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巴西与中西非国家的棉花市场及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巴西棉花生产、消费和贸易巴西是拉美最大的产棉国.也是世界第六大产棉国。据美国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巴西的棉花种植面积一度出现扩大的局面.但从长期看呈下降态势。到2000—2002年间.棉花种植面积下降到77.9万hm^2.到2002-2004年间棉花种植面积有所恢复.2003/04年度.棉田播种面积超过100万hm^2,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中国三大棉花主产区棉花产业运行效率,运用DEA 分析法中效率评价指数,对其棉花生 产、加工、纺织产业链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全国三大棉花主产区中,新疆棉区的棉花生产投入 效率达到DEA 弱有效,长江流域棉区在棉花加工和纺织的投入与产出高效。从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植棉农户 应对市场风险手段、拓宽棉花加工产值渠道、加大纺织加工产业向中西部棉区梯度转移、打开国际棉花销售市 场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世界4个棉花主产国(区)美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前苏联中亚国家棉花分布及种植概况,选取相应的代表气象站,对各产棉国或其主要棉区1951~2000年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进行年代际和近10年气候变化的分析.以期对新疆科学、合理地布局棉花生产区和指导棉花种植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分析结果表明:(1)年平均气温世界4个主产棉国(区)均表现出1990年代最高,1960年代是一个冷期;(2)1990年代印度棉区、美国东部棉区降水正常偏多,而巴基斯坦棉区和美国西部棉区则表现出降水显著偏少;(3)世界4个主产棉国(区)近10年年平均气温均有增暖的趋势,尤其1998年以后,这种趋势表现得更为显著;(4)各国和不同的植棉区近10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表现不一致气候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深入棉区采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许多棉农的植棉积极性不高,各级领导都在为今年的棉花种植面积落实而犯愁。然而,在鲁北产棉大县  相似文献   

5.
<正>滨海盐碱地棉区作为黄河流域棉区的主要产棉区,具有悠久的植棉和棉纺织历史。滨海盐碱地棉区地处山东北部,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滨海盐碱地棉区率先在内地推进机采棉,建立了机采棉试验示范和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探索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但由于本地棉花生产小农户仍占较大比重,棉花品种多乱杂、一致性差,棉花纤维品质总体不理想,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棉花生产大国,纺织工业大国,纺织服装消费和出口创汇大国。棉花生产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棉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纺织工业及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是全球棉花总产最多的国家,同时我国也是产棉大国中单产最高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基于世界三大产棉国(中国、美国、印度)26个棉区1998—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对棉花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就三大产棉国整体而言,生产要素投入水平、农业财政支出对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抑制效应;技术水平、农作物产值结构对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气温能促进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降水量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但对中国而言,技术水平、农作物产值结构对棉花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据此,提出提高棉花生产集约化水平、完善棉花补贴政策、加快机采棉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韶民 《农业展望》2006,2(7):24-25
1 2006年上半年棉花生产形势分析 2006年全国大部棉区棉花播种以来光热条件较好,降水较为适宜,利于棉花播种出苗和幼苗生长,目前大部地区棉苗长势较好。但新疆棉区出现短时低温、黄河流域棉区出现阶段性干旱、长江流域部分棉区的倒春寒和强降雨对棉花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6月上中旬,南疆西部棉区气温持续偏低1~2℃,热量不足,不利于棉花花蕾生长发育:其它棉区光热条件较好,利于棉花苗期生长及现蕾。  相似文献   

9.
麦后移栽棉主攻伏桃,争早秋桃的栽培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种植棉花用工多、投资大、管理技术复杂、产量不稳定等原因,导致棉花种植面积急速下滑。经过在鄂北棉区多年的试验示范,总结了一种全新的栽培模式——麦后移栽棉。该模式有效地稳定了棉花种植面积,并促进了粮棉双增产。在多年试验示范研究中,不仅探索出适合鄂北棉区麦后移栽棉主攻伏桃、争早秋桃的栽培管理措施,而且还总结出鄂北棉区麦后移栽棉的生育特点。  相似文献   

