—26日抚顺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其降水具有稳定性和对流性混合性特点。地面低压倒槽、低层切变线和500 hPa西风槽是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850 hPa无低空急流,水汽输送条件不利,但高空急流较为明显,高空水平和垂直辐散为降水产生提供了条件。此次暴雨850 hPa底层有较好的比湿场,为降水提供了较好的水汽条件。24—25日抚顺地区K指数达到34~36℃,为降水提供了不稳定能量。降水前期,抚顺处于Ω形假相当位温场高值区内,为降水提供了高温高湿条件。地形对局地强降水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区域自动站资料,分析了2019年出现的第一场透雨过程,发现;本次降水是出现在冷涡的发展阶段、同时有高空槽、低层切变线、以及地面冷锋相配合形成的大雨过程。通过对水汽条件、动力和热力机制的分析,得到此次透雨的物理量的分布特征。另外选取2017年一次产生对流性降水的冷涡过程,与本次过程的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热力条件进行对比,发现本次稳定性降水的冷涡过程水汽条件较好,而动力条件在两次过程中的差异不大,在动力条件差异不大的情况下,热力条件对强对流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等资料,运用天气学分析和物理量场诊断分析2009年7月3日聂都特大降水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的水汽条件、热力条件十分符合暴雨的形成条件,崇义的地形是引起此次特大暴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运用MICAPS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等对2013年8月16日沈阳地区出现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降水强度大,城区出现20年一遇强降水;此次暴雨过程以对流性降水为主;冷涡、低空切变、充足水汽、地面倒槽,高低空和地面的系统配合为沈阳地区的暴雨天气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此次过程动力李崇条件、热力条件、水汽条件均有利于暴雨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NCEP 1°×1°的6 h再分析资料,运用天气学分析及诊断分析方法,对2011年8月8-9日发生在抚顺的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低层偏南气流有利于水汽在抚顺市上空形成较强的水汽辐合,有利于水汽的垂直运动。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的高低空配置,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低层高温、高湿的不稳定能量与中高层向下渗透的冷空气结合,导致低层位势不稳定的建立,从而为此次对流降水提供了热力条件。随着台风北移后,槽后冷空气的补充,抚顺市处于槽前西南气流影响,午后对流发展导致抚顺市降水强度的迅速加大。  相似文献   

