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山楂原花青素提取物(Hawthorn proantho cyanidins, HPC)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糖脂代谢紊乱与脂肪肝的影响,将6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溶剂对照组、高脂模型组、HpC低(50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每组12只。除溶剂对照组外4组喂高脂饲料,同时3个干预组动物每日灌胃给与不同剂量的HpC连续8周。以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和空腹血糖值(Glu)为检测指标,评估HpC对高脂诱导小鼠高血脂和高血糖的改善作用。并采集小鼠肝脏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HpC可抑制高脂饮食导致的肥胖,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降低了肥胖小鼠的体质量与体脂含量,并改善肥胖小鼠肝脏变性程度。同时HpC可显著降低小鼠TC、TG、LDL-C和Glu值,不同程度地提高了HDL-C水平。试验证明HpC具有改善高脂诱导肥胖小鼠的血脂和血糖异常,降低脂肪肝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探讨植物乳杆菌BL2发酵大蒜提取物(FGE)对高脂饮食(HFD)诱导产生的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FGE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脂水平。与非发酵的大蒜提取物(NFGE)相比,饲料中添加FGE可有效降低肝脏脂质水平,减少脂肪肝。FGE的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AMPK途径,通过上调PPARα刺激肝脏脂肪分解,抑制肝脏脂肪合成,部分通过下调SREBP-1c、FAS和SCD-1表达实现。FGE通过提高有机硫化合物、环蒜氨酸和SAC的抗氧化活性,显著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变性,改善肝脏氧化还原状态和氧化损伤。试验结果表明,FGE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预防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由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易感(obesity-susceptible,OS)和肥胖抵抗(obesity-resistant,OR)大鼠模型,并探讨在高脂饲料中添加丁酸钠对二者的作用,给予SD(Sprague-Dawley)大鼠高脂饲料饲喂3周后依据其体质量增加量排序并再分组,上1/3作为OS组,下1/3作为OR组,继续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OS大鼠体质量增加明显,体质指数、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和体脂肪含量以及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瘦素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按照此造模方法从饲喂高脂饲料第4周起,丁酸钠干预(obesity intervention with sodium butyrate,OI)组增加8 mmol/L丁酸钠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1 m L灌胃,1次/日;肥胖对照(obesity control,OC)组则用1 m L 0.9%氯化钠溶液灌胃,1次/日,共干预16周.结果表明:添加丁酸钠后,OI组大鼠体质量增加、体质指数、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和体脂肪含量以及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瘦素与OC组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SD大鼠对于高脂饲料具有不同的应答能力,可获得肥胖敏感及肥胖抵抗模型;对于高脂饮食敏感的SD大鼠,在其高脂饲料中添加丁酸盐能够改善其体质量增加与体质指数,减少体脂肪含量,降低血脂与血清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桦褐孔菌(Phaeoporus obliquus J. Schroet)多糖的提取,并作用于高糖高脂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来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小鼠高糖高脂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效果。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将多糖作用于高糖高脂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明显增大,肝指数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优化提取的不同浓度桦褐孔菌多糖提取物使小鼠肝脏指数明显下降,对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空腹血糖值下降明显(P0.01),高浓度给药组(120 mg/kg)使小鼠血清中TC、LDL-C、HDL-C及ALT水平下降较明显(P0.01),但TG水平变化不大。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桦褐孔菌多糖提取物给药组小鼠肝细胞破坏程度有明显改善,高浓度给药组小鼠肝细胞排列更紧密,中央静脉受累情况有明显改善,说明桦褐孔菌多糖提取物对高糖高脂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是与降低血脂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高脂饮食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和高脂运动组。高脂饮食动物给予以熟猪油为主的高脂饲料,高脂运动组大鼠进行游泳训练,实验持续7周。以葡萄糖-胰岛素耐量试验(G-InsTT)检测胰岛素敏感性,同时检测实验后空腹、餐后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浓度。结果高脂饮食大鼠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G-InsTT中K值明显降低。而高脂运动组大鼠经过7周游泳训练后,与高脂组相比,胰岛素水平下降,G-InsTT中K值明显升高。