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验旨在探究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制成的有效中性洗涤纤维(peNDF)对泌乳奶牛的影响。选取5头荷斯坦奶牛,植入瘤胃瘘管,采用5×5拉丁方设计。试验组分为CS组,饲喂玉米青贮饲料,全混合日粮(TMR)441 g·kg~(-1);ALF组,饲喂玉米青贮饲料和苜蓿干草115 g·kg~(-1),455 g·kg~(-1)TMR;STW-5组,饲喂玉米青贮和小麦秸秆50 g·kg~(-1),390 g·kg~(-1)TMR;STW~(-1)0组,饲喂玉米青贮和秸秆100 g·kg~(-1),462 g·kg~(-1)TMR;STV组,饲喂玉米青贮和玉米秸秆55 g·kg~(-1),395 g·kg~(-1)TMR。除秸秆中含有a NDF 230 g·kg~(-1)以外,其余日粮成分中a NDF含量为180 g·kg~(-1)。STW-5组中干物质摄入量(DMI)最高,ALF组与之相近。各组奶牛体重(734 kg)和体况评分(3.18)相近,产奶量(35.6 kg·d~(-1))、乳脂肪含量(35.6 kg·d~(-1))、乳蛋白质含量(28.7 kg·d~(-1))和牛奶中尿素氮含量(17.4 mg·d L~(-1))相近。不同饲料来源对总消化率无显著影响,干物质消化率为0.757,有机质消化率为0.769,NDF消化率为0.635。各组间瘤胃p H为6.12,乙酸:丙酸为3.10,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乙酸,丙酸、丁酸、戊酸的比例相近。与其他各组相比,STW-10组异戊酸和异丁酸的比例最高,ALF组异戊酸含量低于STW-5组和STW-10组。饲喂小麦秸秆5%可达到最高的DMI,但饲喂小麦秸秆10%组DMI降低,这可能是由于瘤胃内容物过多。饲喂与玉米青贮饲料中a NDF浓度相近的玉米秸秆、苜蓿干草和小麦秸秆对动物的生产性能、瘤胃发酵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讨论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吸收率、原位碳水化合物消化率、瘤胃上皮细胞内与VFA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情况以及细胞内p H调节机制的不同对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产生的影响。试验选取14头植有瘤胃瘘管的泌乳中期奶牛(产奶天数119±47.2 d;平均体重640±47.9 kg),饲喂高谷物饲粮,30%自由采食,包括18 d适应期和7 d试验和数据采集期。随机选取8头奶牛饲喂的干物质摄入量(DMI)达到最低中毒指数(一定的DMI使p H5.8;0.10±0.16 p H×min·kg-1DMI),称为SARA低风险组(LS);随机选取5头奶牛饲喂的DMI达到最高中毒指数(3.72±0.19 p H×min·kg-1DMI),称为SARA高风险组(HS)。LS组的最低p H 5.75和平均瘤胃p H 6.33均高于HS(5.33与5.98)组。此外,LS组瘤胃p H5.8持续的时间和范围较低,分别为24.9 min·d-1、2.94 p H×min·d-1,HS组较高,分别为481min·d-1、102 p H×min·d-1。虽然LS组奶牛和HS组奶牛的DMI、产奶量和乳成分之间无显著差异,但LS组奶牛牛奶脂肪浓度有增高趋势,含量为3.36%,而HS组奶牛为2.93%。LS组和HS组奶牛VFA吸收率之间无显著差异,原位碳水化合物和中型洗涤纤维消化率无显著差异,但LS组奶牛细胞中与羊毛甾醇合成酶(LSS)相关的m RNA含量高于HS组奶牛。此外,LS组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1(HMGCS1)高于HS组。试验结果表明,在目前的试验中,即使瘤胃上皮中与VFA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可能与SARA风险存在关联,LS组和HS组奶牛不同瘤胃p H仍难以解释VFA吸收率的不同。SARA风险不能归结于瘤胃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发酵,因为瘤胃中原位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在两组牛之间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围产期奶牛的能量负平衡状态,通过向围产期奶牛饲料中添加催乳保健散,测定该复方对围产期奶牛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钙(Ca)、磷(P)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催乳保健散可以极显著提高围产期奶牛的Ca、P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围产期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MI)及DM与NDF表观消化率。