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调查永康市湿地资源现状,全面了解湿地分布类型和生态特征,从湿地污染和富营养化现象严重,湿地盲目开发和改造,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滞后,管理体制不完善几方面,分析了湿地保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宣传,加大监测和监管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耕地保护补偿分区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耕地保护补偿分区研究是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一个重要步骤。文章立足湖南省耕地的实际情况,依据外部性理论,将全省划分为耕地赤字区、耕地平衡区以及耕地盈余区,确定了各市级单位间的耕地保护补偿关系。对补偿分区与传统粮食分区进行比较,显示出了湖南省耕地资源的恶化趋势及补偿的迫切性。分区结果为建立湖南省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及区域横向补偿额度和流向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开封柳园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调查了开封柳园口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进一步分析了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不合理的开发活动;湿地保护资金不足;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大量污水排入湿地自然保护区.提出了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包括: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建立保护湿地资金多渠道投资融资体制、对湿地自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和建立湿地生态补偿管理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4.
蔡为民  杨世媛  汪苏燕  周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311-10313,10483
出于对湿地资源的保护,我国政府将许多湿地划为自然保护区,禁止农民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本文从外部性理论出发,首先详细分析了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对当地农民所产生的外部性影响,即湿地保护区的建立起到了保护湿地资源的作用,但同时也限制了当地农民的生存权、发展权、环境权,对其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当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权利,其次,提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有效手段——生态补偿,通过对生态补偿的内涵、主体、客体和机制进行了深入论述,提出建立一套完善而切实可行的生态补偿机制,可以确保当地农民各项权益不受到损害,保证社会安定,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充分保障,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陆维研  杨朔  董琰  张硕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70-6572
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方面,虽然国家政策中涉及到这一问题,但在法律制度上还是一个空白。从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原因、理论依据、实践依据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了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作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推进生态脆弱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其重要任务之一。红树林湿地作为海岸生态关键区,其自然分布日益缩减,湿地保护及恢复将会面临很大困难,对政府的保护管理职能提出更高要求。以福建漳江口红树林为研究对象,探索红树林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实践价值。主要从3方面探讨:1)建立DPSIR模型分析生态补偿机理;2)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条件评估法,调查漳江口红树林湿地周边居民的基本情况及生态补偿意愿,建立Tobit模型,分析居民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3)针对不同地区对3种生态补偿标准方案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漳江口红树林湿地周边居民文化程度较低,环保意识薄弱,非现金补偿优先考虑土地补偿、安排就业和基础设施建设3种方式,不同村庄之间的受偿意愿有较大差异,被调查者的学历、家庭人口、红树林湿地生态效益了解程度和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对受偿意愿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尚待建设完善.本文从理论和实际分析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必要性,探讨建立森林补偿制度的运作办法和机制.以贵州省台江县为例,广泛调查该县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存在的问题,论证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台江县通过4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情况表明,源于林业的财政收入基本没有,林业费金收入减少180~250万元,林业贷款无力偿还,林区返贫率达62%,造林积极性下降等.因此,只有尽快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才能在集体林区顺利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台江县森林生态效益年补偿总量为2688万元(470元·hm-2·a-1),以林权证核定经营面积由县林业局直接兑现到广大农户.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运作是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制度,加强对森林监测和评估,逐步推行按森林生态质量补偿.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现状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省自2001年作为 “国家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试点省之一,生态公益林补偿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全省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达到475万hm2,国家和省财政投入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增加到7.13亿元。然而,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讲,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补偿对象、补偿责任、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还存在问题。在构建湖南省生态公益补偿体系的基础上,从前提、架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对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进行了设计,并从动力、投入和保障三个方面对所设计的补偿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大兴安岭东部国有林区的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湿地资源现状及管理现状,探讨了有效保护湿地资源的对策。该区域湿地资源总面积为1055471hm2,占全区经营总面积的12.64%,且以沼泽湿地为主,其面积为1011021hm2,占湿地总面积的95.79%,人工湿地仅398hm2,占湿地总面积的0.04%。寒温带气候和地质条件形成了大兴安岭林区特有的湿地类型,湿地对维系黑龙江和嫩江水系径流,调节流域气候和促进松嫩平原生态功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大兴安岭东部林区保护对策:如,全面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正确处理好整体和局部利益的关系。在对现有湿地资源进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对主要河流源头、重要湿地通过划建自然保护区,建立地方性的规章制度等依法管理。把湿地保护管理纳入国家发展计划,加大资金投入,落实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对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恢复技术进行攻关研究,寻求寒温带湿地功能恢复的模式,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东江湖湿地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人工湿地.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采用实证分析和利益分析的方法,对东江湖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东江湖湿地资源丰富,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发展优势,但权属不清,管理体制混乱;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水质恶化,湿地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危害.建议加强基础研究,理顺管理体制;合理规划,科学管理,规范网箱养殖;整治水土流失,维护水资源安全;建立补偿机制;加强国际合作等,在东江湖水自净力可承载范围内,合理开发利用东江湖湿地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