结论长期高脂饮食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而运动训练可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干酪乳杆菌与银杏叶提取物协同的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方法】将体质量为(20±1.0)g/只的60只健康雌性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高脂对照组、干酪乳杆菌组、银杏叶提取物组及干酪乳杆菌与银杏叶提取物混合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建立肥胖模型,试验期为30d。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二醛(MDA)浓度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等的活性。【结果】干酪乳杆菌与银杏叶提取物协同作用,能明显降低肥胖小鼠体质量、TC、TG和MDA,与高脂对照组相比,小鼠体质量降低13.22%,TC和TG降解率分别达到24.48%和20.93%,差异极显著(P0.01);小鼠血清中HDL-C增加167.85%,差异极显著(P0.01);小鼠血清中GSH-Px活性提高了13.14%(P0.05),CAT活性降低了49.01%(P0.01)。【结论】干酪乳杆菌与银杏叶提取物协同使用,具有控制小鼠体质量、降血脂、促进胆固醇代谢的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软枣猕猴桃多糖对高脂食小鼠脂代谢的影响,也为软枣猕猴桃多糖调节脂代谢作用方式及机理研究奠定工作基础,本试验选取雄性小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高脂+多糖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每天喂食基础饲料,高脂模型组每天喂食高脂饲料,高脂+多糖组每天喂食高脂饲料同时每天灌胃300mg·kg~(-1)体重的软枣猕猴桃多糖溶液。60d后测定小鼠体重、肝重、血清脂质水平、肝脏脂质水平、肝脏病理变化以及粪便中的脂质水平。结果表明:与高脂对照组相比,软枣猕猴桃多糖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和肝脏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提高肝脏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肝脏组织病理观察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多糖能够明显改善并缓解肝脏脂肪高血脂症状。小鼠粪便脂质水平测定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多糖能显著提高高脂小鼠粪便中的总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说明软枣猕猴桃多糖能够起到降低胆固醇水平的作用是通过促进胆固醇排泄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贵州獐牙菜对高脂饮食所致的小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基础饲料78.39%+胆固醇10%+猪油10%+蛋黄粉10%+丙硫氧嘧啶0.61%)连续喂养28 d KM小鼠建立脂肪肝模型。用贵州獐牙菜水煎液灌胃给药28 d后,摘取小鼠肝脏观察制作石蜡切片和HE染色,比较各小鼠肝细胞的病理学变化;并测定小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结果]根据HE染色和切片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肝脏细胞结构变性;且模型组的血清TC、TG、LDL-C指数明显升高,HDL-C指数降低。贵州獐牙菜组的HE染色切片与模型组相比病理程度减轻,血清TC、TG、LDL-C指数表达量降低,HDL-C指数升高。[结论]贵州獐牙菜具有抗小鼠高脂血症及缓解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对肥胖小鼠脂肪沉积的影响.用高脂日粮饲喂小鼠建立肥胖模型,然后分别用低剂量[50 mg/(kg·d)]、中剂量[100 mg/(kg·d)]和高剂量[200mg/(kg·d)]的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灌胃处理15 d,记录体质量变化,检测血清中TG、T-CHO、LDL-C和HDL-C浓度,检测葡萄糖耐受性和胰岛素耐受性,同时利用Real-ime PCR分析PPARy、C/EBPα、HSL和FAS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可降低肥胖小鼠体质量,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各处理组血清中总T-CHO、TG和LDL-C浓度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而HDL-C浓度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同时,各处理组注射葡萄糖有改善肥胖小鼠高血糖的趋势.注射胰岛素后,原花青素可改善肥胖小鼠对胰岛素的抵抗状况.各处理组附睾脂肪组织中C/EBPa、FAS和PPARy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而HSL mRNA表达水平则呈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由此可知,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可抑制肥胖小鼠脂肪沉积,降低血脂,同时通过影响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和葡萄糖、胰岛素耐受性共同调节小鼠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10.
旨在探讨中药添加剂对高脂饮食小鼠脂肪沉积的影响。将30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高脂饮食组(HF)和高脂饮食+中药组(HC),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肥胖小鼠模型,并通过持续给药观察中药添加剂对肥胖小鼠脂肪沉积的影响。试验期为6周,试验结束后处死小鼠,测量小鼠体质量、体脂含量和肝脏质量。结果表明,2周时HF组和FC组小鼠的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5周时FC组小鼠的体质量出现下降,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6周时,FC组小鼠的肾周脂肪和肠系膜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HF组,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肝脏指数没有组间差异性。由结果可知,中药添加剂有效降低了高脂饮食小鼠的脂肪沉积量。  相似文献   

11.
