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湘南红壤区三种土壤水热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同一地形和同一气候条件下湘南三种典型红壤的水热状况及它们的持水和渗透性质进行了研究。这三种土壤是:花岗岩母质发育的红壤、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红壤和紫色土。试验结果表明: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红壤持水性好,团聚度高,整个土体水分含量高,然而水分有效性低,渗透性好;花岗岩母质红壤则相反;紫色土则由于含有较多的块状物,因此渗透性也比较好。三种土壤的热量状况有很大的区别,紫色土在整个测定期间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温度,而且温度的变幅大,花岗岩母质红壤的土体温度是三种土壤中最低的。植被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而水热状况又反过来影响作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天脊土壤调理剂在湘南红壤旱地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施天脊土壤调理剂或石灰均能提高作物产量,且施天脊土壤调理剂的效果优于石灰,以施天脊土壤调理剂1800 kg/hm2(处理2)的增产幅度最大,其各茬作物的年均产量较常规施肥(CK)增加31.5%,达显著水平;施天脊土壤调理剂或生...  相似文献   

4.
以昆明地区同一气候带内上覆植被生长情况差异很大的石灰岩和玄武岩风化壳为研究对象,利用显微观察与图像分析处理技术开展微形态特征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石灰岩、玄武岩风化壳与各自基岩存在明显继承性,主要表现在玄武岩风化壳各层中骨骼颗粒都含大量斜长石,而石灰岩风化壳各层中骨骼颗粒仅有石英,表明石灰岩风化壳与玄武岩风化壳不是同一类物质。石灰岩风化壳A层(表土层)呈现开裂状微结构,总孔隙度在15.85%,孔隙主要类型为通气孔隙,B层(心土层)呈整块状微结构,孔隙度仅占6.48%,主要孔隙类型为无效孔隙;玄武岩风化壳A层(表土层)呈现海绵状微结构,总孔隙度高达28.29%,其中通气孔隙居多,B层(心土层)呈孔洞、孔道复合微结构,孔隙度在9.53%,主要孔隙类型为毛管孔隙。石灰岩、玄武岩风化壳的有效含水量与毛管孔隙、通气孔隙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与无效孔隙负相关。本研究为基岩控制上覆植被生产量的理论研究勾勒出了一个新途径,即基岩可以通过控制风化壳的微结构来影响其有效含水量,从而导致即使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不同基岩区上覆植被生产量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5.
湘南红壤丘陵区牧草栽培潜力及发展模式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湘南红壤丘陵区生产生态现状及发展牧草的意义、种植条件及面临的问题,概述了近年来在牧草研究上所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该区草业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湘北红壤试区为例,对红壤丘岗区不同土壤类型的养分状况及培肥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土壤障碍因素为:土壤酸性强,养分含量尤其是磷钾含量偏低,保肥供肥能力弱,据此提出了四项培肥对策:①增加有机肥投入,强化有机质积累;②增施磷、钾肥,协调土壤养分供应;③合理施用石灰,活化土壤养分;④综合治理,改良低产田土。  相似文献   

7.
高吸水树脂提高红壤保水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吸水树脂作为土壤保水剂,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应用于农、林、园艺生产。我们以江西化工研究所研制的高吸水树脂为试材,在低丘红壤上进行了保水效应研究。试验分室内模拟、盆栽和田间三方面开展,结果证明:高吸水树脂在蒸馏水中的吸水倍数为其自身重量的416倍,与红壤混合后的首次吸水为111.4倍,重复吸水降至35.5倍。树脂所吸持的水分绝大部分为作物可利用的有效水。红壤中掺入0.3%树脂,土壤有效水保存时间约可延长4~6天。在田间施用中,由于树脂颗粒的吸水澎胀,对毛管水上升补给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早期上层土壤偏干,下层却能保蓄较丰富的水分。故采取地表浅施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8.