10.
2012年9月14日-16日山南地区沿江一线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利用Micaps高度场、物理场、FY—2E卫星云图和TBB资料、地面观测常规资料,对此次降水过程进行了环流背景、动力抬升、大气层结不稳定等方面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原低涡切变的形成是此次强降水的主要系统,南支槽前的暖湿气流为此次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出现降水期间,中低层有明显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输送;β中尺度圆形对流云系的影响,为强对流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热力动力条件;地面要素上过程前明显升温降压(正变温,负变压)体现了大气的不稳定性,水汽压的迅速上升,为强降水的出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2019年8月10—15日大连一次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从降水概况、台风移动路径、降水天气形势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动力、热力、水汽等条件对此次大暴雨发生发展的作用,以期为台风远距离暴雨的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帅  崔景林  徐爽  李晓鸥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98-101,112
该文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和云图资料,分别在天气尺度系统、热力条件、水汽条件、抬升触发条件、中尺度等方面,针对2014年9月7日沈阳地区一次局地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天气尺度系统:此次降水过程主要由蒙古气旋所诱发,系统移动速度快,因而此次降水有降水时间短的特点。(2)热力、水汽、抬升触发条件等条件:热力条件上康平形成θse锋区的时间比辽中早,这也验证了康平主要降水时段较辽中早。辽中假相当位温梯度比康平大,因而高低空假相当位温差辽中的值更大,从侧面反应出辽中存在的能量较康平大。水汽条件上无论是辐合还是辐散的中心值康平低于辽中,这也反应了辽中的水汽比康平有更好的抽吸作用。抬升触发条件上700h Pa上辽中上升速度中心的数值为18m/s,康平上升速度中心的数值为10m/s,说明辽中垂直上升运动更强。(3)中尺度分析:地面上南北两条辐合线,决定了沈阳地区南部和北部主降水时段的不同,北部降水时间早,而南部降水时间晚。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FY2G卫星云图、自动气象站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8月3—4日丹东地区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持续时间长,强降水区的移动具有阶段性,并且降水空间梯度大。前倾槽为大暴雨提供有利的热力不稳定条件;台风"海棠"减弱后,低压在北上过程中为降水提供充足的能量输送和水汽输送条件;台风"奥鹿"通过影响副高的位置和强度,间接影响此次降水。通过物理量分析得出,降水开始前有明显的正不稳定能量,降水过程中对流层底层有风向和风速的垂直切变,并且有上干下湿的结构,在强降水发生时段低层水汽辐合,高层辐散,并伴随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形成良好的抽吸结构。以上条件均有利于暴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2018年8月19-20日莱阳市受台风"温比亚"减弱成的低压环流影响,普降暴雨或大暴雨。此次降水过程强度大、范围广,强降水时段小时雨强大且持续时间较长。莱阳市位于台风移动路径的右侧,前期台风倒槽、后期台风本身,正涡度中心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控制山东半岛,为此次极端降水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条件。东南-偏南急流的建立和持续为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深厚的湿层和上升运动区、良好的水汽供应和较长的持续时间是造成此次极端降水的主要原因。短波槽携带弱冷空气入侵及不稳定能量也为此次极端降水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自动站资料等,对2014年2月26—27日营口地区雨夹雪过程进行分析。通过欧洲中心500、850 h Pa和地面形势场进行天气形势分析,从动力条件、水汽条件和热力条件3个方面进行物理量分析,根据雷达回波对降水时间和强度进行判断。结果表明:受贝加尔湖冷涡及内蒙古气旋冷锋影响,营口地区出现此次雨夹雪过程,涡度场和水汽条件及K指数等能很好地反映降水起止时间和主要降水时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高空、地面及卫星云图等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07年8月29日发生在青海省大部地区1次中到大雨、局地暴雨的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北强南弱、东多西少、持续时间长,以稳定性降水为主;500 hPa新疆槽中分裂的短波槽不断东移,同时地面东路冷锋南下至青海东部是造成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副高边缘西南气流与东伸的中东高压形成两高之间明显的切变影响青海省南部与东部;地面小尺度的地面辐合及弱冷空气、午后副热带高压内部的热力抬升和地形抬升对此次降水的产生也有一定的触发作用;湿层深厚、水汽条件好,具备了强降水发生所需的水汽条件,有利于此次降水天气的产生;低层辐合与高层辐散的配置加强了上升运动;降水区存在的较强的垂直速度及层结不稳定为此次降水过程提供了足够的能量条件。  相似文献   

17.
利用高低空天气实况图分析抚顺一次连续性降水的环流形势,结果表明:此次降水具有雨量大、时间长、分布广且均匀等特点,但强度不大,无明显对流性天气;主要影响天气系统为高空槽、低空切变线和地面倒槽;风向的辐合和850 h Pa切变线提供了较好的动力因子,南北高空槽合并加强的同时带来了良好的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此次暴雨的物理量场的分析,中低层的西南暧湿水汽输送与足够的热力作用,是此次暴雨的重要条件之一。根据天气形势预报,结合数值产品的应用,总结了这次暴雨过程天气特点,此次降水主要影响系统是受高空低槽东移、中低层切变线影响,造成武宁县中南部乡镇出现了强对流天气和暴雨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观测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13年8月16日抚顺地区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 Pa副热带高压边缘高温高湿空气团与由短波槽输送的冷空气在抚顺地区交汇、地面蒙古气旋加强东移,为抚顺地区强降水过程提供了有利条件。低层强正涡度区、高层负涡度区,为抚顺地区强降水过程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随着高能锋区快速向东移动,抚顺地区强降水出现在假相当位温等值线密集的高能锋区南压过程中。长时间持续的90%以上的相对湿度场为暴雨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8.16"降水期间,共有4个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表明此次抚顺强降水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  相似文献   

20.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雷达产品等对2014年8月24—25日辽宁地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此次降水过程主要是高空槽、底层切变线于华北气旋相配合产生的;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均较好,适合产生局地对流性降水天气;雷达回波演变与降水过程基本一致;由于局地强对流性降水存在面积小、小时雨强大、作用时间短等特点,在预报中很难把握落区和量级,沈阳气象局大气环境研究所开展的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均较好地预报了此次降水形势,大尺度、中尺度环流背景上对预报进行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