催乳保健散可以促进围产期奶牛对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有效改善围产期奶牛的能量负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种精粗比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YC)对陕北绒山羊羔羊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将16只日龄和体质量相近的羔羊随机分为4组:Ⅰ组.日粮精粗比3∶7+20 g/kg YC;Ⅱ组.日粮精粗比3∶7,不添加YC;Ⅲ组.日粮精粗比5∶5+20 g/kg YC;Ⅳ组.日粮精粗比5∶5,不添加YC。计算各组羔羊的平均增加体质量、平均日增质量、干物质采食量(DMI)及料质量比。采用不完全收粪法收集粪样,测定其中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CP)、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束后屠宰全部试验羊,取瘤胃组织测定瘤胃乳头高度、宽度和瘤胃壁厚度。【结果】Ⅰ组羔羊平均增加体质量、平均日增质量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组DMI显著高于Ⅳ组(P<0.05),Ⅰ组DMI高于Ⅱ组,但差异不显著(P=0.077);4个处理组的料质量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中Ⅰ组最小(7.72)。Ⅰ组羔羊CP、N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而Ⅲ组与Ⅳ组间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Ⅲ组羔羊瘤胃乳头高度、宽度均极显著大于Ⅳ组(P<0.01),瘤胃壁厚度显著大于Ⅳ组(P<0.05)。日粮精粗比与YC的互作效应对CP、NDF的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对瘤胃乳头宽度影响极显著(P<0.01)。【结论】日粮中添加YC能够提高羔羊的DMI和平均日增质量,以及高粗料日粮的CP和NDF表观消化率;YC可促进羔羊瘤胃发育,在高精料日粮中效果更显著;日粮精粗比与YC对CP、NDF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发育的影响存在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5.
乳酸菌菌剂(LAB)通过增加青贮饲料中乳酸和其他有机酸类含量、降低饲料p H来提高饲料品质,防止酸败。本试验在青贮饲料中添加LAB,改变青贮饲料品质及其在瘤胃中的发酵条件,探索饲料中添加LAB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消化率、产奶量、牛奶品质和甲烷(CH4)排放量的影响。8头泌乳中期荷斯坦-黑白花杂交奶牛根据产奶量分成高产和低产两组,采用4×4拉丁方阵设计21 d试验。CH_4排放量采用间接量热法测量。各组青贮饲料(主要成分为黑麦草)分为空白组、长期添加LAB组、短期添加组(饲喂前16 h添加)和长短期综合添加组。所有饲料都由牧草青贮和复合物构成(干物质基础上的比例为7525)。长期添加组菌剂中植物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和布氏乳杆菌比例为102070,短期添加组为乳酸乳球菌。试验结果表明,长期添加组和短期添加组对奶牛干物质摄入量(DMI)、中性洗涤纤维(NDF)、脂肪消化率、氮含量和能量平衡无显著影响,对乳成分(尤其是尿素)、乳脂肪、乳蛋白质和牛奶中微生物总数均无显著影响。但长期添加LAB使产奶量有增加趋势。长期添加组和短期添加组的奶牛中CH_4排放量无显著变化。其中,长期添加组中以k J·kg~(-1)为单位的代谢体重有提高趋势。试验结果得出引起动物生产性能改变的LAB最小添加量,包括长期和短期的。虽然其他研究表明青贮饲料中添加菌剂能对奶牛生产性能产生有利的显著影响,但本试验由于剂量、青贮饲料基底牧草选择和保存条件等因素的差异,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碱化和氨化的麦秸加入尿素等,经颗粒成型机制成碱化麦秸尿素颗粒料和氨化麦秸尿素颗粒料。