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4种杀虫剂对枸杞红瘿蚊幼虫的药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对枸杞红瘿蚊幼虫的化学防治效果,选用5%的啶虫脒(EC)、20%的噻虫嗪(WG)、10%的吡虫啉(WP)和1.8%阿维菌素(EC)这4种具有内吸性或渗透性的杀虫剂进行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的啶虫脒2 000倍液、20%的噻虫嗪4 000倍液和10%的吡虫啉2 000倍液对枸杞果内红瘿蚊幼虫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施药后第4天,室内校正防治效果分别为99.08%、98.43%和99.64%,田间校正防治效果分别为98.71%、98.58%和98.45%;而1.8%阿维菌素2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差,施药后第4天,室内和田间校正防治效果分别为42.27%和38.02%,其与啶虫脒、噻虫嗪和吡虫啉防治效果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现一致,该结果能够为生产上枸杞红瘿蚊幼虫的化学防治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植保无人机施药的方式,进行1.8%阿维菌素乳油、10%啶虫脒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不同倍液对花椒棉蚜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 d和7 d, 1.8%阿维菌素乳油对花椒棉蚜的防治效果最好,其中100倍的防效最高,分别为85.99%、90.05%, 200倍和300倍的防效次之。10%啶虫脒乳油和1.8%阿维菌素乳油的防效在药后1、7 d均出现显著差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防效在药后1 d和7 d都显著低于以上两种药物。  相似文献   

3.
进行白蜡外齿茎蜂Stenocephus fraxini成虫和幼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喷药防治成虫,2.5%高效氯氟氰菊酯2500倍液,1.8%阿维菌素1500倍液,3%噻虫啉1500倍液速效性好。在幼虫孵化初期灌根防治幼虫,25%噻虫嗪1000倍液和20%呋虫胺2000倍液防效最好;打孔注药防治幼虫,5%和10%吡虫啉原液、5%啶虫脒原液防效最好;毒死蜱不适宜于打孔注药使用。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 Trybom)是双重危害牧草、蔬菜、农作物、花卉等农林牧植物的重要害虫,为揭示呼和浩特市地区紫花苜蓿上分布的花蓟马对不同杀虫剂的敏感性,应用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阿维菌素类和有机磷类等9种杀虫剂对其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1)拟除虫菊酯类,DLT品系对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联苯菊酯和氰戊菊酯的LC50值分别是10.54 mg/L、4.78 mg/L、1.21 mg/L、5.39mg/L。HLT品系对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联苯菊酯和氰戊菊酯的LC50值分别是1.20 mg/L、2.50 mg/L、0.19mg/L、2.39mg/L;(2)新烟碱类,DLT品系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LC50值分别是10.57 mg/L、1.35 mg/L。HLT品系对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LC50值分别是4.55 mg/L、5.52 mg/L;(3)阿维菌素类,DLT品系对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LC50值分别是2.46 mg/L、1.51 mg/L。HLT品系对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LC50值分别是1.03mg/L、0.65mg/L;(4)有机磷类,DLT品系和HLT品系对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辛硫磷的LC50值分别是1.18 mg/L、17.43 mg/L。结论:呼和浩特市周边紫花苜蓿植种区内花蓟马对辛硫磷已产生抗性;尚未对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和阿维菌素类杀虫剂产生抗药性。其中,对联苯菊酯、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类杀虫剂的敏感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以叶片药膜法和喷雾法室内测定6种化学药剂对榆黄毛萤叶甲Pyrrhalta maculicollis(Mots.)成虫及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叶片药膜法和喷雾法处理3龄幼虫,2.5%溴氰菊酯EC的致死中浓度LC_(50)分别为0.21,0.18 mg/L,5%高效氯氰菊酯EC的LC_(50)分别为0.36,0.52 mg/L,5%氯氰菊酯EC的LC_(50)分别为0.41,0.56 mg/L,均表现出杀虫的高效性;叶片药膜法处理成虫,2.5%溴氰菊酯EC,5%高效氯氢菊酯EC,5%氯氰菊酯EC,2.8%阿维菌素EC,3%甲维·氟铃脲EC,40%啶虫脒SP的LC_(50)依次为0.23,1.18,1.64,5.76,8.60,9.55 mg/L。6种药剂对榆黄毛萤叶甲幼虫及成虫均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6.