研究脱落酸对高脂饮食致肥胖小鼠体重及血脂的影响,本试验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脱落酸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连续给药4周,记录小鼠饮食、饮水及其体重变化。试验完成之后将小鼠马上处死,取其肝脏、脾脏、肾脏、肾周脂肪、腹部脂肪等计算脏器指数,与此同时收集血液,离心,血清用于测定血脂。试验结果表明脱落酸低、高剂量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TC、TG水平和改善HDL-C水平,同时提高小鼠肝脏中SOD活性和降低MDA含量;还发现高剂量脱落酸能显著减少肥胖小鼠腹部脂肪(P0.05)。因此,高剂量脱落酸对肥胖小鼠具有一定的调节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评估特级初榨橄榄油(EVOO)作为小鼠饲料补充剂,对高脂饮食(HFD)诱导小鼠肝脏和肝外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及长链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含量的影响。雄性小鼠C57 BL/6 J分成两组,控制组(CD组)饲喂正常饮食,饲料包括脂肪10%、蛋白质20%和碳水化合物70%;试验组(HFD组)饲料包括脂肪60%、蛋白质20%和碳水化合物20%,为期12周。之后,小鼠饲料中分别添加100 mg·d-1不同抗氧化活性的EVOO(EVOOⅠ、Ⅱ、Ⅲ)进行干预,对血液和组织进行分析,抗氧化能力最强、抗氧化含量最高的EVOO添加到饲料中后,小鼠肝脏中脂肪堆积显著减少,HFD造成的血浆代谢改变状况减轻,氧化应激相关参数降低,去饱和酶活性降低,组织中LCPUFA含量降低。试验表明,HFD诱导小鼠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EVOOⅢ可抑制氧化应激,减少生物合成和肝脏中ω-3 LCPUFA的积累。  相似文献   

13.
研究黄樱椒提取物对营养型肥胖小鼠的脂肪代谢干预作用。将32只4周大小的C57BL/6J小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肥胖模型组、黄樱椒提取物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以外,其余各组均喂养高脂饲料,每天灌胃给予黄樱椒提取物1次,持续灌胃40d,每5d称量1次体质量。实验结束,分别测定小鼠体质量、脂体比、Lee指数、血清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和瘦素(leptin)含量,肝中TC、TG以及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含量,以及胰脂肪酶(pancrelipase,PL)含量。与肥胖模型组比较,黄樱椒提取物能显著降低小鼠体质量(P<0.01)和脂肪总质量(P<0.01),降低其Lee指数(P<0.05);血清中TC含量降低(P<0.05),TG含量降低(P<0.05),LDL含量降低(P<0.05)。不影响HDL含量,肝质量下降(P<0.01),TG含量下降(P<0.05),对TC无影响;胰脂肪酶活性降低(P<0.05)。黄樱椒提取物对营养型肥胖小鼠具有一定的脂肪代谢干预作用,没有造成肝毒性,有进一步开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用高脂(w为21.5%)的日粮饲喂C57BL/6小鼠28d,筛选肥胖动物,进行10d腹腔注射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类似物奥曲肽(Octreotide,OCT)和SS拮抗剂环生长抑素(Cyclosomatostatin,CSS)干预试验,测定动物灌胃油脂后血浆SS、胰岛素水平、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和消化系统活性氧(ROS)生成与抗氧化指标,以探讨SS在高脂日粮诱导动物肥胖和氧化应激产生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高脂日粮诱导肥胖动物出现糖、脂代谢紊乱,SS水平降低,灌胃油脂后消化系统ROS水平升高,机体氧化应激;注射OCT可以降低肥胖动物灌胃油脂后ROS水平,改善上述指标;注射CSS引起正常日粮组灌胃油脂后ROS水平升高,抗氧化能力降低,体质量增加.结果表明,SS在高脂日粮诱导的动物肥胖和氧化应激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紫苏水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农业科学》2017,(1):56-60
研究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水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血脂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SPF级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血症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饲养8周,测定小鼠体重及血清中血脂水平,判断小鼠高脂血模型是否建立成功。将建模成功的高脂血症组小鼠分为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10m L/(kg·d)及紫苏水提取物3 g/(kg·d)、6 g/(kg·d)、9 g/(kg·d),连续灌胃6周。试验结束后检测小鼠血清和肝脏中血脂和抗氧化指标水平。结果表明,紫苏水提取物能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同时提高小鼠血清和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抑制丙二醛(MDA)活力,其中以高剂量紫苏水提取物的降血脂作用和抗氧化效果最好。