其中分别含粗蛋白19.35和14.32%、粗脂肪0.51和0.82%、粗纤维20.27和26.40%,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成本分别为0.176和0.158元/公斤,比较低廉。饲喂育成奶牛(黑白花)和育成耕牛(南阳黄牛)的增重试验表明:两种颗粒料的增重效果与饲喂混合精料和大豆精料的增重效果无显著差异,且以上两种颗粒料的饲料报酬明显较高。氨化颗粒料饲喂育成奶牛,每公斤增重比对照组节约饲料费0.18元,饲料消耗成本降低8.7%;碱化颗粒料饲喂育成耕牛,每公斤增重比对照组节约饲料费0.31元,饲料消耗成本降低17.5%。二者经济效益都非常显著。饲喂两种颗粒料的试验牛血氨测定表明,血氨水平始终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这两种颗粒料具有可靠的安全性。试验证明,碱化和氨化颗粒料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饲喂育成奶牛和育成耕牛的饲料报酬较高,使用安全,经济效益显著,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既可节约大量蛋白质饲料,又可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具有较大的经济意义。这两种颗粒料是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型饲料。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探索成熟度不同、混合度不同的全植物玉米青贮饲料对其淀粉含量、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蛋白质消化程度及在干奶期奶牛瘤胃发酵程度的影响。将4头干奶期的荷斯坦奶牛植入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瘘管,设计4×4拉丁方阵,饲喂4种混合程度不同(较硬与较松软)和成熟度不同(早期与晚期)的玉米青贮饲料。早期成熟到晚期成熟的淀粉含量增加(234.5到348.5 g·kg-1),而全消化道(99.7%到94.5%)和瘤胃(91.3%到86.5%)中淀粉消化率显著降低。在混合物中,瘤胃淀粉消化率的降低与成熟度增加相关。成熟、混合与成熟×混合对全消化道NDF消化率、瘤胃NDF消化率、氮的真消化率及瘤胃中有机物含量或微生物合成量没有影响。成熟后收获能增加瘤胃氨含量、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乙酸/丙酸比值,但对p H没有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推迟收获日期能调整奶牛对淀粉消化率和NDF的吸收比例。调整玉米的收获日期能调整瘤胃消化淀粉总量,这能被用于调整反刍动物的营养吸收。  相似文献   

8.
通过两组试验,探索了不同青贮饲料和日粮中粗蛋白质(CP)水平对内洛尔公牛的影响。日粮分为柱花草青贮饲料(STS)和玉米青贮饲料(CS)两种,均包括两种水平的CP:110 g·kg~(-1)和130 g·kg~(-1)干物质基础(DM),精粗比为5050。在试验1中,选取4头平均初始体重(BW)为450±37.9 kg的公牛,并在瘤胃和皱胃进行手术插管。随机分配到一个4×4拉丁方阵中,包含2×2因素设计,共4个阶段,每阶段16 d。在试验阶段,收集瘤胃、皱胃食糜、粪便、尿、血。此外,对DM、CP的动力学参数,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进行检测。在试验2中,选取40头BW为374±16.5 kg的公牛,随机分配到2×2方阵中,每组10个重复,为期99 d,包括15 d适应期和84 d数据采集期。对试验2中公牛营养素的摄入量和消化率及动物的生产性能进行检测。STS组的DM、CP的可降解部分和NDF均极显著低于CS组(P0.004),STS组有机物质(OM)的瘤胃消化率和OM、CP、NDF的总消化率均显著低于CS组(P0.050);STS组的瘤胃pH显著高于CS组(P=0.010)。CP含量为130 g·kg~(-1)组公牛瘤胃NH3-N浓度极显著高于CP含量为110 g·kg-1组(P0.001)。CP含量达130 g·kg~(-1)的STS组和CS组,饲料中CP含量极显著提高血氮的含量(P0.001),显著提高尿氮含量(P=0.017)。与CS组相比,STS组能极显著提高DM、OM、CP、NDF摄入量,极显著提高NDF消化率(P0.008)。然而,各组间营养素总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0),青贮饲料添加玉米及不同的CP含量对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但STS有降低饲料利用率的趋势(P=0.085)。因此,选取CP含量130 g·kg-1的柱花草青贮饲料可饲喂育肥肉牛。  相似文献   

9.