云杉幼树落叶松球蚜瘿蚜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种不同药剂对落叶松球蚜瘿蚜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氧化乐果EC1000倍液防治效果相对较差;而10%吡虫啉WP1 000倍液、25%噻虫嗪WG3 000倍液、3%定虫脒EC1 500倍液平均杀虫效果均能达到90%以上,且不易使害虫对其产生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7.
新型杀虫剂啶虫脒、阿维菌素与久效磷药剂进行防治桃蚜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啶虫眯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在药后2天、6天和14天的防效,均明显优于40%久效磷乳油1000倍液。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对红棕象甲高龄幼虫防治较好的杀虫剂,在室内采用浸泡法测定了啶虫脒、三唑磷等10种杀虫剂对红棕象甲高龄幼虫的毒害作用。结果表明:啶虫脒对红棕象甲高龄幼虫致死作用最强,其次是三唑磷、高效氯氰菊酯和敌敌畏3种杀虫剂,除虫脲、毒死蜱、阿维菌素、吡虫啉、甲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红棕象甲高龄幼虫的致死效果较差;啶虫脒、三唑磷、高效氯氰菊酯和敌敌畏这4种杀虫剂可能在田间防治红棕象甲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15种药剂对桃粉蚜的毒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5种药剂对桃粉蚜的室内毒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对桃粉蚜毒力从小到大依次为氟铃脲、氟虫腈、三唑磷、水胺硫磷、啶虫脒、丙溴磷、灭多威、辛硫磷、甲氰菊酯、吡虫啉、甲维盐、阿维菌素、马拉硫磷、哒螨灵和联苯菊酯。联苯菊酯对桃粉蚜的毒力最高,对桃粉蚜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LC50)为0.000 3 mg/L;其次是哒螨灵和马拉硫磷,对桃粉蚜的LC50分别为0.006 5,0.017 45 mg/L。此研究为桃粉蚜的防治提供了试验性基础。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灰同缘小叶蝉是秋枫的重要害虫,利用8种农药室内药效试验显示:30%氯胺磷乳油3000倍液和20%叶蝉散乳油3000倍液对灰同缘小叶蝉成虫和若虫的杀虫效果均达100%,3%啶虫脒乳油、40%乐果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老熟若虫的杀虫率分别为95.4%、90.8%、81.6%和74.6%;而1.8%阿维菌素乳油和0.5%甲维盐微乳剂3000倍液的杀虫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1.
柳蓝叶甲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采集柳蓝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成虫进行室内饲养及野外生物学特性观察,并采用5种商品农药对室内饲养的成虫和幼虫进行了毒杀试验,结果表明,柳蓝叶甲在浙江丽水1a发生9代,以成虫在杂草丛、落叶层、土壤缝隙中越冬.翌年3月上旬出蛰活动,5月至10月为成、幼虫危害盛期,11月上旬开始越冬.室内农药试验表明,480 g/L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对柳蓝叶甲成、幼虫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死亡率可达100%;4.5%绿爽跳甲高效型微乳剂2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4 000倍液对柳蓝叶甲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死亡率分别为100%、89.3%,但对成虫防治效果不理想,害虫死亡率仅分别为44.9%、6.9%;20%氰戊菊酯乳油5 000倍液、3%啶虫脒微乳剂2000倍液对成、幼虫的防治效果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对针叶小爪螨的药剂防治进行研究,发现啶虫脒对该螨防效最好,3%啶虫脒乳油1000倍、1500倍和2500倍液对其防效分别为92.1%、90.3%和87.1%;25%噻虫嗪悬浮剂效果次之,3000倍、5000倍和10000倍防效分别为87.6%、84.2%和71.3%;对照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防效较差,仅为68.6%。  相似文献   

13.
在对辽宁省西北部章古台地区平欧杂种榛虫害发生情况进行长期观察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主要虫害之一蚜虫的生活史、形态特征、危害情况及其防治方法。采用5%啶虫脒800倍液、50%乐果乳油800倍液、5%啶虫脒与50%乐果乳油3∶1混合药剂800倍液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并对3种药剂在防治蚜虫和蚜虫天敌草蛉的药害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5%啶虫脒800倍液是防治榛树蚜虫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4.