紫苏水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小鼠有显著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柠檬酵素对小鼠降脂减肥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探究柠檬酵素用于治疗肥胖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饲喂H10301型60%高脂高糖饲料35 d构建肥胖模型,然后以低剂量(310.0 mg/kg)、中剂量(620.0 mg/kg)、高剂量(1240.0 mg/kg)柠檬酵素及奥利司他(阳性对照,15.6 mg/kg)分别经口灌胃肥胖小鼠,持续给药42 d,空白对照组小鼠饲喂普通饲料及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期间记录动物体重及摄食量;给药结束后计算小鼠的Lee’ s指数、脏器指数及脂体比,测定各处理组小鼠的血脂水平[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葡萄糖耐量,制作组织切片观察肝脏脂质沉积情况和病理变化,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各亚群比例。【结果】经柠檬酵素处理后可有效降低肥胖小鼠的体重、Lee’ s指数和脂体比,其中以柠檬酵素高剂量组的效果最佳,表现为小鼠的体重和Lee’ s指数极显著低于肥胖模型组小鼠(P<0.01,下同),脂体比显著低于肥胖模型组小鼠(P<0.05,下同),但对小鼠的摄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下同)。灌胃柠檬酵素后,肥胖小鼠的肝脏指数明显下降,而脾脏、心脏和肾脏的脏器指数均无显著差异;血清中的TC、TG和LDL-C水平较肥胖模型组小鼠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HDL-C水平则极显著升高;柠檬酵素可改善肥胖小鼠肝脏中脂质聚积的情况,其葡萄糖耐受能力也得到明显改善。此外,柠檬酵素能促进肥胖小鼠脾脏中CD4+比例升高,同时降低CD8+比例,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在高剂量柠檬酵素作用下CD4+/CD8+比值由肥胖模型组小鼠的1.49±0.11上升至3.20±0.42; CD4+Foxp3+在柠檬酵素介入后显著降低。【结论】柠檬酵素对高脂饲料诱导肥胖小鼠具有较强的减肥效果,还能改善肥胖小鼠免疫状态较差的现象,因此柠檬酵素可作为减肥保健食品在慢性疾病辅助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鹰嘴豆抗性淀粉对高脂饮食小鼠生理及肠道菌群的作用,为鹰嘴豆抗性淀粉的应用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昆明小鼠为试验动物,用鹰嘴豆抗性淀粉干预,普通饲料、高脂饲料分别对照组和模型组,监测其体重、饮食、排泄等体征变化,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统计肝脏指数、腹腔总脂肪系数和肠道菌群数量。【结果】与高脂组相比,鹰嘴豆抗性淀粉+高脂组体重增加量、饮食、排泄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增加(P<0.05);肝脏指数和腹腔总脂肪系数显著降低(P<0.05);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显著降低(P<0.05)。【结论】鹰嘴豆抗性淀粉对高脂饮食小鼠体重、饮食、排泄具有调节作用,对小鼠血清的血脂成分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脂饮食建立营养性肥胖小鼠模型,连续口服给药4周后收集血液和肝脏。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小鼠肝脏中AP-2、PPAR-γ和LPL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以小鼠体质量增长率、脂肪质量、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等和小鼠肝脏中AP-2、PPAR-γ和LPL基因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指标,观察次黄嘌呤的减肥作用。结果表明:经给药后,给药组对小鼠体内脂肪有不同程度的干扰作用,小鼠脂肪质量显著减少(P0.05),肥胖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降低,LDL-C和LPS的水平也得到明显改善(P0.05)。其中次黄嘌呤低剂量给药组和次黄嘌呤中剂量给药组对于降低肥胖小鼠的脂肪质量均有效果。  相似文献   

19.
幼儿期营养水平决定着成年个体是否具有易胖特性,精氨酸可能是幼儿期个体发育加快的原因之一。试验假设母体补充精氨酸可促进胎儿的发育,导致其成年后易胖且代谢系统紊乱。试验选取哺乳期维斯塔尔大鼠的母代和子代个体,分别饲喂母鼠含蛋白质15%的正常饲料(CN组)和含精氨酸2%的饲料(ARG组),观察母鼠乳中氨基酸含量。与CN组相比,ARG组苏氨酸和甘氨酸浓度降低。CN组和ARG组的子代个体采食后均分为两组,正常饮食组(CN-CN和ARG-CN)和高脂肪饮食组(CN-HF和ARG-HF)。结果表明,与其他各组相比,ARG-HF组的内脏脂肪含量极显著增加,而CN-CN组和ARGCN组间无显著差异。摄入过量糖后,与CN-HF组相比,ARG-HF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极显著增加。试验结果表明,母代泌乳期饲料中添加精氨酸会增加子代对高脂肪饮食的敏感性,易产生内脏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作用,而低水平苏氨酸和甘氨酸可能增加了子代个体终身肥胖的风险。因此,哺乳期个体补充过量精氨酸,会导致其子代个体成熟后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0.
通过饲喂不同能量梯度高脂高胆固醇饮食,促使SD大鼠肝脏形成脂肪肝病变,观察不同能量梯度的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程度的影响。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甲、乙、丙组分别食用由低到高不同能量梯度的高脂高胆固醇饲料饲喂,丁组大鼠饲喂普通饲科,自由饮水,饲喂4周。结果表明,甲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肝脏相对比无脂肪空泡产生,乙组与丙组大鼠肝脏均出现脂肪颗粒,丙组较乙组脂肪颗粒有所增加。实验表明在一定能量梯度下的高脂高胆固醇配比饲料饲喂大鼠所形成的脂肪肝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