脱毒蓖麻粕对奶牛瘤胃发酵和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48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按照产奶量、胎次、泌乳日龄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分别饲喂4种不同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5%、5.0%、7.5%的DCBM,研究饲粮中添加脱毒蓖麻粕(DCBM)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指标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喂2.5%和5.0%的DCBM使瘤胃液pH值有降低趋势,饲喂7.5%的DCBM,使pH值显著降低(P<0.05).5.0%试验组NH3-N浓度显著下降,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中饲喂DCBM对瘤胃TVFA、乙酸、丙酸和戊酸无显著影响.5.0%试验组乙酸与丙酸之比值显著升高(P<0.05),其余3个剂量组无显著变化(P<0.05);添加不同比例DCBM后,各处理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因此,在奶牛日粮中用7.5%以下的脱毒蓖麻粕替代饼粕作为蛋白质饲料,基本不会影响奶牛瘤胃发酵参数,但对营养物质消化率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不同饲喂方式对梅花鹿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15头12月龄雌性梅花鹿随机分成3组,每组5头。对照组A组采用先粗后精的饲喂方式;试验B组采用先精后粗的饲喂方式;试验C组采取全混合日粮(TMR)的饲喂方式。结果表明,C组梅花鹿的末体重显著高于A组(P0.05),C组梅花鹿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A组及B组(P0.05);C组梅花鹿的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质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钙消化率及磷消化率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C组梅花鹿的血糖含量及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TMR饲喂方式能够提高梅花鹿日增重,改善瘤胃发酵,提高日粮营养物质利用率,是梅花鹿养殖中值得推广的饲喂方式。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高羊茅干草替代玉米或紫花苜蓿青贮对奶牛中性洗涤纤维(NDF)消化率、泌乳性能的影响。选取初产哺乳荷斯坦奶牛(产奶75±35 d)24头,经产荷斯坦奶牛(产奶68±19 d)40头,随机分成4组,共设置32个进料闸门,记录采食量。每组8个进料阀门,以1头牛为1个试验单位,每头牛试验过程中可接触8个进料闸门。试验用高羊茅干草(TF)取代玉米青贮饲料(CS)或紫花苜蓿青贮饲料(AS),试验设计为:33%AS和67%CS(空白组)、60%TF和40%AS(试验1组)、60%TF和40%CS(试验2组)、33%TF和67%CS(试验3组)。试验进行7周,前2周进行预饲。试验结果表明,各组间牛奶产量无显著差异,平均值为40.4 kg·d~(-1)。各组间牛奶中脂肪含量和浓度、蛋白质含量和浓度均无显著差异,平均值为1.58 kg·d~(-1)和3.94%、1.28 kg·d~(-1)和3.15%。与试验1组(22.1 kg·d~(-1))、试验3组(22.7 kg·d~(-1))相比,空白组的干物质摄入量最高,为24.5kg·d~(-1)。各组间总的干物质消化率无显著差异,平均值为66.2%。与试验2组(44.4%)、试验3组(45.3%)相比,空白组的NDF消化率较低,为37.8%,与试验1组(42.4%)相近。各组间奶牛体内NDF消化率(42.3%)与预估的NDF消化率(42.6%)相近。试验结果表明,饲喂高羊茅干草可提高饲料中NDF消化率,部分替代玉米和紫花苜蓿时对产奶量无显著影响,在市场价格较低时,可作为经济实用的奶牛饲料。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大麦秸秆饲料中分别添加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和棉籽粕对肉牛消化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活重284~342 kg的赫里福种肉用牛。试验中,选取12头公牛用于确定大麦秸秆消化率(BS组)、紫花苜蓿消化率(LS组)、添加紫花苜蓿消化率(L2组、L4组和L6组)和添加棉籽粕的消化率(BS+CSM组)。其中,BS+CSM组、L2组、L4组和L6组中大麦秸秆的含量分别为826、578、334、225 g·kg~(-1),BS组、BS+CSM组、L2组、L4组和L6组每kg体重的DM采食量分别为10.8、13.5、12.9、15.6、15.3和15.2 kg·d-1。每头公牛的消化率检测3次,每次饲喂时进行6次。试验组间消化率差异极显著,LS组消化率最高,BS组消化率最低,其他4组无显著差异。选取36头公牛,在饲喂的大麦秸秆中分别添加紫花苜蓿1.9(L2组)、3.9(L4组)、5.7(L6组)、0.8(CSM组)kg·d-1DM,试验期49 d。BS+CSM组、L2组、L4组和L6组的采食量分别为811、586、326和166 kg·d-1。L2组、L4组、L6组和BS+CSM组饲料中分别含有粗蛋白质97.5、144.0,、172.4和106.2 g·kg~(-1),代谢能(ME)分别为7.1、8.0、8.5和6.8 MJ·kg~(-1)DM。各组间总干物质采食量(DMI)和秸秆采食量差异极显著(P0.001),体增重差异不显著(P=0.018)。总DMI分别为0.06、0.23、0.45和0.49 kg·d-1(l.s.d.=0.485)。秸秆采食量分别为2.73、1.89、1.15和3.47 kg·d-1(l.s.d.=0.493)。L2组、L4组、L6组和BS+CSM组肉用牛的体增重分别为0.06、0.23、0.45和0.49 kg·d-1(l.s.d.=0.248),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相近。