红壤旱地玉米两季覆盖的抗旱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红壤旱地双季玉米种植制中就地解决旱季覆盖材料的可能性及覆盖的抗旱保墒效应。研究表明,以竹豆和早玉米稿秆分别作为伏、秋旱期间的覆盖材料是可行的。在两季覆盖下,玉米年增产率平均为6.9%。覆盖的保水效应:玉米封行前表现明显,每次降水(或灌溉)后,均可提高土壤抗旱能力5~7天。在此期间内能增加土壤含水量0.4%~0.8%;玉米封行后,覆盖有利于保蓄阵性降水,但对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损耗作用甚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红壤荒坡种草后的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土壤酶活性进行了年间、季节间与坡面分布的动态分析.研究表明,荒坡种草后所进行的土壤生物学过程逐年增强,为红壤荒坡种草提供了初步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桂草1号王草、热研4号王草和杂交狼尾草3个狼尾草属牧草为材料,开展了2年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草1号王草的平均鲜、干草产量分别为375.62、70.17 t/hm2,极显著高于热研4号王草和杂交狼尾草的产量;桂草1号王草的扦插成活率、宿根的越冬率分别为96.67%、100%,极显著高于另外2个参试品种;桂草1号王草的粗蛋白含量最高,茎叶比最小的是杂交狼尾草,因此,桂草1号王草可在闽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桂西北棕色石灰土和红壤有机碳矿化特征和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桂西北两种典型土壤为研究对象(棕色石灰土、红壤),在25℃,100%空气湿度条件下培养80 d,测定培养期间土壤释放CO2量、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量碳含量(MBC),研究桂西北土壤有机碳(SOC)矿化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SOC矿化在培养20 d后达到稳定。80d培养结束后,棕色石灰土SOC含量高的土壤,DOC/SOC、微生物熵以及土壤呼吸熵分别为0.21%,0.94%,0.88 g/kg.h,SOC含量低的土壤分别为0.52%,0.76%,1.21 g/kg.h;红壤SOC含量高的土壤,DOC/SOC、微生物熵以及土壤呼吸熵分别为0.76%,0.22%,5.06 g/kg.h,SOC含量低的土壤分别为1.14%,0.60%,3.29 g/kg.h。在棕色石灰土上,与SOC含量低的土壤相比,SOC含量高的土壤微生物熵大(p<0.05),而土壤呼吸熵小(p<0.05);红壤的情况与之相反。总体上,棕色石灰土CO2释放速率、累积释放量、累积释放率、土壤呼吸熵以及DOC/SOC均显著小于红壤;而微生物熵显著大于红壤。从SOC矿化角度反映了棕色石灰土有机碳较红壤稳定,这对维持SOC水平,提高土壤肥力,保持土壤结构,增加碳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江西省泰和县老虎山小流域选择了裸露地、水保林、水保林+竹节水平沟和水保林+竹节水平沟+枯落物覆盖4个坡面样地进行了全年取样试验,分析竹节水平沟对红壤坡面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蓄水量上,竹节水平沟沟内的蓄水量相对更大,60 cm土层为138.1~237.3 mm,水保林下水土流失区域土壤蓄水量相对最小。从土壤含水量看,水保林土壤含水量较小,所有土层各月均在16%以下;水保林+竹节水平沟的土壤含水量基本在16%以上,说明在水保林中开挖竹节水平沟具有蓄积水分的作用;水保林+竹节水平沟+枯落物覆盖在月降雨量最小的9月,其土壤含水量仍然较高。对比各处理样地,土壤含水量最低的都是水保林,最高的是水保林+竹节水平沟+枯落物覆盖沟内样地或裸露地,水保林+竹节水平沟+枯落物覆盖样地沟内的土壤含水量比水保林样地高出79%~146%;同一处理样地的沟内土壤含水量基本大于沟外。竹节水平沟能起到蓄水保水的作用,对于防汛和抗旱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南方红壤侵蚀区调控水量的治本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昆明市设施花卉土壤盐化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实地考查以及相关研究,阐述了昆明地区利用园艺设施栽培花卉过程中设施内土壤盐渍化的状况,以及随之带来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设施内土壤盐渍化问题和可采用的积极预防措施进行论述,提出今后昆明地区花卉设施栽培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磷石膏与石灰石粉配施对新垦红壤耕地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垦红壤耕地兼具有强酸与养分贫瘠等多种缺陷,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改良。为了解磷石膏与石灰石粉配施对新垦红壤耕地降酸与增加矿质养分的作用,以新垦黄筋泥为研究对象,设计磷石膏、石灰石粉不同用量及其组合的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改良剂处理对土壤酸度、有效养分及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石膏和石灰石粉对土壤具有明显的降酸与增加有效钙的作用,其效果随用量增加而增加;等质量施用条件下,单施石灰石粉、磷石膏与石灰石粉配施对土壤的降酸效果高于单施磷石膏。在改善土壤矿物养分、物理性状和蔬菜生长方面,磷石膏与石灰石粉配施和单施磷石膏的效果高于单施石灰石粉。在试验条件下,施用磷石膏没有明显增加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且因土壤pH的提高蔬菜中Cd、Cr、Pb含量有所下降,但As含量呈轻微增加,对蔬菜中其他重金属积累的影响不明显。研究认为,对于酸化明显和养分低下的新垦红壤可采用磷石膏与石灰石粉配施替代单独施用石灰石粉加以改良,但应适当控制磷石膏施用量。  相似文献   

15.
