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常绿阔叶树种耐寒性选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概述我国常绿阔叶树种引种现状的基础上,对植物的抗寒评价方法和生理生化指标的选择从外部性状观察、生长恢复试验、生理代谢变化、理化特性和生化指标5个方面加以选择概括,并提出了常绿阔叶树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青岛市常绿阔叶树种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岛市常绿阔叶树种的应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共有常绿阔叶树种60种,隶属于36属,21个科,其中乔木8种、灌木43种、藤本9种;其中有8种自然分布的常绿阔叶树种,园林上引种成功并已普遍应用的有20种,其他为偶见种。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青岛市常绿阔叶树种选择与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济南市常绿阔叶树种的调查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济南市常绿阔叶树种资源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已有60多种常绿阔叶树种在济南市引种成功,但在生产中常绿阔叶树种应用较少。根据调查结果,作者为济南市常绿阔叶树种的引种与栽培、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冬季低温是常绿阔叶树种北移引种至苏北地区的主要限制因素,本研究通过对多项植 物耐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和分析,探讨了苏北地区引种的几种常绿阔叶树种对引种地冬季 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为建立引种树种适应性评价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 天竺桂(Cinnamomum pedunculatum Sieb.)、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 (Lour.) Poir.)、台湾含 笑(Michelia compressa (Maxim.) Sarg.)、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 Dandy)等常绿阔叶树种,在 种源地选择恰当的前提下,能够适应苏北地区的引种栽培环境。  相似文献   

5.
电导法对11种常绿阔叶树种抗寒性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6年生11种常绿阔叶树种为试材,通过低温处理,用电导法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用Logistic曲线拟合求出拐点温度(即半致死温度)(tL50),作为各试材抗寒力评价的参考指标,并将11种常绿阔叶树种的半致死温度(tL50)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1种试材抗寒性顺序依次为:北海道黄杨>大叶黄杨>刺桂>石楠>光叶石楠>爬行卫矛>扶芳藤>日本女贞>红叶石楠>桂花>女贞。  相似文献   

6.
洛阳地区园林常绿阔叶树种资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洛阳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对洛阳地区常绿阔叶树种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洛阳地区园林中应用的常绿阔叶树种共有58种,其中,乔木9种,灌木39种、藤本4种及竹类6种;野生常绿阔叶树种10余种.并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百山祖自然保护区野生常绿阔叶树种资源调查,结果表明:该区有常绿阔叶树种79科380种,对其中珍稀的、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10种植物,从生物学、生态学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供林业生产者和园林绿化单位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8.
银中杨扦插栽培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中杨属白杨派特性,生根较困难,常规情况下,扦插生根率为40~50%,已严重影响了该树种的推广利用,制约了该树种的扩大发展。所以,我们要针对该树种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无性繁殖成活率。一、整地时间与整地方法银中杨繁育以无性扦插繁育为主。要选择地势平坦,易于灌溉,排水良好,肥沃,充分熟化的沙壤或轻壤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树莓的扦插技术、管理技术,对扦插苗的根系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对扦插后覆膜和不覆膜的生长和成活率进行了对比,以对树莓的扦插繁殖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6个常绿阔叶乔木树种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不同年龄的5个木兰科和1个冬青科常绿阔叶乔木树种为试材,模拟自然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相对电导率,并通过拟合的Logistic方程求其拐点值来估计树种的半致死温度,探讨其抗寒性大小.研究结果表明:12月底采样树种的半致死温度低于9月初采样,9月初采样树种的半致死温度相差不大(-5.03℃~-6.08℃),而12月底采样树种的半致死温度相差较大(-9.86℃~-13.48℃).经过冬季低温锻炼,除3年生的乐昌含笑和金叶含笑的半致死温度略高于-10℃外,其余均低于-11℃,且随着树龄的增大,抗寒性增加.6个供试树种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深山含笑、阔瓣含笑、乳源木莲>大叶冬青>金叶含笑、乐昌含笑.  相似文献   