当饲料中青贮饲料含量增加时,秸秆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但总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与L2组和L4组相比,BS+CSM组体增重显著增加(P0.05),且高于预测的喂养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旨在采用代谢试验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饲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对山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古菌结构与组成的影响。【方法】选用6只8月龄健康雄性山羊进行3×3拉丁方试验,依据饲粮NDF水平设低(LN组)、中(MN组)和高(HN组)NDF水平共3个处理组进行代谢试验。代谢试验共分3期进行,每期试验结束后采集瘤胃内容物,提取瘤胃微生物总DNA后,用古菌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用Illumina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处理组间山羊日粮DM、OM、CP表观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LN组EE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MN组和HN组(P0.05),HN组N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LN组和MN组(P0.05)。(2)LN组古菌Chao1、Shannon和Observed_species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其他两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3)在门水平上,3个处理组间所有古菌的相对丰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优势门均为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4)在属水平上,Methanobrevibacter,Candidatus_Methanomethylophilus和Candidatus_Methanoplasma均为3个处理组的优势属。LN组Methanobrevibacter的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但Candidatus_Methanomethylophilus和Candidatus_Methanoplasm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其余各菌属的相对丰度在3个处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研究结论:饲粮NDF水平在35%~45%之间变化时,显著影响山羊对日粮中EE、N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影响瘤胃Methanobrevibacter、Candidatus_Methanomethylophilus和Candidatus_Methanoplasma等古菌属的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全混合日粮(TMR)饲养条件下奶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变化规律,以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TMR饲养,测定了瘤胃24h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及pH值。结果表明:在TMR条件下,试验奶牛瘤胃液pH值的变化范围为5.86~6.51,各时间点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乙酸浓度、丙酸浓度、丁酸浓度变动范围分别为69.62~85.71mmol/L、19.33~25.91mmol/L、10.44~14.02mmol/L,且3种VFA出现最高浓度和最低浓度的时间点均为20:00和08:00;乙酸/丙酸值的变动范围为3.31~3.61,且在20:00比值最小,在8:00比值最大。综合分析显示,TMR技术有利于奶牛瘤胃丙酸型发酵,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择24头经产泌乳末期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奶牛饲喂裹包全混合日粮,对照组采用常规精粗分开饲喂方式进行饲喂,旨在研究裹包TMR对泌乳末期奶牛生产性能及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4%标准乳、饲料效率、乳蛋白和乳糖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物质采食量、乳成分含量和体细胞计数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日粮中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日粮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在两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裹包TMR饲喂奶牛,与精粗分开饲喂方式相比,可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和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16.
Abdollahi  MR  Ravindran  V  Svihus  B 《饲料博览》2014,(3):43-43