在物种和群落调查基础上,测算了昆明市26种常见物种的叶面积指数、6种绿地层片及7种绿化类型的叶面积指数,并借助GIS技术,测算了昆明市一环内的总体绿量。研究结果表明:物种的叶面积指数不仅取决于物种间单叶面积的差异,还受物种生长状态(如枝叶密集程度、种植密度、树冠形状等)的影响,其中以绿篱结构生长的灌木物种,其叶面积指数相对较大,多在10以上;昆明市一环内的总绿量为2 429.06 hm2,且不同绿化类型的绿量差异明显:乔—灌型和乔—灌—草型2种绿化类型的单位面积绿量相对较高,在8.48.6 m2/m2,而乔木型和草本型等单层绿化结构的单位面积绿量相对较小,多在4.68.6 m2/m2,而乔木型和草本型等单层绿化结构的单位面积绿量相对较小,多在4.65.0 m2/m2,前者绿量为乔木型或草本型单层结构的1.75.0 m2/m2,前者绿量为乔木型或草本型单层结构的1.71.8倍;保证最大化绿地面积是提高城市绿量的基础。但在同等面积下,尽量选择叶面积指数较高的树种,优化绿地结构层次是提高城市总体绿量的关键,但必须综合考虑不同性质绿地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6.
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江西泰和退化红壤丘陵区重建森林及自然恢复草地15 a、25 a土壤(0~20 cm和20~40 cm土层)水分空间变异格局。结果表明:在恢复初期,重建森林和自然恢复草地土壤水分较为均匀,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水分逐渐增加,且离散程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提高和中等程度变异; 重建森林及自然恢复草地土壤水分分布呈正态分布,均能较好的拟合成球状模型(决定系数均> 0.804),数据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具有一定的空间变异特征,变异来源主要以土壤母质、地形等引起的结构性变异为主。从时间序列上看,恢复25 a土壤水分块金值、基台值、块金系数均显著增大,总的变异性增加,且由随机因素造成的变异比重加大; 从土层角度来看,同一恢复年限内,自然恢复草地基台值上层(0~20 cm)>下层(20~40 cm),块金值、块金系数则表现为上层 < 下层,下层土壤水分随机变异强于上层。重建森林的3个指标均表现为上层>下层,且表层随机性变异更大; 随恢复时间增加,森林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程度加大,斑块更为破碎化,自然恢复草地0~20 cm和20~40 cm两土层变程均显著变大,土壤水分空间延续范围变大; 增加取样密度和加大研究尺度更能揭示退化红壤区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  相似文献   

17.
结合沧州市实际情况,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为典型作物分析沧州市土壤墒情变化特点,揭示沧州区域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和演变趋势;对捷地旱情试验站土壤墒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利用P—ρ0—Δρ增墒相关法建立增墒预报方案,利用退墒系数法以及ρt—T—ρ0相关法建立退墒预报方案,探讨适合沧州区域的土壤墒情预报方法,对类似地区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从水稻各生育期特点分析昆明地区节水条件下水稻高产的生理机理,并指出控制灌溉为当前昆明地区水稻生产中较为理想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土壤温湿度对城市绿地土壤呼吸时间动态的影响,采用Li-6400-09土壤呼吸室,连续定位测定了昆明城市森林与草坪等2种绿地类型土壤呼吸速率的时间动态特征。结果表明:2种绿地类型土壤呼吸速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城市草坪的年均土壤呼吸速率是城市森林的1.37倍;森林与草坪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其中城市草坪土壤呼吸波动(1.08~7.77 μmol·m-2·s-1)显著高于森林(0.95~4.76 μmol·m-2·s-1);土壤水分与土壤温度是影响城市绿地类型土壤呼吸时间动态的主要影响因子,但土壤水分对土壤呼吸速率的贡献率显著高于土壤温度。土壤温度只能分别解释城市森林与草坪土壤呼吸的66.2%及67.1%,而土壤水分能够解释城市森林土壤呼吸的87.8%及城市草坪的75.8%。因此,西南地区近年来的严重干旱导致土壤含水率的减少,已成为调控昆明城市绿地土壤呼吸速率时间动态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昆明地区山地主要人工林类型的土壤耗水特征,以昆明市周边的麻栎、蓝桉、干香柏、华山松、云南松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钻法对其旱季初0~200cm土层土壤水分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水分含量及垂直分布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在0~100cm土层范围内,5种不同林地类型的土壤含水量大小表现为蓝桉林<麻栎林<干香柏林<华山松林<云南松林;群落总盖度、乔木郁闭度和苔藓、枯落物层盖度与0~30cm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呈现出正相关关系;林地类型与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关系密切且土壤水分利用层均在0~100cm土层;坡向对蓝桉和干香柏林地的土壤水分影响较为明显,坡位对蓝桉、干香柏和华山松林地土壤水分影响较为显著,表现为坡上部低于坡下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