该文研究了棚室油桃桑白蚧一个生长季的防治过程,在棚室油桃落叶后用40%速扑杀EC1000倍+有机硅6000倍或40%毒死蜱EC800倍+有机硅6000倍喷雾防治效果分别为86.99%和83.28%;在幼果期22.4%螺虫乙酯悬SC3000倍+有机硅6000倍,25%噻嗪酮WP1000倍+有机硅6000倍,50%丁醚脲SC2000倍+有机硅6000倍,防治正在孵化期的桑白蚧幼虫效果分别为92.56%、81.01%、87.77%;油桃采收后选用内吸性强的22.4%螺虫乙酯SC3000倍+有机硅6000倍、10%烯啶虫胺SL2500倍液+有机硅6000倍喷雾来防治桑白蚧,防治效果分别为92.06%、75.44%。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浸虫法测定了8种杀虫剂对梨星毛虫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梨星毛虫幼虫的毒力大小依次为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0.0751 mg/L)1%苦参碱可溶液剂(0.337 4 mg/L)2.2%甲维盐微乳剂(1.278 9 mg/L)1.8%阿维菌素乳(1.983 6 mg/L)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480 7 mg/L)20%啶虫咪可溶性粉剂(9.567 8 mg/L)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4.823 1 mg/L)30%阿维菌素·灭幼脲悬浮剂(28.047 2 mg/L)。  相似文献   

16.
饰棍蓟马(Dendothrips ornatus)在浙江丽水以成、若虫刺吸危害小蜡(Ligustrum sinense)和金叶女贞(L.vicaryi),1a发生多代,以成虫在地表和枯枝落叶层中越冬,翌年3月上旬出蛰活动,12月上甸开始越冬;一年中有两个危害高峰,分别为4、5月和9、10月.5种药剂防治试验表明,1.8%菌素乳油的4 00倍液、480 g/L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77.5%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0.5%二甲基二硫醚乳油2000倍液、3%啶虫脒微乳油2000倍液对饰棍蓟马成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5种杀虫剂田间树干注药防治石楠盘粉虱试验结果表明:1%阿维菌素可溶性液剂和1%吡虫啉可溶性液剂防治效果最好,3%啶虫脒微乳液剂次之,40%氧乐果乳油有一定的防治效果,40%毒死蜱乳油效果较差。推荐生产中使用1%阿维菌素可溶性液剂和1%吡虫啉可溶性液剂,剂量为树干胸径2.0 mL/cm(20 mg/cm)和2.5 mL/cm(25mg/cm)。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龟蜡蚧1~2龄若虫期用6种药剂进行防治,结果表明:施药后第3天40%速蚧克EC防效可达88.30%;施药后第15天24%螺虫乙酯SC防效可达93.00%,而1.8%阿维菌素EC防效仅为66.48%。在日本龟蜡蚧1~2龄若虫期,用24%螺虫乙酯SC 2 000倍液、40%速蚧克EC 1 000倍液喷雾防治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7种杀虫剂毒杀黑肾卷裙夜蛾幼虫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药剂毒杀黑肾卷裙夜蛾幼虫的室内试验结果显示:处理后24h和48h,黑肾卷裙夜蛾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8.2%~100%和70.56~100%。对黑肾卷裙夜蛾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为10%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0.18%阿维菌素·110亿活芽孢/g苏云金杆菌粉剂、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25%灭幼脲3号增强粉剂、200亿活孢子/g绿僵菌。其中10%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5000倍液、0.18%阿维菌素·110亿活芽孢/g苏云金杆菌粉剂3000倍液、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800倍液、200亿活孢子/g绿僵菌5000倍液和25%灭幼脲3号增强粉剂50倍滑石粉可作为林间防治该虫的配药参照。  相似文献   

20.
分别以油酸甲酯和二甲苯为溶剂制备1.8%阿维菌素乳油(EC),用闭口闪点试验器和旋转粘度计测定闪点温度和粘度,室内比较2种溶剂制备的1.8%阿维菌素EC 1500,2000,2500倍液对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桑白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Targioni-Tozzetti)的药效。结果表明:以油酸甲酯和二甲苯为溶剂制备的1.8%阿维菌素EC的闪点温度分别为170.4,29.8℃;粘度分别为5.5,4.3 mPa·s。在稀释倍数和药后时间相同时,油酸甲酯制备的1.8%阿维菌素EC对棉蚜、美国白蛾、桑白蚧的室内药效均高于二甲苯制备1.8%阿维菌素EC,油酸甲酯可以替代二甲苯,对1.8%阿维菌素EC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