试验旨在研究肉鸡早期饲粮类型和饲料形态对性能、表观代谢能(AME)和氮(N)、淀粉、钙(Ca)磷(P)的回肠表观消化率(CIAD)的影响。采用两种谷物类型和3种饲料形态(粉料、颗粒料和破碎料)的2×3因子试验设计。采用玉米、小麦两种类型饲料,与粉料和破碎料相比,颗粒料的体增重和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在两种谷物类型中,粉料和颗粒料的单位增重耗料量接近(P0.05),但都低于破碎料(P0.05)。然而,在饲粮类型和饲料形态的相互作用下,小麦饲粮破碎料的体增重和饲料摄取量急剧下降,且肉鸡单位增重耗料量极显著增加(P0.01)。在以玉米为基础的日粮中,颗粒料对N的CIAD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粉料相比,破碎料有更高的N消化率;饲料形态对淀粉的CIAD无显著影响(P0.05)。与粉料相比,破碎料脂肪的CIAD提高,且以玉米味基础饲粮的颗粒料脂肪的CIAD显著提高(P0.05)。同时,在玉米行日粮中制粒增加了Ca和P的CIAD(P0.05),且破碎料的消化率进一步提高。在小麦日粮中,制粒降低了N的CIAD,破碎料N的CIAD最高(P0.05);制粒也降低了淀粉的消化率(P0.05)。同时制粒也降低了小麦型日粮中脂肪、Ca和P的CIAD,与粉料相比,破碎料的脂肪、Ca和P的消化率进一步提高。饲料形态对玉米型日粮的AME无显著影响(P0.05),但制粒会降低小麦型日粮的AME。研究发现,饲粮形态对营养物质CIAD的影响取决于使用的谷物和营养成分。玉米为基础的饲粮,制粒对养分的CIAD无负面作用。但以小麦为主的饲粮,饲喂颗粒料对所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均有负面影响。然而,饲喂颗粒料可以通过增加采食量来增加营养物质摄入量来提高补偿营养消化率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选择体重40 kg左右小尾寒羊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半胱胺的添加量分别为:1组1 g/头.d、2组2 g/头.d、3组3 g/头.d、对照组0 g/头.d,结果表明:①半胱胺能够激发瘤胃原虫的生长率和增长数量。②试验羊采食正常,各组间采食量无显著差异。试验3组的日增重达到0.234 kg,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间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3组的耗料/增重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1)。试验3组的耗料/增重显著低于试验1组和对照组,试验1组和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3组的粗蛋白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脂肪消化率则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奶牛全混合日粮(TMR)饲喂过程中适量放牧可减少饲料成本,有利于奶牛群体健康,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试验旨在通过黑麦牧草草地放牧饲喂结合饲喂TMR对产奶中期到后期肠道甲烷排放量、干物质摄入量(DMI)及泌乳性能的影响。试验组包括100%TMR饲喂组(空白组),部分TMR+6 h连续放牧啃食(9:00~15:00),和部分TMR+2个3 h挤奶后间断放牧啃食(9:00~12:00;15:30~18:30)。试验选取12头奶牛(荷斯坦奶牛与泽西种乳牛杂交F1代;132±44 DMI),分成6组,平均分配到3×3拉丁方阵中,试验共21 d,包括15 d试验期,6 d统计期。采用黑麦草牧场,TMR配方为玉米青贮80%、豆粕18%、微量元素和维生素2%,各组分均基于干物质基础计算,各奶牛牧场相同。所有奶牛的DMI、产奶量和4%标准乳含量相近,间断放牧组的DMI为7.4 kg·d~(-1),高于连续放牧组的6.0 kg·d~(-1)。间断放牧组奶牛采食时间比连续放牧组高40 min·d~(-1)。空白组的奶牛肠道甲烷排放量为656 g·d~(-1),高于放牧组547·d~(-1)。饲喂过程中,早晨和傍晚挤奶后各增加放牧时间能维持奶牛生产性能,减少肠道甲烷排放。  相似文献   

19.
选四头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杂交黄牛,按4×4拉丁方设计,采用尼龙袋法研究棕榈酸对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5%~4.5%棕榈酸对干物质(DM)、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纤维素(CEL)及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的瘤胃降解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第二个试验选用32头奶牛,分成4组,研究棕榈酸对营养物质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5%棕榈酸,日粮有机物(O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及粗脂肪(EE)的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添加3.0%棕榈酸,日粮OM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下降2.16%(P<0.05),EE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提高3.44%(P<0.05),CP及NDF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4.5%棕榈酸,日粮OM、CP及NDF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下降2.74%(P<0.01)、2.01%(P<0.05)及8.50%(P<0.05),EE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提高3.55%(P<0.05)。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水分的全混合日粮(TMR)对绵羊瘤胃纤维分解酶活力和微生物生态的影响,以延边半细毛羊为为试材,手术安装瘤胃瘘管以接取瘤胃液进行试验,喂不另加水分的TMR日粮(A组)、加35%水分的TMR日粮(B组)、加50%水分的TMR日粮(C组)共3组,检测瘤胃pH值、瘤胃内纤毛虫数、瘤胃内酶活力。结果表明,瘤胃pH值A组略低于B、C组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瘤胃纤毛虫数和瘤胃内酶活力的变化与pH值的变化呈一致性,即不同水分的TMR直接影响瘤胃内pH值的变化,利于维持瘤胃内pH的平衡;间接影响瘤胃内纤毛虫数和酶活力,这有助于维持瘤胃内微生物生态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