10.
欧美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实力给予棉花高额补贴,巴西、土耳其等主要产棉国也实施多种棉花补贴政策,对中国形成了竞争优势,而中国棉花种植面积持续萎缩,棉花生产面临严峻形势。因此,为了维护棉农利益,稳定棉花生产保障供给,完善棉花产业补贴政策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巴西、印度、欧盟等的棉花补贴政策,设计了中国棉花补贴方案,提出了完善中国棉花补贴政策运行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疆是我国棉花667米2产量、总产、植棉面积最大的棉区,对高产优质抗逆品种需求巨大。辽宁棉区近年来植棉面积急剧紧缩,而新陆早12号(辽95-25)、辽棉12号、辽棉15号、辽棉18号等辽棉系列品种却成功引入新疆,尤其北疆棉区的实践证明,辽棉系列品种在新疆棉区有着巨大地开发潜力和广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是黄河流域棉区的棉花生产大省,周口市是河南省的产棉大市,其棉花生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受国家政策、进口棉花、耕作制度、社会经济条件等的影响,棉花生产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和新要求,如何稳定周口市棉花生产面积,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周口市棉花生产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危害棉花的蓟马主要有棉蓟马也叫烟蓟马,在全国棉区均有分布,尤其在新疆库尔勒阿瓦提乡棉区,棉蓟马的危害日益加重,且随着气候的转暖,危害呈加重趋势,成为当地棉花除"三虫"(棉铃虫,棉叶螨,棉铃虫)外,对棉花产量影响最大的害虫,不仅危害子叶期,时间延长至花期。  相似文献   

14.
湘杂棉13号     
该品种由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选育,2007年通过湖南省审定(湘审棉2007008)。适宜在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的南部地区种植。特征特性湘杂棉13号是典型的大籽,大铃,高衣分,高品质的棉花品种。子指达11.3克,表现出苗好、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2001年将在适度扩大棉花面积基础上合理布局,重点加大鄂杂棉1号、鄂抗棉花9号等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力争使优质棉种植面积达到33.3万hm2棉田的60%以上。结合湖北省的自然、经济、区位、技术等方面条件,根据棉花市场需求的特点,要在棉田布局上有新的突破。鄂东棉区重点推广棉纤维长度31mm以上、鄂北棉区重点推广棉纤维长度28mm左右、江汉平原棉区重点推广棉纤维长度30mm左右的棉花品种,将3个棉区分别建成适应棉纺企业不同纺纱要求的专用棉生产基地。 (本刊辑)  相似文献   

16.
特早熟低酚棉花新品种辽棉13号,是继辽棉11号之后我省育成的又一个低酚棉花新品种。辽棉13号不仅适于辽宁棉区和北方特早熟棉区春播种植,而且适于黄、淮、海我国主产棉区夏播夏套种植,发展潜力很大;不仅霜前皮棉产量和皮棉总产量显著超过对照品种辽棉9号,而且在纤维品质、抗逆性、耐瘠薄等方面超过普通棉对照品种。特别是其高抗叶斑病、早熟不早衰、增产潜力较大等优良特性,在国内更具领先水平。辽棉13号的育成,打破  相似文献   

17.
红铃虫是世界性的一大虫害,遍布世界产棉国中的71个国家。我国棉区受到感染,特别是对长江流域棉区威胁最大。为了发挥抗虫品种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作者从1982年开展了抗红铃虫棉花品种的鉴定与筛选工作。鉴定方法采用:(一)田间大罩笼(0.05—0.07亩)种植接蛾;(二)大田棉花列区自然受害比较;(三)直接接卵与  相似文献   

18.
我县滨江临海,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和产棉大县之一,常年植棉面积3.5万hm2左右,棉花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90年代以来,我县沿海旱粮棉区,由原来的大麦/棉花纯作模式,发展成了大麦/西瓜/棉花、大蒜/西瓜/棉花、大麦+蔬菜/黄豆/棉花等棉田间套作复种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鲜食玉米与棉花间套作技术是在过去棉区经常应用的玉米(收获硬籽粒)与棉花间套作技术上作了改进后的新方式,通过选用早熟优质糯玉米品种,实施覆膜保温促苗等玉米促早栽培技术,提早收获玉米一个月,缩短了玉米棉花的共生期,使棉花及早进入纯作生长环境,达到了玉米,棉花双丰收,经我地2年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一般667m2产玉米青穗640kg,产值1000元,棉花皮棉也可稳定在65kg左右,两者合计产值可达2000元,比纯作棉地增加产值800元。切实解决了棉地经济效益下降问题,为棉区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提供一条新的路子,鲜食玉米与棉花间作套种的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资》2014,(26):19-19
2014年长江流域棉花生长情况差异较大,江苏、安徽及湖北北部等主产棉区,气温平稳、光照充足、雨日较少,棉株生长良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沿江沿湖棉区,因前期低温寡照,棉株发育较为迟缓。各地应针对实际情况,抓好棉花生产中期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