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目前,侵犯农民土地权益造成一系列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制度角度看,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内因是农村土地制度产权关系的缺陷,外因是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要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必须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一是改革征地补偿制度,二是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三是改革单一"国家征地"模式,允许"农地入市".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农村的基础性制度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经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及研究价值。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分析范式,对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模式进行识别。由封建土地所有制经过制度更替后变迁至农民土地所有制,由农民所有制经过制度转换与更替后变迁至农民集体所有制,由农民集体所有制经过制度层叠后变迁至"两权分置"产权制度,由"两权分置"产权制度经过制度漂移后变迁至"三权分置"产权制度,这表明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是渐进式的并且具有极强的路径依赖特征,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是多因果作用下的产物。未来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应从多角度出发,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优化农地产权结构、以乡村振兴战略重塑农村土地价值观念、以农业数字化助力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升级,推动农地产权制度的良序变迁。  相似文献   

3.
只进行农地土地股份合作制、公司化农场、企业化农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等经营制度的创新,是不能给中国农业带来深刻的变革。要促进农村土地市场的形成,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必须加快推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钦  高超  陈翔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880-2882
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出现的许多问题:即所有者身份不明,土地产权侵权现象严重,缺乏合理的土地产权流转机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提出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特别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建立一种明确土地产权主体和内容的土地产权制度,保护农民的土地产权,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保持长期不变。  相似文献   

5.
许士凯  姜法竹 《现代农业科技》2012,(13):343-344,349
介绍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农地产权制度、界定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培育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政府加强宏观监管与服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提升现有土地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韩向玲 《甘肃农业》2014,(14):21-23
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离不开相关制度的设计安排。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就是农地产权制度的不断变迁与改进。文章回顾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阐述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使之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关系到农民的核心利益,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前提。本文首先简述了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演变,其次,分析了当前农地制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提出了明晰土地权利主体、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规范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完善土地制度配套体系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常焕焕  宇赟  郭永生  陈晓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55-6856,6858
介绍和分析了国内主流的3种农地股份制模式——社区经营型(南海模式)、集体租赁型(宁夏平罗模式)和联合经营型(浙江建德模式)的运作机制,归纳了当前我国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几点特征:一是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二是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三是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四是农民合作组织运作规范化。指出我国农地股份合作制发展中存在技术落后、资金短缺等问题。最后提出要发展我国农地股份合作制,应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积极尝试农村土地证券化等新型模式,探索一条适合当前我国国情的农地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在对公有制与私有制概念认识和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理解基础上,针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多种观点,指出在现有的农地制度下进行改革更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性,并针对当前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产权主体模糊、承包关系不稳定、流转不畅、产权残缺等问题,这种制度安排导致土地资源流失严重,农民利益受到严重侵害。  相似文献   

11.
土地权利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权利,农村土地流转便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一种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多种形式和途径,但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方面。该文分析了农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问题和农民权益流失的原因,提出了农地使用权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既是新时期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一项重大创新,也反映了农地产权制度与经营制度之间的矛盾困境;既迎合了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又存在一定的制度性风险.如何解决好这些矛盾,是农村土地经营制度能否得到进一步优化的重要突破口.本研究通过对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的农地股份合作制产生的背景、条件、制度功能等进行实地考察,实证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地区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发展情况,透析出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的不稳定性,并得出要稳妥推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周南 《安徽农业科学》2015,(17):190-192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及农村土地资本化改革成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该研究分析了南京市土地资本化改革进程中面临的土地确权工作进展缓慢,农村土地流转正规化和契约化程度较低,地区间土地流转程度差异明显,现行农村金融供给体制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不符等问题,并从制度规范、资产评估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及农地资本化风险担保、补偿机制方面提出了推动我国土地资本化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确权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当前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制度,山西是农业大省,农村土地仍保留着集体所有制,该文就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对集体制度改革的促进作用展开讨论和分析。农村土地确权可以明确和保护土地所有权,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要加快集体产权制度立法进程、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处置形式、详细划分集体土地使用权,进一步促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由于产权界定不合理,农地的使用权和处置权方面存在问题,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不完善,土地资源浪费,增值困难,以及个别村干部在土地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着腐败和以权谋私现象。因此,文章认为完善农村土地产权,一要建立土地流转的配套机制,二要提供农地优惠贷款,三要建立调节农村土地制度的仲裁结构,四要实行农地永包制。  相似文献   

16.
土地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核心,土地制度是农村发展、稳定的基本制度。当前农村中出现的失地农民问题,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以及土地产权主体模糊等都涉及到土地的所有、使用以及流转问题,因此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对于解决当前的土地问题和农民问题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黔东南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王锋 《农业考古》2008,(6):345-347
在以切实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和财产权益,让广大农民分享改革的成果的指导原则的指引下,进一步完善农地承包制,是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方法:文献阅读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制约着农村土地流转,应从农村土地所有、使用、管理3个方面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研究结论:所有制度的创新是通过实行国家和农户双重所有,解决产权关系模糊问题,为农地流转提供制度基础;使用制度创新重点是确立农民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完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管理制度创新的重点在于土地产权管理,建立有效的调控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确权登记颁证是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和基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有利于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规范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减少和化解农村土地纠纷,为推进我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农村和谐稳定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0.
试论怀化市鹤城区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中国特色的农地经营制度,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其他各方面不利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制约,分散的、狭小的农户经营和大市场发生了矛盾,土地流转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式,但土地流转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调查了怀化市鹤城区2004年至今的土地流转情况,对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土地流转的管理机制、服务机制不健全及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