11.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建群种黄果厚壳桂,在近20年的监测过程中出现了死亡个体数量明显大于新增的现象。为此以黄果厚壳桂12 a的连续监测数据为依据,根据群落受到的干扰程度划分为重度干扰和轻度干扰2个阶段,统计其死亡动态。分干扰阶段,采用空间二元点格局L12方程分析,检测新增个体与死亡个体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重度干扰阶段,死亡个体48.2%是4 cm以下小树;而轻度干扰阶段,10 cm以上的死亡个体数占到死亡总数的80.5%。1992年新增个体,与1999年死亡和2004年死亡个体之间有较大尺度的正相关性,而1999年新增个体与2004年死亡个体间,仅在取样尺度1m时表现出空间显著正相关。先亡个体与后增个体的空间关联检测,仅发现1999-2004年死亡个体与2004年新增个体之间,小尺度上(取样尺度<5 m,6~8 m)有显著正相关性。12年间死亡个体数量是新增数量的2.29倍,死亡个体主要是1992年以来的新增个体。严重的干扰加速了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演替进程,在以后的监测过程中,应严防重度干扰的出现,确保地带性植被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正常的发展和演替。  相似文献   

12.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不同生境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鼎湖山地处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区域,地形起伏较大,内环境异质性高,群落结构复杂。以根据海拔等地形因素,利用MRT(多元回归树)的方法,将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20 hm2有典型代表性的森林群落监测样地划分为5种生境类型;通过比较各生境之间物种多样性的差异,讨论环境异质性与局域群落内物种分布的关系,为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植物群落的构建及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阔叶树雌雄异株树种进行优树选择调查过程中,首次发现树龄约15年后雄株生长量大于雌株生长量的生长规律。以此为依据,总结出了在同一林分中雄株和雄株对比,雌株和雌株对比选择优树的新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对建溪流域常绿阔叶防护林群落的30个主要优势乔木种群进行生态相似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组成建溪流域常绿阔叶防护林的乔木种群大部分为狭生态位,对资源的共享性不明显。种群之间的生态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指标值反映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15.
16.
26种亚热带树种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对26种亚热带生长的扦插难生根的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用不同的采穗时间(12月,2-3月,6月),不同的药剂处理(ABT-1,NAA,IBA,清水)和不同的贮藏时间(沙藏2个月后插,即插)进行进插穗生根的试验,结果表明:促使60%的树种生根率达到25%以上,30%的树种生根率达50%以上,约20%的树种生根率达80%以上。药剂处理以ABT生根粉效果最好。落叶树种,以冬季采休眠枝,用药剂处理后沙藏至早春  相似文献   

17.
选择江西农业大学校内圆柏、台湾松、罗汉松、马尾松、杉木5个常绿针叶树种作为供试材料,对5个树种的树叶、树枝和树皮的理化性状(含水率、热值、燃点、粗灰分含量、粗脂肪含量、木质素含量、粗纤维含量)及燃烧性进行了研究,并应用聚类分析对5个树种的抗火性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抗火性最强的是台湾松,较强的是马尾松、罗汉松、圆柏,最弱的是杉木.  相似文献   

18.
分别设置样方对福建顺昌常绿阔叶次生林和杉木人工林的植物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次生林(2400m2)共有维管束植物46科、71属、101种,而相同面积的杉木人工林有63科、99属、126种。次生林群落总的物种数小于杉木林,两者群落结构和植物多样性差异较大。次生林乔木层(高度≥5 m)树种丰富,有37个树种,乔木树种占优势,而杉木林乔木层仅有2个树种,杉木占绝对优势;次生林灌木层的物种数(73种)高于杉木林(59种);次生林灌木层以乔木的幼苗优树占优势,而杉木林以灌木种类占优势;次生林草本层较弱,物种数(7种)远小于草本层发达的杉木林(44种);次生林层间植物物种数(14种)小于杉木林(23种)。次生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的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大于杉木林,但草本层和藤本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小于杉木林。  相似文献   

19.
石灰岩植物桂林唇柱苣苔叶插繁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石灰岩植物桂林唇柱苣苔采用不同扦插基质、不同时间和不同叶片大小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4种扦插基质中,石灰岩土与珍珠岩+细园土最好,平均成苗率>95 %,可形成2~3个不定芽,叶多为6片,叶长4~5 cm,火烧土最差;3种扦插时间中,3月扦插的平均成苗率最高,为(98.67±2.31) %,叶长(4.31±0.09) cm;1.0 cm×0.5 cm ≤繁殖叶片≤ 1.5 cm×1.5 cm时,平置法比直插法效果好,平置的平均成苗率为(88.67±8.08) %,比直插高20 %~30 %,繁殖叶片大小为2.0 cm×2.0 cm时,直插的效果比平置略好,平均成苗率为(94.00±5.29) %,比平置高10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