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日益恶劣的耕地质量和农业环境问题,中国大陆地区按照地区特点针对性地进行休耕势在必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不同地区面临的农业威胁因素各异,因此造成我国进行休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我国大陆地区是首次进行休耕政策,缺乏经验,因此需要借鉴美国、欧盟、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相关休耕实施措施和补贴政策,吸纳其中符合中国国情的休耕措施以及其休耕政策之所以能够顺利实施的相应保障政策,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保证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
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休耕补贴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休耕是保护耕地资源、缓解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休耕补贴是实施休耕过程中的必要举措。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已实施了多年休耕补贴政策,这些政策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对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休耕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其发展经验,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休耕补贴的相关启示,希望为中国休耕政策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为解决我国粮食结构性产能过剩及土地污染等问题,我国开始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通过对试点区域、休耕方式、目标面积、农户补助等政策规定的述评,了解其来龙去脉,并探讨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及地方可据此采取的应对措施,以期对完善我国轮作休耕制度有所帮助,切实贯彻执行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4.
翟欢 《世界农业》2020,(4):51-59,142
登记机制是美国土地休耕制度的核心。该机制通过设立准入标准、竞价上限、环境效益指数和最大面积上限对休耕进行资格控制、成本控制、效益控制和规模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个人利益之间的平衡。中国目前的休耕工作尚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急需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较为完善的休耕组织方式和政策体系。该研究总结了美国土地休耕登记机制的优点,并提出中国在土地休耕体系的构建中要综合运用政府和市场双重手段,注重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相结合,借助“政府购买式服务”的制度优势,运用社会力量进行休耕养护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郭灿章 《世界农业》2003,(12):15-17
截至2002年底,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3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4强。2002年乡镇企业支付职工工资总额为82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得到850元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乡镇企业现已成为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的主战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乡镇企业无论是上市还是非上市的,也不管是集体制还是家族式的,企业制度和机制方面的问题都制约着其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创建与国际接轨的新企业体制,就成为乡镇企业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借鉴国外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全球海洋经济开发的总体趋势出发,分析了日本、挪威、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6个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总结了6国海洋经济发展对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从可追溯系统的概念出发,分析发达国家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引入的原因,概述发达国家农产品追溯制度的情况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指出我国应在范围、主体、技术、立法、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强投入,以加快我国农产品安全追溯制度的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8.
中国轮作休耕制度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前中国土地污染严重,再加上长期处于高负荷的运转状态,使得粮食的高产稳产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形式的转变,保持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本文归纳了轮作休耕的提出、内涵及可行性,认为推行轮作休耕具有保护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等现实意义,并例举出国内外轮作休耕的典型案例加以描述,提出了有效推进轮作休耕的6 点建议:制定科学的计划;明确轮作休耕的范围;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宣传力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9.
发达国家农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以数据为支撑分析了欧盟、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农业发达国家和组织的现行农业支持、农业税费、农业补贴、农业产业等现行政策,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对我国农业政策的调整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台湾地区已全面进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总结其发展经验对推动中国大陆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台湾地区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历程及经验,研究发现,台湾地区通过两次农地改革及一系列制度创新,成功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转型,而且具有深化农地改革、构建高效的农业管理制度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精品农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最后,提出了中国大陆应加快农地流转,扶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走市场、品牌、生态农业之路,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等方面的启示,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培养和塑造新型农民,突现农业现代化,发达国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通过对发达国家农民教育和培养的比较和研究,总结其主要经验和特点,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以期对中国农民教育和培养的发展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国家的政府十分重视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建立了完善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作为载体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并非常重视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与应用,发达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使农业获得了极高的劳动生产率。我国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加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民间在提供市场信息方面的作用,并重视计算机在农村的普及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发达国家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促进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指明了方向,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本文综述了日本、韩国、英国、法国、美国五个国家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主要做法,回顾了这些发达国家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的过程,点评了他们的主要经验。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对促进中国土地流转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对西方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演变进行梳理总结,其次以发达国家为例分析评价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及其做法,最后提出对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主要发达国家奶业政策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奶业发展迅速,但政府奶业相关配套政策目标不明确,手段单一。本文通过对美国、欧盟、日本奶业政策目标、手段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国家根据各自不同的奶业发展状况设定了适合本国的奶业政策目标,充分利用WTO允许的政策手段。笔者提出,目前有必要在一定时期内以加强对民族奶业的保护,作为中国奶业政策总的目标;在政府奶业扶持政策中,除了充分利用黄箱补贴给予的机会外,还要积极扶持奶农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土地征用补偿的依据和原则不同,各国土地征用补偿的做法也有差异。分析比较发达国家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借鉴他们在土地征用补偿方面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土地征用制度概况,论述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土地征用制度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叶晗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7):206-209+246
发达国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备和成熟的农业保险体系,但也存在着道德风险和寻租现象等一系列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农业保险的发展经验,我国农业保险应该推出多种农业保险产品和模式来保障和补贴农业生产者从而促使社会公平稳定;建立系统的基层服务体系,明晰基层服务与农业保险公司的责任边界;稳步扩展农业保险支持的范围和领域,在规模较大涉及人数较多的领域以政策性农保为主体,保障和满足大多数农业生产者基本需求,同时小规模试点鼓励商业性农业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农业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四国关于循环农业方面的政策和经验教训,结合中国循环农业的现状,分析中国相关政策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促进中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政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弛  席运官  田然 《农学学报》2015,5(11):130-135
为促进中国环境友好型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从专业研究机构、有机产业协会、有机咨询公司等角度对发达国家有机产业发展技术服务体系的经验做法与相关政策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其发展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效,以此指出中国有机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发展中存在的诸如技术服务机构发展相对不足、彼此间互补性不强、缺少政策资金支持,以及技术服务体系信息化仍需加强等问题,并从技术、服务与保障3个方面凝练出完善中国有机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